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针对某海上油田破乳剂注入量较大的问题,进行了破乳剂优化试验。实验发现,聚醚类产品比较适用于该油田;另外,通过配伍性及浓度梯度实验,显示只有样品YP-127与在用清水剂Q-310配伍性良好,且当加注量为64 mg/L时,其脱水速率及净化油处理效果与80 mg/L的在用破乳剂P-009相当;另外,在不同含水率下,YP-127均有较好的脱水效果,满足现场要求;通过本次优化评选试验,评选出的产品可降低约20%的注入量。  相似文献   

2.
考察破乳剂种类、投加量、pH值以及混凝剂种类、投加量、pH值对兰炭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破乳剂采用脂肪氨聚氧乙烯醚类破乳剂,最佳投加量为3 g/L,pH值为6,COD去除率为34.2%,含油量去除率为62.3%,混凝剂为有机胺混凝剂,最佳投加量为5 mg/L,pH值为6,COD去除率为52%。  相似文献   

3.
高效复配型原油破乳剂 本发明涉及石油加工领域的一种高效复配型原油破乳剂。该高效复配型原油破乳剂的组份和重量百分数为:OC-963:10%~30%;SBP-62:10%~30%;TM-478:10%~30%;YJ-1:20%~40%;有机小分子助剂:5%-15%;溶剂:10%~20%。本发明利用破乳剂之间的协同效应.将多种破乳剂进行交联复配,再添加有机小分子助剂辅助破乳。开发出的高效复配破乳剂在原油脱水过程中用量小、成本低、且具备较好的普适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原油的破乳效果.同时可以成倍地增加原油破乳剂的品种数量.节省合成新品种所需的工作量。期  相似文献   

4.
《化学世界》2015,56(1)
以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赛克,THEIC)、四氯化硅与环氧丙烷为原料,合成有机硅酸酯阻燃剂赛克三硅酸氯丙酯。探讨了溶剂、反应温度与物质的量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四氯化硅、环氧丙烷、赛克和环氧丙烷物质的量比为3∶6∶1∶3.5;四氯化硅先与环氧丙烷在35℃反应1h,而后加入赛克于85℃反应9h,再滴入环氧丙烷于60℃反应4h;产品收率为93.8%。采用FT IR、1 H NMR、差热与极限氧指数技术表征了产品的结构及阻燃等性能;应用实验表明该产品有较好的协同阻燃增效作用,可用于聚氯乙烯、聚氨酯、环氧树脂和不饱和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等阻燃剂。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解决酚氨热交换器堵塞、提高生化效率等问题,研发出1种适用于煤化工高浓污水的优良破乳剂,探讨了除油破乳剂的优化配比和除油运行优化参数。结果表明,聚合物H01、复合酸、有机助剂的复配质量为15:5:1。除油运行优化参数为:破乳剂投加量200 mg/L、温度40℃、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COD、UV254、UV410、油类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28.2%、50.18%、87.62%、87%和93.11%。本工艺可以高效去除水中油类和固体悬浮颗粒,有利于中水回用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莰烯和丙烯酸为原料,经酯化、蒸馏精制得到丙烯酸异冰片酯。该产品主要用作UV·EB固化树 脂的稀释单体。目前日本大阪有机化学工业公司有约300t/a的生产规模,占有主要的生产份额。  相似文献   

7.
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合成及破乳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环氧氯丙烷、二甲胺为单体,分别与不同的有机胺交联剂反应,合成了3种阳离子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采用模拟三元驱油田污水评价其破乳性能,考察破乳剂与无机絮凝剂的配伍性。试验结果表明:优选PRJ2破乳剂最佳投加量为80 mg/L时,除油率为94.56%,污水透光率为11.7%;该破乳剂与无机絮凝剂的配伍性好,絮凝剂PAFS投加量为800 mg/L时处理效果最佳,透光率最高为77.5%,除油率为97.32%。该破乳剂破乳效果优于其它工业常规药剂。  相似文献   

8.
使用国产催化剂和进口催化剂钛酸四丁酯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从催化剂钛酸四丁酯的钛含量及含水量、反应过程中副产物产率及原材料的单耗、 PBT产品的特性黏数及色相等对比分析了国产和进口催化剂钛酸四丁酯对PBT树脂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产钛酸四丁酯的二氧化钛质量分数为13.863%、含水量为177.033μg/g,能满足PBT生产工艺要求;相比进口催化剂,使用国产催化剂生产PBT树脂的过程中,副产物产率较小为0.069 t/t,精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的单耗均略低,催化剂单耗略高;使用进口和国产两种催化剂生产PBT树脂,所得产品的特性黏数、端羧基含量、色相b值等质量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国产钛酸四丁酯具有价格低、供货周期短及退换货方便等优势,可替代进口钛酸四丁酯应用于PBT树脂的生产。  相似文献   

