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沉积Zn-Ni合金纳米多层膜的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Zn-Ni合金纳米多层膜的耐蚀性能,制备了纯锌、锌镍合金及镍含量不同的锌镍合金纳米多层膜3种镀层.采用中性盐雾试验、浸泡试验和电化学试验法对锌镍合金多层膜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采用EDAX、锌镍合金相图、扫描电镜,对多层膜的成分、相结构和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多层膜是由含镍量为14%左右的低镍层和含镍量为77%左右的高镍层叠加而成,其低镍层的相结构主要为γ相,高镍层的相结构为γ+α2种相组织的混合相;多层膜表面较为致密,无明显的缺陷组织,其调制波长为366 nm左右,其耐蚀性能优于纯锌镀层和锌镍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2.
脉冲电镀Ni-P合金工艺及镀层的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慧  陈小华  易斌  曾斌  曾雄  刘云泉 《材料保护》2012,45(3):41-43,51,1
采用脉冲电镀法通过改变平均电流密度和占空比制备了Ni-P合金镀层,利用SEM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用螺旋测微仪测试了镀层的沉积速度,并通过盐水浸泡试验和极化曲线测量考察了镀层的耐蚀性能,以获得最佳的脉冲电镀参数。结果表明:平均电流密度为3 A/dm2、脉宽ton为2 ms时,镀层沉积速率较好;占空比为1∶5时镀层表面晶粒细化效果较好,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铬镀层具有许多优点,但对环境有严重污染。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了含22%w,26%w,31%w和36%W的纳米晶Ni—W—Cr—Nd合金层,用作代铬镀层。通过扫描电镜、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等对代铬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和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动电位扫描、电化学阻抗技术考察了其耐蚀性能。结果表明:4种W含量的Ni—w—Cr...  相似文献   

4.
通过浸泡法测量了镀镍冲孔钢带在Ni(NO3)2溶液中的腐蚀速率,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XPS分析进行了镍沉积层在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冲孔钢带基体沉积镍层显著改善了抗腐蚀性能,镍沉积层的固有性质和钝化膜的形成是提高镀镍冲孔钢带防腐性能的主要因素,相比于Watts镀液,从柠檬酸钠溶液中制备的镀镍冲孔钢带极化电阻高、腐蚀电流小、电极转移电阻大和腐蚀速率小。  相似文献   

5.
Ni-P/纳米SiC复合镀层的电化学行为及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研究纳米SiC对Ni-P电镀层在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电沉积制备了Ni-P/纳米SiC复合镀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镀层的微观形貌,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Ni-P/纳米SiC复合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经过24 h浸泡,非晶Ni-P镀层和Ni-P/SiC2复合镀层在3.5%NaCl溶液中具有较高的电荷转移电阻,表现较好的耐蚀性;Ni-P/SiC20复合镀层在NaCl溶液中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Nyquist谱半圆弧减小,因而镀层耐蚀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乔玉卿  赵敏寿  田冰  朱新坚  曹广益 《功能材料》2005,36(12):1875-1878
利用高能球磨方法制备纳米Mg2Ni储氢合金,用于高容量MH/Ni电池氢化物电极电化学性能研究。XRD和TEM测试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Mg2Ni合金的历程为合金化——非晶化——纳米晶化,球磨时间直接影响Mg2Ni合金的结构。高能球磨20h可以制备非晶态Mg2Ni合金,比普通的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非晶态Mg2Ni合金的时间减少了约5倍之多;高能球磨30h可以制备纳米晶态Mg2Ni合金,粒径在10nm以下,有团聚现象。研究了Mg2Ni纳米氢化物电极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化学性能,并从热力学角度就Mg2Ni纳米氢化物电极的某些高温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解释和推测。实验结果表明:在30~70℃范围内,随着温度增加,氢化物电极的电化学容量逐渐增加,在70℃时电化学容量可达530.5mAh/g,约为30℃放电容量273.2mAh/g的2倍,Mg2Ni纳米氢化物电极具有较好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及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这表明机械合金化方法制备的Mg2Ni纳米氢化物电极具备电动车用大型MH/Ni电池负极材料的初步条件,但容量衰减严重。  相似文献   

