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网络组建、管理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要建立适合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培养模式,必须要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岗位需求及人才培养状况、要深化以工程项目为主导、要建设基于网络技术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本文以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应用"1+X"的必要性,提出基于"1+X"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确保该人才培养方案可以顺利实施,以促进职业教育市场化、社会化发展,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工作技能,提高应用能力为主,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满足社会对外向实用型商务人才的需要,就必须从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合作模式、实训实习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创建专业特色,提高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办学质量,走出一条崭新的外向实用型商务人才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和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使得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日趋增多。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其要想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要以就业为基础,采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基础,促进学生计算机水平以及就业能力的提升,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以就业为基础对优化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主要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职专业是高职院校按照社会行业分工的需要,以相应或相关的学科分化和整合为依托,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规律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条件而设置的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门领域和学业分类。高职专业是明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口径和领域的重要规范,是高等职业教育融人并服务社会经济的重要接口,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培养目标规格要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缪晓宾  李静 《纺织教育》2013,(6):491-493
目前高职工科类工业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还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这与其专业教学目标不清晰、人才定位不准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有直接关系。文章探讨高职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必须遵从高职教育的普遍规律和该专业的特性,以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导向,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安排、学时安排、师资优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内容,希望能为高职院校该专业的办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教育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它更加重视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就业教育为目标,以满足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餐饮的质量,餐饮行业也需要烹饪专业人才,所以高职院校需要革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的评估指标体系,促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引导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专业的评价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基础,结合《悉尼协议》人才培养认证体系,完善烹饪专业评估体系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服装实训中心的必要性 1.实训中心建设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服装生产大国,需要大批量服装技术应用型人才,但高等教育的现状尚不能满足服装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普通高校中,服装专业教育普遍存在重艺术、轻技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素质的倾向,这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高职教育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行业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了提高人才竞争力,实践教学环节是关键。因此,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训基地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路径。本文探索现行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双创教育全面渗透到专业教育教学,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建立健全课程体系,科学设计双创教学项目,建设具备创新创业意识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广西轻工业》2018,(1):152-153
目前高职院校印刷技术专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印刷技术专业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在高职院校印刷技术专业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印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当前高职院校印刷技术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周婧琦 《中国食品工业》2023,(2):108-109+58
创新型人才指的是具有创造力、开拓性强且对社会发展、进步有着创造性贡献的优秀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在高职食品专业,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基础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动性与创新创造力。在此背景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全面革新教学模式,摒弃原有的模仿式教学,组织综合性强的创新型试验。这不但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力,还有利于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高职学校势必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且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针对此,本文围绕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使得专业的汽车维修人才成为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形式之一。文章分析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探讨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办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穆红 《辽宁丝绸》2013,(2):25-27,21
高等职业中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其教学体系,要求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相符合的高职教育规律,及符合服装专业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以校内项目工作室与校外实训基地为"两翼""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岗直通的"三连环"课程体系,通过"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链发展相互促进,通过专业建设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如何抓住工程教育认证机遇,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区域经济建设,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大连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从招生、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和质量保障六个方面探索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韦笑笑 《西部皮革》2023,(12):19-21
产教融合是当前教育教学的全新方向,也是解决学校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明显脱节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更是时代发展下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所面对的现实需求之一。基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纺织产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了当前高职艺术设计(纺织装饰)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在明确了产业人才岗位定位和企业生产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课程体系构建、产学研联动发展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确实做好高职食品专业教育工作,提高食品专业职业教育工作的质量,为行业发展培养出具有实际工作的能力的实用型人才,食品专业教育工作者针对食品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了人才培养实践工作措施研究,为高职食品专业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式下,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高职学生不仅有一技之长,顺利就业,而且还具备职业迁移能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更要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陈东生  甘应进 《纺织教育》2012,27(5):415-418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强化整体设计。贯穿教育全过程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设计,就是根据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质量标准而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20.
顺应社会的发展,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的,高职教育开始逐渐转变教育思路,探索改革之路。高职的人才培养中,应该如何处理好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呢?文章主要以交通土建专业为例,探讨高等数学在交通土建专业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