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使用硫酸铝将两性聚乙烯胺(PVAm)固载于纳米Fe_(3)O_(4)表面制备了富含氨基的磁性纳米复合粒子(Fe_(3)O_(4)@PVAm),并将其用于去除水体中的阴离子染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别表征了复合粒子的结构和磁响应性能。与Fe_(3)O_(4)粒子相比,Fe_(3)O_(4)@PVAm复合粒子的XRD图谱在2θ角15°~25°处出现新的衍射峰,红外光谱中出现了N-H、C=O及C-N键的振动吸收峰,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399.5 eV处出现了N1s的特征峰,说明PVAm已成功固载到Fe_(3)O_(4)粒子上。VSM分析表明,Fe_(3)O_(4)@PVAm具有较好的磁响应性。SEM分析证实Fe_(3)O_(4)@PVAm的平均粒径约为24 nm。选取酸性嫩黄染料为吸附对象,考察了Fe_(3)O_(4)@PVAm对水体中染料的吸附性能。在pH为3、温度为50℃时,Fe_(3)O_(4)@PVAm对酸性嫩黄染料的最大吸附容量达到1188 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及拟二级速率模型。经10次吸附-脱附循环使用后,Fe_(3)O_(4)@PVAm复合粒子的吸附容量可以保持在最大吸附容量的75%以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制备出了粒径约为20-30nm的Fe_3O_4纳米颗粒后,对其分散后,在外层包覆水合氧化铁纳米粒子,制备出具有典型核壳结构的Fe_3O_4/水合氧化铁纳米结构复合材料。采取了SEM、FTIR和XRD等表征手段对核壳材料的结构、组成及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并研讨了其对Cr(Ⅵ)的吸附特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磁性纳米Fe_3O_4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共沉淀法、溶剂热法/水热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等,并对制备方法的特点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纳米磁性Fe_3O_4在磁流体、复合材料等运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采用物理方法制备Fe3O4@SiO2@MIL-101(Cr)磁性多孔复合材料,并用TEM,XRD,TG,红外光谱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研究处理时间、双酚A(BPA)初始浓度和复合材料用量对复合材料吸附BPA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对BPA的单位吸附量也增加,约在15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当溶液中BPA的浓度为80 mg/L,复合材料用量为1 mg时,单位吸附量最大,约为101.4 mg/g.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进行纤维素酶的固定化研究。使用氨水沉淀剂,磁性微粒Fe3O4采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并作为载体对纤维素酶进行固定化,多次重复试验以及傅里叶红外验证了纤维素酶在该载体上的固定,采用投射电镜观测了固定化酶颗粒的粒径也外貌,还研究了酶的活性,固定化纤维素酶最佳的活性在pH值为3.94~5.50左右,制备的固定化纤维素酶具有较好的存储性、热稳定性以及PH值的宽泛性,本文为纤维素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热法合成Fe3O4@VC磁性纳米粒子,采用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表征手段对合成的粒子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六价铬Cr(VI)吸附的影响,并对Cr(VI)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为1.50,25 ℃条件下,磁性纳米粒子对Cr(VI)的饱和吸附量可达39.12 mg/g,吸附率为85%以上。吸附性能试验表明,磁性纳米粒子对Cr(VI)的吸附符合Langmuir热力学模型和HO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7.
针对枣皮花青素对铁离子较为敏感的现象,利用Fe3O4纳米粒子具有比表面积大,易于磁分离,对小分子可产生吸附效应等特点从枣皮中分离纯化花青素,并对其吸附条件和洗脱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e2+:Fe3+摩尔比1.2∶2,定性温度30℃,熟化温度75℃,搅拌速度1000r·min-1,p H 9时,用油酸作改性剂,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效果较好;温度70℃,p H 11,时间15min下,最适吸附比为0.6g·g-1,UV检测Fe3O4纳米粒子吸附效果良好;温度20℃,p H 3,时间2h,电动搅拌下,丙酮洗脱可使Fe3O4纳米粒子与枣皮花青素完全分离,解吸附效果良好。结论;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Fe3O4纳米粒子对枣皮花青素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丙酮洗脱既解决了解吸附技术难题,又有效地回收了吸附剂,且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8.
