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MIDAS/CIVIL对某黄河特大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在自然冷却下分层浇筑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位置、最高温度值及最大应力和相应的容许抗拉强度值。并根据模拟结果可知冷却水管布置位置及间距,为本次特大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计算原理,利用ANSYS软件对某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体积再生混凝土的开裂风险性,结合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南环环隧工程的实际工程环境,大体积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劈裂抗拉强度,采用MIDAS有限元仿真分析模拟大体积再生混凝土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得出温峰出现再生混凝土浇筑后的第48小时,中心点位置;最大温度应力小于再生混凝土的最大容许抗拉强度,不会产生收缩开裂,模拟仿真结果与实际实测结果较为吻合,同时给出再生混凝土的控制温度应力开裂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谭小蓉 《四川建材》2011,37(6):31-32
随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设计和施工中的温度场及相应温度应力的控制也成为土木工程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对一实际工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5.
郭健  王起才  李楠  吴伟  李捷 《施工技术》2012,41(11):17-21,27
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的计算方法和有限元模拟原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求解的边界条件。对某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同时对温度进行了监测。根据模拟分析结果和监测数据,分析了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及温度应力的变化特点,结合分析结果和现场情况提出合理的降温措施有效地减小承台混凝土的温差,防止了温度裂缝的出现,确保承台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MIDAS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维热传导理论,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有限元计算模型,对浇筑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温度场以及温度应力在承台内部分布和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仿真分析数据与实测结果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四川建材》2017,(12):11-14
结合洞庭湖大桥主塔承台现场模型试验模拟现场施工环境、混凝土浇筑方式及养护条件,实测其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仿真分析模型试验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对比实测结果反演关键参数,修正了现场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散热系数和绝热温升;利用修正后的参数应用于主塔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设计,提出温控标准,现场布设测温元件,实时监测承台的温度变化,从监测结果和拆模情况来看,实测温度和仿真结果吻合,承台混凝土表面未出现温度裂缝,温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韩钊 《江西建材》2023,(12):367-370
文中以某高速改扩建大桥北塔大体积承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发生及发展机理,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防裂的主要措施,并利用MIDAS FEA NX仿真软件,模拟了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在温度较低的环境条件下,不同养护条件下的承台内部温度变化情况及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采取冷水管+保温层的养护措施,可有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对于桥梁要求不断增加,因而诞生了更多新型桥梁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物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为工程建设带来难题。其中较为多见的是混凝土裂缝现象,砼裂缝问题尤为突出,而温度应力变化是产生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针对大体积砼施工过程中需加温控措施,本文以南益高速的控制性工程胜天特大桥为例,从设计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出发,提出了温控设计方案,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索塔承台模型,进行了温度场分析和温度应力分析,论证了所采用的冷却管降温方案的可行性;本文还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成因及危害,总结了大体积砼温控的主要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桥梁为例,针对其拱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水化热问题,借助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项目施工过程,通过分析计算得出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的温度场、应力场及水化热场分布情况;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落实温度监控及采集,并建立了满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养护方案及内部温控措施,将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张小川 《四川建筑》2007,27(1):167-168
在总结桥梁大体积混凝土与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异同的基础上,结合宜宾天池金沙江特大桥8号主墩承台的模拟试验,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提出承台温控的实用措施。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以厦门医学院屋顶层超大跨径超高混凝土梁浇筑施工为例,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该梁的3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对其浇筑64 h内的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温度-时间曲线,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大体积混凝土实际的温度场。同时对环境温度参与对流和不同形状散热面对浇筑梁体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3.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初期容易受到自身水化热升温和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从而在结构内部产生温度应力。温度应力是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为了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发展,有必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柱施工期的温度进行监测,进而分析其内部温度应力变化规律。基于实际工程的现场监测数据,得出大体积混凝土柱施工期的内外温度与最大温差变化规律,并与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的施工期温度场结果进行对比。通过计算混凝土内部的最大温度应力,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柱施工阶段的工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体积承台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水化热,提出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的思路和工作流程,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浇筑施工进行水化热温度场数值分析,介绍了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模拟计算结果及施工过程控制计算,并与温度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对类似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南昌某高层建筑的大体积混凝土桩承台为例,考虑冷却水管作用,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施工期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场进行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桩承台中间布置两排冷却管,水管间距取1.0m,保持1.2m3/h水流量的管冷方案能够保证各控制点内外结构温差不超过25C,有效控制了温度裂缝,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6.
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体积混凝土受温度应力影响,严重时会产生裂缝.以某高层基础承台施工为例,根据三维热传导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了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场与工程实测相对比,结果较吻合.另外,还运用ANSYS软件分析了不同养护情况对混凝土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护情况对混凝土表面温度影响很大,而对中心温度只在降温阶段影响大,证明了养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环境温湿度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是不容忽视的。分析温度场、温度应力场、湿度应力场尤其是结构的整体应力场是工程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为此,以某大体积混凝土水闸墙现场监测为基础,仅考虑环境温湿度的影响,用ANSYS依次对该结构的温度场、温度应力场及湿度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然后将模拟得到的温度应力场与湿度应力场叠加,得到整体应力场。将模拟的总应力与现场检测结果对比,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通过对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可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裂缝的开展有一定的预见性,对制订温控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费舂 《建筑施工》2011,33(8):720-722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大体积承台水化过程中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进行了模拟研究,混凝土中心温度变化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反映一致:此外,温度应力最大值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应力,没有出现温度裂缝,这与工程实际相符。经工程实践证明,把有限元分析应用于混凝土配比的选取,来预防施工中出现的温度裂缝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勇  管昌生  程骥  都全红 《混凝土》2012,(8):122-124
根据天津117大厦塔楼D区底板C50大体积混凝土试验方案,基于混凝土水化热放热模型与计算理论,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浇筑混凝土的温度场与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出水化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空间分布。计算表明:混凝土中心温度变化较大,温度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大体积混凝土底部和四周与土壤交接部位,但远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不会导致温度裂缝。  相似文献   

2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的水化热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针对使用低水化热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某船闸底板混凝土,利用ANSYS程序对其温度场及温度应力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并与中水化热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了比较,为大体积混凝土不出现有害温度裂缝的温控防裂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