9.
郭睿  马丽娟  闫育蒙  徐康  张晓飞 《精细化工》2020,37(7):1484-1492
以腰果酚聚氧乙烯醚(BGF-10)和丙烯酸(AA)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丙烯酸腰果酚聚醚酯(BGFAA)。考察了不同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优化法对酯化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出合成BGFA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反应温度127℃、反应时间5.2 h、n(AA)∶n(BGF-10)=1.6∶1.0、阻聚剂用量0.6%(以BGF-10与AA总质量为基准,下同)、催化剂用量5%时,酯化率达到93.23%。BGFAA结构经FTIR、1HNMR进行了确证。将自制BGFAA和AA引发聚合制备了一种聚合物稠油破乳剂,以脱水率和脱出污水含油吸光度为指标研究了其对陈庄稠油W/O乳液的破乳脱水性能。结果表明,当破乳温度为60℃、破乳时间为2.5 h、破乳剂用量500 mg/L时,脱水率达到86.8%,脱出污水含油吸光度为1.05。与两种商用破乳剂相比,制备的破乳剂具有脱水率高、脱出水质清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文综述了中老油田采出液性质的变化和高含水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探讨了聚醚型破乳剂和高分子破乳剂在高含水采出液状况下的适应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大庆两个联合站的现场实验证明,高分子破乳剂特别适用于高含水采出液的事实,并指出了其适应性和提出了其质量与适应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环己烷氧化液中的有机酸和有机酯的含量。在GC-MS分析条件下环己烷氧化液直接进样,通过毛细管柱DB-1701,60 m×0.15 mm×0.25μm分离,由电子轰击源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有机酸和有机酯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8,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0%,回收率为94.9%~98.6%。  相似文献   

12.
张东阳 《中国涂料》2014,(10):38-43
合成了一种磷酸酯改性的丙烯酸酯乳液,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磷酸酯单体的加量与加入方式对乳液的凝胶率、钙离子稳定性、附着力以及抗闪蚀性的影响,并对成膜物进行了耐盐水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当选用单官能团的磷酸酯的单体时,乳液的凝胶率较低,当磷酸酯单体加入量为4%,且全部在乳液聚合的壳聚合阶段加入时,乳液的钙离子稳定性佳,成膜物的干态附着力和湿态附着力均达到1级,涂膜无闪蚀现象,与普通乳液相比,防腐蚀性能获得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有机硅树脂-聚丙烯酸酯接枝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在有机硅聚合物的分子链上接枝聚丙烯酸酯支链的方法,制备出有机硅-丙烯酸酯接枝共聚树脂。对有机硅母体的制备、接枝混合单体的配比、丙烯酸酯与有机硅聚合物母体的比例、接枝单体加料方式等对有机硅共聚物性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耐高温有机胶粘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国内外耐高温有机胶粘剂进行了综述。对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聚酰亚胺、有机硅和氰酸酯等耐高温有机胶粘剂的性能和应用进行了全面讨论,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双酚A氰酸酯自聚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得到性能稳定的氰酸酯,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等方法研究了双酚A型氰酸酯单体的自聚反应历程,并提出可能的反应方程式以期得到性能稳定的氰酸酯树脂。结果表明,氰酸酯自聚主要通过三聚反应直接生成三聚体、五聚体、七聚体等低聚物,而后体系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形成交联网状结构,并不产生二聚体过渡结构;主催化剂并不改变氰酸酯聚合反应机理,仅是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使反应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16.
针对酯硬化水玻璃砂混砂造型工序中,水玻璃(Na2O·mSiO2·nH2O)与有机酯固化剂(R—COOR’)作用,生成有机酸钠(R—COONa)、有机醇(R’-OH)、硅溶胶(mSiO2·nH2O),进而在浇铸及焙烧过程中,大部分分解为氧化钠(Na2O)和石英(SiO2)残留在旧砂中,非常容易引起滤袋堵塞,对除尘系统的运...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外耐高温有机胶黏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耐高温有机胶黏剂的定义、种类做了简明阐述。对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有机硅、聚酰亚胺、聚氨酯、氰酸酯等耐高温胶黏剂的制备、性能和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分别讨论了各种耐高温有机胶黏剂基体树脂的结构和性能特点以及提高上述胶黏剂耐高温性能的改性方法。对聚苯并咪唑和聚喹嚼啉胶黏剂进行了简介。最后,对耐高温有机胶黏剂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柴油生物脱硫乳状液的破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柴油生物脱硫(BDS)反应后往往会产生稳定的O/W型三相(柴油/发酵液/菌体)乳状液,为了满足工业应用的需要,就必须将三相乳状液进行破乳,从而获得BDS反应后的柴油.分析了几种破乳剂对BDS后三相乳状液的破乳效果及破乳机理,发现几种典型的水溶性破乳剂、醇类甚至用于BDS的红球菌自身都具有良好的破乳活性,其中具有强表面活性、强亲水性和合适的密度的乙醇与离心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最适宜该乳状液的破乳,破乳后离心分离的菌体与原菌具有相近的脱硫活性,可用于再次脱硫. 同时探索了乙醇作为破乳剂的最佳条件,向三相乳状液中加入4%的工业乙醇,并借助4000 r•min-1离心力的作用可使破乳率达到97.8%.GC-MS实验证实乙醇破乳不影响油品的热值.  相似文献   

19.
李淑贤 《山东化工》2005,34(5):11-14
从杂多酸的定义和结构出发,介绍了杂多酸的催化性能,重点介绍了以杂多酸为催化剂合成有机醑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曹鹏  齐暑华  理莎莎  程博 《粘接》2011,(6):88-91
对有机耐高温胶粘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有机硅、聚酰亚胺、氰酸酯等改性有机耐高温胶粘剂进行了讨论,并对耐高温胶粘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