苹果渣对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磊 《食品科学》2012,33(21):78-82
采用静置吸附法,以苹果渣为生物吸附剂,研究其对Cr6+的吸附作用、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结果显示:苹果渣对Cr6+的吸附率随其粒径的减小而增大;Cr6+初始质量浓度相同时,吸附率随苹果渣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苹果渣加入量相同时,吸附率总体上随Cr6+初始质量浓度增加呈增大趋势;正交试验得到3个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程度顺序为吸附温度>pH值>吸附时间,最优吸附条件为pH4、吸附温度60℃、吸附时间5h,此条件下吸附率为72.43%;苹果渣对Cr6+的吸附是先快速吸附,吸附时间超过120min后为慢速吸附,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能较好地描述其吸附热力学情况,吸附动力学可以用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对于50mg/L的Cr6+溶液,苹果渣为吸附剂时的最佳固液比为8:1000(m/V);苹果渣对中、低质量浓度Cr6+溶液(≤30mg/L)的吸附效果优于活性炭。  相似文献   

9.
采用L-半胱氨酸在Fe_3O_4表面键接Au纳米粒子的方法,制备了L-半胱氨酸修饰的Au/Fe_3O_4磁性复合粒子(LC—Au/Fe_3O_4),并将其用于吸附牛血清蛋白(BSA).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仪对样品的光学性质、结构形貌、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中的Fe_3O_4具有尖晶石结构,粒径在200nm左右,稳定性较好.对BSA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LC—Au/Fe304的BSA单位吸附量达到161.5mg/g.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直接包覆法制备出了一种兼具磁性能和较高白度的磁性Fe_3O_4@Ti O_2纳米复合体,通过对复合体的SEM和XRD表征证明了复合体包覆成功。将磁性纳米复合体用作填料与纸浆混合来抄造磁性纸,研究了各种助留剂对复合体填料的留着效果以及填料用量对磁性纸各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性淀粉(Am S)作为助留剂对复合体填料的留着率最好。纸张的磁性能随复合体填料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纸张的白度相应降低,复合体填料用量过多会使得磁性纸的强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采用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出的Fe_3O_4纳米粒子与海藻酸钠结合,制备出磁性微球,再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研究了该材料对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化条件以及磁性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制备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为1.5%,海藻酸钠与Fe_3O_4的质量比为5:4,CaCl_2浓度为2%,戊二醛浓度为0.5%,交联时间为1.5 h;最适反应温度提高为40℃,最适反应pH值提高为6.5;热稳定性有一定提高;重复使用5次后,相对酶活仍剩余58.91%。磁性海藻酸钠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会提高酶的稳定性,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以聚氧化乙烯(PEO)为聚合物纺丝原料、卵蛋白粉(LDB)为分散剂,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一系列不同四氧化三铁(Fe_3O_4)含量的Fe_3O_4/PEO复合纳米材料。经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试,显示纳米复合材料中存在Fe_3O_4。采用数显黏度计、导电率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制备的复合纳米材料的形态及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并分析了Fe_3O_4的加入对复合纳米材料可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EO与Fe_3O_4比例为10∶3时,复合纳米材料的可纺性最好,纤维平均直径达110 nm。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步共沉淀法,以Zn2+为模板,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磁性Fe3O4-壳聚糖纳米印迹粒子,分别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手段对该纳米印迹粒子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研究pH,Zn2+初始浓度,温度等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很好地包覆在纳米粒子表面,且未改变Fe3O4的尖晶石结构;纳米粒子中壳聚糖的含量约为10.2%;pH=6为较理想的吸附条件,当Zn2+初始浓度为200 mg/L时,单位吸附量最大,约为28.9 mg/g;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印迹粒子能够较好地选择性吸附锌离子.  相似文献   

14.
采用硫酸(1+19)溶液对香芋皮粉末进行改性制备吸附剂,利用静态吸附法,研究吸附剂粒径、投加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和初始废水的p H、Cr(Ⅵ)初始质量浓度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吸附Cr(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香芋皮粉末的粒径200目,投加量1.0 g、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360 min,初始废水p H 3以及Cr(Ⅵ)初始质量浓度150 mg/L。在此工艺条件下,改性香芋皮粉末吸附剂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对Cr(Ⅵ)的吸附量可达到7.491 mg/g,Cr(Ⅵ)的吸附率可达99.88%。用HCl溶液(1+5)对吸附饱和的吸附剂可解吸再生。  相似文献   

15.
