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了解决空气源热泵机组蒸发器表面结霜问题,实验研究了管排数、肋片间距对室外侧蒸发器结霜特性的影响,获得了蒸发器结构参数对蒸发器结霜厚度和空气侧压降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为改进热泵机组结构、提高机组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个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结霜过程的动态分布参数模型,该模型把霜层的生长过程看成是一种具有移动边界的多孔介质的动态相变传热传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模型适合于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结霜过程的动态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空气源热泵蒸发器在低环境温度下沿空气流动方向结霜不均匀、 首排结霜量较大进而导致热泵除霜间隔较短、 制热能力下降等问题,对不同翅片片距组合的变片距蒸发器在低环温工况下运行及结霜的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变片距蒸发器在低环温条件下可以提高换热量、 降低迎风面管排结霜厚度并提高各排结霜均匀性,有利于延长除霜间隔....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了增大室外蒸发器面积对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蒸发温度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可应用空气源热泵地区主要代表性城市气象资料的整理分析,统计计算了未增大蒸发器面积和蒸发器面积增大一倍时,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在各地区的结霜时间。结果表明,当室外蒸发器面积增大一倍后,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蒸发温度平均提高了约2.5℃;在空气源热泵运行季节内,机组在不同地区的结霜时间减少了5.21%~82.96%。  相似文献   

5.
空气源热泵因气温过低易造成供暖制热系数(COP)下降.蒸发器结霜致使换热效果变坏等现象。为探讨空气源热泵在天津地区冬季供暖运行的性能和特点.笔认为应建立一套实际应用的实验系统.研究不同气温和空气湿度下对机组性能的影响;以分析蒸发器结霜状态下供暖效果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实验研究了-12℃环境温度下,电动汽车外部蒸发器结霜对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化霜策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采取有效的合理化霜策略可以减少结霜的时间,大大减小结霜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空气源热泵室外风机电流随蒸发器结霜程度而变化,采用电流间接测霜具有成本低、灵敏和易于应用等优势.本文以开发适宜工程应用的高效除霜控制方法为目标,开展空气源热泵新型电流除霜控制方法研究.首先,通过人工环境室测试,系统分析了不同结霜工况下空气源热泵室外风机电流、风机电流增量、平均电流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提出以风机电流增量为除霜控制参数,以平均电流增长速率为结霜工况判断依据;然后,基于最佳除霜控制点理论,确定不同结霜工况的最佳除霜控制阈值,开发除霜控制策略并应用于山东临沂市某实际供暖工程.测试结果表明,新型除霜控制方法能准确判断结霜工况,按需除霜,相比原厂除霜控制方法,机组除霜频次降低39.8%,能效提升12%.  相似文献   

8.
风冷热泵机组的结霜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谷波  田树波  孙涛  谈磊 《暖通空调》2001,31(1):81-82
对风冷热泵在制热运行时结霜的影响因素如冷却面、气流、时间等进行了分析,并就结霜对机组蒸发温度、风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结霜后肋片间通道堵塞、蒸发器传热热阻增加、蒸发温度下降,运行工况变差。  相似文献   

