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木薯淀粉的制备及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木薯淀粉为原料,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氯乙酸作羧甲基化试剂,合成了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采用铜盐沉淀法测其取代度,筛选出了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合成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55"C,反应时间4h,配料质量比淀粉:氯乙酸:氢氧化钠=1.00:0.44:0.44;在此条件下台成的产品取代度(DC)为0.79.与原木薯淀粉相比,交联.羧甲基反应后产物黏度增大,膨胀凝固性、热稳定性、透明度得到改善,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良好的应用性能.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在1008~1164cm-1的吸收峰强度加强,证实在淀粉中引入了羧甲基.DSC分析表明,交联.羧甲基淀粉有较高的糊化温度,且更易糊化. 相似文献
2.
西米交联淀粉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采用水分散法制备西米交联淀粉,利用扫描电镜、聚焦光束发射测量仪、Bra-bender快速黏度计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其性质进行测定和分析,并与西米原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西米交联淀粉发生了中等程度的交联;西米交联淀粉保持了西米原淀粉绝大多数颗粒完整、呈椭圆形、存在断切面和断切面处有凹坑的形貌特征,但其表面比较粗糙,有凹痕,且断切面处凹坑更加明显;西米交联淀粉颗粒粒径分布图呈单峰,在水相中的平均粒径为30.1μm,比西米原淀粉颗粒小;西米交联淀粉比西米原淀粉难于糊化,其热稳定性和冷糊稳定性均优于西米原淀粉,有很高的最终黏度;西米交联淀粉的透光率为5.1%,小于西米原淀粉,其透明度较差。 相似文献
3.
4.
5.
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用途极为广泛。本文研究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用环氧氯丙与玉米原淀粉进行交联,然后再与氧化剂作用,得到复合变性淀偻,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采用一氯乙酸为醚化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利用Design—expert6.0.3软件,通过响应面实验制备交联-羧甲基双重变性淀粉并得到其制备优化条件。对羧甲基淀粉、交联淀粉,交联-羧甲基双重变性淀粉的透明度、溶解度和溶胀力、冻融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交联-羧甲基双重变性淀粉兼有羧甲基淀粉和交联淀粉两种单一变性淀粉的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极小颗粒淀粉的交联变性反应特性及不同取代度产物的理化性质,本研究以籽粒苋淀粉(Amaranth starch,AS)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作为变性剂,采用糯玉米淀粉(Waxy corn starch,WCS)作为对照,探究了温度(45、50、55 ℃)、pH(9.0、10.0、11.0)和膨胀抑制剂Na2SO4浓度(5%、10%、15%)对两种淀粉交联反应进程和效率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取代度(Degree of substitution,DS)的变性产物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WCS相比,温度对AS交联反应的影响较小,单纯升高温度难以提高交联反应效率;相反,pH与Na2SO4浓度对AS和WCS的交联变性反应均起促进作用,pH越高(10.0~11.0)、Na2SO4浓度越高(5%~15%),交联反应速率就越快。低取代度交联AS(DS 0.1×10−3~0.8×10−3)糊化后黏度大于50 cP,具有稳定的增稠作用;高取代度交联AS(DS≥0.8×10−3)糊化后黏度在50 cP以下,增稠能力弱,具有类似脂肪的外观和质地。研究表明,反应pH和膨胀抑制剂Na2SO4的浓度是调节籽粒苋淀粉反应速率的有效手段,且交联籽粒苋淀粉的增稠能力较弱,但黏度稳定性好、抗剪切能力强,在作为脂肪替代物应用方面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8.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和三聚磷酸钠反应,并采用分光光度计、旋转粘度计等现代分析仪器,对生成的淀粉磷酸酯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通过流变学分析.测得所得变性淀粉糊均为非牛顿流体。结果表明.交联度较高时.糊的透明度低.但冻融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10.
