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解决石油射孔作业中起爆系统安全性问题,设计了一种分离式无起爆药点火装置并进行了发火、起爆可靠性测试及现场应用。测试结果表明:380 V交流电和600 V直流电均不会发火,能够可靠起爆导爆索及射孔弹,井下起爆实验均100%起爆。分离式无起爆药安全点火系统性能可靠,在未来石油射孔作业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特殊的火工品——耐温起爆器。它是石油、气井无电缆射孔用机械起爆系统的核心元件。该起爆器的组成包括:耐温180℃-48h的击发药、撞击火帽、雷管、连接管及壳体。撞击能量在不低于1Kg×1M时能可靠起爆;撞击能量不大于0.5kg×0.1M时不会发生误点火。  相似文献   

3.
薛有泰  梁锐  李森茂 《爆破》2010,27(3):87-90,93
全通径射孔工艺是近几年受到石油开采企业普遍欢迎的一项油气井完井技术,但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如起爆方法不尽成熟等问题,针对现有全通径射孔起爆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地技术解决方案,并对试验研究结果进行详细的技术分析讨论,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起爆装置完全满足全通径射孔工艺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在200℃下安定的击发药,这种药剂配方简单,仅由两种材料混合而成。装填该种击发药的耐温撞击火炮已在油井射孔起爆器中应用。当撞击能量大于2kg×1m时,可靠发火;撞击能量小于0.5kg×0.1m时,不会产生误点火。  相似文献   

