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微差爆破的波形叠加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学彬  张继春  刘泉  蒲传金 《爆破》2006,23(2):4-8,49
在分析纵波、横波和面波传播速度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均质介质中的单孔爆破振动测试,研究爆破地震波时程曲线上纵波、横波和面波因初至时刻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不同所具有的分离特性;再进行深孔台阶微差爆破振动效应试验,分析微差爆破地震波的段间叠加特性.结果表明,微差爆破相邻段别的地震波形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相互接近、叠加,从而提出确定微差爆破合理间隔时间应考虑距离因素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分段微差爆破地震效应的叠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薛孔宽  唐光荣 《爆破》1991,8(3):67-71
本文依据岩土介质中爆炸应力波的传播理论,分析了爆炸地震速度实测波形峰值包络线的基本形态,通过几何作图和解析计算对分段微差爆破地震效应进行叠加分析,并由实例验证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微差爆破的爆破地震反应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丁刚德  王伟策 《爆破》1997,14(3):24-30
结合秦山核电站三期土方开挖爆破振动监测,计算得到该地区的微差爆破地震反应谱曲线,为该地区抗微差爆破地震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对利用反应谱曲线来研究爆破地震效应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微差间隔下爆破振动信号的反应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微差间隔下爆破振动信号的反应语特性,基于金堆城露天矿现场爆破振动试验数据,对不同微差间隔的两孔爆破振动信号进行了反应谱分析.首先,利用实测的爆破振动速度信号采用直接微分法获得了加速度信号,并利用EEMD分解时加速度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去噪处理,获得了准确清晰的加速度曲线.然后,利用精确法求得了不同微差间隔下爆破振...  相似文献   

5.
浅地表双源微差爆破地面振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浅地表双源微差爆破问题提出了一种实验研究方法。对地面垂直方向上的振动速度进行了测试 ,给出了微差延迟时间为 2 0、40、6 0和 80ms时距离爆破中心 10、2 0和 40m处的测试结果 ,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分析 ,得到了地面垂直方向振动速度和功率谱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用微差的方法降低地面振动强度存在着最佳值。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立井爆破施工的振动效应,以立井爆破中两圈直眼为原型,实施三种不同起爆延期的直眼微差爆破模型试验,并用UBOX-5016型爆破振动智能监测仪测试混凝土模型的爆破振动效应。实测爆破振动波表明,微差爆破可减少单段起爆药量、明显降低爆破振动效应;起爆延期25 ms时I段、Ⅱ段爆破振动波形彼此叠加,测点形成干扰降振效应,爆破峰值振动速度较小;起爆延期为50 ms时I段、Ⅲ段爆破振动波形彼此独立,峰值振动速度由单段起爆药量决定。竖向爆破振动波形频谱分析表明,微差爆破振动幅值明显低于齐发爆破,且波形复杂。微差爆破能显著降低爆破振动效应,主振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讨论双孔微差爆破及柱状药包爆破振动新特性,通过在空腔内壁施加等效爆源荷载方法,建立药包爆破振动LS-dyna数值模拟模型,分别对双孔微差爆破和长柱状药包爆破振动进行分析。通过控制加载时间模拟不同延时间隔下的微差爆破过程,同时建立不同长度的加载组元来表示柱状装药的药包长度,进而研究药包长度对爆破振动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应的理论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微差爆破质点峰值速度与距离整体呈现负相关,但在衰减过程中出现局部的增大现象,增大的幅值和区间与延时间隔有关,间隔时间越长,局部放大效应距离爆源越远,放大幅值越小。对长柱药包的模拟结果则表明:对于介质中某一点,当药包长度达到特定值后,质点峰值速度将不随着药包长度的增长而增大,这表明传统的通过药量来衡量爆破振动幅值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这些成果对爆破振动预测及爆破施工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得到非电雷管和电子雷管的合理延时时间进而控制地表振速,以厦门抽水蓄能电站的进场通风兼安全洞的延时爆破为背景,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和理论公式分析了不同延时时间对地表振动叠加效应的影响。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隧道掘进中毫秒延时爆破和半秒延时爆破地表振动波形的叠加效应,可知非电雷管的误差导致毫秒延时爆破中不同段的地表振动波形形成叠加;而半秒雷管虽有误差,但延时时间较大,不同段的振速波形之间相互独立。利用理论计算探讨了本工程中第1段掏槽孔和第2段掏槽孔在不同延时时间下的振动波形叠加情况,给出了叠加振速放大、叠加振速减小和无叠加产生的几种情况。依据理论和实测振速波形的叠加效应,分别提出适合本工程的毫秒延时非电雷管和电子雷管的合理延时时间,可为类似的隧道延时爆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微差爆破中合理微差间隔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 《爆破器材》1995,(1):22-24
微差爆破中合理微差间隔时间的研究北京科技大学王林1概述合理的间隔时间是微差爆破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如何确定合理的微差间隔时间,国内外爆破工作者曾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并提出了多种确定原则和计算方法。在实际爆破工作中,大都认为合理的微差间隔时间应能得到良好...  相似文献   

