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国粉体工业》2007,(1):42-43
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纳米颗粒在液相中受到范德华力液桥力等引力的作用,极易形成难以分散的团聚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纳米颗粒形成硬团聚而板结。团聚和板结的纳米材料无法经过粉碎研磨恢复到纳米尺寸,失去纳米材料的性能。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专利申请量就高达到40条之多,技术竞争进入白热化,但这些专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纳米产业的世界著名难题——纳米团聚问题。  相似文献   

2.
技术背景: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纳米颗粒在液相中受到范德华力液桥力等引力的作用,极易形成难以分散的团聚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纳米颗粒形成硬团聚而板结。团聚和板结的纳米材料无法经过粉碎研磨恢复到纳米尺寸,失去纳米材料的性能。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专利申请量就高达到40条之多,技术竞争进入白热化,但这些专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纳米产业的世界著名难题——纳米团聚问题。技术特点:DLVO理论是研究粒子胶态行为的经典理论,该理论认为:Zeta电位是反映粒子稳定,聚集,聚沉,絮凝的一个重要参数,当粒子表面电荷密度较高时,粒子有较高的Zeta电位,粒子间的静电斥力较大,乳液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本专利在DLVO理论基础上,利用纳米二氧化钛在酸性环境中产生的静电斥力,克服了范德华力液桥力液体表面张力等引力作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纳米材料的内部空间结构,直接生成纳米粉体,无须任何形式的粉碎研磨。试制品经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检测,颗粒直径只有十个纳米,并具优良的分散性。本专利优化洗涤方法,可降低总体成本。纳米二氧化钛无团聚生产技术是纳米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极具...  相似文献   

3.
(专利申请号:200410014475.2)技术背景: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纳米颗粒在液相中受到范德华力液桥力等引力的作用,极易形成难以分散的团聚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纳米颗粒形成硬团聚而板结。团聚和板结的纳米材料无法经过粉碎研磨恢复到纳米尺寸,失去纳米材料的性能。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专利申请量就高达到40条之多,技术竞争进入白热化,但这些专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纳米产业的世界著名难题——纳米团聚问题。技术特点:DLVO理论是研究粒子胶态行为的经典理论,该理论认为:Zeta电位是反映粒子稳定,聚集,聚沉,絮凝的一个重要参数,当粒子表面电荷密度较高时,粒子有较高的Zeta电位,粒子间的静电斥力较大,乳液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本专利在DLVO理论基础上,利用纳米二氧化钛在酸性环境中产生的静电斥力,克服了范德华力液桥力液体表面张力等引力作用,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纳米材料的内部空间结构,直接生成纳米粉体,无须任何形式的粉碎研磨。试制品经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检测,颗粒直径只有十个纳米,并具优良的分散性。本专利优化洗涤方法,可降低总体成本。纳米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4.
(专利号:200410014475.2)技术背景:本项目持有方为黄木清先生本人。纳米碳酸钙(粒径1-100纳米)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造纸、油漆、日用化工等行业作为增强填充材料,目前国内主要依靠进口。技术先进的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纳米技术,在我国,纳米技术被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核心是如何解决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纳米颗粒在液相中受到范德华力液桥力等引力的作用,极易形成难以分散的团聚体,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纳米颗粒形成硬团聚而板结。团聚和板结的纳米材料无法经过粉碎研磨恢复到纳米尺寸,失去纳米材料的性能。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纳米二氧化钛制备专利申请量就高达到40条之多,技术竞争进入白热化,但这些专利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这个缺陷就是纳米产业的世界著名难题——纳米团聚问题。技术特点:DLVO理论是研究粒子胶态行为的经典理论,该理论认为:Zeta电位是反映粒子稳定,聚集,聚沉,絮凝的一个重要参数,当粒子表面电荷密度较高时,粒子有较高的Zeta电位,粒子间的静电斥力较大,乳液保持较高的稳定性。本专利在DLVO理论基础上,利用纳米二氧化钛在酸性环境中产生的静电斥力,克服了范德华力液桥力液体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5.
纳米微粒母料--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纳米微粒制备过程中,把纳米微粒分散在基体中,形成纳米微粒母料,既防止了纳米材料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解决了纳米材料应用时的团聚问题,为收集、保存和运输纳米颗粒提供了一条安全、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制备显得非常重要.参阅了大量有关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文献,对国内外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目前纳米材料制备技术一般按纳米颗粒、纳米线(管)、纳米薄膜、纳米块材等几方面进行发展改进.  相似文献   

7.
纳米颗粒团聚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纳米材料有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纳米颗粒表面的高能性、不饱和性、不稳定性,导致纳米颗粒团聚,限制了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和效果.介绍了纳米颗粒团聚的主要原因,依据物理原理和化学原理阐述了解决团聚的措施,提出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用TiCl4水解法,以Na2CO3溶液为中和剂,通过相转移反应制备出纳米TiO2颗粒,此制备方法未见报道。制备产物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分析。实验证明,在Na2CO3溶液55℃条件下,将TiCl4从正辛醇溶液相中转移到水相,与水发生反应制得了纳米TiO2的前驱体Ti(OH)4。经过70℃真空干燥6h,在400℃下煅烧3h后,得到了分布均匀,少团聚的纳米TiO2颗粒。结合实验现象讨论了TiO2制备机理,包括TiCl4水解法反应机理、相转移反应机理和液相中生成固相微粒机理,说明了升高体系温度、以Na2CO3水溶液中和H+,使得反应液pH值在碱性条件下,有利于水解反应向正向移动。采用相转移反应方法和在液相中生成固相微粒过程中通过产物控制浓度,可以获得分布均匀,少团聚的纳米TiO2颗粒。  相似文献   