5.
塑料导爆管点燃延期药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采用布鲁斯登法(Bruceton)测试出了塑料导爆管点燃延期药的发火曲线,并采用克兰茨-沙丁高速阴影照相拍摄了极限情况下的出口流场动态图,获得了可靠点燃延期药时的冲击波参数,为合理设计导爆管雷管消爆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导爆管起爆系统中延期药的可靠点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曾树峰  孔凡鹏  安恩向 《爆破》2008,25(1):65-68
为解决目前石油油管输送式射孔(TCP)后管内腔堵塞、不能直接进行后续作业的缺陷,研究开发了含能弹架全通径射孔器,设计了配套的通径式起爆器、自毁式含能弹架及接头、枪尾、枪身和射孔弹。含能弹架全通径射孔器起爆后,管内可形成不小于油管内径Ф62的平滑通道,简化射孔作业,降低生产成本。介绍了含能弹架全通径射孔器的几个关键技术,给出了性能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7.
无起爆药雷管的发火可靠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桐  胡学先 《爆破器材》1994,23(6):21-24,36
文中分析了国内外无起爆药雷管的现状,对比了有起爆药雷管与无起爆药雷管燃烧转爆轰过程的差别,提出了实现无起爆药雷管的基本原则,针对大量生产中出现的偶然瞎火,提出了一种用少量产品(例如25发)检测和定量评估无起爆药雷管发火可靠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普光气田具有井深、射孔井段长、高含H2S等特点,射孔作业潜在的安全风险较大。针对普光气田射孔面临的技术问题和难点,从射孔工艺选择、射孔枪及射孔参数确定、抗硫材料选取、油管保护、起爆及传爆可靠性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普光气田主体的射孔作业效果分析,证实采用防硫114射孔枪并进行变孔密射孔等技术设计能满足普光气田射孔后的酸压改造要求,不同壁厚管柱组合、分段延时射孔、纵向和径向减震器组合等技术措施可有效地防止油管脱扣,增强型固弹系统可以满足长井段射孔可靠传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串联随进射孔弹能满足低渗油田石油开采的需要,其主要关键技术是子弹的随进技术,文章采用大孔径药型罩结构和卸爆、隔爆技术,设计出底部导爆索点燃和起爆结构,可靠地解决子弹的串联随进问题.实验验证了底部导爆索点燃和起爆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现行民爆器材中普遍使用的雷管是有起爆药雷管,K*K无起爆药雷管是在现有雷管基础上的一次创新.该文介绍了K*K无起爆药雷管的结构与传爆过程,测试了其点火延迟时间、侧向与轴向爆炸后能量输出情况,提出了作导爆管雷管使用时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结果表明,与有起爆药雷管相比,无起爆药雷管轴向输出能量没有明显变化,侧向输出能量明显减少.K*K无起爆药雷管输出能量正向强于反向,爆破网络中无起爆药的导爆管雷管捆扎连接只可使用正向.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煤矿型水胶炸药在储存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影响,是否会对煤矿型水胶炸药的安全稳定性能产生影响,特进行本次试验。试验采用小样本升降法得出半数引火量来确定炸药的可燃气安全值从而得出水胶炸药受到环境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煤矿型水胶炸药在煤矿环境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达400g以上,为水胶炸药的储存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自主研发的应用于雷管生产的运送起爆药自动控制系统,详细说明了运送起爆药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工艺、安全保护系统.实际运用表明该自动控制系统提高了运送起爆药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李兴旺  高毅 《爆破器材》2000,29(1):26-28
介绍了一种只采用猛炸药的非起爆药电雷管。通过对影响DDT关键因素的优化试验,得出了最佳装药条件。该雷管制造工艺简单、点火可靠,起爆性能稳定,生产和使用安全。基本上解决了使用起爆药带来的污染和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半导体桥(SCB)火工品的静电安全性,利用贴片式压敏电阻优良的钳位电压能力对SCB火工品进行静电加固。恒流激励下发火试验结果显示,080C型压敏电阻对SCB火工品发火时间和爆发时间无显著影响;静电国军标条件下,SCB火工品均未发火,在静电美军标下全发火;080C型压敏电阻防护后,SCB火工品在美军标条件下均未发火,静电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因此,在不影响SCB火工品正常发火性能条件下,080C型压敏电阻能够显著提高SCB火工品的抗静电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慢速烤燃试验和冲击波感度试验研究了FOX-7与 RDX不同混合比例对炸药响应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当FOX-7的混入量(质量分数)低于72%时,炸药在慢速烤燃试验中的响应剧烈程度表现为爆轰反应,其临界起爆压力接近6.62 GPa;当FOX-7的混入量(质量分数)等于72%时,炸药在慢速烤燃试验中的响应剧烈程度由爆轰降至爆燃,其临界起爆压力升至7.27 GPa;当配方中完全采用FOX-7时,炸药在慢速烤燃试验中的响应剧烈程度由爆燃降至燃烧,临界起爆压力升至8.24 GPa。造成上述试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压装炸药在成型过程中因颗粒的破碎、重排作用使FOX-7对RDX形成包覆,进而改善了RDX材料点火增长速度快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HMX基含铝炸药的冲击起爆特性,对其进行了两种加载压力下的冲击起爆试验。结果表明,加载压力为14.68 GPa时,其到爆轰距离为12.04~15.38 mm;加载压力为15.55 GPa时,到爆轰距离为10.23~12.01 mm;稳定爆轰后的爆轰压力约为25 GPa。基于圆筒试验确定了HMX基含铝炸药的JWL状态方程参数,结合两种加载压力下的冲击起爆试验结果进行数值模拟,标定并验证了点火增长模型反应速率方程参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得到14.68 GPa加载压力下HMX基含铝炸药到爆轰时间为2.5 μs,到爆轰距离为13.70 mm;15.55 GPa加载压力下的到爆轰时间为1.9 μs,到爆轰距离为10.60 mm。计算结果表明,加载压力增大,前导冲击波速度增长变快,波阵面压力增长变快,炸药到爆轰时间与到爆轰距离减小,爆轰成长阶段同一时刻下的波阵面压力增长速率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对我国乳化炸药生产线中螺杆泵泵送工序的潜在危险性进行宏观判断,并将现行安全技术措施的应用情况与相关危险分级标准相对应,发现潜在危险性的消除或降低程度不均衡.一种安全技术措施只能对应个别和部分故障类型,为基本消除或显著降低潜在危险性,应通过模拟试验系统深入地了解危险特性并采用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组合.  相似文献   

18.
塑料导爆管V型起爆网路在深孔爆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晓成 《爆破》2006,23(2):53-56
在石方深孔爆破中,采用非电塑料导爆管V型起爆网路,根据爆破的环境条件,有效地控制单响药量在100kg以内,并使两侧的爆堆指向爆区中心线处.网路简单、明了,易于操作.讨论了起爆网路的延时间隔、可靠性,介绍了网路联接时的操作事项,分析了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