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不断增长的城市垃圾,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但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规制立法仍以事后治理为主。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看,"垃圾围城"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立法中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缺乏有关。因此,从目的理念上树立生态利益优先的现代环境伦理思想,进而加强预防性立法,强化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立法中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以苏州山塘街为例,从城市管理的视角,分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历史街区是城市的一部分,城市管理者应当明确并履行在立法、规划、市政建设和社区管理等方面的职责,为保护历史街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城市流动摊贩管理的法治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摊贩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其合宪性和合法性毋庸置疑.分析目前对城市流动摊贩管理在立法和执法层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对摊贩管理要实现法治化,使摊贩经济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应从完善立法、健全执法和提高摊贩群体法治素养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4.
土地储备制度不仅有利于加强国家对城市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加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经济改革及公共事业建设的顺利进行。以此为基础,剖析了其在实践当中出现的相关法律缺位,导致地价房价上升,造成资金风险较大等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法律规制措施:譬如完善土地权利方面的立法,实行"立法———规划———许可———计划"的分区管制和指标控制相结合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强化城市再开发、土地征用及农村宅基地管理方面的专项立法等。  相似文献   

5.
城市违法搭建正日益成为城市管理的顽症,以及城管执法部门的工作难点。相关立法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决定执法的效果和效率。针对当前的现实不足,亟待明确概念、厘清体系、填补空白、分类立法、区别对待、严细人本。  相似文献   

6.
一、城市府际结构扁平化:时代的要求 在现代政府学中,一般把政府管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横向关系,比如立法和行政的关系,称作政府的组织形式问题;把各要素之间的纵向关系,比如城市和其市辖区的关系,称作政府的结构形式问题。这里的“城市府际结构”主要属于后一种情况,指的是一个城市内部政府管理系统各要素之间在纵向上形成的某种较为稳定的关系模式。在中国,除了不设区的县级市和极少量的地级市外,城市政府的府际结构基本分为三个层级,即“两级政府、三级管理”。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水生态失衡、土地退化等生态问题仍然严重,要尽量控制人为干扰生态系统的平衡,这就涉及对生态系统进行管理。运用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对我国生态系统管理立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建议把保护生态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管理立法的目的,在立法中把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具体化;完善关于生态系统保护管理体制的立法等。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的时空整体性决定了对水资源的管理必须以流域为单元。学术界和各国政府对流域管理的共识以及当前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加强流域管理立法。流域管理立法是改善流域水环境的重要途径,其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鉴于我国流域立法存在管理体制受限、立法层次约束和立法体系不完善等现实问题,实现真正的流域管理需要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立法层次和完善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已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大国,但在立法管理、政策管理和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方面滞后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进行多元化引导、控制和协调管理.基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功能和形态,从投资、用地、规划、建设、产权和使用等管理模块及立法、政策和行政等管理手段两方面,细化分析了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场、地下步行通道等交通功能,地下市政管线、共同沟等市政功能,人防工程和重点经济目标地下化等防护功能,地下单体民用建筑和地下综合体,及地下空间综合化、网络化和深层化的管理需求,并建立管理模块、管理需求、管理手段三者对应的地下空间需求指标体系框架,为多元复杂的地下空间管理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西安市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区域立法存在保障对象单一化、保障领域单一化、立法体系单一化等问题.本文从促进科技成果的多元化产出、促进多元化市场主体的参与意识、促进区域立法的体系性建设的角度入手,调整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立法方向,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立法促进与保障,推进西安城市区域建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法治保障体系构建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意义重大。法治保障体系主要由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4方面构成。构建社会管理创新法治保障体系的途径主要包括:强化法治理念,进一步夯实思想基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创新法律实现手段等。同时,构建社会管理创新法治保障体系还要求法律保障体系本身要立足于社会管理现实、要有前瞻性、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2.
虚拟社会管理需要基本秩序,而法治是维持秩序的第一手段。分析虚拟社会管理面临市场主体、网络信息、知识产权、用户隐私权、网络犯罪等典型法律问题,针对我国现有立法有限,作用也有限的现状,提出相关立法措施,包括:做好虚拟社会管理立法顶层设计;强化虚拟社会主体素质;规制虚拟社会中不良信息;推行虚拟社会实名制;形成防范虚拟社会犯罪的科学立法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由宪法所确认,依法调整宗教社会关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分析了制定宗教基本法的法理基础,提出了宗教立法中的几个具体问题及宗教基本法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我国社会价值走向的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重要的途径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形成具体的法治制度规范,指导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用司法公正引领社会公正,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途径。首先要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 入法治建设的内涵, 把握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 重点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 4 个 维度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回顾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从起步到基本形成的历程,我们可以得出很多有益的启示。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从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大力加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7.
法治原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在法治原则下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公平正义的宪法、立法、司法和执法实现路径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独特法治景观。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入听证制度有助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及时化解高校与大学生的纠纷,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高校应尽可能在涉及学生基本权利的领域引入听证制度。听证主体包括听证组织者、主持人和参加人。具体程序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程序。  相似文献   

19.
辨析政党关系法治化的内涵是政党政治的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实践问题。从软法理论的视角来看,我国学者关于政党关系法治化内涵的观点可分为二种:硬法之治和软法之治。本文从政党关系法治化的目的、手段和表现形式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政党关系法治化的含义,认为政党关系法治化是指以保障人民民主为终极目的,以保障党际民主为直接目的,以对政党权力(主要是执政权)的约束为主要手段,以多种法治形式来规范政党关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风险警示是一种重要的风险预警机制。消费警示、风险公告与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之间是竞合关系而非差异概念,它们在法律属性上均具有复合性。某一特定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法律属性应依据行政行为理论并结合警示行为的具体情况判定。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制度的良性运行应以法治为依托,在行政立法领域要完善配套立法、实现不确定性法律概念的具体化、消解立法冲突;在执行领域应有效消除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实施障碍,即合理平衡价值冲突、确立“一物一权”的品种专属管理模式、尽可能地突破技术限制以及合理界分技术责任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