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杀螨脒在鲜茶、成茶、茶园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不同用量、次数、时期下的残留量,以及加工、泡茶过程中的损失率和浸出率。其结果:残留半衰期,鲜茶为3.5~3.8天;成茶为3.8~4.2天;喷用1000倍药液一次,问隔期15天,最终残留量为1.42~1.56毫克/千克。根据3年试验和5个生产茶园残留量的检测结果,结合毒性试验数据,首次提出了在茶叶中最高残留限量和在茶园中合理使用标准建议:最大允许残留限量为2毫克/千克,安全间隔期为10~15天。  相似文献   

2.
增效双效灵在莴苣中的残留动态及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炽清  黎植昌 《农药》1990,29(6):35-36
以HDE常用量和加倍量对莴苣喷施3次,对其残留动态和残留量进行了研究。HDE半衰期为2.16天、3.14天;收获时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2毫克/公斤;每人每日从蔬菜中允许摄入HDE 131毫克。  相似文献   

3.
氟酰胺在水稻和环境中的沉积量及其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志光  朱亚红 《农药》1991,30(1):11-12,32
本文研究了氟酰胺在稻株和周围环境中的沉积分布及其残留消解动态。其结果,在稻株、土壤和田水中的沉积量分别为4.758、2.346和0.231毫克/公斤,在田水中消解快,施药后28天可消解92.2%、半衰期为7.6天,在土壤中消解缓慢,施药后42天只消解84%、半衰期为12~13.4天,施药后42天在稻株上可消解92%、半衰期为10.8天,20%可湿性粉剂每亩75~150克,喷二次,最后一次喷药距收获期14天,在早稻和晚稻糙米中残留量分别为0.0897~0.135、0.1303~1.004毫克/公斤,参考日本国家规定的MRL标准值1毫克/公斤,均未超出。  相似文献   

4.
唑螨酯在苹果和柑桔上的残留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霄飞  吴园生 《农药》1994,33(6):24-25,23
本文报道了唑螨酯在苹果、柑桔及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状况。结果表明,唑螨酯在苹果全果和桔皮中,施药后1周内降解较快,之后缓慢;在土壤中降解较慢。半衰期分别为苹果6.0天,桔皮19.7天,土壤51天。收获时的安全间隔期为20~47天。苹果全果、桔皮和桔肉中的最终残留量均有检出,但含量较低,苹果和桔肉中最高为0.09毫克/公斤,桔皮中小于0.2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氟胺氰菊酯(fluvalinate)在棉花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其结果:氟胺氰菊酯以有效含量每亩5~10克喷药6次,最后一次喷药距收期14天,棉籽的残留量均低于0.013毫克/公斤。参考毒性相近的氰戊菊酯在棉籽油的最高残留限量0.1毫克/公斤(FAO/WHO)均未超出。合理使用间隔期不少于14天。  相似文献   

6.
腈菌唑在小麦,土壤上残留与降解的动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夏昕  吴剑英 《农药》1996,35(10):29-31
本试验为腈菌唑在辽宁、江苏两地的两年残留测定,作物为小麦。分析目标为麦粉、麦杆、青植株、土壤,四种试材分析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均为75%以上。1993年土壤的半衰期辽宁、江苏分别为27.2天和23.7天,小麦青植株的半衰期辽宁、江苏分别为2.1天和2.5天;1994年土壤的半衰期辽宁、江苏分别为25.8天和36.7天,小麦青植株的半衰期辽宁、江苏分别为4.3天和3.3天。试验施药剂量为25毫克/公斤(2.5克/亩)及50毫克/公斤(5.0克/亩)两种,在收获期小麦麦粉及麦杆中的残留量都低于参照的允许残留量0.1毫克/公斤及2.0毫克/公斤,安全间隔期为20天。分析结果表明腈菌唑对小麦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7.
燕麦畏在春小麦及土壤中的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德云  楼超英 《农药》1989,28(1):25-26
兰州农药厂生产的燕麦畏以推荐剂量及加倍剂量,在播前喷药一次,对其消解动态及在春麦麦粒、麦茎中的残留量进行了试验。燕麦畏半衰期为5~8周;在麦粒中的残留量低于0.01毫克/公斤,在麦茎中的残留量低于0.02毫克/公斤。符合国家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试行草案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抗蚜威在油菜上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乾开  朱国念 《农药》1994,33(3):19-20
本文报道了抗蚜威在油菜上的残留试验及样品检测方法,油菜结荚期喷洒50%可湿性粉剂15克/亩和39克/亩,施药1~2次,在油菜籽中的残留量低于0.10毫克/公斤,在油菜荚中的半衰期约4天。  相似文献   

