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可居无竹     
正竹子在中国自古以来的地位一直是崇高的,梅兰竹菊一直都是文人墨客托物言志的对象。雅士们吟咏"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子易生长、四季常青,不但成了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具制造材料,也能在建筑装置设计上大放异彩。2011年,巴西利亚举行的南美洲创新建筑Casa Cor年展上,建筑  相似文献   

2.
竹木气质     
<正>竹,在中国是一种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植物,它被文人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竹子清新高雅,具有不媚不谄的品格,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木,一种最古老和常见的物料,温润朴实,拥有天然的纹理,当设计融入质朴的原木之中,就会散发出一种自然情怀。竹与木,都是打造家居用品常用的材料之一,而不同的设计师运用竹木则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意蕴气质,营造出不同格调的生活空间。在本期的竹木家居主题中,国内工作室自然家以丝竹为物料设计的灯具,简洁却视觉丰富,营造出自然雅致  相似文献   

3.
美不失雅土不落俗──竹的传统建筑和装璜徐华铛竹子,挺拔苍翠,质朴秀雅。在历代文学家和艺术家的笔下,它是高洁、坚贞和谦虚的象征,将竹作为称颂对象的绘画和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比比皆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道出了古人们对竹的热爱,对竹的向往,把竹...  相似文献   

4.
丁稳林  江南鹤 《园林》2007,(9):48-49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青翠的绿竹因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独具的清姿雅韵,被众多的国人所喜爱和欣赏。在此款适合家庭客厅、书房装饰的插花作品中,花艺师巧妙地选用了翠绿、修  相似文献   

5.
《园林》1998,(1)
竹与松、梅组成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被古今人们广为赞美。大文豪苏东坡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因此,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如扬州“个园”、杭州“云栖竹径”等均以竹为主要造园素材,苏州古典名园中亦常能见到竹的身影。竹类植物景观优美,成林迅速,是较快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的优良材料,所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竹子作为一种形态优美、四季常青的植物,自古以来便受到人们的喜爱。笔者从竹文化中的竹文学、竹绘画和竹园林入手,对竹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竹文化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是竹子在不同的文化形式中具有不同类型的美。本文经过梳理,归纳了其中的三重美,分别是竹子的线型形态美,外在自然美和内在意象美。下面分别加以论述。第一重线型形态美"书画同法"在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中是一大特色,因为所书所画均使用毛笔,因此能够使用相同的技法,其在点、撇、钩、  相似文献   

7.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青翠的绿竹因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独具的清姿雅韵,被众多的国人所喜爱和欣赏.在此款适合家庭客厅、书房装饰的插花作品中,花艺师巧妙地选用了翠绿、修长的青竹来配衬、展现优雅清致的花材,翠竹与白色的百合、紫色的石斛兰共同形成平衡而又极具动感的视觉空间.  相似文献   

8.
林凤书 《园林》2011,(1):46-49
竹子种类繁多,姿态婀娜多姿,其迷人的生态美、色彩美、风韵美,深受人们喜爱。故在中国园林中,几乎无园无竹。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又是清高、刚直、虚心和气节的象征。故中国的文人  相似文献   

9.
郑北鹰 《园林》2011,(1):38-41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是诗人苏轼的名句。 竹,秀逸有神韵,纤细柔美,长青不败。象征青春永驻;竹,潇洒挺拔,清丽俊逸.毡茸翩翩君子风度;竹。弯而不折,折而不断,柔中有刚……古往今来,竹子曾被多少诗人、画家所称颂。  相似文献   

10.
《辽宁建材》2007,(10):44-44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竹子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如今以竹子为原料的商品随处可见,建筑装饰行业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家装业的快速发展,许多"竹"产品相继运用到家庭装修中来,竹地板就是其中之一,它材质坚硬、环保耐磨、价格低廉的优势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它。  相似文献   

11.
黄蕊  刘建华 《中州建设》2013,(19):78-78
我国是一个竹子大国,栽竹、种竹的历史悠久,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人们对竹子的喜爱。自古以来,不管是皇宫庭院、达官府邸抑或寻常人家,种植竹子特别是观赏竹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更多的观赏竹品种被应用于城市的园林绿化,用它们摇曳多姿的美丽,为城市园林景观增色添辉。  相似文献   

12.
竹子与建筑     
<正>竹子是一种多年生木质化植物,它青翠欲滴,挺拔劲秀,不畏风霜,品格高洁。古往今来,竹子一直被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它与松树、梅花被誉为"岁寒三友",受人们赞颂。清代画家郑板桥曾赞美竹子"未成出土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道出了竹子的虚怀若谷和刚正不阿。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也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表达了对竹子的一片深情。竹子入诗入画,是竹的气节为人们所崇敬。用竹建造房子,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2,(22)
<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且种类繁多。古人特别擅长借物言志,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形象也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其中,竹子更是形成了体系庞大的竹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熠熠生辉。有句古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由此可知,竹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不同时代,竹子的寓意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随着社会经济的日趋发展,现代园林景观事业也日趋成熟。人们对环境景观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视觉享受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更希望绿化景观能由环境意韵而产生情景交流,而竹类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环境空间的品位,营造意韵悠长的园林氛围。一些景观设计师也越来越青睐设计竹类,并不断将竹类应用于各类形式的绿地中。1上海园林绿地中常用的竹类品种及造园特征1.1竹类品种(见表1)1.2造园特征表1上海常用的竹类品种名称习性刚竹高度可达8~12m;阳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寒;枝叶青翠,用于庭园观赏毛竹高度可达…  相似文献   

15.
曹林娣 《园林》2002,(7):8-9
"返朴归真"的审美境界 对中华民族审美观影响最大的是老庄"道法自然"的哲学美学原则,崇尚自然、含蓄、冲淡、质朴,崇尚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排斥镂金错彩的富丽美.老子教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即素朴是最美的,破坏了素朴,人为的雕饰是不美的.《庄子>主张"法天贵真",赞美"天籁",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9)
在美的分析论里,康德通过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美的无功力的令人愉快性、无概念的普遍性、无概念的必然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等性质,从而形成了其自相矛盾的主观唯心主义美学观,对后世的美学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洪鸿 《建筑》2011,(2):14-14
“宁可食无肉,不可届无竹”。生命对绿色的依恋无疑已到了十分难解的程度。然而身处现代都市的人们,农家小院似的田园风光大多渐离渐远,形形色色的居室内环境污染,正无情地影响着生活的质量。居室内环境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18.
竹,茎中空,直而有节,其性坚韧,虽弯不折,叶四季常青,经冬不凋。古人由此感悟,遂赋予竹虚怀亮节、坚贞不移的品德,比之为君子。竹之韵清幽高雅竹子被喻为高洁精神的象征。大文豪苏东坡曾感慨“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现代人如果在家里添置几款竹器,肯定会为心爱的家居增添几许风雅之韵。  相似文献   

19.
《园林》2015,(10)
<正>多肉植物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园艺界的"萌物"。因其独具特色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外形,加之网络热炒,让这类植物在近几年火爆万分,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种植它们,销售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多肉植物也可以吃?乍一听令人吃惊。但其实,多肉植物包含55个科、上万个种,其中有少量能吃的,也不是稀奇之事。  相似文献   

20.
<正>一分没有山水的园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庭院在东方文化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以园林为最。本项目意图通过庭院的打造使其迸发出本土应有的东方美。空间上通过起承转合的空间层次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四合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