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船闸常与其它过流建筑物结合布置,过流建筑物运行时常对船舶安全通航造成影响。船闸引航道表层横向流速是判断船闸引航道通航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它过流建筑物下泄流量的大小与枢纽布置直接影响表层横向流速的变化。该文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七浦塘江边枢纽工程在原导墙形式下各种工况下水流流场结构,比较了增加直长导墙和弧形短导墙两种不同的优化方式对表层横向流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泄流区和引航道之间增加导墙长度有利于减小表层最大流速;弧形短导墙方案在满足同样横向流速限值情况下,可显著减少导墙长度,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2.
江苏地处长江下游,淮河尾间,境内长江干流全长433km,内河航道总长2.48万km,水上运输十分发达。作为航道上的控制性建筑物——船闸在水上运输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沿江南北人口遍布船闸20余座,主要承担着通航和防洪、挡潮等功能。沿江船闸和其它船闸有所不同,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文环境以及船舶通行量大等诸多因素影响,其长江侧引航道有着独有的特点,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堵档停航。  相似文献   

3.
那吉水利枢纽原设计方案的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存在较大的横向流速等不良通航水流条件,通过多种改善措施的比较试验,提出下游引航道口门以下航道左岸边修改顺直,并采用丁坝和导流墩削弱回流强度的改善措施,使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的水流条件能满足通航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基于某电航枢纽整体模型试验,研究船闸导航建筑物实体和透空结构型式对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通过对外导航墙透空的位置,长度,角度和高度的变化对整个引航道以及口门区水流条件的变化情况作深入研究分析.试验得出,当透空比为0.4,透空孔轴线与导航墙轴线顺水流方向交角成30°(顺时针方向)时,有利于减少引航道内的泥沙淤积,改善了引航道口门区的通航水流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船闸下游口门区水流结构特征并实现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定量预测,以船闸下游口门区概化模型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船闸下游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计算,研究了口门区水流结构特征和通航水流条件分布规律,并对来流流速、入流角、口门区几何参数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提出了船闸下游口门区流速极值预测公式。结果表明:船闸下游口门区水流结构呈平面二维形态,经实际工程物理模型实测数据验证,回归分析得到的口门区流速极值预测公式的可靠性较好,为类似工程船闸下游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研究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光耀  阚栋栋 《中华建设》2011,(11):106-107
红花水电站是柳江干流规划中最下游的一个梯级,位于柳州市下游约60km处,集雨面积为46770km2,占柳江流域总面积的80.1%。红花水电站是一个以发电、航运为主,兼顾灌溉、旅游、养殖的综合利用工程。1.船闸规模红花水电站的船闸最大水头为17.71m,船闸规模按近远相结合确定,近期按Ⅴ级航道,通过300t级船队,远期通过1000t单船,  相似文献   

8.
 1981年葛洲坝一期工程运行以来,发现船闸泄水后三江下游引航道出现往复式不稳定流,这种流态必将影响航道的淤积规律。为此,进行了原型四级流量同步观测及室内模型试验。特别是1987年将医用B超声波仪用于模型试验观测,获得了许多可贵资料,使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引航道水流结构及淤积规律的认识也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天然河道中不同弯曲度(弯道转角)河段的水流结构和演化规律,对同一曲率半径、同 一水深、同一渠宽以及同一边界条件下的弯曲度分别为30°、60°、90°、120°、150°、180°的6种明渠弯道(弯 道断面为矩形)进行弯道水流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边界条件下,弯道弯曲度越大,弯道 中弯顶处的水面横比降也随之增大;在靠近凹岸侧,横纵向流速随弯曲度增大而减小;在靠近凸岸侧,横 纵向流速随弯曲度增大而增大;随着弯道弯曲度的增大,横向环流强度也不断增强,横向环流涡心位置 也逐渐向凸岸侧移动。  相似文献   

10.
船闸中间渠道尺度对通航水流条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物理模型结合数学模型,研究船闸泄水进入中间渠道后,中间渠道内的水流条件与渠道尺度的关系。根据波动特性,对渠道内水体波动进行了定义。试验发现,船闸泄水正波在前进中波前逐渐变陡,到一定程度,波前水体形状将不再稳定,并形成短周期波。当中间渠道长度约等于泄水波长度一半时,船闸中间渠道振荡波最大。为改善水流条件,应调整输水时间、渠道水深等,以改变泄水波形状,或者直接改变渠道长度。  相似文献   

