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考察长脂肪链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的性能,以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11-(3,4-二甲基-苯基)-硬脂酸甲酯、3-二甲胺基丙胺、1,3-丙磺酸内酯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3种长脂肪链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并采用1HNMR及MS进行结构确认。通过表面张力、耐盐性、泡沫性能、油水界面张力性能测试,发现3种长脂肪链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均具有良好的表/界面活性、泡沫稳定性、乳化能力及耐盐性;长脂肪链中引入芳烷基增强了11-(3,4-二甲基-苯基)-十八烷基酰胺丙基-N,N-二甲基磺基甜菜碱(C18DAMSB)的表面活性,临界胶束浓度及表面张力分别为1.57×10-5 mol/L、28.98 mN/m,低于油酸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UC18AMP3SB)及硬脂酸酰胺丙基磺基甜菜碱(R18DMSA);UC18AMP3SB疏水链中的双键使其耐盐性由于优于C18DAMSB和R18DMSA。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10)
在298 K,0.1 mol/L NaCl水溶液中,分别研究了十二烷基酰胺丙基磷酸甜菜碱(C_(12)-APA)/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酰胺丙基磷酸甜菜碱(C_(12)-APA)/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AEO_9)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在不同摩尔比下的表面化学性质,通过常规溶液理论计算了混合体系的协同作用参数。结果表明,SDS/C_(12)-APA混合体系具有比单一表面活性剂更好的表面活性,当摩尔比n(SDS)/n(C_(12)-APA+SDS)为0.5时,混合物的协同作用最强;由SDS/C_(12)-APA和AEO_9/C_(12)-APA复配体系的微极性和胶束聚集数,可简单判定SDS/C_(12)-APA复配体系具有协同效应,而AEO_9和C_(12)-APA形成的混合体系没有协同效应,并且混合体系形成了比原来更小更稳定的胶束结构。 相似文献
3.
烷基酰胺磷酸酯甜菜碱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N,N-二甲基丙二胺与不同碳链长度脂肪酸甲酯缩合制得烷基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进一步与2-羟基-3-氯丙磷酸酯反应,制复纱列新型烷基酰胺磷酸酯甜菜碱。该系列产品具有优良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精制后泔水油(PGO)与N,N-二甲基-1,3-丙二胺(PDA)和氯乙酸钠作用制得了脂肪酰胺丙基甜菜碱(FAB);以羊毛织物为染色材料,对FAB的匀染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n(PGO):n(PDA)=1:3.15,在120℃和相当于PGO质量1.0%的催化剂氢氧化钾的作用下,酰胺化反应2~2.5h,得到收率超过97%的中间体脂肪酰胺丙基二甲基胺(FAA);于80~85℃,FAA再与等摩尔的氯乙酸钠季铵化反应5~6h,得到红棕色透明黏稠状可流动两性表面活性剂FAB,收率达93%。应用实验表明,m(织物):m(水)=1:50,pH=3.5,用织物质量1%的染料,织物质量1%的FAB,80℃,染色60min时,染料上染率78%,移染性和匀染性可与汽巴两性匀染剂AlbegalSet媲美,且染色牢度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磷酸酯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氧氯丙烷、磷酸二氢钠和十二烷基二甲基步胺为原料,合成了磷酸酯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该产品在较宽的pH范围(1 ̄11)内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及泡沫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油酸、N,N-二甲基-1,3-丙二胺与氯乙酸钠为原料合成了油酸酰胺丙基甜菜碱,并评价了其表/界面性能和增黏性能。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物料比对酰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7 h,n(N,N-二甲基-1,3-丙二胺)∶n(油酸)=1∶1条件下,油酸转化率为96.0%;季铵化反应在n(油酸酰胺丙基叔胺)∶n(氯乙酸钠)=1∶1.05,回流反应6~8 h条件下,油酸酰胺丙基叔胺转化率为90.6%。采用FTIR和ESI-MS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结构。油酸酰胺丙基甜菜碱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21×10-5mol·L-1,对应的表面张力γcmc为30.94 mN·m-1,最小烷烃碳数n min为16,可与苏丹高温油藏原油达到10-3mN·m-1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且具有明显的增黏性能。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丙烯腈与二甲胺反应得N,N-二甲胺基丙腈,经加氢制得N,N-二甲基1,3-丙二胺,再与不同脂肪酸甲酯缩合得烷基酰胺丙基甜菜碱系列产品,该产品具有优良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异辛醇聚氧乙烯醚为原料,采用五氧化二磷工艺合成具有不同EO加合数的异辛醇醚磷酸酯,分别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中和成不同类型盐,测定盐的类型及EO加合数对泡沫、乳化、耐碱、渗透以及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相同EO加合数的产品,除钾盐的泡沫性能优于钠盐外,钠盐的乳化、耐碱、渗透性均优于钾盐。对于同盐产品,随着EO加合数增加,泡沫性能减弱;对于液体石蜡,高EO加合数产品表现出较优的乳化性能,对于大豆油,EO加合数对其影响不明显;与室温无碱乳化相比,碱浓度对液体石蜡乳化性能影响不大;对于大豆油,碱性条件下乳化性能变差;耐碱性会随着EO加合数增加而增强;渗透性在EO加合数为碳链长度一半左右,会随着EO加合数的增大或减小渗透性能减弱。对聚酯布、腈纶布、棉布抗静电性能较好的产品分别是C8E5-Na、C8E5-K和C8E5-Na。 相似文献
13.