交联—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联一氧化复合变性淀粉的用途极为广泛。本文研究了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用环氧氯丙烷与玉米淀粉进行交联,然后再与氧化剂作用,得到复合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小麦淀粉是小麦中含量最高的成分,约占籽粒干重的75%,但天然小麦淀粉耐热、耐剪切、耐酸能力差,且易老化回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麦淀粉功能性能及小麦产品的产品品质,因此小麦淀粉改性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淀粉颗粒形态及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其糊化特性、老化特性、水溶性、消化率等功能特性,功能特性的改变可进一步扩大淀粉的应用范围。本文主要论述了小麦淀粉主要改性方法(物理改性、化学改性、酶法改性及复合改性)的改性机制及改性后淀粉性质的变化,并总结了改性小麦淀粉的相关制品以及改性小麦淀粉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以期为改性小麦淀粉在食品及工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究可溶性大豆多糖(soluble soybean polysaccharides, SSPS)对大米淀粉物化特性的影响。方法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将SSPS以不同比例与米淀粉进行混合,分析SSPS对大米淀粉膨胀度、透明度、冻融稳定性、糊化特性以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大米淀粉中加入SSPS可显著降低淀粉的膨胀度及溶解度,当SSPS添加量为10%时,膨胀度和溶解度最低,分别为10.99 g/g (95℃)和70.52%。随着SSPS添加量和冻融次数的增加,体系的析水率呈上升趋势。糊化性质表明,SSPS的添加使淀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及回生值均降低,但是糊化温度上升。动态流变学结果表明样品体系G’均大于G”,且呈现出频率依赖性,说明具有典型的弱凝胶特性。结论 可溶性大豆多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大米淀粉的特性,为SSPS在淀粉基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超声波辅助韧化对甘薯淀粉特性的影响,在其韧化处理不同阶段施加超声波,并对其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相对分子质量、支链淀粉链长分布、淀粉颗粒形态、结晶结构、糊化、流变、凝胶性质等理化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韧化处理中施加超声波对支链淀粉侧链分布和淀粉颗粒形态特征无显著影响;超声波辅助韧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甘薯淀粉的结晶结构,韧化中间阶段施加超声波使其相对结晶度从31.98%减少至25.71%;与单独韧化相比,超声波辅助韧化使甘薯淀粉具有更高的回升值(1220 cp)和更低的崩解值(1594 cp),同时使甘薯淀粉凝胶的G″与G′值升高,大幅提高了甘薯淀粉凝胶的弹性和黏性;超声波辅助韧化使甘薯淀粉的凝胶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取了大蕉和皇帝蕉两个品种的5个成熟度抗性淀粉,考察了香蕉成熟度对抗性淀粉持水性、溶解度、膨胀度、碘吸收曲线、黏度特性等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蕉和皇帝蕉成熟度越高,抗性淀粉持水性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温度升高时差异显著,皇帝蕉抗性淀粉的持水性优于大蕉抗性淀粉;大蕉和皇帝蕉的溶解度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膨胀度无显著变化;随成熟度的增加,大蕉和皇帝蕉抗性淀粉碘吸收曲线峰面积减小,前三级成熟度抗性淀粉峰值黏度和最终黏度随成熟度增加而降低,且大蕉抗性淀粉较皇帝蕉抗性淀粉不易老化。因此,香蕉抗性淀粉的溶解度、膨胀度较低,持水性和抗老化性均较好,作为一种新型淀粉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三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为复合交联剂,采用微波辅助法制备马铃薯交联淀粉,对交联淀粉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并将其结果与复合交联剂水浴法、单一交联剂微波辅助法制备得到的交联淀粉的性质进行比较,探讨复合交联剂与微波技术对马铃薯淀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复合交联剂、微波辅助制备的交联淀粉的结合磷含量与抗性淀粉含量高、膨胀度和溶解度低、热稳定性与抗剪切稳定性好、更容易回生老化。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采用3种方式制备得到的马铃薯交联淀粉颗粒表面均变得粗糙、出现凹槽,而复合交联剂微波辅助法制备得到的交联淀粉颗粒还出现了断裂、聚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次湿热处理方法对大米淀粉进行物理改性,湿热处理温度110℃,含水量20%,处理时间2 h,对比了不同次数的湿热处理对大米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湿热处理次数的增加,大米淀粉的水分含量、膨胀力和溶解度均有所下降且逐渐降低。从糊化性质来看,大米淀粉更难于糊化,结合水的能力下降,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提高。红外光谱检测结果显示,原大米淀粉和多次湿热处理后的大米淀粉的红外光谱基本没有变化。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处理前后的结晶型保持不变,但相对结晶度随处理次数增加而逐渐升高。扫描电镜图像显示,经多次湿热处理后,会使淀粉颗粒不再呈现均匀分散的状态,单个颗粒的特征逐渐消失,从而形成新的团状结构。 相似文献
18.
淀粉是人类饮食中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也是食品工业中重要的原材料。天然淀粉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如温度、pH、剪切力等,加工不稳定,限制了淀粉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因此,需要对淀粉进行改性以提高淀粉的功能性,淀粉常采用物理、化学和酶法改性。近年来,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大,研究者正在寻找一种安全、环保、高效的方法。超声改性淀粉具有绿色环保、处理简单、高效安全等优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物理改性方法,近年来成为了研究热点。采用超声改性淀粉的实验研究很多,但关于超声改性对淀粉影响的相关性综述较少,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超声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超声改性机理及超声对淀粉颗粒结构、糊化特性、流变特性、透明度的影响,讨论了超声与其它方法复合改性对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对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拓展改性淀粉深加工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 KGM)是魔芋中特有的天然无端基可溶性膳食纤维, 具有改善肠道生态、清除巨噬M1内固醇、拮抗HIV逆转录等多种功能, 在食品、医药、生物等众多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在KGM多元化产品生产与加工中, 天然KGM因为溶解度低、溶胶稳定性差、凝胶可塑性弱等缺陷, 需要从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共混、物理和化学等改性方法加以改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魔芋葡甘聚糖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以KGM共混为基础的多糖、蛋白质类改性体系, 对比了KGM物理改性的优缺点, 构画出KGM的三种氧化及一种中间态结构、阐明了KGM接枝改性作用位点的变化及交联改性的现状, 分析了KGM改性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并展望了KGM改性未来发展和应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