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岩  李大婧  刘春泉  肖亚冬 《食品科学》2017,38(18):259-265
以叶黄素晶体为原料,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叶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得到了叶黄素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叶黄素用量0.51 mg/m L、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4∶1)用量5.0%、pH 7.4、温度62.9℃。此条件下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91.20±0.56)%,平均粒径为(226.8±10.62)nm;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所制备的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呈球形纳米结构,叶黄素在纳米脂质体内部均匀分布;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1-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研究结果表明,叶黄素及其纳米脂质体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叶黄素纳米脂质体可有效提高叶黄素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2.
焦岩  高嘉宁  常影 《中国油脂》2021,46(3):62-67
采用亲水性阳离子多肽多聚赖氨酸(ε-poly-L-lysine,ε-PLL)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修饰叶黄素纳米脂质体(LUT-NLP),构建新型ε-PLL修饰纳米脂质体载运体系,提高对脂溶性叶黄素的包封和释放性能。采用反向溶剂法制备LUT-NLP,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ε-PLL修饰LUT-NLP的工艺条件,并考察修饰前后LUT-NLP的结构特征和体外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在ε-PLL用量0.08%、pH 6.0、修饰时间2.0 h时,叶黄素的包封率可达95.36%;动态光散射分析表明修饰后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299.4±8.4) nm,多分散指数(PDI)降低(<0.3),膜电位升高;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由于静电吸附作用,ε-PLL与脂质体表面结合形成保护包覆结构;体外释放性能评价结果显示,经ε-PLL修饰的LUT-NLP在胃肠液环境中对叶黄素的释放率显著升高。ε-PLL修饰可改善脂质体结构,增强对脂溶性叶黄素的包封效果和胃肠消化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达到避免亚麻籽油氧化和提高机体消化吸收的目的,通过纳米脂质体包埋技术,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备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由单因素实验优化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脂质体进行了表征,对其体外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盐缓冲液p H 6.6、亚麻籽油添加量40%(占大豆卵磷脂、β-谷甾醇和吐温-80总量的比例)、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141 W,在此条件下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为84%,平均粒径为97 nm,平均电位为-3.5 m V,多分散指数为0.226;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的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呈圆球状而且分散均匀;在模拟胃肠液消化过程中,亚麻籽油纳米脂质体的释放行为分别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和Higuchi方程。  相似文献   

4.
采用壳聚糖(CS)修饰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对其粒径和微观结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研究了CS修饰对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CS修饰的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形态圆整、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74.37±13.56nm。与未修饰的脂质体相比,CS修饰的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在光、热和不同p H条件下能有效提高玉米黄色素的保存性能,增强其稳定性。通过CS修饰可明显改善脂质体结构性能进而提高玉米黄色素的稳定性,为玉米黄色素的纳米化改性修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乙二醇(PEG)修饰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经PEG修饰的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的稳定性,并对其粒径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未修饰的脂质体相比,采用PEG修饰的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在光、热和不同p H条件下对玉米黄色素具有良好的保存性能,稳定性充分提高,且脂质体形态圆整、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86.84±17.81)nm。PEG修饰可通过改善玉米黄色素脂质体膜的结构性能,显著提高玉米黄色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高纯度叶黄素为目标活性成分,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叶黄素纳米脂质体。研究不同条件如储藏时间、光照、温度、p H对叶黄素及其纳米脂体中叶黄素降解率的影响,考察不同条件下纳米脂体对叶黄素稳定性的增强作用。结果表明,纳米脂质化前后的叶黄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差别较大,在叶黄素浓度及含量均相同条件下,叶黄素及其纳米脂体中叶黄素的稳定性均受到不同条件影响而发生降解,但经脂质纳米化后的叶黄素由于脂质体的保护作用其降解率显著降低;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脂质体对叶黄素的包覆效果明显,进而增强了叶黄素稳定性。研究为叶黄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储藏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叶下珠多酚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条件,以叶下珠多酚包埋率为优化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叶下珠多酚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条件。