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大型雷达扫描架由于自重产生结构变形,单纯的机械校正无法满足要求的位置精度,并且目前常用的补偿算法存在补偿精度差、效率低的问题,根据雷达扫描架的结构形式和控制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PMAC运动控制器的位置精度补偿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由激光跟踪仪采集得到的位置测量数据,运用精度补偿消除系统误差,有效提高了雷达扫描架位置精度,在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集成、大功率和大口径雷达的发展,雷达结构精度对雷达低副瓣电平、测角精度等影响日趋明显。为提高结构精度指标分配的科学合理性,需梳理结构精度指标与电讯指标的对应关系,并详细分析各结构精度对应的影响因素,使雷达结构精度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降低实现成本。文中结合雷达结构中与电讯高度关联的阵面表面精度、天线座轴系精度、阵面位置精度和标校精度,逐个分析了各误差影响因素对结构精度的影响,并结合典型雷达给出具体分配方案,形成天线系统结构影响测角精度的定量计算方法。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结构精度测量与标定的技术实例,为类似雷达结构精度设计与测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时栅位移传感器智能化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栅是一种利用时间测量空间位移的新型位移传感器.研究智能化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软件来提高时栅的精度、改善时栅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数字闭环控制技术的时栅自补偿方法,消除了工作条件、电路参数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实现时栅自校零与自校准的方法,无需外部高精度基准信号,消除了时栅零点漂移和增益漂移.并提出一种实现时栅误差自校正的方法.实践证明,采用自补偿、自校零与自校准技术实现了时栅的高稳定度,采用自校正技术实现了时栅的高精度.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某大型雷达天线的结构特点,分析了轴系误差测量和精度补偿的原理。介绍了PCC(programmable computer controller)控制系统的特点,设计使用PCC控制系统实现某大型雷达天线的俯仰运动,详细描述了控制系统软件程序的设计。最后,通过实验测量获得雷达天线的误差补偿模型,实现了该雷达天线的高精度运动控制。  相似文献   

5.
超精密加工技术是高端制造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当前超精密加工已进入纳米尺度,掌握超精密加工误差控制关键技术、保障并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经成为提高加工制造水平的研究热点。系统总结了超精密加工误差补偿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对超精密加工影响最大的几何误差、力诱导误差、热诱导误差及其补偿方法。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超精密加工在几何误差分离,切削力、热诱导误差测量与补偿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指出超精密加工误差补偿技术还应关注其向高效、高精,通用化,模块化,智能化及柔性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万分之五高精度智能化变送器在线自动化监测方案,设计基于HART协议高精度智能化变送器系统.在硬件方面,采用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DDS)技术;软件方面,利用信号转换、校正和输出的变送器控制电路.解决了DDS硬件电路的信号隔离、传感器的补偿算法、HART通讯协议软件开发在内的关键问题,有效降低了现场干扰对变送器的影响,实现了传感器线性化、温度补偿、自诊断和通讯功能.  相似文献   

7.
机动雷达结构系统智能化监测和诊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时感知外部环境及自身状态变化,实现预知维修,是机动雷达结构系统智能化监测技术研究的主要目标。文中从机动雷达结构系统总体设计出发,以天线座、液压和冷却3个典型结构分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智能化监测技术的结构特征参数选择与获取、信号处理及诊断决策方法选择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机动雷达结构系统监测技术选择、故障诊断方法及智能化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相控阵雷达天线箱体的制造通常采用铆接成形技术,过程中易出现铆接形变和相对位置偏差等现象.分析了其重要结构件的结构特点,通过对紧固件的结构优化以及工装的合理设计和运用,提出了该类相控阵雷达天线箱体的成形方法,解决了该类天线箱体的制造难题,保证了设计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传感器的智能化从数字运算上解决传感器的温度补偿、静压补偿问题,解决了以前静压无法补偿,仅靠工艺解决的难题;改变了温度补偿仅靠硬件电路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仪表的测量精度,达到0 1%和0 075%。增加了传感器输出的信息量,实现了传感器的智能化,这也是国际传感技术发展的方向。所研制的小型多功能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微电子和微机械加工融合技术在尺寸仅为3 5mm×4 0mm的硅片上集差压敏感元件、静压敏感元件、温度敏感元件为一体、并将其封装在由金属膜片隔离密封的保护液中,具有可靠的密封性。利用数字补偿技术进行处理,可使其在-30~80℃的温度范围内,变送器精度达到0 1级。该传感器能够同时实现对现场中的差压、静压、温度变化的测量,静压和温度的测量数据可修正被测环境的差压输出信号,从而可提高差压传感器的精度,它是工业智能差压变送器的核心部件。  相似文献   