7.
章江洪  张英杰 《材料工程》2011,(4):84-88,93
通过SEM,XPS,XRD分析稀土转化膜形貌、结构及物相,由浸泡实验、中性盐雾实验、电化学测量电化学参数,对比镀锌层、稀土转化膜及低铬酸盐转化膜样品的耐蚀性能,并计算稀土转化膜在5%NaCl溶液中的腐蚀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稀土转化膜是由微小颗粒堆积而成的完整、细密的锌和铈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复合膜层,该膜层对基体镀锌层的覆盖性较好,阻碍了O2的传输和电子的传递,对腐蚀的阴、阳极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降低腐蚀动力,有效地保护了基体不受腐蚀介质的侵蚀,可有效提高镀锌层的耐蚀性能,其耐蚀性能优于低铬酸盐转化膜。  相似文献   

8.
研制高活性的电催化剂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研究以三乙胺为碱性络合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 采用液相合成法制备PtCo纳米合金电催化剂, 再通过高温热处理实现最佳电化学性能。采用各种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测定, 探究硼氢化钠、三乙胺的添加量及高温热处理对催化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 适量的硼氢化钠可提升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面积, 三乙胺可以改变催化剂的质量活性, 高温热处理能有效提升催化剂的质量活性, 极大提升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ORR)能力; 在同一测试体系下, 添加100 mg硼氢化钠及100 μL三乙胺在500 ℃高温热处理条件下制备的PtCo纳米合金电催化剂的质量活性达到133 mA/mgPt, 是田中贵金属工业株式会社(TKK)商用PtCo合金催化剂的3倍。  相似文献   

9.
脉冲电沉积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S)等方法研究脉冲电沉积法制备的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和合金成分.测定不同退火温度下纳米晶Ni-Co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并着重研究Ni-23.5%Co(质量分数)合金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纳米晶Ni-Co合金在低温退火后显微硬度有所升高,在250℃时达到最高值,然后随退火温度的继续升高而降低.纳米晶Ni-23.5%Co合金镀层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从原始晶粒尺寸13.5nm长大到300℃时的98.5nm,在升温速率为20K·min-1的DSC曲线中,Ni-23.5%Co合金在约300~350℃一直是低能放热,随后出现明显的放热峰,其峰值温度为372℃,放热焓为14.22J·g-1.通过测定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DSC曲线峰值温度,由Kissinger方程求得纳米晶Ni-23.5%Co合金镀层的晶粒长大激活能为212.SkJ/mol.  相似文献   

10.
李青  林居红 《功能材料》2003,34(2):140-142
从模拟试验液中溶出的离子量方面.比较了牙科用金属及合金的耐蚀性能.讨论了牙科用金属及合金在成型及使用过程中其耐蚀性能下降的因素.如铸造、研磨和异种金属间的接触等。概述了近年开发的牙科用新型合金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硫酸盐Zn-Fe合金镀层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纯Zn-Fe合金[含Fe0.2%-0.8%(wt)]镀层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利用电化学综合测试仪研究了纯Zn和Zn-Fe合金镀层的极化电阻和腐蚀电流,结果表明:Zn-Fe合金镀层表面较纯Zn镀层表面光亮,晶粒更为粒小,Zn-Fe合金镀层的极化电阻更高而腐蚀电流较纯Zn镀层显著减小,Zn-Fe合金择优取向生长面为(002),纯Zn的择优取向生长面为(100).  相似文献   