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度分布,并研究纳米脂质体在pH 1.2和pH 7.4缓冲液中的释放行为和释放机理。结果表明:水化介质用量、胆固醇与卵磷脂质量比、多酚浓度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包埋率影响不显著,但各因素都对包埋率影响显著,影响显著性的大小顺序为多酚浓度胆固醇与卵磷脂质量比水化介质用量;叶下珠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水化介质用量16m L、胆固醇与卵磷脂质量比1∶2.5、多酚浓度1.7mg/m L,此条件下包埋率为67.21%。叶下珠纳米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59nm,其释放符合Higuchi和Ritger-peppas模型,为扩散释放机理,在pH7.4缓冲液的释放速度比pH1.2缓冲液的快。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玉米黄色素为原料,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得到了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当玉米黄色素添加量为5 mg/m L,卵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4:1,温度为50℃,此条件下玉米黄色素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89.82%,平均粒径为70.89 nm。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卵磷脂为壁材,制备共包埋姜黄素(curcumin,CUR)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纳米脂质体,通过静电自组装将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修饰到纳米脂质体表面,采用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设备对脂质体的包埋率、体外释放、微观形貌、稳定性等进行表征,测定纳米脂质体同时递送CUR和GSH的能力。结果表明,CUR的包埋率为100%,与GSH共包埋及多糖修饰均没有影响CUR的包埋率;而与CUR共包埋时,GSH的包埋率从7.90%增加到27.03%,经多糖修饰后,进一步增加到41.22%。共包埋纳米脂质体对CUR的释放没有显著影响,但使GSH的释放率由51.2%减小至23.6%;经多糖修饰后,单包埋和共包埋纳米脂质体对CUR和/或GSH的缓释作用都增强。另外,共包埋使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从(95.02±1.93)nm增加到(132.47±18.14)nm,Zeta电位从(-22.47±1.96)mV增加到(-14.70±0.46)mV;经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双层修饰后,共包埋脂质体的平均粒径进一步增加到(161.97±5.58)nm,而Zeta电位减小到(-40...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叶酸-壳聚糖复合物修饰纳米脂质体,用于包埋姜黄素,得到叶酸-壳聚糖修饰的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经叶酸-壳聚糖复合物修饰后,脂质体的粒径和电位分别由(67.4±2.3)nm和(-13.81±2.75)mV变为(103.6±4.1)nm和(16.35±3.54)mV;与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相比,复合物修饰的姜黄素纳米脂质体在25?℃具有更好的贮存稳定性,两者均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且复合物修饰后的脂质体在弱酸性环境中释放速率较弱碱性更快。此外,修饰前后的空白脂质体均未检测出细胞毒性,且由于叶酸-壳聚糖复合物修饰能增加姜黄素脂质体的细胞摄取量,修饰后的姜黄素脂质体的细胞毒性大于未经复合物修饰的姜黄素脂质体。  相似文献   

11.
徐贤柱  魏允  饶华  王曼莹 《食品科学》2014,35(20):62-66
目的:研究绿原酸纳米脂质体制备及其抑菌性。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绿原酸纳米脂质体,并用扫描电镜和粒度仪分析测定其形貌及粒径,考察膜材比、药脂比及超声时间对包封率的影响,最后对其体外稳定性和抑菌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胆固醇与卵磷脂质量比1∶8、绿原酸与膜材质量比1∶10、超声时间15 min所制备的绿原酸纳米脂质体呈椭圆形,形态规整,粒径在110 nm左右,分散性良好,包封率和载药量最高分别达到87.5%和36%;紫外测试表明绿原酸被成功包覆在脂质体中;体外缓释实验表明,在24 h和14 d中绿原酸纳米脂质体均释放稳定;在抑菌实验中,绿原酸纳米脂质体与绿原酸和四环素相比具有更持久的抑菌能力。结论: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的绿原酸纳米脂质体具有很好的形貌和分散性能,也具有很好持续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豆豉纤溶酶口服生物利用度,建立了豆豉纤溶酶载纳米脂质体系统,并对其表征进行评价。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豆豉纤溶酶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为(52.74±4.24)%,粒径(72.04±31.2)nm,平均Zeta电位-44.2 mV,PdI 0.237。试验结果表明:豆豉纤溶酶纳米脂质体在体外稳定性好,在人工肠液中的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释放规律,豆豉纤溶酶在12 h后释放接近完全,无突释现象。豆豉纤溶酶及载酶纳米脂质体肠吸收液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豆豉纤溶酶及其载酶纳米脂质体在小肠均有吸收,吸收后仍具有纤溶活性。纳米脂质体可有效促进豆豉纤溶酶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番茄红素纳米脂质体,并以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番茄红素纳米脂质体的配方。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纳米脂质体的最佳配方比为:番茄红素:胆固醇:卵磷脂=2:15:100;最佳水合介质是pH7.0的PBS缓冲溶液;最适洗膜温度34℃。按该工艺组合制备3批番茄红素纳米脂质体,包封率的平均值为49.88%±0.19%,载药量为0.86%±0.1%,平均粒径小于40nm。按优化工艺可制得包封率稳定、粒径较小、分布均匀的微球体番茄红素纳米脂质体。  相似文献   

14.
以鱼皮明胶为基质,添加茶多酚纳米脂质体,制备了复合明胶膜,研究了茶多酚纳米脂质体的加入对明胶膜结构、力学性能、通透性、光吸收特性、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多酚纳米脂质体的加入明显改变了明胶膜的结构,降低了明胶膜的拉伸强度和透湿系数,提高了断裂伸长率和透氧系数;此外,茶多酚纳米微粒的添加提高了明胶膜对鱼油的抗氧化保护效果及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15.
