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小城镇的水污染日益严重,人们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文章对影响水源地水质安全,如水污染严重、水质监管薄弱、水环境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点源污染、农村面源污染是中小城镇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完善水源地保护法规、建立健全水质安全评价机制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小城镇的水污染日益严重,人们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文章对影响水源地水质安全,如水污染严重、水质监管薄弱、水环境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点源污染、农村面源污染是中小城镇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完善水源地保护法规、建立健全水质安全评价机制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找出京津冀地区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水质安全、水量安全、水处理工艺安全、城市供水管网不完善及监管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结合具体问题和实际情况,研究改善饮用水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路,提出改善京津冀地区饮用水安全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分析辽宁城镇供水水质安全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辽宁城镇供水水质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因素;水资源短缺与过量开发,水源受到污染与水源水质较差,落后的净水工艺和水质二次污染;影响供水水质安全的主要水源水质问题有:有机污染物,消毒副产物,病源微生物,氨氮和高含量铁锰物质;提出了城镇供水水质安全保障对策;加强水污染控制,保护水源安全;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优质水处理技术,替代传统落后,改造现有给水处理工艺和设备;强化输送蓄贮处理中的二次污染控制,保障用水点水质安全;建立城镇供水水质安全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资源状况越来越严峻,可利用地表水量越来越少,为改善这一状况,加强地表水水质安全监测已刻不容缓.结合我国地表水水质安全现状,对我国地表水水质安全的监测方法、技术、指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外的地表水水质监测的相关研究,展望我国在水质安全监测的技术提升和指标选取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供水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农村饮水水质规定制定于20年前,与当前我国农村发展和水环境条件相比.存在着标准偏低、指标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农村供水指标体系是农村供水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本文将农村供水分为农村饮水安全和小康水平下自来水供水2个阶段,从用水量、供水水质、取水方便程度和水源保证率4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农村供水指标体系,为修订农村供水相关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误解一:直饮水机是全国通用的,安装1台直饮水机,可解决所有水质问题. 正解: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水质差异较大.如北方的水质较硬,钙镁离子含量高,南方的水质较软,但余氯或者重金属含量较多;城市饮用水主要来源于自来水、纯净水等,而农村饮用水主要来源于大自然的泉水、井水等,基本上不采取什么净化措施就直接饮用或烧开饮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饮水不安全,其中有1.9亿人的饮用水中有害物质如砷、氟含量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江汉采油厂近年来应用的主要水质处理工艺即传统的三段式混凝沉降工艺和预氧化混凝沉降工艺,以及配套的调储沉降、混凝沉降、双滤料过滤、纤维束过滤、负压排泥、旋转排泥、污泥回灌处理等技术,水质状况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针对水质处理存在的主要指标的达标率低、水质状况不稳定及沿程水质恶化现象严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下步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评价河流水质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当前“按功能区分类管理”的水平环境管理原则,提出了一种的水质评价方法,称为水质与污染物综合特征模型,该法符合目前国家水质评价的要求,避免了复杂的数学计算,客观真实地反映了评价对象的水质类别和综合污染水平,功能区达标状况及主要污染物征等信息,应用该方法对2000年青岛市主要河流水质进行评价,较好地满足了当前环境评价,环境统计和环境管理需要。  相似文献   

10.