14.
以三种脂肪酸、N,N-二甲基丙二胺及氯乙酸钠为原料,通过一锅法合成了三种烷基酰胺丙基甜菜碱。在脂肪酸与N,N-二甲基丙二胺的酰胺化反应过程中,最佳反应温度为160℃,优化反应时间为9 h条件下,脂肪酸反应转化率>95%。进一步加入氯乙酸钠进行季铵化反应,优化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 h。在上述反应条件下,通过一锅法合成了月桂酸基、油酸基和芥酸基三种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收率>80%。三种甜菜碱均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随烷基链增长,临界胶束浓度降低。此外,三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受Na+、Ca2+和Mg2+影响较小,表现出优异的抗离子能力。 相似文献
15.
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芥酸和N,N-二甲基-1,3-丙二胺为原料经缩合反应生成芥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再与亚硫酸氢钠和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的3-氯-2-羟基丙磺酸钠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出芥酸酰胺丙基羟基磺基甜菜碱。研究了合成的优化工艺条件,用红外光谱法对产品进行表征,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缩合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为:n(芥酸)∶n(N,N-二甲基-1,3-丙二胺)=1∶1.1,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10 h,催化剂用量为1.5%,此条件下产率为82.7%;季铵化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为:n(芥酸酰胺丙基二甲基胺)∶n(3-氯-2-羟基丙磺酸钠)=1∶1.1,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8 h,此条件下产率为88.1%。产物溶液的cmc为1.78×10-5mol·L-1,30℃时γcmc为40.1 mN·m-1,60℃时γcmc为30.6 mN·m-1;对Ca2+的容忍度达8 g·L-1;质量分数为2%时溶液表观黏度可达204 mPa·s。 相似文献
16.
3-[N-(3-烷氧基-2-羟基丙基)-N,N-二甲基铵]-2-羟基丙基酸性磷酸酯甜菜碱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级脂肪醇、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和磷酸二氢钠为原料,合成了一类新型的磷酸酯甜菜碱两性表面活性剂3-[N-(3-烷氧基-2-羟基丙基)-N,N-二甲基铵]-2-羟基丙基酸性磷酸酯甜菜碱(简称AHDHPB),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定了表面活性。研究了AHDHPB.12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复配体系的降低表面张力能力、降低表面张力效率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合成的两性表面活性剂AHDHPB结构独特,具有较高活性和复配性能。 相似文献
17.
考察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C-9)复配体系的稳定性、表面性能、泡沫性能和润湿性能。结果表明,复配体系稳定性良好,在28%质量浓度范围内为均匀透明的溶液;复配体系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在m(CAB-35)∶m(AEC-9)=8∶2时,临界胶束浓度为最小值52.95 mg/L,最小表面张力26.4 mN/m,表面的饱和吸附量达到最大(7.19×10~(-6)mol/m~2),极性头基所占的截面积最小(0.23×10~(-18)m~2)。在此比例下,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最高,同时发泡能力、稳泡性和润湿性也达到最优值。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化工》2022,(3)
考察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AEC-9)复配体系的稳定性、表面性能、泡沫性能和润湿性能。结果表明,复配体系稳定性良好,在28%质量浓度范围内为均匀透明的溶液;复配体系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在m(CAB-35)∶m(AEC-9)=8∶2时,临界胶束浓度为最小值52.95 mg/L,最小表面张力26.4 mN/m,表面的饱和吸附量达到最大(7.19×10(-6)mol/m(-6)mol/m2),极性头基所占的截面积最小(0.23×102),极性头基所占的截面积最小(0.23×10(-18)m(-18)m2)。在此比例下,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最高,同时发泡能力、稳泡性和润湿性也达到最优值。 相似文献
20.
《精细化工》2017,(3)
以棕榈酸、N,N-二甲基-1,3-丙二胺为原料,通过酰胺缩合反应合成中间产物——棕榈酰胺丙基二甲基叔胺,再与氯乙酸钠反应合成了两性表面活性剂——棕榈酰胺丙基甜菜碱(PAPB),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催化剂KOH用量和4A分子筛对棕榈酸转化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合成产物及其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得到的酰胺缩合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10 h、n(N,N-二甲基-1,3-丙二胺)∶n(棕榈酸)=1.05∶1.00,KOH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在该条件下,棕榈酸的转化率可达92.4%;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12×10~(-4)mol/L,γ_(CMC)为31.63 m N/m,对苯的增溶能力为X=4 980 m L/mo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