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形势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食品质量安全面临着新的形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农林大学新增本科专业,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分析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现状,重点探讨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内容,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提供一些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2.
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按照“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的基础上,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进一步明确了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专科专业所衍生的新要求。同年10月,教育部职成司教学处牵头组织召开各行(教)指委会议,商讨确定各专业简介和专业标准的制定工作。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作为新专业目录中未更名的专业,其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专业上游辐射农产品种植、加工和畜产品养殖、加工等产业,下游辐射食品制造、食品零售以及餐饮服务等产业。因此,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对于农副产品加工、生产等相关产业以及组建畜牧、食品类专业群均具有较为重要的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3.
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按照“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在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的基础上,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进一步明确了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专科专业所衍生的新要求。同年10月,教育部职成司教学处牵头组织召开各行(教)指委会议,商讨确定各专业简介和专业标准的制定工作。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作为新专业目录中未更名的专业,其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专业上游辐射农产品种植、加工和畜产品养殖、加工等产业,下游辐射食品制造、食品零售以及餐饮服务等产业。因此,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对于农副产品加工、生产等相关产业以及组建畜牧、食品类专业群均具有较为重要的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食品质量与安全面临着新的形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热门专业,在过去的二三年中有50多所高校成立了该专业,但还没有形成比较理想的个人教育模式。在有40多年食品卫生与检验专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把老专业改造成新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提出了“技术加管理型”的人才培养目标,“1 4 4 4 1”的课程结构体系和三大建设措施,通过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OBE理论提出"精质量检验"、"善安全管理"和"通品质控制"三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卓越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岗位职责、课程体系、学习实践和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探讨,旨在为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胡钦  邹承儒  肖丽霞 《中国食品》2021,(11):128-129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是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据,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前,虽然《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已在很多高校开设,但是由于该专业是新型学科,尚存在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因此,结合学校办学定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各具特色。重新审视专业发展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否还存在问题?通过对我国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考察,阐述了国内不同背景高校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办学特色,并参考国外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详细分析了国内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减少总学分要求、增加法律法规课程学分、开设讨论课、增加食品安全过程控制管理课程比重、适当提前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讲授时间等建议,旨在为提高我国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办学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凌华 《食品工业》2023,(11):249-252
新工科视域下,培养与社会需求适配的具有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食品科技人才,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所要面对与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立德树人,以能力为本,从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实践应用、师资队伍与评价标准等方面探索研究,以期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为面向新工科的创新应用型高层次食品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备条件和健康的基本保证。为了解临沂市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我局对临沂市食品监管、部分食品生产加工、经营、餐饮业户进行了调研。1 现状临沂市地处鲁东南,辖九县三区,面积1.7万平方公里,1030万多人口。近年来,临沂市经济发展较快,以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的商贸流通业发展迅猛,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食品生产、加工、经营、餐饮业比较发达。2003年统计,全市登记各类食品生产、加工业户4545户,从业人员36060人;批发零售业户16298户,从业人员22933人;饮食服务业户6818户,从业人员25060人;集体食…  相似文献   

10.
“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备冬件和健康的基本保证。为了解临沂市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我局对临沂市食品监管、部分食品生产加工、经营、餐饮业户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各地逐步开始推进相关的分类试点工作.就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而言,三全育人理念能够有效增强其育人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推动应用型、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更多高素质的食品质量管理人才.为此,高校应深入研究三全育人内在含义和价值意蕴,将其融入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是我们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要已不再是简单的吃饱了,而且还要吃好,要安全、营养。然而,从近几年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来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1 目前食品质量安全现状 最近几年,食品加工中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非食品原料、发霉变质的原料、病死畜、禽肉等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有毒食品亦是屡有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200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全国所有生产玉米加工米、面、食用油、酱油、醋等五类食品的企业开展了专项调查和产品质量抽查。“两查”的结果表明,这五类食品平均合格率仅为59.9%,半数以上的企业不具备检验能力,产品出厂不检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是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永恒热点话题,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也因此应运而生,但近十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还存在很多的困惑。本文从食品质量与安全面临的形势和该专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提出了科学设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明确培养模式、专业细化等具体专业发展思路,对怎样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需要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当前食品产业的发展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优质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发展现状,探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食品安全的新形势,对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提出几点思考,为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食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公众利益,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构建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体系,探讨了QS准入和监管信息平台建设的不足及改进措施,提出了提高市场准入制度认知度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的背景下,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探索出“1+X”六位一体化产教融合新路径,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证书试点纽带和桥梁,探索岗课赛证培系统融合,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实验实训教学软硬件的完善以及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的加强等方面,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从知识到技能的升华,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17.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福建农林大学新办本科专业,该专业尚处于逐步完善阶段。从分析该专业设置背景、专业内涵和发展现状入手,进而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构建进行总结与探讨,以期为该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本文描述了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分析,以此来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畜产食品质量安全:理论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前,畜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十分突出。畜产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不对称,为生产经营者的劣质、不安全生产经营行为提供了空间和机会。本文系统地谈及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畜产食品的质量特性,信息不对称对畜产食品市场造成的经济后果以及畜产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并对畜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治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已经不少,但仍不甚合理,亟待改进。该专业毕业生特点不突出,就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在不同学校均存在。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根据掌握的材料,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