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大型输出齿轮轴运行近2年即在侧端产生齿面脱断.采用宏、微观分析方法对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齿轮轴为氢脆致裂.原材料中非金属夹杂物超标和回火处理不充分使工件产生了内部应力,引起零件内部氢气积聚,导致齿轮轴疲劳延时断裂.  相似文献   

4.
齿轮轴运行近1a(年)后发生相邻两齿断裂。采用宏、微观检验以及硬度试验等方法对轴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齿轮轴断齿属于疲劳断裂。因齿轮箱供油不足,造成齿轮轴在高温状态下其强度和硬度急剧下降,导致齿轮轴断齿而失效。  相似文献   

5.
钻井泵齿轮轴断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定、金相检验以及断口宏、微观分析等方法,对钻井泵齿轮轴断齿进行了分析。结合对钻井泵服役过程、齿轮轴与曲轴大齿圈相互配合位置关系的调查,以及齿轮轴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校核等,认为,齿轮轴断齿主要是由于主轴承螺栓在断裂过程中,使齿轮轴与大齿圈的啮合错位、齿轮偏载,局部在冲击弯曲疲劳作用下萌生裂纹,最终导致疲劳断裂。齿轮轴材料的脆性较大也促进了这一过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工业变速箱中的输出齿轮轴在服役过程中发生断齿失效,本文通过宏观断口分析和系列理化检测,对输出齿轮轴断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采用了宏微观形貌、背散射图像与能谱面扫描、点扫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准确分析出裂纹源处分布有较多的夹杂物及其化学成分,判定该输出齿轮轴断齿的原因为:钢在冶炼过程中除渣不彻底,局部区域有夹杂(渣)物聚集,...  相似文献   

7.
张力  王金星  梁红  杨晓明  唐昌发 《材料导报》2007,21(Z2):490-491
对失效齿轮轴进行了断口的宏观检查、金相检验、断口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残余拉应力是齿轮轴开裂的主要原因,聚集的非金属夹杂物和混晶对开裂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PG6531B型燃气轮机减速箱齿轮断齿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PG6531B型燃气轮机减速箱齿轮断齿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并对齿轮断口作了宏微观观察。认为,减速箱齿轮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齿轮表面脱碳,因而硬度不足,以及脉动偏载荷等造成的。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机减速箱重载斜齿轮断齿从化学成分、金相、断口等方面做了综合分析.)断口分析表明,裂纹萌生于应力最大的齿接触表面和次表面,断口呈现疲劳辉纹特征.金相检验证实裂纹源区存在硫化物夹杂.综合分析表明,夹杂物尖端的应力集中导致齿轮裂纹源的萌生,而后在接触应力作用下裂纹逐渐扩展导致接触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0.
HX_D1机车牵引电机小齿轮轴的两个疲劳源位于齿轮轴大端油槽-油孔交界处,相对于油槽谷底直径平面呈反对称分布,且不在油槽谷底.为深入研究应力在疲劳裂纹源萌生位置和裂纹萌生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HX_D1机车牵引电机转轴组件有限元细节应力分析模型,分析了在齿轮副啮合力作用下小齿轮轴的细节应力及分布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小齿轮轴大端油孔两侧的两个应力集中点关于油槽谷底直径平面呈现反对称分布,这与裂纹源的实际位置吻合;从小齿轮轴锥端向齿端观察,油孔左侧应力集中点第一主应力值较右侧大(约26 MPa),这一区别导致左侧首先萌生疲劳裂纹的概率增大,该分析结果与失效小齿轮轴失效样本统计分析结果吻合.计算结果证实,油槽-油孔交界处呈反对称分布的应力集中在小齿轮轴的疲劳裂纹萌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建议采用表面机械强化的方法在两个疲劳危险点引入适当的残余压应力,以改善小齿轮轴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断口分析、金相检验和力学性能测试,对某齿轮箱轴发生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断裂模式为疲劳断裂,起源于退刀槽尖角位置,直角退刀槽造成应力集中产生疲劳裂纹;而原材料的锻造和热处理工艺不合理,加速了轴的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2.
某型号变速箱在台架试验过程中,双联齿和与之啮合的512齿轮均发生失效事件。采用断口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以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失效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由于双联齿和512齿轮的齿面存在严重的异常接触,加之双联齿的有效硬化层深度和心部硬度均低于技术要求,从而导致在台架试验过程中双联齿表面发生严重的接触疲劳剥落,与之啮合的512齿轮发生弯曲疲劳断齿。  相似文献   

13.
轧机分配减速箱齿轮轴和齿轮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轮齿堆塌而失效,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金相检验等手段分析了堆塌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出现润滑故障,形成干摩擦,致使齿轮轮齿表面局部温升产生热塑流变现象,最终导致齿肉损伤,形成堆塌失效。提出防止此类失效的根本对策是防止出现供油系统故障。  相似文献   

14.
某轿车变速器中间轴在进行耐久性试验时发生断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观察及硬度测定等方法对失效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齿根表面淬火层非淬硬组织过深和硬度过低,造成中间轴齿轮承载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在耐久性试验中发生弯曲疲劳断裂。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5.
某外供泵在运行期间其泵轴发生断裂。通过宏观和微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以及硬度测试等方法对泵轴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轴的热处理没有达到要求,使各项强度指标显著降低,加上在应力集中部位键槽根部产生了疲劳裂纹,并进一步扩展,最终导致泵轴断裂。  相似文献   

16.
高速齿轮轴在经过渗碳和淬、回火热处理后的喷丸过程中,其齿部表面出现多处凹坑。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直读光谱仪和显微硬度计等对齿部表面的凹坑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齿部表面的凹坑区域存在沿晶扩展的微裂纹,另还存在沿晶界分布的碳化物;表面出现凹坑是由于在渗碳后的空冷过程中表面产生了“⊥”型裂纹,在随后的停放期间和等温淬火时“⊥”型裂纹沿轴向或径向进一步扩展形成剥离裂纹,继而于喷丸过程中表层断裂脱落,产生凹坑。  相似文献   

17.
某火电厂4号机组B给水前置泵轴投运仅19h即发生断裂。经对断裂泵轴进行宏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常温力学性能测试、金相检验及断口扫描电镜分析,探讨并明确了泵轴断裂原因,同时提出了防范措施。结果表明:该给水前置泵轴断裂为疲劳断裂,在弯曲及扭转载荷作用下于变截面的应力集中部位的不连续及夹杂物处形成疲劳裂纹,同时大量夹杂物及沿晶分布的粗大a铁素体的存在严重降低了基体强度,使轴体所能承受的循环应力大大降低,即在较低的循环应力作用下疲劳裂纹不断扩展并最终断裂。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代化煤矿高效集约化开采对采煤机的高可靠性要求,分析研究采煤机闭式齿轮箱的润滑油效果及要求;以1000kw截割部齿轮箱为例阐述了润滑油的选型方法,结合采煤机闭式齿轮油的使用条件、使用场合等提出换油指标相关要求,可以达到按质换油、保证机械正常润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CrNi2MoA钢齿轮轴锻件在第三次超声探伤过程中发现有4处严重超标缺陷。通过低倍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和断口分析等方法对其超标缺陷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缺陷为在氢和应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延迟性白点裂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空压机ZR750低压机头LP转子驱动齿轮断裂部位进行理化检测和分析,推断其失效原因为在机器发生故障后仍反复强行运转,致使承受很大的冲击和弯曲应力,导致在应力集中的齿轮齿根部位产生了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