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车排子地区浅层地震资料的精细分析与处理,结合地震正演模型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储层反演技术、油气检测技术,总结了浅层新近系沙湾组岩性油气藏的特点,成藏有利储集层为“泥包砂“背景下的滩坝相砂体,该砂体含油后在地震上表现为4大明显特征:①短轴状强振幅突然中断;②亮点特征明显;③速度降低;④砂层含油后,波形特征表现为强波谷—强波峰的组合关系。以此为依据钻了车89井,在新近系沙湾组获75t/d的高产工业油流。按照车89井模式钻探车95井同样获得了77t/d的高产工业油流。物探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使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首次在新近系发现油藏,它为盆地南缘前陆斜坡带油气勘探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由华北录井承担录井施工任务的CH 111井顺利完钻,完钻井深2697m(斜深)。在现场录井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该井在白垩系共发现油气显示63m/15层,随钻录井分析获重大突破。CH 111井是河南油田油气勘探管理部部署在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CH 57井北断层-岩性圈闭的一口预探井,设计井深2360m(垂深)。本井目的层为沙湾组二段Ⅴ砂组、白垩系,兼探沙湾组二段Ⅶ砂组。其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末,路井凹陷(又称麻木鸟苏凹陷)开始成为油气勘探的目标。1995年,在额1井首次获得工业油气流,证实该凹陷具备油气生成聚集条件。随后钻探额2井、额3井,均遭失败。为了探索该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本文从凹陷的构造和沉积演化着手,重点研究了该区的生油层、储层的沉积相带特征和有利的油气聚集带。中下侏罗统大山口群和白垩系麻木鸟苏组为该区主要生油岩系;下白垩统额济纳组为良好储层;燕山运动早期和中期形成的各类局部构造圈闭,均可能成为油气聚集场所;桃西低凸起、麻二号和麻三号构造带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带。本文认为该区展示了良好的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油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沉积相、地震、孔渗和测井资料的分析,对车排子地区2006年新近系沙湾组新突破油层(车89井、车95井)的含油砂体的沉积微相纵向组合特征、油气藏的地震剖面特征、储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沙湾组顶部滨浅湖滩坝微相是有利储层;沉积相剖面自下而上表现为从下伏扇三角洲进入湖泊相的过渡处,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西缘春光油田地层-岩性油气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春光油田位于车排子凸起斜坡带上,构造较为简单,油气成藏类型以地层-岩性油气藏为主,属于源外成藏。新近系沙湾组、古近系和白垩系是主要的勘探层系。通过沉积特征研究,认为新近系沙湾组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沉积,古近系、白垩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在明确该区地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春光油田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研究。首先通过油源对比分析,认为东部昌吉凹陷和南部四棵树凹陷均具有供烃能力,二叠系和侏罗系是主要的供烃层系。输导条件是春光油田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对不整合面、厚砂体和断层这3种输导要素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春光油田存在一套高效的复式输导体系,并建立了该区的油气输导模式。分别对新近系沙湾组岩性油气藏和白垩系、古近系地层油气藏特征开展了研究,确定了各个层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并最终建立了春光油田油气成藏模式,有效的指导了春光油田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  相似文献   

6.
石南31井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陆西地区石西油田之北,是继石南21井侏罗系头屯河组油藏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储层层位为白垩系清水河组,油气藏气油比高,油质轻,但与生物降解的黑油伴生。文章采用全烃地球化学方法确定油气来源,指出石南31井白垩系储层油气来自盆1井西凹陷二叠系乌尔禾组源岩。阐明了石南31井白垩系与南面石西油田石炭系和侏罗系的油气成因关系,建立了石南31井白垩系的油气运移成藏模式,指出石西与石南31井过渡区可捕获由南向北运移的油气,是近期主要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7.
车排子北部稠油区块构造位置处于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车排子凸起东北部.含油层系主要为新近系沙湾组和白垩系吐谷鲁群。沉积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油藏类型为在大的超覆背景之上发育的构造岩性油藏。2005年.在两口预探井排6井和排602井、以及2009年上半年多口开发准备井中,  相似文献   

8.