10.
相控阵雷达的天线阵面是整个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阵面中移相驱动器的移相精度是保证雷达系统测量精度的重要依据。阵面中的温度和通风控制是保证移相驱动器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传统方法采用风机通风进行降温控制 ,使阵面中温度变化范围较大 ,造成移相驱动器的移相误差加大 ,影响雷达天线的性能指标。采用智能化通风方案 ,由微控制器利用软件控制风机和加热器工作 ,能较好地实现阵面中的环境温度相对稳定 ,改善移相驱动器的移相精度 ,提高整个雷达系统的天线指标和测量精度。本文阐述了以微控制器为核心单元 ,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来实现天线阵面的智能通风控制 ,对相控阵天线阵面的温度控制方法做出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智能化精准农业装备是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精准农业装备的研究与发展是精准农业能否得到广泛实践的关键.本文对精准农业装备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描述,针对目前我国精准农业装备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作出了展望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杨振宙 《电子机械工程》2007,23(4):10-13,43
空馈相控阵雷达的馈源与天线相互分离,二者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而这种相对位置关系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雷达测量精度,对于机动式精密测量雷达这种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必须对这些误差因素进行分析并尽可能减小其影响.文中以某大型机动式空馈相控阵测量雷达为例分析了影响该类雷达测量精度的各种结构误差,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现代精密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精密测量是先进制造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智能制造的眼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在制造信息化大背景下,作为先进制造的先导技术,精密测量方法与仪器技术必须超前或在先进制造基础上提出新的发展趋势,为先进制造精密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信息支撑。概述了工业生产与科学研究中的现代精密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和研究内容,着重叙述了应用于精密检测的最新技术、精密测量如何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现场、精密测量技术的未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潘锴  项大健 《电子机械工程》2022,38(4):40-43,55
相控阵天气雷达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其布局要求紧凑,天线阵面精度要求高,组件功耗大,与其他天气雷达相比,其结构设计更复杂。文中通过总体布局设计、天线阵面结构设计与天线阵面平面精度控制以及天线座结构设计完成了某型相控阵天气雷达的设计开发工作。同时通过天线与天线座结构刚强度计算和组件热设计计算来确保设计满足要求。目前,该雷达已交付用户,其成功研制对后续类似雷达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切削状态监测是高档数控机床实现智能加工的必备功能,而切削力测量是进行切削状态监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目前商业化的切削力测力仪由于体积大、价格贵、兼容性差等原因,难以满足实际工业生产的应用要求。针对机械加工过程中动态切削力的准确测量这一研究目标,提出了一种具有切削力自感知功能的智能刀具,该智能刀具以刀杆作为弹性敏感元件、以半导体应变计作为信号转换元件;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确定了封装半导体应变计的最佳应力区域以及传感器测量电路的设计方案。所研制的智能刀具结构紧凑、兼容性好、精度高、动态特性好,试验结果显示主切削力Fc方向的静态精度为1.799%、横向交叉干扰为2.610%,进给力Ff方向的静态精度为1.628%、横向交叉干扰为0.694%,智能刀具的固有频率为1 778.98 Hz,可以满足在机床主轴转速不超过26 685 r/min的高速切削过程中准确测量动态切削力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星载微波组件是天基合成孔径雷达的核心部件,它由许多元器件经过高密度组装而成。针对天基雷达星载微波组件高精度、高一致性、高可靠微组装的技术要求,文中开展了星载微波组件微组装技术研究,重点介绍了低空洞率芯片焊接、低出气率芯片胶接、高可靠引线键合、抗辐照防护设计、低水汽含量气密封装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高精度、高一致性、高可靠的星载微波组件,满足了某型天基合成孔径雷达的相关技术要求。研究成果为高精度、高一致性、高可靠微波组件的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某型号雷达跟踪天线采用平板缝隙天线形式。其波导组件层尺寸大、精度高、结构复杂,并存在大量的薄壁、超薄腹板、微型通槽等弱刚度结构,加工易变形,精度难以保证。为实现其高精密加工,在工艺上安排合理的工艺路线,提高加工过程中零件刚度,针对典型弱刚度结构,研究其变形特点,提出加工变形控制方法。通过实际加工验证,所采用的加工技术是可行的,为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某型雷达高机动性能的要求,文中通过整车布局设计、多工作角度的举升机构设计等,使该雷达具有自动化架/撤能力和高机动特点。对该雷达相关的结构设计及天线阵面精度指向分析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实际使用中进行了充分的工程试验验证。天线阵面具有重复定位可靠性好、精度高等特点,实际测试效果良好,实现了整机机动性指标要求。该雷达的研制对后续类似雷达结构的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精确测量原油储罐油水界面是石油开采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要求,油水界面测量技术在石油化工过程系统工程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首先介绍了油水界面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每一种测量技术的测量原理和技术应用,并从技术原理、测量方式和计算方法 3个方面对15种油水界面测量技术进行了对比总结;其次重点探讨了油水界面计算方法,提出按照直接读数、关键参数、矩阵数据和图像分析4个方面总结油水界面计算方法,并对其所用算法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对比;最后对油水界面测量技术下一步发展做了展望,预测了油水界面测量技术在混合模式技术原理、非接触式测量方式、高精度测量过程、多维数据计算方法和智能化信息系统建设平台等5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和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