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碱法造纸黑液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室内实验研究,证实碱法造纸黑液对稠油有明显的降粘作用,用降粘相图法考察了温度、稠油粘度、水的矿化度和不同来源的黑液对稠油降粘作用的影响,提出了用黑液使稠油降粘的工艺技术参数,作为油田试验的参考。由于不同造纸厂的黑液对不同油田的稠油都有好的降粘作用,因此黑液最好就近使用,以减少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2.
轮古稠油降粘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各种常规井筒降粘技术,如电加热降粘、掺稀油降粘、乳化降粘及降凝降粘剂降粘法,对轮古稠油井区稠油在中高含水期的降粘效果和适用性。结果表明,电加热降粘法不适宜于轮古稠油,乳化降粘法和降凝降粘剂降粘法对轮古稠油的适用性也不理想,掺稀油降粘法是一种适合于轮古中高含水期稠油降粘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适于特稠油地面管道输送的主辅型降粘方法,其作法是,在首站将特稠油加热(辅助降粘作用)到80℃,并一次性加入降粘剂降粘(主要降粘作用),然后正常输送到终端站炼油厂。为此介绍了如何通过特稠油物性分析来确定降粘剂.以及热处理辅助降粘和降粘剂主要降粘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稠油催化降粘机理,对胜坨油田催化降粘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稠油降粘催化剂以及催化剂助剂进行了筛选和研究,研制出适合胜坨油田稠油特点的催化剂和催化剂助剂,降粘效率达到60%以上,制定了催化降粘的选井条件及现场施工注入工艺,为胜坨油田稠油蒸汽吞吐采收率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稠油催化降粘机理,对胜坨油田催化降粘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稠油降粘催化剂以及催化剂助剂进行了筛选和研究,研制出适合胜坨油田稠油特点的催化剂和催化剂助剂,降粘效率达到60%以上,制定了催化降粘的选井条件及现场施工注入工艺,为胜坨油田稠油蒸汽吞吐采收率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6.
稠油降粘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随着稠油开采量的增加,稠油降粘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目前常用的稠油降粘方法,包括物理降粘法、化学降粘法和微生物降粘技术的降粘原理、优缺点及研究进展。介绍了西南石油大学的稠油催化氧化降价研究成果。通过分析,认为催化降粘和微生物降粘技术具有一定优势,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7.
稠油降粘技术及降粘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传统和新开发的稠油降粘技术及其降粘机理,并分析了各种降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发展复合降粘技术是未来稠油降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LV—1稠油降粘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研制出了对稠油降粘性能优良的LV-1稠油降粘剂。该降粘剂通过改变稠油中各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形式而达到降粘的目的,其对稠油的降粘性能优于国内常用的降粘剂。  相似文献   

9.
稠油磺酸盐及其对稠油的乳化降粘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乳化降粘开采稠油是一项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新技术,开发廉价高效的乳化降粘剂是该技术的关键。以大庆黑帝庙稠油为原料,发烟硫酸为磺化剂,合成了稠油磺酸盐。考察了酸烃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磺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磺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酸烃比1.6:1,反应温度为50℃-55℃,反应时间为2h。测试了其对稠油的乳化降粘性能,结果表明,35℃时,稠油磺酸盐对稠油具有较好的乳化降粘效果,降粘率达90%以上。复配后效果更佳,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稠油乳化降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制开发了稠油抗高盐含量的HFB型乳化降粘剂,讨论了影响乳化降粘的主要因素。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HFB型乳化降粘剂对塔河3口稠油井开采的稠油具有明显的降粘效果,降粘率均大于93%。  相似文献   

