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三角洲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尔逊凹陷面积2350km~2,是在前中生代褶皱基底上形成的断陷盆地。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在大磨拐河组中上部,可分为河控三角洲和浪控三角洲两种类型。通过砂体形态、沉积层序、成分与结构及粒度分布,对三角洲储集层的沉积学特点进行了研究。三角洲储集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历史,压实作用导致了早期孔隙度的降低,自生胶结物充填了粒间孔隙,溶解作用产生次生孔隙。储层性质是成岩强度的函数。据影响储层性质的主要成岩事件或成岩相,可将三角洲砂体划为3类储层类型:①碳酸盐胶结型;②压实—充填型;③不稳定碎屑溶蚀型。三角洲砂体的储集特征受砂体微相和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2.
运用地层学、构造地质以及成藏系统等理论和方法,系统阐述乌尔逊—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油气成藏条件。凹陷断裂经历了铜钵庙组—大磨拐河组沉积期的伸展变形、伊敏组沉积期的走滑变形和青元岗组沉积期—古近纪末期的强烈反转变形3个阶段。大磨拐河组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和15个砂岩组,各个时期控制着不同沉积演化过程。大磨拐河组原油来源于南屯组,与南一段关系密切,存在2种油气运移方式:1)当断距大于300m时,南屯组生油源岩与大磨拐河组储层对接,从而构成直接侧向运移的旁生侧储型油藏;2)油沿(不整合面)油源断层自南屯组向上垂向运移至大磨拐河组,再短距离侧向运移形成下生上储型油藏,总结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地层及岩性—构造4大类。   相似文献   

3.
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大磨拐河组自下而上划分为2个孢粉组合.云杉粉Piceaepollenites sp.-单束松粉Abietineaepollenites sp.-三角粒面孢Granulatisporites sp.组合,分布于大磨拐河组一段;罗汉松粉Podocarpidites8p.-双束松粉Pinuspollen...  相似文献   

4.
乌尔逊凹陷为海拉尔盆地的一个亚盆地,面积2350km2。上侏罗统大磨拐河组厚达2000m,可划分为两个地震层序四个亚层序。根据地震反射图形的几何形态和地震相分析,建立了大磨拐河组分段砂体的平面分布,划分出近岸水下扇、远岸浊积扇、纵向搬运的浊积岩体、非扇状浊积岩体、三角洲和滩坝等沉积体。  相似文献   

5.
董焕忠 《石油学报》2011,32(1):62-69
自近年在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发现工业油流以来,其油气来源、成因机制及资源潜力倍受关注。系统油-油对比、油源对比表明,乌尔逊凹陷南部(简称乌南)大磨拐河组和南屯组原油物性特征、正构烷烃分布、母质类型和沉积环境相似,南屯组原油的成熟度稍高于大磨拐河组,但均属于成熟原油,并且这两个层位的原油均主要来自南屯组烃源岩。大磨拐河组油藏与南屯组油藏不具伴生性,以及储层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GOI)分布、包裹体均一温度和原油成熟度变化表明,乌南大磨拐河组油藏形成时期晚于南屯组油藏,为南屯组古油藏调整而形成的次生油藏。乌南原油具有“两期成藏、早聚晚调”的成藏特征,在伊敏组沉积中期,南屯组烃源岩生成的油短距离侧向运移,受断层遮挡聚集在同层的储层中;伊敏组沉积末期-青元岗组沉积时期盆地抬升回返,乌南次凹发生褶皱式反转作用,东翼断层活动强烈,南屯组油藏破坏,原油被调整到大磨拐河组形成次生油藏,故大磨拐河组油主要富集在反转构造上。  相似文献   

