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8)
文章阐述了河南省夏邑县优质强筋小麦生产的背景、意义、集成技术、推广措施及成效,为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提供了全程技术服务模式,实现了优质强筋小麦生产绿色、高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5)
山东省莱西市是黄淮海地区优质冬小麦的主产区与高产区,多年来承担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整建制示范县建设”项目。莱西市以项目为契机,通过合理引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抓好秸秆还田与配套整地播种、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防治新型病虫害、加强轮作与培肥地力、全面推行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托管等多种途径探索小麦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实现了全市小麦生产全面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5)
本文主要介绍了河南省夏邑县实施优质强筋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的基本情况与具体做法, 截止2017年10月23日,顺利完成项目区的麦播工作,为2018年夏粮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0)
<正>小麦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搞好小麦生产对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大力实施小麦良种化工程,提高小麦良种覆盖率。以高产稳产品种为主导,以优质强筋品种为重点,因地、因时制宜,选准对路品种,做到良种良法配套。中筋小麦主推矮抗58、百农207,示范推广周麦36、滑育麦1号;优质强筋小麦主推新麦26、郑麦366,示范推广西农511、锦绣21。在品种选用上,中壤、重壤和粘土区以优质强筋小麦为主,轻壤和沙壤区以优质中筋小麦为主。二、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2)
小麦是河南省济源市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济源市农技部门经过试验示范,探索集成了一套从种到收全环节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 文章从播前准备及播种、冬前管理、春季管理、后期管理四个环节对该技术模式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为小麦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全市农业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1)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发展优质小麦决策部署,筛选出适宜河南省郑州市推广种植的抗病、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于2017~2018年进行了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中筋品种矮抗58(CK)相比,新麦26抗寒性好,受冻穗率仅为3%,强筋品质达国标一等标准,产量为474.25kg/亩,增产空间大,适合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4)
<正>小麦是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搞好小麦生产对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大力实施小麦良种化工程,提高小麦良种覆盖率。以高产稳产品种为主导,以优质强筋品种为重点,因地、因时制宜,选准对路品种,做到良种良法配套。中筋小麦主推矮抗58、百农207,示范推广周麦36、滑育麦1号;优质强筋小麦主推新麦26、郑麦366,示范推广西农511、锦绣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3)
文章主要从主推技术、技术攻关、优化种植模式等方面阐述了河南省鹤壁市浚县近年来花生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推广情况,分析了主推技术成效,介绍了工作举措。通过推广应用花生绿色高质高效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全县花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大面积推广应用花生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在开展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中,大力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推进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稳步向前,创建活动成效显著。文章阐述了翁牛特旗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显著成效,为今后翁旗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及标准化生产提供推广经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4)
安徽省界首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依托粮棉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工作,立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主推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通过技术攻关区、核心示范区、辐射推广区“三区”建设,集成推广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加强主体培育,加快优质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发展。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构建了包括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模式,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体系,对黄淮海地区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生产具有借鉴意义,促进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