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2002年中国申办上海世博会成功以来,长三角区域的会展产业以每年近乎20%的发展速度递增。会展人才的开发与利用是决定未来长三角会展产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世博会为开发长三角会展人才带来了契机。在对上海世博会会展人才的发展现状和解决办法的实证式分析的基础上,回顾了长三角会展人才一体化四个阶段的不同发展内容,指出长三角会展人才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路径。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地区的地方高校"因地而设、受地支持、为地服务",应主动对接区域经济新常态。分析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机械类人才的新需求,阐述了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对接长三角经济新常态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对接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的目标取向:基于长三角经济新常态对机械类人才的新需求,构建新常态下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高等教育机械类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主动适应、支撑协同长三角区域经济新常态的有效机制。从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培养路径优化、课程体系重构、教学范式变革、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等方面探究地方高校机械类人才培养对接长三角经济新常态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语境下,人才成为影响与制约我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才共享作为一种人才流通的渠道;是解决地方人才缺口的重要机制,也是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淮安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重要城市之一,在整个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价值.以淮安市召开第八次党的代表大会为契机,深入研究长三角...  相似文献   

4.
基于无界职业生涯的人才成长与人才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传统职业生涯观念向无界职业生涯的转变,人才成长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同时人才流动成为一种必然现象。对无界职业生涯下人才成长的标准与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利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人才流动与人才成长的关系,构建了以人才成长为目的的人才流动的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5.
人才资源匮乏是制约河北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人才资源流失严重、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人才资源配置效率低是当前河北省人才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个人、单位和社会是影响河北省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河北省必须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政策、制度和发展模式,吸引人才回流河北。  相似文献   

6.
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人才流动难、人才流动率低的问题,从完善人才流动的机制入手,对如何为人才合理流动创设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人才流动难、人才流动率低的问题,从完善人才流动的机制入手,对如何为人才合理流动创设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人才是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基础要素。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促进区域科技人才之间的共享,最大程度发挥区域科技人才共享的协同效应,有助于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依据协同创新理论,首先阐明协同创新与区域科技人才共享的关系,然后从科技人才的共享意愿、共享效率、共享水平等角度,分析现阶段协同创新视域下区域科技人才共享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原因,最后分别从共享理念、共享政策、共享平台、制度保障以及人才共享激励机制等角度出发,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区域科技人才共享,推进协同创新进程。  相似文献   

9.
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面临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构建区域人才共享机制刻不容缓.必须积极克服制约瓶颈,逐步在人才体制框架、市场体系、环境基础和推动力量等方面形成东陇海统一的人才资源共享机制,为产业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邓小平人才思想体系中关于重视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和人才流动的一系列人才开发的新理论,分析了邓小平的人才开发理论对于指导我国当前人才工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创意人才荒现象进行描述并分析了义乌创意人才稀缺的主要原因,进而归纳了创意人才的特性,通过分析开发创意人才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义乌应从教育、人才网络、生态环境和政策支持四个方面开展培育并挖掘本地创意人才和引进并留住外部高端创意人才。  相似文献   

12.
基于苏沪两地区域经济,通过横向比较探讨两地高职教育的异同,明确了高职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探讨了江苏高职教育的区域优势和劣势,阐述了长三角尤其是江苏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与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重要表现形式、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概念和意义;论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交通一体化的关系: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环渤海地区等我国主要城市圈交通一体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从观念一体化、规划建设一体化、政策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管理一体化、信息一体化等6个方面促进我国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城市群公路交通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角度出发, 给出城市群公路交通效率的输入输出指标体系, 建立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模型及带偏好DEA (A-prefer-DEA, PDEA) 模型, 进而对长株潭、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公路交通效率进行有效计算和综合评价.传统DEA模型的评价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公路交通效率为DEA弱有效, 长三角和珠三角公路交通效率为DEA有效;PDEA模型评价结果更直观, 长三角、珠三角和长株潭公路交通效率值分别为1.678 2、1.577 9和0.866 2, 长株潭公路交通效率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差距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构建人口-经济-生态-地理的改进引力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方法从网络密度、中心度、核心与边缘、凝聚子群以及高铁因素等方面探讨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空间关联网络,网络密度较低,上海和苏州的节点中心度最高,上海、杭州等8城市出入度的差值为正值,其城镇化发展对长三角其他城市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2)以上海为核心城市,南京、苏州等为重要中介城市,总体呈现由内到外的圈层结构,发展联系度由核心向边缘城市圈层递减,上海、苏州、杭州等8个城市为核心子群,形成“全国经济中心+重要节点城市+强关联省会”城市组合;3)高铁因素对长三角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空间关联性影响显著,高铁通达性可促进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基于分析,提出核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边缘城市发展,突破区域行政划分,完善都市圈布局,从人口、经济、生态等方面协调并进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优化提高长三角高铁网络密度,通过资源流通促进长三角新型城镇化一体化发展的结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南通市服务外包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人才发展问题。人才质量、结构与产业需求有差距;人才流动性强,培训力度小;人才培养方向单一,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要缓解服务外包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政府在引进和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方面要起到主导作用,在政策上给服务外包业人才以支持,加强平台建设支持服务外包业人才培养,分行业确定人才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就业为导向 实施高职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已有的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进行高职教育的改革,主要包括4个方面: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产学结合、设置特色专业、调整专业结构和布局。  相似文献   

18.
立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改革为主线,以内涵建设和品质提升为核心,针对当前深化人才培养工作改革进行探索和思考,从精品特色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杰出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与协同创新、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招生改革等方面提出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