9.
介绍目前纳米材料的应用情况和制备方法,重点介绍γ射线辐照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原理,以及在CdS、γ-Fe2O3、Cu、络合物等纳米颗粒制备方面的研究新成果,并对γ射线辐照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目前纳米铜粉制备过程中解决纳米颗粒容易团聚及防止纳米铜粉氧化的方法,重点介绍纳米稀土对纳米铜粉颗粒团聚的抑制作用。研究中发现稀土元素对铜的性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稀土铜合金粉这种高效产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纳米陶瓷的最近进展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本文阐明纳米材料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纳米材料的提出将对材料制备科学、材料的物理表征及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带来的新的科学内涵。本文介绍了纳米陶瓷研究的近期发展,讨论了关于纳米粉体的团聚、烧结以及纳米陶瓷的超塑性等问题,特别提到了纳米ZrO2在室温下循环拉伸试验后在表面出现的形变行为。  相似文献   

12.
郑敏苏仁斌  张桂川 《功能材料》2007,38(A09):3527-3529
以廉价无机盐为原料,纳米碳黑作为模板,采用模板法制备了小粒径、窄分布的无团聚纳米金红石TiO2粉体,并用激光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仅、透射电镜(TEM)、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手段对纳米TiO2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纳米TiO2粉体对纤维素织物的抗紫外线整理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模板法所制备的TiO2粉体粒度小(17.56nm)、分布均匀、分散稳定性好;平均粒径为30nm左右的纳米TiO2整理后的纤维素织物抗紫外线效果明显提高。模板碳黑在前驱体的制备以及热处理转相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阻团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磁性纳米材料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吸附性能、易于固液分离等特点,在水处理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综述铁基磁性纳米颗粒的分类、常见形态、功能化方法、铁基磁性纳米颗粒和功能化铁基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讨论不同铁基磁性纳米粒子的功能化机理及其在重金属离子吸附过程中的吸附机理,分析铁基磁性纳米材料在重金属离子吸附应用中易团聚、氧化、稳定性差等问题,并展望功能化对铁基磁性纳米颗粒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发展前景,为重金属废水的吸附提供更加充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纳米颗粒在水基础液中的团聚机理,指出颗粒团聚是由范德华作用能、双电层静电作用能、溶剂化膜作用能、聚合物吸附层空间排斥作用能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依据团聚机理及分散过程,提出了相应的分散措施。  相似文献   

15.
纳米粒子由于十分容易聚集和团聚, 加之表面亲水性的纳米颗粒和表面憎水性的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较差, 往往以较大的团聚体形式分散于聚合物基体树脂中, 导致复合材料的性能不佳。基于常规共混法的纳米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仍是重要的制备途径之一, 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复合体系中纳米粒子的有效分散和利用问题。为此, 本文中针对非层状纳米无机粒子/热塑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 介绍了纳米无机粒子表面改性和纳米颗粒在热塑性聚合物中的分散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钨酸钙纳米晶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钨酸钠和硝酸钙为原料,加以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200,配制出钨酸钙混浊液,将得到的沉淀物在100 ℃烘干后,制备出钨酸钙纳米晶.对样品进行了XRD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及TEM观察.结果表明,制备的钨酸钙样品结晶良好,纳米晶颗粒间分散性良好,无团聚;在钨酸钙纳米晶的形成过程中,聚乙二醇200对钨酸钙纳米晶颗粒间的分散起着决定性作用;在265 nm波长光的激发下,钨酸钙的光致发光谱中显示一宽化的蓝色发光带.  相似文献   

17.
一、背景分析 纳米颗粒材料是最早研究开发和获得应用的纳米材料产品之一,然而一种纳米颗粒能否产业化,关键在于这一产品是否具有明确且一定数量的市场需求。不同于其它纳米颗粒材料产品,气相法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材料具有明确的市场需求。世界范围内纳米二氧化钛的需求已超过2万吨,产值达到5亿美元以上。国内目前纳米二氧化钛的市场已有相当大的需求量,估计在1000吨/年以上,主要从国外进口,进口价超过3万美元/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气相合成法制备纳米微粉时,由反应合成区生成的纳米微粒在随气流流向收集装置的过程中,因相互碰撞、粘附而发生团聚现象,形成较大的颗粒。本文论述了团聚现象发生的原因,借用气体分子动力学理论,计算了纳米粒子在气体流动中的团聚过程,得到了粒子直径、质量、体积、微观热运动速度及空间密度的沿程分布函数。  相似文献   

19.
纳米颗粒分散方法对电刷镀复合镀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解决镀液中纳米颗粒的团聚问题,采用高能机械化学法对纳米颗粒进行了分散,在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球-盘式磨损试验机上对比考察了机械搅拌法和高能机械化学分散法对电刷镀液中纳米颗粒分布和复合镀层组织、显微硬度及含磨料油润滑条件下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机械化学分散法较好地解决了纳米颗粒分散的难题,与机械搅拌法相比,高能机械化学分散法制备的电刷镀液中纳米颗粒分散均匀、团聚少、稳定悬浮时间长,复合镀层中纳米颗粒含量高,镀层组织细小、致密,显微硬度高,含磨料油润滑条件下的耐磨性能好.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氢氧焰燃烧法合成分散均匀、团聚程度低的纳米TiO2颗粒,采用离子型共聚物改性剂处理制备分散稳定、黏度低的纳米TiO2水性分散体系,借助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zeta电位分析等手段,研究纳米TiO2颗粒的晶相、形貌、粒径分布及表面电荷。结果表明:燃烧嘴中心环氢气含量、分散剂用量及pH值对纳米TiO2团聚程度影响较大,当氢气流量控制在1.52 m3/h、水性体系分散剂的质量分数为7.5%、pH控制在8时,纳米TiO2分散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