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OOCr26Ni8Mo3Ti不锈钢在不同固溶处理状态下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950~1000℃时,由于组织有害σ相(TCP)的存在,使其力学性能呈现出典型的σ相脆性特征,而固溶温度为1050℃时,合金的组织为F相(bcc)+A相(fcc),σ相消失,所以合金具有强度高,塑性,韧性好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当因溶温度分别为1100℃和1150℃时,合金几乎为单相F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宽度及标距尺寸的2mm厚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薄板进行拉伸试验,证明了Oliver公式比Bollu公式更适合该不锈钢薄板断后伸长率的描述,通过数据拟合得到了该不锈钢薄板的Oliver表达式为A=0.84((21/S)0/L00).18,并通过断后伸长率的换算验证了该表达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H—8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OOCr26Ni8Mo3Ti不锈钢在不同固溶处理状态下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电子衍射表明:经950℃×0.5h,水淬(W.Q)处理,其组织主要由γ(fcc)+σ(TCP)组成;经1000℃×0.5h,W.Q处理,其组织主要由δ(bcc)+γ(γ)+σ(TCP)组成,由1050℃增至1150℃,γ相逐渐减少,δ相增加,σ相消失,在1100~1150℃时,晶界有M_(23)C_6、Fe_2MoC等微析出,晶内有γ、TiC析出。  相似文献   

4.
喷丸,化学镀Ni—P对1Cr18Ni9Ti不锈钢抗应力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禹  许绍波 《材料保护》1994,27(10):5-7
用三点加载试件研究了表面喷丸和化学镀Ni-P对1Cr18Ni9Ti不锈钢在154℃,40%MgCl2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两种表面处理都大大增强材料抗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当外加应力不超过喷丸造成的应力时,喷丸对抗开裂非常有效;外加应力大于喷丸压应力后,随应力升高破裂时间缩短,化学镀Ni-P的保护效果主要决定于镀膜的完整性,在试件边棱处受力较苛刻部位,应力腐蚀最易产生,讨论了外加应力、膜的延性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获得Ti12LC钛合金适用的固溶处理工艺。方法开展固溶时效工艺试验,研究不同固溶温度及冷却方式对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含量有所减少,而β转变组织含量则显著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也显著上升,而伸长率则有所下降,固溶温度越接近相变点,性能的变化则越敏感。在900℃固溶时,温度已在相变点以上,获得的组织为粗大的魏氏组织,表现出较高的强度但同时的塑性降低明显。结论该合金的最佳固溶工艺为820~860℃保温,空冷至室温。  相似文献   

6.
采用OM、XRD衍射仪、SEM能谱分析和常规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固溶处理温度(950℃~1150℃)对HRS-1双相不锈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初步建立了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力学性能变化的原因,为正确地选择固溶处理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喷丸、化学镀Ni-P对1Cr18Ni9Ti不锈钢抗应力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三点加载试件研究了表面喷丸和化学镀Ni-P对1ICrl8Ni9Ti不锈钢在154℃,45%MgCl2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两种表面处理都大大增强材料抗应力腐蚀破裂的能力。当外加应力不超过喷丸造成的压应力时,喷丸对抗开裂非常有效;外加应力大于喷丸压应力后,随应力升高破裂时间缩短。化学镀Ni-P的保护效果主要决定于镀膜的完整性,在试件边核处受力较苛刻的部位,应力腐蚀最易产生。讨论了外加应力、膜的延性和附着性对破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1Cr17与ICr18Ni9Ti各自焊接性的基础上,根据异种钢接接头焊缝金属成分与组织,选择不同焊接材料进行工艺试验,依据试验结果成功地焊接了异种钢接头。  相似文献   

