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石雷钨锡矿地处南岭钨锡成矿带中段崇义—大余—上犹矿化集中区西华山—扬眉寺矿带,是漂塘矿田组成部分,属外接触带型石英脉型矿床,产细脉带和单脉矿体;成矿围岩以寒武系砂板岩和石英闪长岩,成矿定位和矿化富集受隐伏岩体凸起部位控制。矿床由北、中、东、南四个近东西走向矿带组成,含矿石英脉受近东向裂隙控制,平面上呈疏密相间的侧幕状分布,垂向上脉带呈上宽下窄的"楔形"产出,具"五层楼"结构分带特征。矿区南带勘查程度相对较低找矿潜力较大,北带、东带仍有找矿空间,中带围岩石英闪长岩有浸染型钨矿化线索。  相似文献   

2.
矿床区域上处于连山隆起北东缘,连县坳陷北部。赋矿层位为寒武系的一套浅变质碎屑岩;通过矿体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温度等分析和论述,认为该矿床为高—中温气化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锡矿床。通过地表追索和地下揭露矿脉带中的石英脉,发现其富矿规律。通过进一步地质工作,有望取得较大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3.
茅坪钨锡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定堂 《中国钨业》1999,14(3):23-24,27
简要介绍了江西省崇义县茅坪钨锡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矿化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控矿因素,矿化富集规律和与深部隐伏花岗岩体的时空关系。进而论述了该矿床与隐伏花岗岩的成因联系。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主要古生代钨锡矿床(点)的时空分布与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这些矿床主要分布于西北和华南地区的造山带边缘,又以西北地区的规模和数量为胜;形成时代主要集中于(450~390)Ma和(310~280)Ma;按照矿床成因类型,可分为独立成因的石英脉型和夕卡岩型,以及复合成因的石英脉型-夕卡岩型和石英脉型-云英岩型,矿体也多具有"一体多型"的特征,集中分布于侵入体的内外接触带,其中夕卡岩型矿石矿物主要为白钨矿,云英岩型主要为白钨矿和黑钨矿,而石英脉型有白钨矿、黑钨矿、锡石、辉钼矿和黄铜矿等;在成矿元素组合方面,Sn主要与Cu和W构成Cu-Sn、W-Sn组合,而W具有W-Sn、W-Mo、W-Cu、W-Fe和W-F(萤石)等较为复杂的组合。综合分析,认为在我国西北地区及外延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蒙古等邻国具有较大的寻找海西期钨锡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钨业》2017,(3):12-16
棕树坑钨锡矿床地处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带,是西华山—扬眉寺北东向成矿带的组成部分。含钨锡石英脉产于燕山中期隐伏花岗岩的外接触带。石英脉近东西走向,向南陡倾,尖灭再现、尖灭侧现和突然尖灭现象频繁。矿脉短小密集,呈东部收敛西部撒开展布,上小下大呈扇形下插于隐伏花岗岩隆起顶部。黑钨矿矿体中间富、上下贫,最富矿体在518~568 m中段上下。据矿化规律和工程控制程度,分析认为棕树坑边深部出水坑及螺形区段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江西茅坪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茅坪钨锡矿床是一个石英脉型和云英岩化花岗岩浸染型共存的矿床。石英脉型钨锡矿床产于燕山早期(γ52-2b)隐伏花岗岩外接触带,赋存于寒武系中下统浅变质岩中,多组成矿裂隙发育,产状复杂,在走向上相互交叉,在倾向上交叉呈"X"型,呈共轭形式出现;云英岩化花岗岩浸染型钨锡矿床位于石英脉型钨锡矿床下部,赋存于燕山早期(γ52-2b)隐伏花岗岩内接触带小突起部位,呈似层状,透镜状沿花岗岩顶部呈面型分布,构成"上脉下体"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
黄金洼锡矿属矽卡岩型锡矿床。矿床(体)赋存于隐伏的二云母花岗岩体外接触带中,顺荷塘组底部灰岩(已蚀变为矽卡岩)呈层状、似层状,沿岩体外接触带斜坡分布。锡矿化与碳酸盐岩石和岩体接触形成的矽卡岩关系密切,矿体沿走向延伸约500m,倾向延深80m~300m,厚度0.82m~6.68m。锡成矿年龄测定为燕山期。矿体富集与层间破碎及层面张裂隙构造有关。层间破碎构造和矽卡岩化是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余沛然 《中国锰业》2008,26(4):9-13
湖南花垣民乐锰矿是我国南方著名的大型沉积锰矿床之一。在总结该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控矿条件和矿层分布规律,对矿床边深部的找矿前景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成果表明:矿床详勘区北东外围的火麻冲预测区尚潜在很大的资源量,显示出矿床边深部仍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
赖嘉裕 《中国钨业》2011,26(3):10-14,18
江西崇义新安子钨锡矿位于钨(锡)矿床分布最密集的赣南"崇余犹"矿集区内,区域成矿条件得天独厚。该矿床在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方面,既有赣南钨(锡)矿床一般共性,又有其特殊性。笔者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并归纳了主要找矿标志,对矿区乃至整个赣南钨锡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官山钨矿位于于山成矿亚带南西端“三南”钨锡矿集区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平面上似帚状、剖面上呈扇形展布的石英细脉带钨矿床,分布于官山南面,东部紧依官山断裂,呈东西或近东西向展布。目前矿山尚未揭露出隐伏的花岗岩体。作者通过对官山钨矿地质特征分析认为,矿山揭露的细脉带在“五层楼+地下室”的上部,向下的矿体脉幅有变大趋势,可继续追索大脉带-根部带;并根据已有线索追踪隐伏花岗岩体,“以脉找体”控制深部资源,扩大规模,在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中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1.
广东惠来青坑锡矿床位于惠来县青坑村,结合区内工作成果,对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锡矿体呈脉状赋存于矿脉产于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长石石英砂岩及云英岩的裂隙中;②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为花岗斑岩脉;③金属矿物共生组合为锡石、黄铁矿、黄铜矿及少量毒砂、闪锌矿、方铅矿;④区内围岩蚀变主要为云英岩化、...  相似文献   

