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位置随动若完全依靠伺服系统对目标信号的响应,则会产生加速度过大而超过系统的响应能力,出现系统的振动和抖动等现象,控制难度大。若系统能根据随动目标动态实时地进行运动轨迹规划,则系统运行会更加平滑,控制难度大大降低。把随动系统分为移动定目标随动和移动不定目标随动两类,提出用5次样条曲线规划移动定目标随动轨迹的通用算法,实现整个随动过程速度、加速度和加加速度的连续,从而使得随动跟踪运动非常地平滑;提出移动不定目标随动轨迹实时S曲线规划算法,实现随动目标轨迹实时地计算,使得系统在多段随动轨迹间切换时速度、加速度的连续,保证随动跟踪运动的平滑性。  相似文献   

2.
1.数控机床的随动系统 数控机床随动系统的基本任务是把控制脉冲尽可能准确地转换成机床加工位移。 数控点位机床的随动系统只要求控制终点移距或终点移距及中间移速。 数控轮廓机床要求连续控制各点位移和控制脉冲数相应。 数控轮廓机床的随动系统,就信号流程特点来说大致有四类: (1)闭环随动系统; (2)部分闭环随动系统, (3)开环随动系统; (4)补偿开环随动系统。 现分述如下: (1)闭环随动系统 闭环随动系统的基本特点有二;一是直接测量机床工作台位移。其次是将测量结果和控制脉冲进行比较,并根据二者之差控制工作台位移。 闭环随动技术在…  相似文献   

3.
吕乐 《机电工程》2006,23(3):30-33
对位置随动系统进行了病态分析与仿真,根据建立的位置随动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和病态系统的判据,提出并讨论了位置随动系统病态问题,进而分析并采用折半加倍措施对病态位置随动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舰炮随动系统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弥补传统控制策略的不足,将自抗扰技术应用到舰炮随动系统中,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的舰炮随动控制器。首先对某型舰炮随动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对舰炮随动系统扰动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针对系统特性设计了自抗扰控制器并进行了参数整定,最好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比分析了自抗扰控制和传统PID控制下的舰炮随动系统控制精度和系统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抗扰控制策略的舰炮随动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跟踪精度和系统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动系统是发射设备武器系统的重要部分,随动系统的性能将直接影响防空武器系统的整体作战效果。为提高随动系统的设计效率,采用三维建模软件UG开展某型随动系统的三维模型建模、装配工作。并基于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仿真环境构建包含少齿差传动型式的随动系统机械虚拟样机模型,结合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发射设备随动系统控制动态联合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时仿真和分析研究,既可利用该模型指导实际系统中参数的调整,又可以为发射设备随动系统的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论文针对某型舰炮随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首先分析舰炮随动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其次对随动系统各部分进行分析以及数学模型的建立,搭建随动控制系统仿真模型;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出了系统的仿真控制框图并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7.
飞机襟缝翼收放功能试验随动加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飞机襟缝翼收放功能试验随动加载是测试和检测襟缝翼收放失效模式、安全性和可靠性最为有效的方式。本文对襟缝翼随动加载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随动加载的技术要求、随动加载机构设计、随动加载工作原理以及随动加载系统组成等,并对每个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方法进行了说明,用以指导飞机襟缝翼收放功能试验随动加载系统研制和试验设计。多个飞机型号的襟缝翼随动加载系统研制和试验证明了本文方案和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随动系统智能故障诊断与仿真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随动系统的结构,性能及类型进行了介绍;然后重点对基于人工智能的随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及相应软硬件检测平台的搭建分别进行介组,并给出了大量实例;最后针对随动系统试验条件有限的情况归纳了几种随动系统故障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控制理论在视觉跟踪焊接机器人随动系统中难以取很良好控制效果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免疫学的智能控制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将随动系统跟踪焊缝所需的转动角度作为免疫抗原,以随动系统的输入电压作为免疫抗体,对焊缝跟踪系统的跟踪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和稳定性,满足随动系统快速旋转跟踪焊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随动系统运动参数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富  于正林 《机械工程师》2013,(12):106-109
针对武器随动系统运动控制的实际需求,研制了一种便携式随动系统运动参数测试系统。主要对随动系统的静态参数(方位角和俯仰角)和动态参数(方位速度,方位加速度,俯仰速度和俯仰加速度)进行了测试研究。通过相关软硬件的设计和开发,达到了随动系统运动参数的测试要求。实验表明:该系统测试精度可达0:01密位,各项测试技术指标均达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改进随动系统动态特性进而实现系统精确定位。文中以精密三轴转台系统为例,从随动系统机电一体化角度出发,利用有限元法,模态分析及模态综合等手段,对随动系统中机械结构动力学特性和伺服控制系统频率特性统筹考虑,并建立统一的数学模型,在联立求解的基础上探求影响随动系统稳定性的敏感因子,提出改善稳定性的途径,实现系统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舰炮随动系统设计和实验验证的现状,结合某型舰炮随动系统给出了基于Simulink的高精度仿真平台模型,并加入了随动算法接口和参数调整程序。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能够正确模拟舰炮的随动状态,为舰炮系统设计和验证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液压仿形车床随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并以控制论的方法研究了随动系统的稳定条件及其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随动系统灵敏度的基本概念出发,简要论述了随动系统综合分析的三种灵敏度法。最后提出在设计高精度大型随动系统或多级自动装置时,按子系统灵敏度的多判据不同性能指标,求多级控制最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是一项复杂技术,电磁兼容性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可靠性.分析随动系统的干扰源,提出电磁兼容性设计要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研制过程的设计思想.从电路、结构、工艺等方面叙述随动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在试验基础上,根据试验频谱图,反复分析、试验、整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将馈通滤波器与电源滤波器结合使用,使随动系统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液压仿形车床随动阀的修复长城机床厂张同波关键词随动阀,修复,仿形车床液压仿形车床的随动系统经过长期使用,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导致车床加工误差增大、工作稳定性变差和灵敏度降低等现象。因此,根据具体情况需及时修复系统中的核心元件随动阀。下面以我厂生产的C...  相似文献   