Fe3O4磁性纳米颗粒不仅具有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量子效应、表面效应等特性,还具有超顺磁性和类酶活性。在其表面进行修饰和包覆,所制备的复合磁性纳米颗粒具备Fe3O4的各种特性,同时还具备所连接功能基团的特性,因而在痕量农兽药残留富集检测中被广泛的应用。文章综述Fe3O4复合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功能化修饰方法,以及复合磁性纳米颗粒在固相萃取、免疫分析及分子印迹技术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这一方法在农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分离苹果汁中的有机酸,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磁性Fe_3O_4/壳聚糖复合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仪、超导量子干涉磁测量系统等对复合微球进行表征。同时测定了特定磁场条件下复合微球在不同时间、不同pH值下的回收率以及对苹果汁中有机酸的重复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微球呈规则球形,分散性良好,粒径范围22~158μm;Fe_3O_4纳米颗粒约占复合微球总质量的38.66%,壳聚糖包埋过程并没有改变Fe_3O_4的尖晶石结构;复合微球饱和磁化强度35.98 emu/g,磁场作用下2 min回收率可达99.99%以上;连续3次吸附苹果汁中有机酸,平衡吸附量仍可达到109.92 mg/g,有机酸回收率86.86%。综上,壳聚糖与Fe_3O_4纳米颗粒相结合制备的磁性Fe_3O_4/壳聚糖复合微球磁响应强、回收率高,对苹果汁中有机酸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环保高效,可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7.
以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玉米淀粉、丙烯酰胺、氢氧化铁胶体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淀粉基两性絮凝剂,利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对产物的官能团、微观形貌和失重率进行测试与表征,同时考察吸附时间、絮凝剂用量和温度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性絮凝剂是表面褶皱、多孔立体结构、热稳定性良好的材料,含有氨基、羟基、醛基等活性基团;增加絮凝剂加入量、延长吸附时间及提高温度有利于提高Cr(Ⅵ)的去除率,去除率最高可达95.4%。  相似文献   

18.
分别通过提高反应液中Fe2+的比例、增加氨水浓度和降低反应温度三个方面对制备Fe_3O_4纳米粒子的共沉淀法进行改进,并通过改进的方法成功制备了Fe_3O_4纳米粒子。经扫描电镜、粉末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表征,该Fe_3O_4纳米粒子近球形,直径约10~50 nm,为反类晶石的纯相。利用Fe_3O_4纳米粒子对单细胞塔胞藻进行磁回收,当塔胞藻细胞量为5×10~6个/m L×5 m L时,4 mg Fe_3O_4纳米粒子在40 s内便能捕获98.8%的藻细胞,酸性条件有利于藻细胞的回收。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改进St?ber法制备出磁性纳米Fe_3O_4-SiO_2复合载体。具体制备流程为:将磁性纳米Fe_3O_4溶胶、正硅酸乙酯(TEOS)与分散剂超声分散混合,使其形成W/O的混合体系,然后将该混合溶液缓慢均匀加入至一定温度的乙醇和氨水混合液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洗涤烘干得到磁性纳米Fe_3O_4-SiO_2复合载体。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震动样品磁强仪(VS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别对载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此种方法合成的复合载体Fe_3O_4晶型结构不变、粒径为25~30 nm、包裹厚度3~5 nm、粒径均一、易分散,具有超顺磁性,复合载体的比饱和磁场强度较Fe_3O_4只减弱0.8 emu/g。磁性纳米Fe_3O_4-SiO_2载体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脂肪反应的酯化率达到了36.78%,能满足酶分子固定化实际使用时对磁性和不同粒径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利用柠檬酸改性板栗壳、松子壳,微波辐射的条件下,对水中Cr(Ⅵ)进行吸附。考察p H、Cr(Ⅵ)初始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p H为1、温度313K、Cr(Ⅵ)初始浓度5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0.5 mg、吸附时间为100 min时,2种吸附剂对Cr(Ⅵ)的去除率都达到98%以上。吸附剂对水中Cr(Ⅵ)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