6.
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的成岩作用受沉积物源的性质、砂体微相和地温梯度的影响。北部地区的沉积物来源于切割的岩浆弧,抗压实能力强,次生孔隙恰好发育在液态烃的生成之前或同时;南部地区来源于未切割的岩浆弧,抗压实能力弱,次生孔隙发育早,与大量液态烃的生成时间相隔甚大。大磨拐河组储集层的主要成岩矿物有蒙脱石、伊利石、伊/蒙混层,高岭石、片钠铝石、碳酸盐、石英、钠长石和黄铁矿等。以与地温有关的成岩变化为依据,分别将南北两地区大磨拐河组自上而下分为四个成岩带,即浅带、中带、深带和超深带。中成岩带的主要储层类型为水下扇、层状浊积岩、三角洲和砂坝等。由沉积物源和砂体微相所控制的成岩强度的区域性交化,导致了储层特征的差异。沉积物源、砂体微相和成岩作用的对比分析,对寻找本区有利的含油气储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近岸水下扇储层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全亮  沈风 《石油学报》1991,12(3):25-35
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下部(大二段至大三段)发育着近岸水下扇沉积、扇体由扇报、扇中和扇端组成,其沉积怍用类型为高密度至低密度浊流和碎屑流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七种不同内部结构的岩相类型.近岸水下扇储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历史,近源相主要受大气水埋藏成岩作用的影响,而远源相则主要受正常的埋藏成岩作用的影响.此外,片钠铝石的形成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由于近岸水下扇不同的沉积类型具有不同的成岩历史和成岩机制,因而其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分析了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的岩石矿物,泥岩演化,孔隙演化等特征,得出压这作用导致了早期孔隙度的降低,自生胶结物充填粒间孔隙,溶妥作用产生了次生孔隙,温度是埋藏成岩过程中的主要因素,成岩阶段分成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贝尔凹陷大磨拐河组湖泊沉积序列厚达2000m,主要沉积类型为水下扇和各类滩坝砂体。水下扇主要发育在大磨拐河组下部,据其内部结构、岩性、岩相特征,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相7个微相;滩坝沉积主要发育在大磨拐河组中上部,据其沉积环境和砂体特征进一步划分为远岸砂坝、近岸滩坝和湖滩等沉积类型。大磨拐河组沉积物来源于岩浆弧物源区,抗压实能力弱,原生孔隙被快速压缩。砂岩的次生孔隙主要发生在浅埋成岩阶段,在空间上早于液态烃的生成。以与地温有关的成岩变化为依据,将大磨拐河组划分为3个成岩带,即浅带、中带和深带,进而提出了对潜在油气储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虽然在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的油气勘探获得了工业油流,但对其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的主控因素尚存在争议.通过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地层的构造演化特征研究和系统的油藏解剖,对其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反转构造、断裂系统以及砂体展布等主控因素认为,油主要分布在反转构造带上,纵向上乌尔逊凹陷北部油主要分布在大磨拐河组一段下部,乌南油主要分布在大磨拐河组二段中部.  相似文献   

11.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优质烃源岩发育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运用钻井岩心及测井资料,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烃源岩的生物发育、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认为乌尔逊凹陷南屯组发育有薄层优质烃源岩,它们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生烃潜力大。结合研究区地质条件,并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适合本区优质烃源岩的评价标准;认为本地区烃源岩在生烃潜量(S1+S2)大于20mg/g,氯仿沥青"A"大于0.3%,TOC大于5.0%,总烃(HC)大于700×10-6的情况下为优质烃源岩;同时,运用有机碳测井评价方法,结合研究区优质烃源岩评价标准,分析了区内诸多钻井优质烃源岩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南屯组,特别是该组的上部,南屯组一段烃源岩的厚度大于南屯组二段。总的来说,本区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对盆地油气成藏产生较大的生烃贡献。  相似文献   