11.
三峡工程上游引航道往复流对通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三峡水利枢纽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的试验研究,阐述了上游引航道往复流的运动特征及其产生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往复流对通航条件的影响,提出了消减往复流强度,改善通航水流条件的一系列工程措施,结论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大洑潭枢纽位于沅水上游,处在山区限制性河道,其通航水流条件十分复杂,不利于通航。针对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和连接段水流条件差、横流较大、洲尾通航困难及小流量下通航水深不足等问题,设计和修建大洑潭枢纽船闸整体物理模型,并结合船模航行试验,对船闸引航道口门区、连接段及洲尾处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船闸枢纽平面布置存在缺陷,上游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水流条件易受江心洲分汊口斜流影响,尤其左右两汊同时泄流下,船舶航行难度较大。整治方案采取加长导航墙和修建丁坝、顺坝及开挖航槽等措施进行试验研究,发现优化方案④下的通航、船模水流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确定了在该条件下的最大通航流量,并论证了在此方案下通航的安全性和工程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三峡船闸下游引航道通航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峡船闸末级闸室泄水和大坝泄洪引起下游引航道水位波动,水流往复运移。这种非恒定流影响船舶在引航道安全航行和停泊。通过物理模型试验介绍了船闸下游引航道非恒定水流特性和通航水流条件,并提出了改善通航水流条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运行初期,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 件受水库调度等因素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针对隔流堤漫顶后上游引航道内通航水流条件的 变化,通过水工模型及自航船模对上游的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成果表明 :在通航条件下,在引航道内与口门区的水力学参数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船模船队航行上下 行均较顺畅。  相似文献   

15.
郭朝文  王胜 《人民黄河》1998,20(10):31-33
小浪底工程进水口引渠导墙跨越F236、F238两大断层及其间的小断层所在的冲沟,其作用是同进水塔建筑物协调运用,引导水沙在进水塔前缘形成逆时针大回流,产生大的冲刷漏斗,以有效地防止进水口被泥沙淤堵和顺利地排污排漂。基础处理采用了混凝土塞与固结灌浆相结合的方法,并针对不同区段的地基优劣,采用了轻型混凝土结构、重力式挡土墙和混凝土基座堆石体等不同的结构型式,以适应复杂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6.
五强溪枢纽通航水流试验与实船通航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通航水流和船模试验与实船航行资料比较结果表明: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的通航水流条件与水力学模型试验结论基本一致,能满足现行船舶的通航要求。文中分析了目前在设计最高通航流量下船舶还不能航行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葛洲坝大江船闸下引航道的设计通航标准为流量35000m^3/s时通航6000吨级船队,目前前由于下游导航墙偏短、二江电厂泄水和泄水斜流的影响,加上泄水波的作用。只能在流量小于20000m^3/s时通航,本文介绍了长江W整治方案,并做了补充修正,利用船模式试验成果,修正了原航线,试验表明,大江船闸下引航道经整治后,可以达到原来的设计标准,册时论述了三峡水库对葛洲坝下游宜昌水位下降的影响,指出及早采用工程措施,抑止宜昌水位过多下降,对保障通航设施的运行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三峡船闸下游引航道不稳定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三峡工程船闸泄水、汛期大坝泄洪及枯水期电站日调节泄水等对通航的影响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阐述厂第五级船闸主辅廊道联合运行的方式,研究了各级通航流量与辅廊道向引航道内泄水引起的不稳定流对升船机口门及船闸人字门处波高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工程措施,是可以解决船闸泄水对升船机和船闸人字门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导流明渠通航水力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简介了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施工通航水力学成果。其内容包括:航线选择,纵向围堰首部形式,明渠最佳断面形式,明渠各部位冲刷对通航的影响。最后,还对提高明渠通航流量级别及进一步减小明渠工程量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其研究成果已被设计单位采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参照明渠一维不稳定流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利用自航船模试验研究不稳定流对航行的影响,并以三峡工程汛期调洪对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航行影响的船模试验为例,介绍了研究方法及成果,为利用船模研究不稳定流提供了可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