周霞  李海涛 《石油物探》2011,50(4):417-424,26
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沙湾组断裂系统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首先,综合应用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断层描述;然后,以排206井东断层和排2-70井北断层为例,从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两方面综合评价了断层的封堵性;最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勘探实践,分析了断层与圈闭、油气运移、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认为,该区沙湾组断层与地层尖灭线匹配形成的圈闭是有利圈闭,红车断裂的长期活动和喜马拉雅期小断层的纵向沟通使得油气得以运移至沙湾组地层,有断层沟通的圈闭更有利于油气成藏。  相似文献   

9.
鄂深8井于江汉盆地西南缘谢凤桥构造中发现了白垩系油气藏,油源对比表明,白垩系原油与沙市、荆西、花园油田新沟嘴组原油同源,源岩是沙市组上段—新沟嘴组下段生油岩,成藏条件分析表明,谢凤桥构造位于梅槐桥生油洼陷,具有优越的烃源条件。该区白垩系储层发育,沙市组、新沟嘴组盐岩、膏泥岩盖层发育,构造形成期早于油气形成期,万城断层使下第三系烃源层与白垩系优质储层相接,是白垩系新生古储型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具有类似新生古储型油气成藏条件的万城断隆带是江陵凹陷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在对车排子地区单井层序、连井层序研究的基础上,以地震地层学为指导,进行精细的井一震标定,结合车89井区的属性分析,认为该井区沙湾组油气层的地震响应为亮点,但不可逆。而构造与岩性地层构成典型的“反向屋脊断块”,断裂平面上呈现的弧形特征才是含油气更为有利的区域,构造与岩性及其配置关系共同控制着研究区的油气成藏。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轻质油母源及充注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组轻质油藏的发现是该区油气勘探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通过稳定碳同位素及生物标志物等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认为该原油并非侏罗系与其它层系烃源岩的混源,而是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单源原油.通过侏罗系烃源岩生排烃史、车排子凸起构造发育史以及与独山子原油地化特征的分析与对比,认为该轻质油来自车排子凸起南部的四棵树凹陷东南端及北天山山前断褶带,该区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经深部断裂垂向运移至新近系沙湾组地层后,再沿车排子凸起的南倾斜面经沙湾组厚砂层向北或北偏西方向侧向运移至车排子地区,并在合适的圈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2.
深入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组油藏特征和成藏要素后指出,该凸起中东部沙湾组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块、断块-岩性型稀油油藏,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在沙二段;西北部主要为岩性稠油油藏,数量少、规模较大,主要分布于沙一段;沙二段砂体、断裂及圈闭是其成藏主控因素,沙一段岩性圈闭是其成藏关键因素;沙二段砂体主要发育在坡折带附近,其顶部薄砂体控藏特点表现突出;控藏断裂为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张性正断裂,它有效沟通了沙湾凹陷侏罗系油源和红车断裂带深层圈闭,同时又起遮挡作用;该组油源主要为沙湾凹陷侏罗系生油岩,其次有深层油藏向上再调整原油的混入,成藏期在第四纪。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排2井油层“亮点”地震响应及其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排2井沙湾组发现轻质高产油层,由于受埋藏浅、油质轻、大套泥岩分割、油层物性好、油层速度低和与围岩波阻抗差值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在地震响应上具有"亮点"反射特征。利用合成记录标定、正演模拟、地震属性分析和反演技术对油层进行了判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2005年通过创建准噶尔盆地西缘油气成藏模式,在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排2井沙湾组获日产49.6t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以新近系沙湾组为主力含油层的浅层优质春光油田。