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从事件原因和事件后果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核电厂发生的25起数字化仪控系统相关运行事件,找出了安全级和非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我国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并提出了需要关注和进一步改进的方面,为后续新建核电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核电的发展,数字化仪控系统和设备的引入,给核电厂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的风险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国内外的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状态监测仅针对单个设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忽略了设备间的可靠性关联及设备可靠性趋势对整个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状态监测及可靠性预测方法,以高压安注系统为例,通过监测多个相关设备的状态信息,分析其内在可靠性关联,得到设备当前可靠性趋势对整个系统可靠性状态的影响,建立系统可靠性模型。该模型通过状态信息的更新,实时监测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状态,为核电厂系统和设备提供更为全面的预测和可靠性状态监测,为核电厂的系统管理、设备管理及运行维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8.
提出利用多层流模型对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软件进行建模和可靠性定量评估的方法,开发多层流模型图形化建模和分析平台,建立某数字化仪控系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软件的多层流模型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了软件可靠性估计。所提方法通过一次分析可获得软件总目标及所有子目标的可靠度,便于识别软件设计中的薄弱环节,模型容易建立和修改。 相似文献
9.
10.
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行为逻辑通过软件承载,但软件可靠性评价相对困难,因此为确保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行为的复现性和及时性,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开展行为确定性设计。本文依据标准要求并结合工程经验,提出了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确定性设计需求,并从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确定性体现的两个方面出发,提出可通过基于模型的形式化建模来保证系统的复现性,通过对系统各个环节响应时间的分配来保证系统响应的及时性,为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行为确定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自诊断功能是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的关键功能,对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本身的RAMS特性,以及核电厂整体安全性和可用性有直接影响。本文基于RAMS分析评估技术,形成了以潜在故障模式为主的自诊断功能设计基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包括故障诊断、故障处理、诊断信息上报和报警指示功能的核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自诊断功能设计方案,并在和睦系统上进行了设计实现。实测结果表明,和睦系统可以实时在线监视自身运行状态,能够及时处理、上报和精确指示所有设计基准范围内的异常,大幅增强了故障定位能力,提高了和睦系统的可维修性,充分满足核电厂整体安全性和可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传统静态故障树方法对数字化仪控系统(DCS)的可靠性评价存在较大局限性,尤其是对包含动态特性和反馈信号的控制系统。作为新型概率安全分析方法的动态流程图法(DFM)具有动态特性,可表征系统变量和时间的关系、模拟逻辑信号控制,能够综合分析评价软件失效、硬件失效以及外部环境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本文选取CNP1000稳压器压力控制系统作为分析对象,假设发生稳压器高压信号缓解失效事件;分别应用DFM机制和故障树机制对其进行PSA建模分析,计算得到各自顶事件的发生概率、质蕴含与最小割集。最后通过两种模型结果的对比,总结分析出DFM方法较传统故障树方法的优势之处。 相似文献
14.
陈春丽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4,(2):127-130
概述了核电厂全范围模拟机的性能和功能要求及最新应用,阐述了当今主流数字化控制核电厂全范围模拟机的总体研制方案,并着重针对数字化仪控系统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行了性能和经济性的比较。最后介绍了方家山核电工程1、2号机组全范围模拟机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核电厂仪表和控制系统被称为核电厂的“神经中枢”,对保障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安全具有关键作用,是核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核电厂相关设计标准要求及参考核电厂的应用需求,提出一种核电厂安全级数字化仪控系统通信隔离设计方法,该方法针对安全级网络通信常见的两种通信方式——点对点通信和多节点通信,在安全级系统内部、安全级系统与非安全级系统之间分别设计独立于处理单元的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本身属于安全级设备,采用异步通信、定制的双端口RAM及确定性的通信协议等方法;在多节点通信中采用双环路拓扑和节点旁路等机制来满足安全级通信隔离设计要求。通过搭建典型工程样机和专家独立工程评审,验证了本方案在工程应用中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核动力装置是一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时变的复杂系统,其控制器通常采用基于模拟仪控的PID控制器来实现,系统参数易超调且响应时间较长。为改善核动力装置运行的动态品质和减小其系统的过渡时间,本文提出了在数字化仪控系统上实现专家系统和原控制器结合的协调控制器及其策略。为验证核动力装置协调控制技术及其策略,本文以1台全范围核动力装置模拟器为研究平台测试了协调控制技术。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化仪控技术来实现协调控制是可行的,协调控制器能有效改善核动力装置的动态运行特性,且协调控制器控制性能优于传统的PID控制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