12.
在硫酸盐型Zn-Ni合金镀液中,分别采用直流电沉积和周期换向脉冲电沉积方式制备Zn-Ni合金镀层。通过研究电源输出波形对Zn-Ni合金镀层微观形貌、XRD图谱特征以及耐蚀行为影响的规律,发现采用脉冲电沉积法制备的Zn-Ni合金镀层具有较好的微观形貌,镀层表面平整、结晶细致,镀层的自腐蚀电流小,耐蚀性好。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参数周期换向脉冲电沉积法制备新型合金镀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镍镀层具有较好的耐蚀性和耐磨性,单纯的镍镀层易存在孔隙、晶粒粗大等缺陷,在镀镍时加入少量稀土元素可以显著提高镀层的性能.为此,通过改变电镀液成分和电流密度,在Q235基底上电镀形成一系列NiCoCe合金层,通过浸泡试验及电化学试验评价表面处理前后耐蚀性能的变化.结果 表明:添加0~0.4 g/L Ce元素可以通过细化晶...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九水硝酸铁和四水合醋酸锰为原料, 无水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 配置了均一稳定的前驱体纺丝液,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Mn(COOH)2/Fe(NO3)3复合纳米纤维, 高温煅烧后得到了锰酸铁(FeMnO3)纳米纤维毛毡, 用其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BET比表面积分析仪等研究样品的表观形貌与晶型结构。结果表明: 煅烧后制得的FeMnO3纳米纤维毛毡具有良好的形貌结构, 比表面积为9.9 m2/g, 当温度达到470 ℃后, 曲线变得平缓, 热重损失不明显。充放电、循环伏安以及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FeMnO3纳米纤维毛毡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及电稳定性, 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264 mAh/g, 在50 mA/g电流密度下经过37次循环后其比容量仍保持在533 mAh/g; 在循环50次后, 阻抗约为170 Ω, 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
结晶态WO3膜电致变色性能及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控溅射沉积获得的非晶态WO3膜在空气中分别加热200℃,250℃,300℃,350℃及400℃,并保温30min进行热处理。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非晶态WO3膜的电致变色性能下降。当然热处理温度高于350℃时,非晶态转变成结晶态。着色的结晶态WO3膜在可见光谱范围(0.38 ̄0.78μm)及太阳光谱范围(0.34 ̄2.5μm)内吸收调制能力低于非晶态WO3膜,但是结晶态WO3膜在近红外区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16.
磁控溅射沉积获得的非晶态WO3膜在空气中分别加热200℃,250℃,300℃,350℃及400℃,并保温30min进行热处理。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非晶态WO3膜的电致变色性能下降。当热处理温度高于350℃时,非晶态转变成结晶态。着色的结晶态WO3膜在可见光谱范围(0.38~0.78μm)及太阳光谱范围(0.34~2.5μm)内吸收调制能力低于非晶态WO3膜,但是结晶态WO3膜在近红外区有较强的反射调制。基片加温到220℃以上沉积得到的WO3膜均为结晶态。这种结晶态膜的电致变色性能优于空气中热处理得到的结晶态WO3膜,但两种膜的变色性能与各自的制备温度没有明显的依赖关系。在相同的电化学测试参数条件下,结晶的WO3膜的变色响应速率低于非晶态膜。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X射线衍射分析判定,结晶态WO3膜在HCl电解液中施加电信号发生着色/退色是由于H+的注入/抽取所致,在着色的膜中存在着W6+,W5+及W4+离子。  相似文献   

17.
TA19合金是我国近年开展研究的700MPa级工业钛合金,名义成分Ti-4A1-2V,属近α钛合金,其主要成分与俄罗斯的ПT3B合金相同,可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中,是制造舰艇、船舶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18.
镍—钨—磷非晶态合金的电沉积方法及耐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研究了Ni-W-P非晶态合金的电沉积方法,讨论了电解液组成、温度及pH值对镀层结构的影响。由X射线衍射实验测定了镀层结构和晶粒尺寸,分析了非晶态层的形成规律。及极化曲线分析并比较了电沉积Ni-P,Ni-W及Ni-W-P非晶态合金镀的腐蚀行为。  相似文献   

19.
镍-钨-磷非晶态合金的电沉积方法及耐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Ni-W-P非晶态合金的电沉积方法,讨论了电解液组成、温度及pH值对镀层结构的影响。由X射线衍射实验测定了镀层结构和晶粒尺寸,分析了非晶态镀层的形成规律。用极化曲线分析并比较了电沉积Ni-P、Ni-W及Ni-W-P非晶态合金镀层的腐蚀行为。  相似文献   

20.
对流动催化剂法制备的平均直径为6nm的多壁纲米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MWNTs)进行纯化处理,提纯后的多壁纳米碳管利用透射电镜(TEM)表征和电化学储氢研究。同时对该纳米碳管电极进行了自放电实验。结果表明:多壁纳米碳管具有奶高的电化学储氢容量(739mAh/g),但氢与多壁纳米碳管之间的作用力很微弱,氢很容易从多壁纳米碳管中逃逸出。另外,通过对多壁纳米碳管的气相储氢性能的测试,根据实验结果推测;纳米碳管电化学储氢和气相储氢的主要吸附机理相同,即都是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