9.
赛丹在茶叶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华才  陈宗懋 《农药》2000,39(3):25-25,27
两年两地两季两种浓度16次试验结果表明,赛丹在茶树鲜叶和威茶中的降解速率较快,在茶叶鲜叶中的半衰期平均为3.66±0.31天,在成荼中平均为3.2±0.42天,在茶园土壤中平均为15.32±0.12天.赛丹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损失率平均为47.53%.成荼中的赛丹在茶汤中的漫出率平均为11.86%.喷药7天后成茶中的赛丹残留量将低于10mg/kg.建议在常量下,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为7天.  相似文献   

10.
秦立新  黄文源  张盈  魏进  段婷婷 《农药》2023,(3):200-205+212
[目的]探索茶叶中啶虫脒和吡丙醚的残留行为和可能存在的膳食摄入风险。[方法]以27%啶虫脒·吡丙醚可分散液剂按32.55 g a.i./hm2进行叶面均匀喷雾施药1次,进行8个地域的规范残留试验。采用QuEChERS方法进行样品前处理,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茶叶中的啶虫脒和吡丙醚残留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啶虫脒和吡丙醚农药的最终残留和消解动态,评价啶虫脒和吡丙醚对中国人群的急性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结果]田间试验表明:啶虫脒和吡丙醚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啶虫脒在重庆和安徽2地茶鲜叶中的降解半衰期为5.00、5.91 d,吡丙醚在2地的半衰期为1.26、5.48 d;末次施药后14、21 d,啶虫脒在茶鲜叶和茶干叶中的残留量为2,施药1...  相似文献   

11.
《农药》1982,(3)
82036 治虫广谱并能增产的氧脒合剂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农药研究室江苏农业科学(1),41~42,1982 氧脒合剂(氧化乐果和杀虫脒混配)对红蜘蛛的成螨、若螨和卵都有优良的效果。每亩用原药40~45克,第13天的防治效果还有90~100%,优于三氯杀螨醇加杀螨砜、甲胺磷等杀螨、杀虫剂。氧脒合剂还能兼治棉蚜,对棉铃虫和红铃虫也有效。氧脒合剂对稻蓟马、二化螟、三化螟、纵卷叶螟、褐稻虱  相似文献   

12.
杀虫脒最近几年用于防治螟虫等效果很好。而且对人畜毒性低,杀虫脒对小白鼠LD_(50)335毫克/公斤,大白鼠LD_(50)270毫克/公斤,对鱼毒性LD_(50)40PPm;其盐酸盐对小白鼠LD_(50)340毫克/公斤,大白鼠LD_(50)290毫克/公斤,对鱼毒性LD_(50)33ppm,有代替1605、六六六等高毒、高残毒农药的趋势,是一个新型的有机氮苯甲脒高效低毒的广潜性的杀虫剂。农业上通常应用杀虫脒的盐酸盐。为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弄清杀虫脒在大米中的残留情况,对杀虫脒在大米中残留量的测试方法做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杀螨脒在茶叶和土壤中全残留分析方法。方法是将杀螨脒及其降解物水解成2,4-二甲苯胺,加七氟丁酸酐衍生为强电负性的多氟衍生物,用气相色谱测定。样品最低检测浓度0.001~0.003ppm。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达到农药残留分析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啶虫脒在菜用大豆上残留动态及安全使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辉  蔡恩兴  施通华  张奇泓 《农药》2008,47(9):670-67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啶虫脒在菜用大豆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及对其安全使用技术进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在菜用大豆上的原始沉积量因不同施药处理有所差异,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两年同一季节及不同施药处理的消解速率基本一致,消解系数k为0.1391125±0.00255,半衰期(T1/2)为4.9~5.1 d,消解99%所需要的时间(T099)为32.5~33.6 d;在菜用大豆接近采收时,施用啶虫脒75.00 g a.i./hm2,按常规施药方法,施药1次的在施药后7 d,残留最均小于210 mg/kg,残留最平均为1.028 mg/kg;而间隔期7 d连续施药2次的在第2次施药后7 d,残留量也均小于2.0 mg/kg,残留量平均为1.420 mg/kg,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日本规定的MRL要求.  相似文献   