9.
采用感应加热技术热煨奥氏体不锈钢弯管,对热煨后弯管的组织、性能及外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应加热的奥氏体不锈钢弯管不仅可以不进行固溶和消除应力处理,而且具有各部分性能相差小、弯管表面氧化层薄,良好的外观和形状,是其它加工方法无法比拟.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船舶用双相不锈钢在海水介质环境下的耐蚀性能,针对HDR双相不锈钢,采用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工艺,通过3D显微镜、维氏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等分析显微组织、成分、硬度和耐蚀性,研究其在3.5%NaCl溶液中的耐点腐蚀性能,从而确定合适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固溶温度为1 050℃~1 150℃时,时效处理促进脆性相σ析出,材料硬度提升;固溶温度为1 100℃时,HDR双相不锈钢耐点腐蚀性能最好;在1 050℃和1 150℃固溶温度条件下,时效处理明显削弱了不锈钢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00Cr26Ni6Mo4Cu1Ti铁素体时效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该合金的最佳热处理工艺规范。为大规格锻棒的热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的准备及焊接施焊过程等方面介绍了022Cr22Ni5Mo3N双相不锈铜的焊接情况,通过对焊接接头的焊后检验分析,证明此焊接工艺方案确实可行,对实际生产中022Cr22Ni5Mo3N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回火温度对0Cr16Ni5Mo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在450—700℃温度区间回火处理后的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δ-铁素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韧化相残余奥氏体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在600℃其含量达到最大值29.8%。其强度则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先降低然后回升,在600℃回火后强度最低,而伸长率变化趋势与强度相反;不同温度回火后的冲击断口均呈韧窝状,撕裂棱清晰可见,断裂方式均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4.
罗宏 《材料保护》2007,40(5):46-47
为了提高1Cr18Ni9Ti不锈钢表面化学发黑膜的外观质量及耐蚀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表面化学发黑优化工艺.采用擦拭的方法测试了膜层与基体的结合力;采用贴滤纸法测试了膜层的空隙率;采用3%硫酸铜点滴和10%三氯化铁点滴试验测试了其耐蚀性能,用扫描探针显微镜观察了发黑膜层的AFM图.结果表明:膜层具有良好的光泽度,膜层致密、均匀,没有明显的缺陷,与基体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力,较小的孔隙率.发黑膜以胞状结构沉积在基体表面,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对1Cr18Ni9Ti不锈钢进行了室温单轴棘轮试验,研究了平均应力、峰值应力和棘轮历史对饱和棘轮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平均应力大于一定范围后,饱和棘轮应变与峰值真应力之间存在单调函数关系,先前低峰值应力的棘轮历史,对后继高峰值应力的饱和棘轮行为无影响.给出了用于室温饱和棘轮应变预测的模型和用于棘轮应变演化预测的模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量ZG06Cr3Ni4Mo不锈钢材料的拉伸和布氏硬度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回归分析法求出了其抗拉强度与布氏硬度之间的回归方程为HBW=0.3269Rm,并通过假设试验计算统计量F>F临界,概率P<0.05验证,该方程的显著性水平较高,从而可以利用该材料的抗拉强度来预测在一定置信区间内相对应的布氏硬度,为产品的...  相似文献   

17.
塑性变形技术可实现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并且可改进材料的表面性能。本研究设计一种镶嵌滚珠的摩擦头并安装在铣床上,对经1150℃等温10h、水冷处理后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0Cr21Mn17Mo2NbN0.83(钢板、厚度8mm)进行表面机械压磨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RD、显微硬度仪等研究分析了经机械压磨处理后实验钢表面层组织及硬度的变化,同时考察了奥氏体表面层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经240min、360min、480min机械压磨处理后,可获得具有纳米尺度的表面层,且表面层的组织稳定,仍为单相奥氏体。由表面至距表面700μm深度区域,晶粒尺寸呈梯度递增趋势;硬度由表面至基体逐渐减小,表面硬度较基体硬度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8.
高温碱液中NaClO_3杂质浓度对1Cr18Ni9Ti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质对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温碱液中的耐蚀性影响较大,其中以NaClO2杂质的影响最显著.通过动电位极化试验、浸泡试验、3点弯曲应力腐蚀试验并结合腐蚀产物的XRD和SEM分析,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18-8)在150℃,50%NaOH溶液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18-8耐蚀性与高温碱液中NaClO3杂质的含量有关,随着NaClO3杂质浓度的提高,18-8的耐蚀性提高,其主要是溶液的氧化性增强,18-8表面形成了致密的保护膜;只有当溶液中NaClO3浓度为0.15%时,18-8才发生应力腐蚀开裂,这主要是表面膜层的保护性有限,此时应力腐蚀开裂符合阳极溶解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