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均匀沉淀法制备超微细透明氧化铁黄颜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eSO4和CO(NH2)2为原料,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超微细透明氧化铁黄颜料,讨论了反应条件对产品晶粒大小及分布的影响,得出了优化的工艺条件,FeSO4浓度为1.0mol/L。原料磨尔比n[尿素];n[Fe^2 ]=3.5:1,空气通入量6L/h,复合添加剂用量0.3%。 相似文献
2.
均匀沉淀法制备钴蓝颜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用尿素为均匀沉淀剂,在液相中制备钴蓝资料的方法,探讨了制备钴蓝前驱体过程中尿素的水解行为及表征,研究了钴蓝前驱体制备过程中的成核机理,并对所制产品与传统干法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均匀沉淀法制备钴蓝颜料比干法焙烧温度低,晶型好,粒度均匀,粒子形貌整齐,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3.
4.
以工业纯氧化钴和氧化铝为原料,通过固相法合成CoAl2O4尖晶石型钴蓝颜料。采用色度分析、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微型光谱仪等测试手段,研究煅烧温度、保温时间以及矿化剂等工艺参数对样品呈色、反射强度、晶相结构及CoAl2O4尖晶石晶粒大小和发育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混合相转移催化剂法合成水杨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仁兴 《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1):22-24
将混合相转移催化剂应用到Reimer-Tiemann反应中合成水杨醛,经优化条件,得率可达71.45%,并避免了焦油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采用湿化学沉淀法制备Fe2O3-大片云母红色珠光颜料,对合成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DTA确立煅烧温度,利用XRD对合成产物进行物相分析.通过实验,确定的最佳参数为:体系的pH控制在3.0—3.5,水浴温度为85%,反应液的浓度为4%-8%,样品的煅烧温度为850℃.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珠光颜料具有较好的耐酸、耐碱、耐候性. 相似文献
7.
用相转移法在金刚石表面沉积二氧化钛,探讨了沉积工艺条件,覆层在高温和人条件下被还原为单质金属钛,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金刚石表面有钛和碳化钛生成,考察了金刚石复合体中金刚石与基体金属之间的结合状况,结果表明沉积了钛涂层的金刚石与胎体金属之间的粘结强度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用氯氧化铋制备铋黄颜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铋中矿湿法冶金中产出的氯氧化铋为原料,经过溶解杂质、净化固相、固相转化、溶解造液,然后在沉淀剂的作用下,采用新的合成工艺,制备出色彩鲜艳、无毒的高级无机黄颜料。本文介绍了该颜料的制备工艺、反应的最佳条件和产品的分析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以FeCl3·6H2O和NaOH为原料,Tw een-80为分散剂,在室温下通过固相反应制备前驱物,然后煅烧前驱物制得纳米氧化铁。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前驱物的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对产物的影响。利用XRD对制备的纳米氧化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产物为纳米α-Fe2O3。表面活性剂Tween-80可使产物的产率明显提高,粒径减小;随煅烧温度的提高,煅烧时间的延长,产物的粒径先减小,再增大。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2h,制得的α-Fe2O3的平均粒径为21nm。 相似文献
10.
熊果甙的相转移催化合成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熊果甙的化学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相转移催化法,用溴化四丁基铵作催化剂,常压下进行糖甙化反应,所得五乙酰熊果甙经脱保护基后以44%的总收率(以葡萄糖计)得到熊果甙,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所证实,该方法为常压反应,且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了高,具有一定的工业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钛白粉厂副产物硫酸亚铁为原料,以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空气氧化法制备超细透明氧化铁黄.分别研究了影响晶种形成和晶体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优化实验,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晶种制备阶段:温度为30℃,空气流量为2L/min,溶液的pH为4~6,搅拌速度为400r/min,Fe2+浓度为1mol/L.晶体生长阶段:温度为85℃,空气流量为2L/min,溶液pH为4~6. 相似文献
12.