9.
在对翅片管式蒸发器结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外机单独设立化霜温度传感器的系统优化方案,并对独立的化霜温度传感器进行理论和实验分析,提出了合适的化霜温度传感器位置可对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化霜周期及化霜效果优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信阳地区某冻结间的冷风机为研究对象,对结霜工况下冷风机运行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进一步研究了在结霜过程中空气冷却器的传热面积、传热系数以及空气侧压降与霜层生长的变化关系。为确保冷风机在结霜工况下经济运行,本文探讨了冻结间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冷风机进口空气干球温度以及迎面风速等对霜层生长的影响,并立足于企业生产实际情况,从寻找降低结霜速率的途径着手,对冻结间的节能操作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空气源热泵以其高效节能、安全环保、使用方便等特点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广泛应用,但其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却困难重重。主要是因为在低环境温度下,空气源热泵系统面临着制热能力和制热系数急剧下降、压缩机启动困难、排气温度过高,以及蒸发器频繁结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低温空气源热泵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围绕低环温空气源热泵系统、蒸发器除霜技术等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分析结果对空气源热泵系统在低环温地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耦合太阳能的新型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系统模型,着重修正了蒸发器部件模型,提出了蒸发器冬季结霜修正模型(包括霜层高度和霜层有效导热系数计算模型),并为蒸发器室外机引入了空间辐射修正和落尘修正,提高了模型可靠性。该系统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误差小于5%,具有较好的精度。太阳能涂层可有效吸收太阳辐射能量,提高蒸发器表面温度,保持耦合系统运行稳定,使其有较好的制热性能。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制热量衰减系数和结霜损失系数计算式,对制热工况下的空气源热泵模型进行了修正。以严寒和寒冷地区11个典型城市为例,探讨了基于供暖室外计算温度选型的空气源热泵供暖时,室外环境温度和结霜对热量供需平衡关系、供暖室内最低温度及不保证天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外环境温度过低和结霜会导致空气源热泵制热量低于建筑热负荷,从而导致建筑室内温度偏低,不保证天数延长,而且结霜对基于供暖室外计算温度选型的空气源热泵供暖效果的影响更显著。建议在基于供暖室外计算温度选型容量的基础上乘以一个修正系数,严寒B区和C区修正系数分别取1.00和1.05,寒冷地区取1.15~1.30。  相似文献   

14.
空气源热泵结霜除霜损失系数的计算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在总结和分析空气源热泵结霜特性及其对热泵性能影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结霜量指标和相对结霜量概念。统计分析了我国空气源热泵适用地区的气候特点,得出了相应地区不同使用情况下的平均结霜除霜损失系数,推荐作为设计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肋片管蒸发器结霜对传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研究了低温条件下肋片管蒸发器结霜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肋片间距、相对湿度、风速与传热系数的关系曲线,为低温环境中肋片管蒸发器的设计应用和除霜时间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空气源热泵风机性能对结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钢  谷波  王志毅 《暖通空调》2004,34(9):51-53
分析了空气源热泵在制热运行时风机性能对结霜的影响。通过对风机性能的模拟,分析了在制热运行结霜工况下由于风量变化所引起的蒸发温度变化、霜层厚度变化以及制热量的变化,以指导空气源热泵的风机选型。  相似文献   

17.
分析LNG空温式气化器的结霜机理,将结霜过程分为霜晶生长期、霜层生长期、霜层充分生长期,应严格控制霜层生长期,防止气化器大面积结霜。在LNG气化站现场取样,通过实测,得到霜层孔隙率为6.13%。分析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气化器间距对气化器结霜的影响,通过实测霜层厚度,计算得出气化器霜层热阻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得出空气温度对气化器霜层热阻影响最大,因此要严格控制气化器周围空气温度。提出减少气化器结霜的控制措施(蒸汽加热气化器周围空气、机械排雾、气化器间距控制、SCADA智能监控),运行实践表明,采取控制措施后,有效控制了气化器的结霜现象,霜层厚度和结霜长度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8.
付少锋 《浙江建筑》2010,27(10):61-63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冬季运行时,空气侧换热器表面容易结霜,结霜将影响机组的供热能力。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对空气源热泵在冬季制热运行时结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目前常用及正在研究的除霜方法及除霜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低温冷链展示柜作为超市的主要制冷设备之一,由于其特殊的使用条件使得蒸发器结霜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制冷设备。因此,除霜已成为该类设备运行节能的关键。本文结合目前传统除霜技术措施提出一种全新的除霜理念:空气—溶液去湿除霜技术。  相似文献   

20.
苏文  臧润清  赵辉 《暖通空调》2004,34(4):46-48
在结霜工况下,这种制冷系统的两台换热器交替用作蒸发器和冷凝器,同时进行制冷和融霜。实验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