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四湖表层底泥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程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南四湖湖区29个表层底泥中重金属Hg、Cd、Cr、Pb、Ni、Cu、Zn和类金属As的质量比,得到南四湖湖区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地质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南四湖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四湖已受到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属于中等程度污染湖泊,其中以As、Hg、Cd、Pb元素污染严重。除了As、Cd元素在下级湖表层底泥中的质量比略高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在上级湖的污染程度普遍比在下级湖的高;二级坝以北的昭阳湖湖区潜在生态危害最为严重,其次是南阳湖、微山湖、独山湖和二级坝以南的昭阳湖湖区。  相似文献   

2.
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东莞市望牛墩镇望溪河和聚龙江底泥中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并结合二者的污染特征,为减少河道清淤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提出了淤泥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为评估苏州河市郊段底泥质量,为后续苏州河底泥疏浚提供数据支撑,通过采集苏州河蕰藻浜—真北路桥段23.6km河道32个断面底泥柱状样,来分析不同深度处底泥重金属浓度,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垂向0.7~2.1m,苏州河下游长宁区段金属潜在生态危害高于上游和中游,苏州河市郊段重金属关注污染物主要为汞和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黄河以北段输水干线及其相关河道底泥重金属进行地累积指数污染评价、潜在生态危害评价,得出黄河以北段输水干线及其相关河道底泥中重金属汞表现为中度污染和中等生态危害程度的结论,并提出了水质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长江中下游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对长江中下游主干河流及湖泊的27个断面的底泥进行采集并测定镉、铅、铬、铜、锌、砷和汞的浓度。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并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重金属的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g、Cd、Pb、Cr、Cu、Zn和As的含量分别为0.010~0.55 mg/kg、0.016~0.17 mg/kg、13.04~110.03 mg/kg、42.03~121.03 mg/kg、21.70~75.10 mg/kg、48.01~750.01 mg/kg和6.03~82.95 mg/kg。重金属浓度较高的地方位于较为发达的城市(武汉和南京)、采矿业发达的地区(安庆、大通和芜湖)、港口城市(城陵矶)以及湖泊(鄱阳湖和东洞庭湖)。由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可知,7种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大小顺序为:HgAs PbCdCuCrZn。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b、Cd、Zn、Cu、Hg和Cr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农业活动及生活污水,As主要来源于采矿业和航运业。长江中下游及湖泊底泥所有点位的Pb、Cu、Cr、Zn和Cd均处于轻微潜在生态风险状态,As和Hg在部分点位具有较高潜在生态风险。结合所有重金属元素来说,长江中下游以及湖泊底泥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6.
青狮潭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桂林青狮潭水库由东湖和西湖两部分组成,为了研究青狮潭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测定了青狮潭水库不同位置底泥中5种重金属(As,Cd,Cr,Hg,Pb)的含量,并通过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东湖底泥中As和Cd含量较西湖高,西湖Hg和Pb含量高于东湖;底泥中Cr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船只通行是造成Pb污染的主要原因;东湖底泥中As和Cd可能主要来源于东江上游煤矿开采;西湖底泥中As,Cd,Hg与营养元素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来源可能与周边农业活动和前期水库内网箱养鱼有关;根据地累积指数,重金属污染强度排序为Cd,As,Pb,Hg,Cr,Cd和As为主要污染元素;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大小排序为Cd,Hg,As,Pb,Cr;东湖底泥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强于西湖。  相似文献   

7.
珠江长州断面底泥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珠江广州河段长州断面底泥中重金属镉、铬、铜、铅的质量比,采用Tessier形态分类法对它们在底泥中的存在形态进行了提取和测定。监测分析表明,该断面底泥中镉、铬、铜、铅质量浓度均高于全国湖泊底泥中的平均值。该断面底泥中镉、铬、铜、铅质量比分别为广东土壤背景值的49.50倍、3.62倍、14.24倍、5.51倍,底泥成为这些重金属的富集地。镉以可交换态为主,占总量的比例为47.47%;铬和铅以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2.35%和47.28%;铜主要以有机态及硫化物结合态为主,占49.06%;残渣态较低,占18.26%。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断面底泥中的镉、铬、铜、铅进行了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镉潜在生态危害强,铬、铜、铅的潜在生态危害轻微。  相似文献   

8.
以粤北乐昌铅锌矿区水道(包括铅锌矿废水排泄沟、霜降河段及武江段)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分析了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对其污染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在各采样点含量均超过清洁对照点;底泥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范围是为2.25-60.5,平均为35,综合评价等级为Ⅳ级,属于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南昌市湖泊重金属污染特征现状,论文以青山湖、象湖及前湖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湖泊水体及沉积物重金属Cr、Ni、Cu、Zn、Cd、Pb水平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地质累积指数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湖泊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判别各研究水域重金属污染源。结果表明水域中Cr、Cd与Pb为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前湖面临着最为严重的水体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中Ni、Cu、Zn、Cd、Pb存在不同程度风险,各湖泊中沉积重金属风险程度从大到小均为Cd>Cu>Pb>Ni>Zn。前湖生态风险程度最大,其次是象湖。主成分分析表明湖泊重金属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与废水废气排放。因此为避免进一步污染,应合理规划交通,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提升污水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乐昌铅锌矿废水经排污沟进入霜降河并最终流入武江。对该三段水域底泥进行样品采集和化学分析,应用地积累指数Igeo对底泥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底泥重金属Pb、Zn、Cu背景值含量分别为5.82 mg/kg、63.5 mg/kg和2.59 mg/kg;据此计算的地积累指数Igeo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体底泥重金属Pb达到极强度污染,Zn和Cu均为强度污染。从元素的污染频率分析(Igeo>0各级所占的百分比之和)来看,Pb的污染频率较小,Zn和Cu都达到100%;但是,值得注意的是,Pb达到极强度污染的频率却高达67%,明显比Zn和Cu要高。总体上,霜降河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稍强于排污沟,而显著强于武江段。  相似文献   