11.
生物酶降粘剂在捞油井稠油降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辽河油田曙1~20374井目前存在的油帽粘度高、关井时间长、在套管内形成死油帽、难以进行捞油作业等问题,考察了生物酶降粘剂SUN600对捞油井稠油的降粘效果。结果表明,生物酶稠油降粘技术能有效解决原油粘度高而难以采出的问题,降粘率达99%;当温度为50℃时,生物酶降粘剂降粘效果最好;且生物酶降粘剂用清水配样比污水降粘效果好,但对超稠油效果不明显;生物酶稠油降粘技术相对成本较低,增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克拉玛依浅层稠油油藏化学降粘辅助吞吐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稠油特稠油因粘度过高、流动性差而引起的井筒供液不足、抽汲困难、影响产能等问题,通过室内试验,对克拉玛依稠油所用降粘剂进行研究、筛选。依据该区油层特点和生产具体条件,进行了现场油层降粘和井筒流程降粘,后者包括计量站降粘和油井自偿式降粘试验。结果表明,化学降粘辅助吞吐技术能使原油流动性增加、光杆同步、冲次提高、生产周期延长、抽油机电流降低、产液量及产油量增加,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前采用CO2吞吐开采超深层低渗透稠油油藏无法达到经济产能,即使使用降黏剂和CO2辅助热采开发也存在降黏效果差、单井产能低和油藏开发难度大等问题。通过使用分子体系设计和实验验证,对CO2增溶降黏剂进行研发,利用化学剂本身降黏功能和增强CO2溶解原油的能力,将化学降黏与CO2开采两种稠油开采技术进行有机结合,达到降低稠油黏度以及增强稠油流动性的目的。研制的增溶降黏剂可使CO2溶解度增大7倍,降黏率高达99.2%,有效解决了超深层低渗透稠油降黏范围小的难题。矿场应用结果表明,试验井周期平均日产油量达到原日产油量的2.5倍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绥中36-1油田原油物性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对聚合物降粘剂单体进行了初选,继而合成了一系列聚合物降粘剂,通过对所合成的聚合物降粘剂降粘效果的筛选和研究,确定了对绥中36-1油田具有较好降粘效果的聚合物降粘剂BST-RP及其配方;并对该聚合物降粘剂存在情况下,体系其他因素对降粘效果的影响以及采用聚合物降粘剂对原油后处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BST-RP降粘剂具有较好的综合效果,对原油开采及其后处理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海上稠油开采面临井筒降黏技术优选及举升工艺配套的问题。围绕渤海L油田明化镇组高黏稠油开采难度大的问题,结合井筒降黏方式室内实验结果,推荐采用稠油掺稀油的井筒降黏技术及配套的射流泵举升工艺。同时,对稀油动力液的地面处理流程及注入参数进行了研究。现场应用表明,稠油掺稀油井筒降黏技术及配套的射流泵举升工艺效果明显,单井平均产量比ODP配产方案增加了80%,为该油田及类似油田稠油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种油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室内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酰胺、马来酸酐为单体,通过调节单体比,合成了几种油溶性多元聚合物。对河南油田的稠油油样的降粘效果进行对比,确定了以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酰胺、马来酸酐的单体比分别为4:1:3:0:0和8:8:0:3:0,合成的共聚物对河南油田稠油有很好的降粘效果,同时测定了加量、增加温度、脱水方式对降粘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一种对河南油田经过不同脱水方式的油样均有很好降粘效果的降粘剂。  相似文献   

17.
稠油在举升过程中随着井筒温度的降低,原油黏度不断上升,流动性变差,举升难度变大。掺稀能降低井筒原油黏度,有效减小举升摩阻,是井筒降黏的常用工艺。根据春光油田现场掺稀降黏工艺流程,建立稠油降黏井筒流动室内评价装置,模拟了套管掺稀举升过程中稠稀油的动态混合过程;实验测定了管流阻力的随注入速度及含水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化特征,模拟了不同掺稀比例条件下的黏度变化和降黏率,形成了一套油井产液量与出油温度、掺稀比例对应关系图版,为井筒掺稀降黏工艺的现场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车洪昌 《岩性油气藏》2011,23(3):124-128
针对江37 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开采稠油过程中出砂严重的情况,进行了注表面活性剂降黏驱油室内实验研究。表面活性剂筛选实验表明,FPS-H 分散型稠油降黏剂与江37 稠油油田采出污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可使油/水界面张力下降到0.05 mN/m,稠油乳化降黏率达到92.1%。驱油实验结果表明,FPSH降黏剂驱最佳注入量为0.5 PV,最佳注入速度为1.0 mL /min,注入方式应选择0.5 PV 段塞-后续水驱方式,注入水温度不宜超过50 ℃。  相似文献   

19.
降凝剂在海上和陆上含蜡原油输油管道上的应用结果表明,降凝剂可降低含蜡原油凝点,改善含蜡原油低温流动性能,延长停输时间,减小停输再启动压力等,特别适用于海洋和沙漠中不宜建中问加热站的含蜡原油管道。对降凝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海底管道的应用特点进行了介绍和论述。  相似文献   

20.
HRV-2稠油降粘剂的研制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HRV-2是一种专用于稠油的新型降粘剂,适用于不含水或低含水稠油的掺水降粘,它既能与稠油中的有机酸反应形成稳定的水包油乳状液,起到降粘作用,又对原油脱水没有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评价试验和现场使用效果分析,说明该剂对后续工艺没有影响,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降粘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