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陈尚思  周明  柴进祥 《氯碱工业》2023,(10):25-26+31
研究了酮连氮法制水合肼工艺中提高副产盐水浓度的方法,考察了以高浓度次氯酸钠和以副产盐水稀释所得次氯酸钠为原料的酮连氮合成收率。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处理后的副产盐水作为次氯酸钠稀释剂通过盐的累积对提高副产盐水浓度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以氯气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次氯酸钠溶液,控制其中游离碱含量在10.8%左右,有效氯在8.0%左右。次氯酸钠与尿素经过低温反应和高温反应,合成水合肼。实验分析了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各种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尿素、次氯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10~1.12)∶1∶(2.30~2.42),低温反应温度控制在20℃以下,高温反应阶段快速升温至回流后反应5 m in左右时,水合肼收率可达75.1%左右。  相似文献   

3.
采用BP算法建立了水合肼合成收率的神经网络模型,所建网络有良好的回想和泛化性能,对水合肼合成收率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5%。运用网络模型考察了反应温度、物料配比、次氯酸钠流量等操作参数对水合肼合成收率的影响,同时确定了获得较高合成收率时各操作参数的优化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水合肼为原料,通过滴加浓硫酸的方法合成硫酸肼。实验主要探究了水合肼浓度、反应温度、沉淀剂种类、保温时间等因素对合成硫酸肼的影响。实验表明,水合肼浓度为40%,反应温度10℃,沉淀剂采用甲醇,保温时间为2 h做出的水合肼在收率和纯度上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BP算法建立了水合肼合成收率的神经网络模型,所建网络有良好的回想和泛化性能,对水合肼合成收率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0.5%。运用网络模型考察了反应温度、物料配比、次氯酸钠流量等操作参数对水合肼合成收率的影响,同时确定了获得较高合成收率时各操作参数的优化值。  相似文献   

6.
1 前言水合肼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化学产品,在我厂是作为ADC发泡剂生产的原料。我厂与国内其它厂一样都采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由于水合肼的合成反应会副产大量的无机盐Na_2CO_3(约130~140g/1),而Na_2CO_3含量的高低对下道缩合工序的酸耗和反应时间,甚至ADC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生产工艺上,尿素法合成的水合肼(赤称粗肼)须先经贮槽冷却至30℃左右,然  相似文献   

7.
水合肼生产中氧化反应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付永宽 《氯碱工业》2004,(12):27-30,34
分析了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氧化反应历程及影响因素,改进了反应器,并找到了最佳的工艺控制条件:①控制n(尿素):n(次氯酸钠)=(1.05~1.10):1,各原料的消耗较低,总经济效益佳;②采用-5℃冷冻盐水移走尿素、次氯酸钠混合段内氯化反应放出的热量,控制物料混合终点温度在15~30℃;③采用列管式加热器,将氯化反应与水解反应在不同的设备中进行,水合肼的收率提高到83%~85%;④采用列管式加热器代替双夹套反应器,提高了加热强度,生产能力大,1套合成反应器可生产1万t/a80%的水合肼。  相似文献   

8.
高效杀虫剂吡蚜酮的合成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合肼为起始原料,通过缩合、环合、烷基化、缩合、水解、缩合等六步反应合成了高效杀虫剂吡蚜酮,合成总收率(以水合肼计)为63.3%,原药含量≥95%。  相似文献   

9.
苯磺酰肼的合成工艺改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苯为原料,合成了苯磺酰氯。在氯磺化反应中引入了四氯化碳溶剂,反应后期加入了氯化钠。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原料配比:苯:氯磺酸:氯化钠=1:3:0.05,改进后苯磺酰氯收率由80.15%提高到87.50%,然后与水合肼反应生成苯磺酰肼,产品收率达91.47%,本工艺原料利用率高,废弃物排放量小。  相似文献   

10.
汪宝和  王保库 《现代化工》2007,27(Z1):163-164
以水合肼为还原剂,用偶合物合成了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N-氧化物.考察了原料比,氢氧化钠用量及浓度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偶合物、水合肼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0.535.3,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8%,反应温度80~82℃,收率达95%以上,纯度为99%.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亚氯酸钠(NaClO2)与次氯酸钠(NaClO)在杀菌效果、清洗效果、反应副产物、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等方面的特性.实验表明,NaClO2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清洗、杀菌剂,特别是在NaClO使用受限制的场合,NaClO2是NaClO的安全代用品.  相似文献   