湿化学法制备氧化物超微粉体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湿化学法制备氧化物超微粉体的基本原理,通过探讨各因素对氧化物超微粉体粒径大小及其分布作用机理的影响,分析限团聚体产生的机制,给出了控制氧化物超微粉体粒径大上及分布,消除团聚体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溶胶-凝胶法与冷冻干燥技术结合制备纳米氧化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溶胶 -凝胶法 ,结合冷冻干燥技术制得了粒径在 2 0~ 30 nm之间的均分散球形 α- Fe2 O3纳米粒子。用 TEM、XRD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制备条件对产物粒径、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初始铁盐浓度对产物粒径影响不明显 ,可以在较高初始浓度下制备纳米 α- Fe2 O3;p H值、焙烧温度对粒子形貌和大小有一定的影响 ,但焙烧时间对产物粒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15.
络盐法制备纳米晶铟锡氧化物(ITO)粉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铟、SnCl4.5H2O为原料,采用络盐法制备了一次晶粒平均尺寸小于15 nm、费氏粒度为148.5 nm、粒径分布较窄、在800~3 600 cm-1间对红外光的吸收或反射率在90%以上的纳米晶铟锡氧化物(ITO)粉末.通过制备络合盐晶体(NH4)2InCl5.H2O和(NH4)2SnCl6,证实反应初始溶液中有络离子存在.研究了络离子本身以及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对ITO粒径的影响.用XRD、红外光谱仪和激光粒度仪对ITO粉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络离子浓度的增加有利于ITO粉末粒径的变小,分散剂的加入有利于ITO费氏粒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以丙烯酰胺、多聚甲醛、正丁醇为原料,通过羟甲基化反应和醚化反应制备正丁氧基亚甲基丙烯酰胺的方法。讨论了羟甲基化反应、醚化反应中体系PH值及原料配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将合成出的正丁氧基亚甲基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单体合成的涂料印花粘合剂,用该粘合剂进行涂料印花后,其各项牢度与在相同条件下以痉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单体合成出的涂料印花粘合剂的各项牢度相近,突出的优点是避免了以羟甲基丙烯酰胺为交联单体合 相似文献
17.
新显色剂BTACIPACA的合成及与铁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合成一种新的杂环不对称双偶氮变色酸 2 苯并噻唑偶氮 7 (4’ 氯苯偶氮 ) 1 ,8 二羟基萘 3 ,6 二磺酸 .研究在pH6.2 的邻苯二甲酸氢钾 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显色试剂与Fe(III)的显色反应特性 .结果表明 :试剂与Fe(III)及CTMAB形成 2∶1∶1的三元络合物 ,显色反应 5min完全并至少可稳定 4h ,以试剂空白为参比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69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8.0 7× 1 0 4 L·mol- 1·cm- 1,质量浓度在 0~ 5 μg/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用拟定的方法测定石灰石、高炉渣中Fe(III)的含量得到满意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8.
张宏波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1,(1)
研究了N192 3 上胺 2 0 5 正庚烷乳状液膜对钪的富集与分离 .考察了外相酸度、流动载体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乳水比Rew、油内比Roi对迁移钪的影响 ,获得了富集钪的工艺参数 .该乳状膜对钪迁移率高 ,铁不迁移 ,钛等迁移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用废铁屑、硫酸酸洗废液和硅酸钠为原料,经酸浸、催化氧化、水解和聚合等过程制备聚硅酸铁(PSF)絮凝剂的方法。探索了对铁浸出率和PSF絮凝性能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包括硫酸温度、浸出时间、氧气流量、Fe/Si比、硅酸活化PH、硅酸活化时间、陈化时间。确定了合理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对絮凝剂PSF处理工业废水的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与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氯化铝(PAc)的絮凝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SF具有良好的絮凝性能,能有效改善废水中的浊度和色度,去除悬浮物(SS)和CODcr;用量为90mg/L时,浊度、色度、SS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2.3%,93.3%,92.9%,80.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