10.
延迟间隔对微差爆破震动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毛静民 《爆破》1997,14(2):81-84
讨论了微差爆破震动效应的影响,尤其是延迟间隔的影响,研究了工程施工中的如何实现爆破延迟,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肖文雄  丘德如  施传斌  郑炳旭 《爆破》2005,22(3):50-52,55
以中深孔多排微差爆破技术在华德石化场地平整爆破中的应用为例,讨论了中深孔多排微差爆破参数选择、起爆网路及起爆顺序设计和爆破安全校核等技术问题,供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深孔微差爆破合理间隔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德林  王伟策 《爆破》1999,16(3):74-77
本文根据我国某核电站大量中深孔微差爆破测试数据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控制爆破振动合理的间隔时间和计算公式,并给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爆破震动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范孝锋  周传波  陈国平 《爆破》2005,22(2):100-102,105
应用爆破震动因素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灰关联分析法(用较少的样本,便可较准确地定出影响爆破质量各因素的主次关系),通过对2个露天矿山生产爆破及其震动实测资料的计算分析,得出了爆破震动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从而为准确有效控制爆破震动效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应用爆破振动计算公式的几点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毅成 《爆破》2009,26(4):78-80
对<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中计算爆破振动速度公式的适用范围、毫秒延时爆破的计算药量及表达方式进行了讨论,提出在应用爆破振动计算公式时的注意事项,建议在爆破工程中更要重视爆破振动监测.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水下延时爆破对地表振动的影响,在某一小水池中,采用不同延时药包组合引起地表振动,对其进行测试。试验中各组合总药量相同,药包个数不同,对地面产生的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采用UBOX-5016型振动自记仪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并发现毫秒延时爆破能有效降低爆破振动,通过选出的较优延时组合,初步估计合理的延时间隔为25~50 ms。  相似文献   

16.
为控制山区路基爆破对邻近既有桥梁的危害效应,基于ANSYS/LS-DYNA软件建立路基边坡-炸药-桥梁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爆破振动实测数据,进行路基边坡爆破振动载荷作用下邻近既有桥梁的振动响应规律分析。通过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发现,逐孔起爆微差时间对邻近既有桥梁的爆破振动响应具有非单调性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本工程案例中雷管逐孔起爆延期时间0- 5 ms区间内,可使邻近既有桥梁振速响应取到极小值;桥梁墩柱的振速响应与爆心距离成反比,但桥梁梁体中靠近墩柱处的振速响应则并非随着爆源距离的增加而递减,而是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爆破安全校核时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7.
针对Fourier变换的时频局限性和小波分析的基函数选择困难问题,采用HHT对某铜矿切割槽爆破震动信号进行分析。首先对原始信号进行EMD-小波强制法去噪处理,再对干净信号进行EMD分解和Hilbert变换,结果显示:信号能量分布在0.1~2.8 s,表明爆破震动维持在这段时间,其中0.4~1.4 s能量最大,是爆破药量最大的时段;IMF1~IMF4分量携带了94.8702%的信号能量,是造成爆破震动危害的优势分量;IMF5、IMF6分量携带的能量虽然只有1.7375%,但其频率与建(构)筑物频率接近,易产生共振,造成建(构)筑物爆破震动破坏。基于上述分析结果,采用HHT法对切割槽爆破延时进行研究,准确识别了12个段别雷管及其延时时间,证明HHT法可用于微差爆破延时识别。  相似文献   

18.
程玉泉 《爆破》2000,17(4):57-60
通过支撑控制爆工种实例,探讨水眼减震降噪微差控爆技术的设计原理及施工经验,通过分析指出水间隔技术与导爆起爆技术结合,在城市拆除爆破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减震降噪的爆破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