12.
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次氯酸钠水溶液的稳定性,考察了温度、pH值、金属离子种类和浓度、表面活性剂等对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25℃、pH大于12.6时,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较好,溶液中Ca^2 、Mg^2 离子的存在对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影响不大;而Fe^2 、Mn^2 离子的存在会促进其分解;表面活性剂硅酸钠可作为次氯酸钠消毒液的良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次氯酸钠水溶液稳定性及增稠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苏瑜  罗鑫龙  马德垺  薛仲华 《精细化工》2000,17(12):708-710,716
研究了温度、pH值、金属离子和表面活性剂对次氯酸钠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在 2 5℃以下 ,pH >12 4时次氯酸钠溶液较稳定 ;金属离子的存在促进其分解。并找到了能够在次氯酸钠中稳定存在的表面活性剂WC 2A1(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同时对有效氯含量、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GMY)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L - 30 )、pH值对次氯酸钠水溶液黏度的影响作了研究 ,得出了所需黏度的配方 :w(GMY) =7%~ 8% ,w(L - 30 ) =2 %~ 3%。  相似文献   

14.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lor and chemical changes of natural wood veneers after ultraviolet (UV) exposure for automotive interior materials. To control the photodegradation, chemical treatments with hydrogen peroxide (H2O2) and sodium hypochlorite (NaClO) solution were applied to the veneer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conditions. The veneers treated with H2O2 showed strong color changes on the surface after the UV test. On the other hand, the veneers treated with NaClO solution (2–3% concentration) showed excellent color stability compared to the untreated veneer because NaClO partially removed lignin compounds on the veneer surface. NaClO can improve the color stability by destroying the lignin structures. However, 3% NaClO condition was seen to cause surface damage although this treatment condition had the best effect on photoprotection. Therefore, treatment with 2% NaClO was the best condition in this study for against color change and photodegradation caused by UV light.  相似文献   

15.
受木屑污染雨水中氮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过滤、混凝澄清和化学氧化法对受木屑污染的雨水中的氮进行了去除研究。实验结果表明90%氮在雨水中以溶解态存在,难以通过过滤、混凝澄清等物理方法去除。次氯酸钠氧化法能高效氧化水中的氨氮并以氮气的形式去除,氨氮的去除量同次氯酸钠剂量呈线性关系,去除1g氨氮需要8.86g活性氯(以Cl2计)。综合投加不同剂量的次氯酸钠后测定了水中余氯、总氮、氨氮等含量曲线,污水中氨氮优先于有机氮同次氯酸钠反应而去除,因而可控制加药量而避免产生大量消毒副产物(DBPS)。同时研究了加药后氧化还原电位(ORP),表明可通过ORP的变化为运行控制提供简便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靖 《氯碱工业》2014,50(12):38-39
利用次氯酸钠和氯酸钠的氧化能力不同,以双氧水消解次氯酸钠的影响,以硫酸中和次氯酸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以硫酸亚铁作还原剂,将试样中的氯酸钠还原,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氧化过量的硫酸亚铁,从而测定工业次氯酸钠溶液中氯酸钠的准确浓度.方法简单可靠,测得的回收率高,检测极限(质量浓度)可达0.05g/L以下.  相似文献   

17.
李荣  李金兵  刘宽  赵迪  江桂英 《化学世界》2011,52(11):645-647
次氯酸钠在医院、饮食业及工业循环水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但次氯酸钠溶液在常温下很快会发生分解,造成性能下降.对次氯酸钠水溶液的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次氯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复合稳定剂0.005%EDTA、1%硅酸钠、0.1%碳酸氢钠和0.2%氯化钠,可使次氯酸钠溶液的稳定性提高10%.  相似文献   

18.
结合盐化工总厂生产实际 ,采用三塔“二对一”工艺进行次氯酸钠装置技术改造 ,既保证了装置运行的安全性 ,又扩大了生产能力。介绍了将氯水替代纯水用于生产高纯次氯酸钠的实际效果 ,并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次氯酸钠现场生产系统在大中型水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宇骏 《净水技术》2010,29(1):70-73
介绍了次氯酸钠现场生产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在上海长兴水厂的应用,并与其它几种饮用水消毒手段:投加氯气、二氧化氯、商品次氯酸钠、臭氧以及紫外线照射进行了比较。表明次氯酸钠现场生产技术与液氯或商品次氯酸钠消毒技术相比,是一种无论在原料运输、制备、贮存、投加方面都很安全并有良好即时和持续消毒效果的技术,在经济性方面也比商品次氯酸钠技术优越,次氯酸钠现场生产技术较为适合于大中型自来水厂消毒。  相似文献   

20.
张惠华 《广东化工》2012,(12):118-119
粪大肠菌群是污水处理厂出水的一个重要指标,次氯酸钠是一种真正的高效、广谱、安全的强力灭菌、杀病毒药剂。固戍污水处理厂通过实验投加不同量的次氯酸钠溶液,使出水水质粪大肠菌群数不超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并得出最佳的投加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