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素桥 《海河水利》2021,(z1):58-61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在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的构建中主要有两大任务,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通过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内容的介绍,针对"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水管单位建立"双重预防"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利工程领域存在着内部管理及外部环境影响等各种不确定因素,施工安全事故多发的状况依然存在。在总结施工安全标准化的基础上,以项目管理为平台,基于PDCA循环四阶段结合施工流程针对性提出6体系管理法,通过实施培训体系、责任体系、风险辨识分级管控体系、项目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和项目安全生产评价分析与决策支持体系,为安全管理策划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可从根本上防范化解施工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3.
陈钟  陈星辰  孙松  傅金  张杰 《江苏水利》2022,(12):45-48+57
为建立水管单位安全预防体系动态评估模型,引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结合石港站工程实际,首先构建“双预防”体系,对挑选出的专家进行权威性判断,得出权向量,再对工程进行风险评价,使用权向量对风险值进行修正,判断出风险因素。同时,引入安全网格化巡查方法,对工程进行隐患排查,筛选出主要隐患,结合风险因素,得出工程主要防控因素,采用对策性鱼骨法对风险因素提出管控措施,最终形成评估模型,为水利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预防”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种安全问题也不断突显,由各类安全隐患所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隐患排查治理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考虑水利行业的特殊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立应充分考虑季节性因素影响,建立更符合实际的动态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文章以沂沭泗流域为例,从隐患的分级、分类、以及动态机制建立等方面探讨季节性因素对水利工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降低事故带来的次生灾害,需要从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方面入手,建立起双重预防机制。通过对其风险辨识、评估方法、控制措施、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总结了现阶段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对策。旨在通过这些措施减少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保障项目施工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实现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安全双重预防机制智能化管控平台,运用平台内置模块对风险进行全面排查、辨识与评估,以生产项目为风险管控单元、以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为切入点,对生产项目实施动态、精准监管,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相似文献   

7.
根据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与安全建设要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已经成为项目建设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结合金安桥水电站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实践,从工作机制与管理两方面,总结探讨了建设项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与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在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面对时代发展新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的积极探索,是一项富有创新性的工作,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海委直属水利工程点多面广,大部分工程建成时间较久,硬件设施老化,安全生产隐患多发。海委结合自身实际,逐步建立了隐患排查责任体系,形成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落实安全隐患管控措施,初步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但目前仍存在隐患分类标准不明确、隐患治理资金难落实、基层水管单位对隐患排查认识不足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加快隐患分类标准制定、设立隐患治理专项资金、强化行政问责和责任考核、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4Y管理在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中的运用,得出结果导向,决定了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产出,安全风险得到高效管控,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彻底到位,公司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人民黄河》2016,(12):132-135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对地质灾害隐患根据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进行分级,是灾害发生事后分级的一种方法,不利于预防和控制地质灾害的发生。结合黄河上游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提出对水电工程地质灾害发生前进行分级的方法,综合了失事危害程度和失事风险水平两个因素,将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隐患分为四级进行管理。其目的是指导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治工作,对隐患点按照轻重缓急,分别采取不同措施加以应对:对灾害隐患突出、工程治理条件较好的隐患点,可分期实施工程治理;对灾害隐患一般、已逐步趋于稳定的隐患点,采取动态监测为主的防范措施。该方法在黄河上游水电工程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分级和防治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简要介绍水利安全生产总体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利隐患排查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水利隐患排查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隐患的排查、治理、销号、登记以及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等。强调做好水利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大力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所有企业的法定责任,已被写入《安全生产法》。溪洛渡水力发电厂在2018年开始逐步建设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并形成危险源和风险分级清单,实现风险分层、分级管理,动态开展风险辨识,坚持每日隐患排查,注重实施效果的检查考核和反馈,不断提升源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小水电》2020,(4)
为实现水利工程双控体系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监督管理水平,以小浪底管理中心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为平台,从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信息化模块的设置、功能的实现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小浪底管理中心安全生产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际达 《中华建设》2007,(10):21-22
前不久,记者随同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督察组来到安徽,发现该省建设系统正在推行一套全新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这套以“悬剑”、“扁鹊大哥”和“监理合伙人”命名的体系,相比以往的安全生产监管方式,更加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所强调的以人为本。这套体系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如何将人性化管理与安监工作相互融合?如何探求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记者就此采访了安徽省建设厅厅长倪虹。  相似文献   

16.
2008年以来,水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水利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为进一步推进“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水利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汛期和奥运会期间安全生产的通知》。要求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在建水利水电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管,  相似文献   

17.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施工与枢纽运行同时进行,工程建设标准高、难度大。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项目法人,认真履行质量管理职责,与政府、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一起建立了既统一协调又各自分工明确的质量保证体系,详细制订了各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各单位全面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隐患排查治理,在保证枢纽安全度汛和正常运行的同时,使大坝加高工程施工质量一直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18.
水电站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工作是遏制水电站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剖析水电站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现状,梳理找出水电站隐患排查工作存在的问题,详细介绍了模块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清单编制方法,提出了以二维码技术为载体,建立阵列式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方法。以某水电站为列,对比了实施阵列式隐患排查方法前后的效果,实践证明,阵列式隐患排查方法能有效推动水电站全员自主排查隐患,实现水电站安全生产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能及早地发现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水电站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9.
许静 《治淮》2022,(3):13-15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淮委开展了制度建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教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作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我认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扭住责任落实这一"牛鼻子".  相似文献   

20.
水利管理     
《中国水利》2012,(24):28
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深入推进开展挂靠借用资质、违规出借资质专项清理,促进建设市场规范有序。完成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研究编制工作,印发《水利行业廉政风险防控手册(工程建设管理分册)》。加强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累计发布近2000个从业单位16万多名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公开曝光145个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全国水利行业累计排查项目29095个,发现问题12402个,绝大部分问题得到整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