11.
大燕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燕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对大燕河干流和支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物进行了分析,并采用Hakanson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燕河干流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支流,重金属含量高于广东省土壤背景值,Cu、Cd、Zn、Pb、Hg超出了土壤环境质量Ⅰ级标准。沉积物中重金属Cu、Cd的富集系数明显高于其他重金属,不同采样点重金属超出背景值的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呈现干流高于支流,下游高于上游的特征。沉积物中重金属具有极强的生态危害,各种重金属造成的平均生态危害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CdHgCuAsPbZnNiCr,其潜在生态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以巢湖优势种淡水贝类——环棱螺与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HNO_3-HF-HClO_4全消解法消解,然后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对二者重金属(Cd,Cr,Cu和Pb)的总量分布进行研究,同时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及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均方根综合指数评价二者重金属风险。结果表明:巢湖沉积物均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金属Cd,Cr,Cu,Pb污染,其中以Cd的潜在生态风险最大,而环棱螺中则以Pb和Cr为高风险元素;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分析显示,巢湖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来源具有相似性,而环棱螺对重金属的积累因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环棱螺体内的重金属来源不同。因此,在未来的巢湖环境治理过程中,可着重考虑对重金属Cd,Cr,Pb的治理,同时应加大对贝类等生物监测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骆马湖沉积物重金属及营养盐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37 Cs定年技术对骆马湖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定年,同时测定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和营养盐含量的垂直剖面与水平分布。结果显示:骆马湖沉积物的平均沉积速率为3.5mm/a;在垂向上,随着沉积物深度变浅,营养盐含量逐渐升高,而大部分金属元素含量保持稳定或减少,只有Cd和Pb含量明显升高;在平面上,大部分金属元素的含量峰值出现在湖心区域,而营养盐的含量峰值出现在西部和南部湖区。可见骆马湖受人为污染影响严重的主要是重金属中的Cd与Pb和营养盐,且湖心区域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14.
为顺利开展城市河道污染整治工程,有效控制河道底泥引发的二次污染,研究河道底泥污染特征并分析其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台州安溶泾河道底泥检测结果,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聚类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底泥重金属含量、污染状况、空间分布、生态风险等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底泥中Cu、Zn、Pb、Cd这4种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湖泊的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城市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也日趋严重。城市湖泊的富营养化通常表现为磷限制,而湖泊沉积物是磷的主要归宿地。研究沉积物中磷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对探明其污染状况及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与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洋澜湖作为典型的城市湖泊,近年来存在富营养化问题,以洋澜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表层沉积物中的总磷(TP)浓度及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磷的污染情况进行评价,并选取3个代表性区域分析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垂向分布。结果表明,洋澜湖表层沉积物中TP的浓度为528~3 568 mg/kg,平均值1 096 mg/kg,其中西湖湖区的TP浓度最高,平均值1 362 mg/kg;洋澜湖表层沉积物总磷污染评价指数为0.88~5.95,表明整个湖区的沉积物均呈现一定程度的磷污染,其中轻度污染区域所占比例为9.38%,中度污染区域所占比例为32.81%,重度污染区域所占比例为57.81%。通过对沉积物中磷形态进行分析,沉积物中可交换态磷所占比例较小,铁铝结合态磷所占比例最高,是洋澜湖沉积物中磷释放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和评价洞庭湖重金属污染现状,选取洞庭湖区及不同入湖水系共24个采样点分别研究表层水及底泥中重金属的浓度水平,采样点的布设覆盖了整个湖区及湖区的入水、出水水系,在空间上保证了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完整性。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同时对湖区重金属进行了Pearson相关关系分析,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洞庭湖区的重金属污染现状。结果表明:湖区内监测点位Cr,Cd,Pb,Cu,As,Hg的平均值分别为地球化学背景值的2. 0,10,2. 2,2. 3,6. 6倍;洞庭湖底泥中不同种类的重金属Igeo表现为Cd Hg Pb Cu Cr As,湖区内Itot(综合地累积指数)值表现为东洞庭(君山)南洞庭(万子湖)西洞庭(目平湖);各重金属潜在风险程度表现为Cd Hg As Cu Pb Cr,Cd和Hg的生态风险贡献率之和为87. 78%;湖区内的RI值在25. 32~222. 40之间,平均值128. 49,与2013年相比RI值显著降低,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湖泊中重金属污染状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重金属元素的生理毒害作用,选择武汉市区、近郊、远郊六个代表性湖泊水体研究其水、沉积物、鱼样品中主要毒害重金属元素Hg,Cd,As,Pb,Cu,Cr,Ni,Zn的污染状况。采用原子荧光测试样品中Hg含量,其他元素用ICP-MS测试。结果表明:市区湖泊水、沉积物及鱼中重金属含量多数明显高于郊区湖泊,其中水及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研究区相应环境背景值对比有显著富集,但湖泊水中重金属含量大多可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要求,鱼中重金属含量也可满足相应GB 2736—1994《淡水鱼卫生标准》。市区湖泊与郊区湖泊样品重金属污染程度对比而言,市区湖泊明显表现出受到一定人为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