以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为膜材,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红曲红色素纳米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性能。结果表明,红曲红色素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参数为胆固醇:卵磷脂(w/w)比例1:4,红曲红色素与卵磷脂(w/w)比例0.04:1,温度40℃,缓冲液pH值6.8,该条件下包封率可达40.82%,载药量达66.53%。体外释放研究表明,红曲红色素以脂质体形式在人工胃液或肠液存在时,缓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以研究豆蔻精油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不同肉制品中的应用为目的,试验中将精油包裹在纳米脂质体里面,可以显著提高精油的稳定性与在肉制品中的抗菌保鲜效果。通过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得到的豆蔻精油纳米脂质体,当豆蔻精油浓度为4 mg/m L时,纳米脂质体的稳定性最佳,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及包裹率,平均粒径为145.6 nm,PDI为0.198,Zeta电位为-49.2 m V,包封率为28.5%。此外,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分别测定了豆蔻精油和豆蔻精油纳米脂质体在猪肉、鸡肉、牛肉、羊肉中对大肠杆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最终发现豆蔻精油易挥发,抑菌效果短暂,第5d后,细菌数又重新达到8.3 Log CFU/m L,而豆蔻精油纳米脂质体对细菌具有长效抑菌效果,到第7d仍然维持在5.0 Log CFU/m L左右,杀菌率可达99.9%。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醇磁性纳米脂质体。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以包封率和分布情况等为综合考察指标。结果表明,最佳处方和工艺条件为:卵磷脂∶胆固醇为6∶1,紫杉醇∶(卵磷脂+胆固醇)为1∶30,超声时间40min,磁粉∶紫杉醇为2∶1,吐温-80∶紫杉醇为4∶1,聚乙二醇-800∶磁粉为8∶1。制备的紫杉醇磁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最高可达84.4%±1.7%,平均粒径150±20nm。该方法制备的紫杉醇磁性纳米脂质体包封率较高,分布均匀,符合靶向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Subtilisin FS33 RGDS-载酶纳米脂质体的制备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评价了Subtilisin FS33 RGDS-载酶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效果。按照正交设计试验确定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载酶脂质体的工艺条件为:胆脂比1∶2,硫酸铵浓度为0.15 mol/L,孵化温度为45℃,酶脂比1∶1。制得的载酶脂质体粒径在50~150 nm左右,属于纳米级单室脂质体。在制备RGDS-载酶脂质体的工艺过程中,制备开始时就加入氨基酰化修饰的RGDS衍生物,其成品脂质体中RGDS含量可达到93μg/mL,并有利于分布于脂质体表面。RGDS-纳米脂质体中酶对于高温、极端pH、模拟胃肠道环境等条件的稳定性都有明显提高;酯酶存在时,脂质体中FS33释放速度明显加快,并可使血凝块完全溶解,表现出较好的溶栓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火龙果茎植物甾醇(pitaya stem phytosterol,PSP)对姜黄素纳米脂质体(curcumin-nanoliposomes,NLs-Cur)的稳定性、膜性质以及体外释放特性的影响。通过粒径、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Zeta电位和不稳定指数评价加入PSP的NLs-Cur在不同环境中的稳定性。随着PSP含量的增加,植物甾醇姜黄素纳米脂质体(curcumin-phytosterol nanoliposomes,PNLs-Cur)的平均粒径以及PDI显著增大。稳定性实验表明,PNLs-Cur相比NLs-Cur在同等的pH值、离子条件下稳定性更强,且在80℃条件下放置1 h,PNLs-Cur较NLs-Cur的姜黄素保留率更高,PNLs-Cur和NLs-Cur的姜黄素保留率分别为61.25%和57.48%。体外释放结果表明,72 h内,PNLs-Cur与NLs-Cur的累计释放率分别为50.08%和63.64%,PSP的存在使得姜黄素在纳米脂质体中释放更加缓慢。  相似文献   

20.
尹浩  陈娅  陶涛  谢笔钧  孙智达 《食品科学》2018,39(10):97-105
采用逆向蒸发法和超声处理相结合成功地制备莲房原花青素低聚体(lotus seedpod oligomeric procyanidins,LSOPC)纳米脂质体,优化制备工艺并考察其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LSOPC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大豆卵磷脂-胆固醇质量比3∶1、LSOPC添加量0.33?mg/mL、吐温80添加量16.7?mg/mL。在此条件下,LSOPC纳米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35.57±0.08)nm,多分散指数为0.153±0.01。当LSOPC载量为1%时,脂质体为最高包埋率(71.97±0.42)%。LSOPC纳米脂质体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下为球状的囊泡结构,在低温时比较稳定。低浓度的葡萄糖、蔗糖及防腐剂对LSOPC纳米脂质体的粒径无显著性影响,而金属离子Fe3+、Cu2+、Zn2+、Pb2+显著影响其粒径。在4?℃贮藏7?d后,与脂质体相比,LSOPC溶液清除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和铁还原能力显著下降。总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说明,LSOPC纳米脂质体的总抗氧化能力优于LSOPC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