基于生产的需要,准确估算了春光油田自喷井油嘴系数,为落实单井产量及单井合理配产提供了重要依据;发展形成了以"实时动态监控"为核心的油藏开发新理念,创建了油藏、井筒、地面三位一体的油藏动态监控体系,实时监控了地下油水推进的状态,为及时调整油井运行参数、使地层及井筒中的流体运移达到最优化状态提供了手段。春光油田自2005年开发以来产量稳步上升,保持自喷开采,采油速度、采收率同创国内新水平。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滚动勘探开发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沙湾组薄砂体油藏埋藏浅、物性好、产量高,是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近年来重要的产能建设阵地,但由于油层较单一、砂体厚度薄、横向变化快、分布零散、隐蔽性强,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探井成功率不超过3O%,滚动勘探开发风险较大.根据车排子地区沙湾组油藏发现井--排2井及其周围探井所获地质认识,依据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从区域沉积相分析入手,查明沙湾组薄砂体成藏模式,利用正演模拟、滚动储集层描述、地震属性分析和油气检测等技术手段,形成了一套薄砂体滚动勘探开发技术,并利用其指导车排子地区滚动井位部署,取得了非常好的滚动勘探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排2井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高凸起带.排2井新近系沙湾组"滩坝砂"是在第三纪类前陆盆地演化阶段的挤压背景下,随着车排子凸起的不断右旋、隆升,在盆地斜坡上形成"湖进扇摆"作用,由湖浪改造扇三角洲并在其前端或侧翼再沉积而成."滩坝砂"具有岩性细、较疏松、厚度薄、累积概率曲线呈两段式、C-M图表现为以PQRS段为主、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中等、自然电位曲线呈指形、电阻率曲线呈半漏斗状的沉积特征及电性特征.充注轻质油后的"滩坝砂"油藏具有"强振幅、中低频率、高吸收系数"的地球物理属性特征和"周围边界清晰、上凸下平"的振幅能量分布特征.研究认为,"滩坝砂"是一种规律分布的储集群体,储集物性好,易形成岩性油气藏,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图10参13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春光探区油气微生物指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油气微生物勘探具有有效、直接、经济的技术特点,日益受到全球油气勘探界的重视。以准噶尔盆地春光探区为研究对象,在探区北部横穿稀油区(T23井沙湾组)和稠油区(T10井—T17井白垩系)部署了一条微生物地球化学勘查剖面,分别采集微生物勘探样品和化探样品120件。同时在探区西南部油藏上方部署一块采样区,采集微生物勘探样品243件。采用平板菌落法培养分析样品中油气指示微生物的数量,结合油藏和钻井信息研究微生物异常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剖面上油气微生物数量与酸解烃含量的分布与下伏油藏及背景区有很高的吻合度,两者在油藏上方呈顶端异常模式,剖面南北两端形成低值背景区。此外,结合石油地质及钻井信息探讨了油气微生物平面分布规律:平面上微生物异常分布集中,与油藏聚集体吻合度较高,在高产油流井T45-1井、T33井、T22井及T67井区形成了高值异常区,其中T67井微生物高值区钻井部署较少,需加大勘探力度。微生物异常与钻井对比显示,两者符合率达70%以上。春光探区油气微生物指示初探表明,微生物对油藏中轻烃组分的微渗漏具有有效指示性,与下伏油藏具有较高响应关系。在实际勘探中,微生物勘探结果应与石油地质、地震、钻井等资料相结合,为油气富集区预测、钻前评价和钻井部署提供有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春风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斜坡带,油藏隐蔽性强、油层薄、油稠。车排子凸起多期升降和超剥作用控制了残余地层展布,正序沉积叠加控制了储盖组合样式,构造演化与沉积作用耦合控制了圈闭的发育及展布。油气输导格架为“油源断层垂向沟通、毯状砂体横向输导、调节断层纵向调整”;沙湾组富集成藏模式为“远源供烃、断毯输导、地层岩性圈闭控藏”。在对生储盖运藏认识的基础上,成功应用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和HDNS(水平井+油溶性降黏剂+氮气+蒸汽)开发技术,使得春风油田实现了高速高效勘探开发,探明石油地质储量8208×10^4,建成产油能力40×10^4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