17.
机械随动调节高度控制阀是列车悬挂控制装置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能否稳定工作。在设计过程中,采用CFD对其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对其流场特性的分析,可以验证其流量特性是否满足系统需求。针对机械随动调节高度控制阀内部气体流动特性,建立了机械随动调节高度控制阀流场仿真模型,利用Fluent分析了机械随动调节高度控制阀阀口在不同开度下的流场特性,研究结果为机械随动调节高度控制阀流量性能指标试验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高精度位置随动控制系统的两种控制策略。以位置随动系统姿态角测量为例,论证了随动控制系统误差区域的鉴别方法,以此作为选择控制策略的依据。并用算例验证了等减速法设计下的校正算法,应用该算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系统的稳态特性,即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火炮随动系统齿轮传动机构的传动误差和摩擦力矩两非线性因素。齿轮的传动误差给系统带来了滞后相角使系统的稳定裕量降低。利用描述函数法分析了齿轮传动误差给随动系统带来的影响。互型随动系统在不大的增益情况下,可以稳定,提出了改善措施。分析动摩擦力矩和静摩擦力矩大小不等给随动系统带来低速爬行现象。指出改善齿轮传动的润滑条件。采用双极式PWM控制方式和带有负载观测器Ifz的鲁棒控制系统,提高快速性克服动、静摩擦力矩不同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地面高精度评估激光通信终端对卫星平台扰动以及轨道姿态变化的适应能力,研究了卫星扰动模拟技术和卫星随动仿真模拟技术,据此提出了激光通信系统地面验证方案。首先开展了激光通信链路随动探测误差对系统随动性能影响分析、卫星扰振源特性分析及建模工作。其次,分析了卫星扰动模拟和随动模拟的关键技术及解决措施。最后,结合目前卫星激光通信及卫星平台技术水平,利用典型数据开展了扰动和随动仿真,完成了激光通信系统测试。实验结果证明:基于双反馈环路的高精度光束瞄准控制能够大幅提高卫星扰动模拟器光束瞄准的控制精度,光束控制精度优于0.1″;采用高低频联合卫星扰动模拟设计方法,实现了控制带宽优于1kHz的高精度光束控制;高精度随动系统在全卫星运行区域内对卫星光通信终端随动性能的检测精度可达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