15.
袁振华  查捷 《农药》1994,33(6):27-28
本文报道了应用大型水蚤生物测试法对新农药杀螨脒的毒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杀螨脒是一种低毒农药(48小时LC50=21.4毫克/升)。  相似文献   

16.
单甲脒及单甲脒盐酸盐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秀英  夏唏娟 《农药》1994,33(5):32-33
本文用霍恩氏法测定单用脒对小白鼠经口半数至死剂量为178毫克/公斤体重(雄性)和215毫克/公斤体重(雌性);其商品农药是单甲脒盐酸盐,对小白鼠经口半数致死剂量为218毫克/公斤体重(雄性)和148毫克/公斤体重(雌性)。单甲脒代谢较快,内脏中的残留量只占给予量的100-500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吴绪金  马欢  马婧玮  李通  张军锋  汪红 《农药》2013,(12):889-892,923
[目的]对20%啶虫脒·哒螨灵微乳剂在棉花和土壤中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该农药在棉花上的合理使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方法]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啶虫脒、哒螨灵在棉籽、棉花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2011、2012年在河南和浙江2地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在棉花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8~8.9、2.9~6.2 d;哒螨灵在棉花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0.49~1.3、5.3~7.6 d;不同采样间隔及施药次数,啶虫脒在棉籽中的最终残留量均≤0.005 mg/kg,哒螨灵在棉籽中的最终残留量均≤0.01 mg/kg。[结论]该药为低残留、易消解农药,建议20%啶虫脒·哒螨灵微乳剂防治棉花蚜虫,最高用药量30 g a.i./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15 d。  相似文献   

18.
于志光  邬冬青 《农药》1992,31(1):29-30
本文研究杀螨脒在茶叶和土壤中全残留的气谱分析法。本法是将杀螨脒及其降解物分别用酸和碱水解力2,4-二甲苯胺,用氟丁酸酐衍生为多氟衍生物,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最小检测量2×10~(-12)克。样品最低检测浓度0.001~0.0003ppm,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达农药残留分析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啶虫脒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新刚  董丰收  杨爽  郑永权  姚建仁 《农药》2007,46(10):693-695
应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测定,研究了20%啶虫脒SP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啶虫脒在苹果中半衰期为2.2~5.1d,在土壤中为0.14~2.6d。用量0.2g/L,施药一次,距最后一次施药21d收获苹果中啶虫脒残留量小于0.12mg/kg,建议20%啶虫脒SP在苹果上防治绣线菊蚜最多使用一次,用量为0.1~0.2g/L,安全间隔期为21d。  相似文献   

20.
代森锌是一种杀真菌剂。它的0.3~0.4%的悬浮液可用来保护菜田和瓜田作物(2~4公斤/公顷)、果树和葡萄园(6~8公斤/公顷),也可用来喷洒谷类作物和工业上用的植物(4~6公斤/公顷)。代森锌常和许多杀虫剂、杀螨剂和防治白粉病的杀菌剂一起使用。用0.3~0.4%代森锌悬浮液直接喷洒植物后,温室作业区空气中代森锌的浓度为0.87毫克/米~3,经过20小时为0.01毫克/米~3,经过40小时后未发现有代森锌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