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及“解构主义建筑”的产生、观点和实践的分析,阐述了“现代建筑”没有灭亡,“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补充和发展——“现代建筑”的多元化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招标法体系和采购法体系中“废标”、“否决投标”的规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矛盾和冲突,给招投标工作和招投标人员造成了困惑,容易引起混淆。本文对我国招标法体系和采购法体系的一些主要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目前“废标”和“否决投标”在两大法律体系的解释已经进行了更新,笔者在文中剖析了自己对“废标”和“否决投标”的新规定的认识,并对工程投标单位避免被“否决投标”和遭遇“废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作品”、“存在”、“空间”三个方面讨论了从海德格尔那里可能引申出来的建筑思想。在“作品”主题下,海德格尔思考的是如何建立“天地之争”意义上的存在者之真理,而在“存在”主题下,海氏揭示了“建筑”、“栖居”与“存在”之间种本源性的内在联系;在“空司”、司题上,海氏批评了现代哲学和科学的技术物理空间观,指出人居空间乃是基于“存在”和“栖居”的有意味的多样空闻。  相似文献   

4.
陈敬春  万群 《建筑》2009,(21):79-79
保康县建设工程总公司在全面推进“能力建设年”和“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按照“确责、履责、问责”要求和“办事能力有提升、本职工作上水平、服务职工见成效”的目的,科学制订了企业各职能科室能力席位标准,切实做到指导思想“明”,组织力量“精”,征求意见“实”,举一反三“改”,可操作性“强”,提升了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喜欢“大”的观念似乎根深蒂固.人们喜欢大房子、大官、大富大贵,甚至酒喝多了也叫头喝“大”了.而政府官员更喜欢“大”,“大城市”“大建设”“大规划”“大拆大建”“大发展”“大跨越” “大招商” “大开发” “大调研”“大工程” “大项目”“大变化”“大手笔”“大时代”“大制作”“大广场”“大景观”“大树进城”等好大喜功的“大”声一片.正是这种审美概念,导致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诸多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建筑和景观.  相似文献   

6.
黄公炳 《建筑》2009,(13):32-33
夏热冬冷地区的许多节能居住建筑重视保温隔热措施,而忽略了“自然通风”和“遮阳”的作用,本文结合地区气候特点,对“自然通风”和“遮阳”设计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路”和“街”的最重要的区别:“路”是管道,就好象是下水管道一样,是用来移动“交通”的,“街”是空间和场所,是用来容纳和激发“生活”的。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包括交通规划,最大的失误和失败,就是只会造“路”,不懂造“街”。甚至为了造“路”不惜牺牲原本有活力的“街”。这个,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已经得到了不幸的证明。  相似文献   

8.
分析阐述了哈里斯和埃里克森的“多核心”理论,并对“多核心”和“多核心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探讨了如何建立合理的“多核心”城市空间结构,从而为进行城市规划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品·存在·空间:海德格尔与建筑现象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作品”、“存在”、“空间”三个方面讨论了从海德格尔那里可能引申出来的建筑思想。在“作品”主题下,海德格尔思考的是如何建立“天地之争”意义上的存在者之真理,而在“存在”主题下,海氏揭示了“建筑”、“栖居”与“存在”之间种本源性的内在联系;在“空司”、司题上,海氏批评了现代哲学和科学的技术物理空间观,指出人居空间乃是基于“存在”和“栖居”的有意味的多样空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建材》2003,(9):50-50
远在美国新泽西州爱迪生市的嘉乐士涂料集团,不远万里闯进中国涂料市场。他们首先在广东“蜇伏”三年,看清了中国涂料市场竞争点和薄弱点,继“立邦”、“多乐士”这些进口品牌之后,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和技术实力,又挑起新一轮中国涂料市场的竞争大战。  想当初,来自日本的“立邦”进入中国市场,挑起了“品牌战”,辅天盖地的广告,遍布城乡,达到了“处处放光彩”的目的;随后是来自英国的“ICI”,挑起了“功能战”,推出了防水、防霉、耐擦洗的“三合一”概念,凭借多功能击败对手;今天,来自美国的“嘉乐士”,借鉴二者的成功经验,又挑起…  相似文献   

11.
城市开发中的城市管治研究--以汕头市南区开发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20年来城市管治的政治经济背景的改变,导致许多城市的开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接着分析了汕头市的政治经济特征,然后以汕头市南区开发为例,阐述了当今城市管治对城市开发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汕头市今后城市管治改进和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城市价值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性是城市文化和价值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来源于城市的历史底蕴、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形态,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是城市体现城市文化的舞台,城市中的建筑塑造了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则成为了建筑表达地域性的土壤。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反映了城市市民日常活动的特点,是当代建筑和城市形成地域特色的基础,良好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不仅是满足多样化、地域性的城市生活的前提,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的激情和创造力,从而上演更加生动的城市生活场景,人们的生活特色造就了城市的文化、文化造就了地域性,建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浅谈重庆市城市结构与城市交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彦  周涛  高志刚 《山西建筑》2009,35(5):20-22
从重庆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历程揭示了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并且针对重庆市都市区既有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结构与目前城市规划发展趋势的矛盾,提出坚持“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应采取的规划策略和措施,从而维护和发展重庆市的布局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以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设计为例,从城市文化角度出发,对侗族文化作了解析,就城市总体设计进行了概述,指出城市文化是城市特色的内涵,只有深刻的理解了城市文化才能塑造不拘一格的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5.
纵观青岛城市 10 0多年的城市发展史 ,从一个小渔村到现代化大城市的演变过程中有三次质的飞跃。从中可以验证城市发展潜力转换为城市发展动力的规律性特点 ,它涉及区域分析、选址、资源利用、城市空间布局等城市规划领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三次飞跃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结果的分析 ,以期能对今后城市发展的决策提供借鉴 ,并进而对城市规划如何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旧城更新中城市文化再生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全儒 《山西建筑》2009,35(8):53-54
阐述了城市更新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城市更新中城市文化现状的分析,从五个方面研究了城市更新中城市文化再生的途径,最后指出探索、实施城市文化再生对适应现代城市生活需求、满足市场机制要求的特色城市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学良 《城市建筑》2014,(12):20-20
本文从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出发,以城市空间规划理论为基础,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要点,以期逐步提高城市建设和规划空间的整体科学性和美观性。  相似文献   

18.
浅谈我国旧城更新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公众参与在城市规划中的兴起以及发展状况研究,结合我国旧城更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公众参与旧城更新的成功经验,阐述了当今公众参与在我国旧城更新中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旧城更新中公众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城市复兴中城市催化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飞 《山西建筑》2006,32(3):32-33
分析了欧洲的城市设计理论以及国外城市设计理论在美国的实践评价,介绍了城市催化理论的意义和特点,并作了案例分析,总结了城市的催化剂在密尔沃基的作用成果。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阐述城市空间和当代社会思想的相关研究,从加强城市规划的空间性研究,注重城市空间和社会复杂过程研究,体现多元价值的城市规划研究,重视城市规划和权力的研究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对当代中国城市规划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