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teve Bloom     
这位曾多次获奖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仔细回想了他漫长又丰富多彩的摄影生涯。发现更动人的画面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我在南非街拍那些生活在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当地居民,也正是在那时我对摄影的热情被慢慢培养了起来。但是,后来我离开了那里,因为待在这样一个种族歧视盛行且堂而皇之地把这种偏见写入到宪法中的国家,我觉得非常不舒服。  相似文献   

2.
与谭玉伟相识已有若干年了,知道他在对书画篆刻艺术的探索上,是一位执著而又勤奋的艺术家。由于工作关系我离开了原单位,接触的相对少了些,几年过去了,也不知他又在忙些什么,但我相信他绝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  相似文献   

3.
20年前,我以开出租车为生。一天晚上,我接到了一位乘客的预约电话。当我赶到的时候,楼里漆黑一片,只有第一层窗户亮着一盏孤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司机会按一两下喇叭,等一会儿,然后就开车离开了。但我见过太多穷困的人们,他们把出租车作为唯一的交通工具。因此我走到门前,敲门。“请等一下。”应答的是一个虚弱而苍老的声音,我还能听到在地板上拖东西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正>胡献雅先生虽然永远地离开了,但我对先生的思念却日益浓烈。这么多年来,先生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的眼前浮现,他的谆谆教诲亦时常在我的耳边回响。斯人虽已逝,可他甘于清贫,献身艺术的精神却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先生生于1902年,1996年他以95岁高龄在景德镇逝世。先生中等个子,但看上去高大,一双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并透着深邃、智慧的目光,在他慈祥又略带消瘦的脸上,常常留着一丝淡淡的微笑。他说话平缓,语气和蔼,给人一种关爱与亲切。  相似文献   

5.
人生旅程,苦难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苦难,是承受还是享受?我愿抱享受苦难的态度!并试图在绘画中以一种美丽而忧伤的情调作积极的诠释。在这个册子里的作品大都强调这种意味。作品水平不高,但作者对读者的愿望是很大的,希望读者能在我的作品中发现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经过千年修炼的青花瓷.色清而雅。 我选择了青花,青花是不是也选中了我。 不知道。我的童年是在江南的牛背上度过的,晨露的清鲜,水稻的芬香,土地的酣醇,混合成自然之气,滋养了我的呼吸。那时候,除了放牛,就是画画,用泥巴到处画。  相似文献   

7.
伊恩·贝瑞     
这位摄影圈的老前辈从孩童时代拍照到白发苍苍,他的同事布列松已离开了人世,他却丝毫没有退休的打算。作为一名专业的新闻摄影记者,伊恩·贝瑞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见过也拍过太多景致。他的职业注定了此生在全世界留下足迹,拍过无数的人,再到  相似文献   

8.
卢柳青 《中华手工》2006,(2):112-113
童年的一次偶遇成全了我一生的剪纸梦,我将世界的阴阳两面在剪纸中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友人邀我去观看了在红星文化大酒店举办的《中西话瓷——当代陶艺四人展》,看后觉得精彩纷呈,享受多多。说实在,我对陶艺是外行,但是这一次面对那么多的陶艺精品,当他们一件件呈现在眼前触手可及。我的心里刹那问就感受到许多的震撼。这次陶艺展上的精品太多了,我就说一说对几件印象最深的作品的感受吧。  相似文献   

10.
子墨 《陶瓷研究》2007,22(3):13-15
我和文贤算是半个老乡,三十一年前我作为知青下放在浮梁县兴田山区务农,文贤正是正德村的人。这个山村位处赣北皖南交界之地,人口不足一百,人均用亩不够三分,唯有满目的山峦叠嶂,松涛竹啸,是谓“石韫玉而山秀,泉怀珠而峰润”。一九六九年冬季,全省农村兴起“八字头上一口塘”的农田水利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