12.
乌尔逊断陷构造演化与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乌尔逊断陷盖层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断陷和反转两个阶段断陷期的构造演化具明显的幕式特征,铜钵庙组一大磨拐河组时期主要发育了张性基底断块构造样式,伊敏组时期则以滑脱型构造样式的发育为特色;构造反转发生在伊敏组沉积末期,断陷西北部的正断层普遍反转,同时全区抬升并遭受剥蚀。研究认为,乌尔逊断陷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演化、油气的运聚、油藏类型及含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等明显受构造演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尔逊凹陷是海拉尔盆地贝尔湖坳陷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主要发育下白垩统。南一段为主要烃源岩层,南二段是良好储集层,大一段泥岩封闭性好、分布广是良好的区域性盖层,三者构成一套下生上储的正常生储盖组合。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凹陷油气平面分布受有效生烃中心控制,纵向受主力烃源岩层控制,断裂带附近发育的扇三角洲和湖底扇砂体是良好的油气储集体,巴彦塔拉和乌东地区是下步有利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14.
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小于10×10-3μm2,由于其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的特殊性,在油气成藏机理方面与常规油气藏存在根本的区别。该文从分析"根缘气"的形成条件及成藏特点出发,以模拟实验为基础,根据济阳坳陷致密储层特点,探讨油气成藏机理:致密储层油气运移成藏以超压充注为主,超压传递到达的边界就是其含油(气)边界,超压梯度大,油气充注的距离和圈闭滞留的范围就大,含烃饱和度也相对高。通过成藏相似性研究认为,济阳坳陷致密砂岩油气藏具以下特点:①烃源岩持续供烃,源内及附近储层蕴含着大量的分异性较差的油气;②致密砂岩储层"相势控藏";③具有大面积分布致密油气藏的条件,勘探潜力大。  相似文献   

15.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北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北部断裂复杂,沉积成因类型多,油藏类型认识不清。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岩心、测井、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研究区主要含油层段(南屯组二段、大磨拐河组一段)层序地层关键界面的识别与对比,逐级控制,建立了盆地高分辨率层序格架。研究表明,乌尔逊凹陷北部苏131、苏102断块油藏产油层段跨越两个三级层序界面,主要产油层段位于大磨拐河组一段三级层序底部,主要储层为低位域滑塌浊积岩储集体,而不是此前认为的南屯组二段三级层序顶部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通过对研究区主要产油层段的层序地层位置重新厘定与对储集体成因类型详细分析,提出了乌尔逊凹陷北部地区油藏类型应该为构造-岩性油气藏的新认识,并分析了砂层组的时空展布特征,为该油田深入开发与扩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释渤海湾盆地渤南洼陷外源油气在三合村洼陷内部聚集成藏的问题,利用流体包裹体、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资料,结合典型井埋藏史与边界断裂演化史分析,从油气成藏期与运移路径演化2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与反映成熟度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均证实,三合村洼陷存在东营组沉积早期、馆陶组及明化镇组沉积晚期油气成藏过程,早期油气主要源自渤南洼陷沙四上烃源岩,之后渤南洼陷沙三段及沙一段烃源岩相继成熟供烃,构成了三合村洼陷完整的成藏序列。东营组成藏期,边界断层未能错开三角洲砂体,渤南油气可沿统一砂体直接向三合村运聚;晚期由断层、砂体及不整合构成的复合体系,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输导通道。油气正是通过“早期统一砂体运移”和“断层—砂体—不整合复合运移”等方式向三合村洼陷内部及其南部斜坡运聚,形成多种类型的油气聚集。  相似文献   

17.
乌尔逊凹陷南二段主要成藏期油气运聚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油气势能场理论 ,对乌尔逊凹陷南二段现今油气运聚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 ,并在古埋深恢复的基础上 ,对其主要成藏期的油气运聚特征进行了恢复。乌尔逊凹陷南二段主要成藏期为伊敏组沉积末期至青元岗组沉积早期 ,该时期凹陷内油气运聚特征与现今相似 ,只是运移范围略小于现今时期 ,这表明乌尔逊凹陷南二段各地质时期的油气运聚特征具有继承性 ,有利于油气的运聚成藏  相似文献   

18.
构造变换带的识别及其在乌尔逊凹陷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前人对构造变换带的研究,其可分为变换带和调节带2种,二者在应力机制、构造样式、发育部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别。本次研究针对乌尔逊凹陷的铜钵庙构造带、巴彦塔拉构造带、苏仁诺尔构造带这3个较大的变换构造带,并运用其基本理论,结合地震解释资料,分析乌尔逊凹陷构造特征,认为铜钵庙构造带与巴彦塔拉构造带、苏仁诺尔构造带在剖面特征、平面断裂特征和剖面演化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果表明:铜钵庙构造带为构造调节带,巴彦塔拉构造带和苏仁诺尔构造带为构造变换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