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特粘稠油的特性及特粘稠油的降粘,脱水试验情况,并根据试验结果对今后特粘原油的集输处理工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东辛油田辛73、辛100为高矿化度、特超稠油断块油藏,电加热或电加热加地面掺水输送开采效果不理想。针对现场情况,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稠油井筒掺活性剂水溶液的井筒化学降粘工艺试验,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不仅可解决稠油井筒举升的难题,同时可解决地面输送困难的问题,且开采成本低。 相似文献
3.
由于稠油粘度高,流动阻力大,稠油举升需要采取井筒降粘工艺,有多种井筒降粘配套工艺技术可供使用,每种工艺因工作原理、适用条件和技术成熟情况,在不同油田有其适应性问题。论文根据孤东油田稠油井实际井筒降粘工艺实施情况,在分析电热杆加热工艺、泵上掺水工艺、双同心管空心杆热流体密闭循环加热工艺的特点和应用效果基础上,提出在高含水期,使用稠油分散剂,与电热杆加热工艺、蒸汽吞吐工艺、冷采吞吐工艺等相互配合,并在添加时机、用量上进行优化,取得了延长油井生产时间,降低生产费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5.
6.
稠油超声波降粘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引言目前 ,我国稠油的年产量已达到 12 0 0× 10 4 t,成为世界稠油生产大国之一 ,为我国陆上石油的稳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稠油的高粘度直接影响了稠油输送的成本和效益。为了降低稠油输送管路的摩阻损失 ,必须采取必要的降粘措施。近年来 ,稠油输送方法主要有加热输送、掺稀油输送、低粘液环输送、乳状液输送等。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诸如耗能大、成本高、效益差等。尤其是对于含水率很低的外输油 ,不可能采用以乳化降粘为主的化学降粘方法。原油超声波降粘技术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随着稠油资… 相似文献
7.
稠油降粘技术及降粘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传统和新开发的稠油降粘技术及其降粘机理,并分析了各种降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发展复合降粘技术是未来稠油降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洲城油田洲Ⅲ断块原油粘度高,产量低,曾使用稠油降粘剂,电热杆和抽稠泵等采油工艺技术试验,但均未能获得有效突破,整个区块一直未能进行开发,原油储量没能动用,根据室内和现场试验效果分析得出结论,采用从油套环空滴加5%柴油的方法可以经济有效的开发此类油藏。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井下降粘开采稠油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实验,研究了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适合辽河稠油水热裂解的催化剂体系。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在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进行了4口井的现场实验,处理后稠油粘度下降80%以上,为我国稠油油田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冷家堡油田稠油蒸汽加溶剂吞吐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蒸汽吞吐过程中.加入溶剂是一种新的热力采油方法。通过对冷家堡油田稠油组分及元素分析,选出A、B、C、D四种溶剂,其中B、C、D三种降粘效果较好.经室内试验,选用C、D两种复配使用,其最佳配比为2:3。利用四因子水平正交试验确定基本配方为:20%S 1%F 0.2%H。通过岩心流动试验.证实该配方的溶剂使渗透率损失很小,不会产生胶质、沥青沉淀;物模试验认为蒸汽加溶剂吞吐技术,可以提高稠油的蒸汽吞吐效果和采收率.并给稠油集输与储运也带来了很大方便。 相似文献
15.
16.
稠油由于富含沥青质、胶质等重质组分而具有很高的黏度,给稠油的开采和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降低稠油黏度进而改善其流动性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以植物油、脂肪酸及植物油甲酯为掺稀介质,以塔河油田稠油为研究对象,考察对比了3种不同的掺稀介质对稠油的掺稀降黏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掺稀介质对稠油具有良好的掺稀降黏效果,在同一掺稀比下,植物油甲酯对稠油的降黏效果最显著,其次是脂肪酸,再次是植物油。通过斑点试验考察了掺稀介质和稠油的相容性和体系稳定性。结果显示,植物油甲酯与稠油相容性和稳定性最好,脂肪酸和植物油与稠油的相容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7.
稠油由于富含沥青质、胶质等重质组分而具有很高的黏度,给稠油的开采和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降低稠油黏度进而改善其流动性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以植物油、脂肪酸及植物油甲酯为掺稀介质,以塔河油田稠油为研究对象,考察对比了3种不同的掺稀介质对稠油的掺稀降黏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掺稀介质对稠油具有良好的掺稀降黏效果,在同一掺稀比下,植物油甲酯对稠油的降黏效果最显著,其次是脂肪酸,再次是植物油。通过斑点试验考察了掺稀介质和稠油的相容性和体系稳定性。结果显示,植物油甲酯与稠油相容性和稳定性最好,脂肪酸和植物油与稠油的相容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8.
以风城超稠油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活性大分子降黏剂制备了风城超稠油O/W降黏体系,以超稠油O/W降黏体系的初始表观黏度为主要评价手段,系统考察了降黏剂用量、含水量、初始搅拌转速对风城超稠油O/W降黏体系初始表观黏度的影响。室内实验结果表明:活性大分子降黏剂对风城超稠油具有良好的初始降黏效果,在活性大分子降黏剂用量0.1%~0.2%、油水质量比10∶3~10∶4、初始搅拌转速不小于400r/min条件下,得到的风城超稠油O/W降黏体系初始表观黏度小于600mPa.s,降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辽河油区稠油储层砂岩特征及原油微观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辽河油区稠油储层砂岩岩石学特征和含油薄片荧光特征的研究.总结出四种孔障类型,三种孔隙充填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原油荧光性质和微观分布进行了分析,认为稠油砂岩中不同沥青组分的原油在微观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即沥青质沥青分布于粒间孔隙中,油质沥青分布干微孔中,而胶质沥青分布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