12.
花南沟钨钼矿床是产于华力西期二长花岗岩内的石英细脉型矿床。钨钼矿体具有共生、伴生及各自独立成矿的特征,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亦有黑钨矿。由岩体中的裂隙控矿,属内接触带三层楼模式的细线脉层位。  相似文献   

13.
白乐寨铜矿区区域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丽江台缘褶皱带之点苍山-哀牢山褶皱束的东南端,属扬子准地台西南缘边缘的一个逆冲~推覆构造带。矿区断裂十分发育,以北北西向、北西西向为主,次为北西向、北东向,有多条区域性断裂穿越矿区。矿床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脉型矿床,产于三叠系中上统蚀变灰岩及泥质粉砂质板岩中沿断裂展布的构造角砾岩或蚀变岩里。本文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找矿标志的总结分析,认为该区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缅甸克耶邦茂奇钨锡矿是腾冲—毛淡棉钨锡锑成矿带的中型热液型钨锡矿,对该矿山的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的分析对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国资源合作开发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河路口钨锡矿区位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城南40km处,属江华瑶族自治县河路口镇管辖,前人在此开展过大量的地质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发现区内钨、锡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找矿潜力巨大。文中结合前人研究基础,对河路口钨锡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探讨,旨在对该区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广西白石普查区锡矿构造位置上位于桂北隆起九万大山褶断带,代表断裂有四堡—天河断裂和池洞断裂,北东向的次生小断裂是重要的导矿容矿构造,锡矿体主要赋存于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体内的构造蚀变带中。通过对普查区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的研究,认为矿体深部和北东向断裂带延伸区域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建议下一步开展详细的地、物、化、遥综合找矿工作和成矿预测,这将是对寻找新资源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红土湾锡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秦祁昆造山系,昆北复合岩浆弧。锡矿体主要赋存于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大理岩与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接触所形成的矽卡岩带内,部分矿体位于大理岩内部的矽卡岩带中,矽卡岩带靠近酸性侵入岩一侧,锡矿品位较高,因此,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矿床。根据野外调查工作和研究,初步圈定了M1、M1-1、M1-2、M2、M3、M4为矿区内的主要锡矿体,矿体在深部具有一定延伸,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上饶地区是江西省赣东北萤石矿主产区,围绕灵山岩体、怀玉山岩体等成矿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分布萤石矿床(点)40余处,探明资源储量达1000万吨以上。德兴市黄金塘萤石矿床是定位于怀玉山岩体内接触带的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矿床赋存于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硅化破碎带中。文章以德兴市黄金塘萤石矿为例,根据区域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及已有地质成果,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区内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蒿枝坝磁铁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攀西成矿带康滇地轴中段的有色、黑色金属成矿带,矿(化)体赋存于前震旦系河口组第二段石英钠长岩、角闪黑云石英片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区磁铁矿石品位低,但规模大、低硫、低磷,矿(化)体埋藏浅,开采技术条件简单,易采、易选,矿区邻近攀技花钢铁厂,具有良好的勘查与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鄂东北孙冲锰矿床是在桐柏—大别造山带东端发现的一处沉积变质型锰矿床。区内目前已发现16条锰矿(化)体,均产于新元古界红安岩群黄麦岭组下段,赋矿岩性主要为大理岩,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锰矿、软锰矿和硬锰矿。锰矿体明显受地层控制,标志层明显,延伸稳定,由于区内褶皱构造复杂,矿体普遍存在褶皱变形,产状局部变化较大。通过对该锰矿体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的研究探讨,认为区内矿体深部褶皱转折端、研究区周边及外围地区仍存在较大的锰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