巢湖水质安全评价的对应分析和投影寻踪熵耦合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巢湖水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等级标准建立的基础上,把指标的客观权重分解为反映不同指标属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的属性权重和反映不同评价对象指标值之间的整体差异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的样本集权重,分别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对应分析方法和投影寻踪方法确定,再用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计算指标的客观组合权重,形成了水质安全评价的对应分析和投影寻踪熵耦合方法(CFA-PP)。CFA-PP的应用结果表明:影响巢湖水质安全最大的前4个指标的客观权重分别是总磷占25.5%,叶绿素a占21.6%,氨氮占18.4%,总氮占12.7%;全湖水质安全处于"较不安全"与"不安全"等级之间;控制磷、氮营养盐分的入湖负荷是提高水质安全程度的有效途径。CFA-PP是由数据驱动的综合评价方法,在水质安全评价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耿井水厂以黄河水为水源,设计规模为20万m3/d.近年来由于原水水质恶化和供水水质标准提高,须对耿井水厂常规处理工艺进行改造.针对水厂原工艺存在的问题,采用"折板絮凝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工艺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工艺出水水质良好,滤后水浊度基本稳定在0.25 NTU左右.本工程设计特点及经验可供其他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连铸浊环污泥处理系统中通常都采用板框压滤机作为脱水设备。这类脱水设备在生产中存在许多问题,如:泥饼含固率平均值较低,一般只有40%~50%,滤布容易磨损和堵塞,需经常更换,管理和维修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经常出现污水泄露和喷溅导致操作间环境较差等。针对上述问题,将脱水设备改造成卧螺离心机并配套相关设备后,运行情况良好,泥饼含固率可达60%以上,管理维修简便,结构紧凑,占地面积约为板框压滤机的三分之一,无污染。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3.
居民小区分质供水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分质供水系统的发展,分质供水处理技术及工艺流程.说明分质供水在现阶段是可行的,而且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水资源质量的调查和监测,分析了我国目前水体污染的现状、成因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介绍了国家水质量等级标准及部分城市环境管理评价体系,提出了未来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的研究方向.认为在重视防治化学污染的同时,须重视营养元素富集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防治,并从源污染、生态环境、城市综合性污水处理等多方面加以治理,以保证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卫生填埋场垃圾降解速度缓慢,渗滤液有机物浓度高,而且水质波动大,给处理工艺的设计与运行带来极大的不便.采用渗滤液回灌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研究表明,回灌调节了垃圾堆体的含水率,改善了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强化了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试验临近结束时,渗滤液直接循环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R2)的渗滤液CODCr已降至1 500 mg/L以下,远低于传统的卫生填埋场(R1)的30 000 mg/L,而且R2系统在实验过程中,不对外排放渗滤液,基本不会污染周围环境.但是R2系统的酸积累以及TN和TP浓度过高等问题也是由于渗滤液的直接回灌造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今后的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涉及杭州、绍兴、宁波三市的浙东(大陆)地区的水功能区划分情况及其水质目标,对该区域重要水功能区的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和,并对要污染指标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计算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提出及时调整水功能区划、实施污染物分年度限制排放、完善水质监测体系、加大水质巡查和保护力度等对策措施,以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改善和保护该地区水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村镇供水处理技术及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介绍我国村镇供水工程的现状和特点,表明了我国村镇供水存在着工艺落后、供水安全性差等问题。为保障村镇供水水质,详细介绍了各种不同水源,如地下水、地表水和特殊水质水源的处理技术和工艺流程,同时对村镇供水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村镇分散式、集中式等六种供水模式。同时提出了村镇供水工程应综合考虑水源的选择与保护、净化技术与供水模式,并因地制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我国村镇供水工程的现状和特点,表明了我国村镇供水存在着工艺落后、供水安全性差等问题。为保障村镇供水水质,详细介绍了各种不同水源,如地下水、地表水和特殊水质水源的处理技术和工艺流程,同时对村镇供水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村镇分散式、集中式等六种供水模式。同时提出了村镇供水工程应综合考虑水源的选择与保护、净化技术与供水模式,并因地制宜,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臭氧-生物活性炭是当前国内外饮用水深度处理的主流工艺之一,以某居住区直饮水工程为例,探讨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饮用水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介绍了该水厂主要处理单元的设计尺寸及运行参数,对出水水质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水厂出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20.
珊溪水利枢纽工程自2002年投入运行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水文水资源监测数据表明,对此,应建立珊溪水利枢纽生态补偿机制,对水源保护区内开展涵养水源、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等环境保护和生态工程建设,维系珊溪水利枢纽水源可持续利用,为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