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成 《通讯世界》2017,(7):216-217
微电网是一种可控的小型发电配电系统,是将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以及控制装置进行结合,能够对大电网和分布式电源两者之间的矛盾进行有效的解决,从而不断的推动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分布式电源单机接入成本高、控制困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大规模的使用.为了确保含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必须对分布式电源及其相应的电力电子接口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阐述了含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由于分布式电源的不可控性及随机波动性,其日益增长的渗透率也增加了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负面影响,因此目前的国际规范和标准对分布式电源大多采取限制、隔离的方式来处理,以期减小其对大电网的冲击。为协调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发掘分布式发电技术在经济、能源和环境中的优势,微电网应运而生。微电网是一个可以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它作为完整的电力系统,依靠自身的控制及管理功能实现功率平衡控制、系统运行优化、故障检测与保护、电能质量治理等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分布式电源组成的微电网以其高可靠性、可持续性,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微电网是一个小型的配电网系统,为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微电网有并网和孤岛两种运行状态,并网时可以从大电网获取电能或向大电网提供电能,当大电网出现故障时,微电网能与大电网断开单独运行,微电源和存储设备必须合作才能维持微电网孤岛运行时的能量平衡,因而微电网的协调控制策略一直是一个研究的热点。文中列举并讨论了现有的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对这些不同的控制策略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根据微电网不同运行模式和影响因素采取的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电源具有投资省、方式灵活、与环境兼容等特点,是实现新能源利用的重要组成。为了降低分布式电源的不利影响而使光伏发电单元、风力发电单元、负荷、储能装置和控制装置等构成的小型电网-微电网,微网满足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微电网管控技术是微电网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技术。基于此,文中重点介绍风力和光伏等分布式发电技术,以及基于分布式电源的微网管理控制技术。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曹永青 《通讯世界》2016,(15):179-180
目前,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的应用,促进相关标准的发展.本文通过阐述国内、外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并网标准的发展现状,以北美、欧洲和中国为研究对象,从辅助服务、故障穿透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各国并网标准的差异,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陆溪 《中国高新科技》2023,(17):110-112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协同新能源技术的电网发展迫在眉睫。为分析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效果,实现电网稳定运行,文章分析分布式电源类型及分布式电源在并网后对电网造成的具体影响,结合当前电网运行情况,提出多项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在电网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保障新能源分布式电源顺利并入电网,消除二者负面影响,实现安全用电目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智能优化算法在调节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电压稳定性时不稳定、过早收敛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微电网电压稳定性协调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集中式和分布式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微电网的电压稳定性,在监控电压稳定性指标的同时解决电压越限的问题;同时,使用配电网智能体实时监控分布式电源总控智能体和调压智能体,通过调节分布式电源智能体的有功与无功出力来调节微电网电压。在含有3个分布式电源的IEEE 33节点系统上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解决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电压越限的问题,调节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2019,(9):76-80
为了实现分布式电源的高效、可靠和安全运行,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电能质量监测的分布式电源自监测逆变器设计。这种自监测逆变器通过对分布式电源工作模式的监测以及输出电能的测量实现对闭环控制器反馈信号的优化,从而实现分布式电源在暂态和稳态上均能够跟随微电网控制中心的控制信号,并输出符合电网规范的电能。实验结果表明,该自监测逆变器能够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使其在并网模式和孤岛模式下均能够稳定输出电能。  相似文献   

9.
马诚 《电子测试》2021,(3):111-112,104
在电力系统引进分布式电源之后,可以对继电系统以及电压分布等方面产生影响。对此,本文简单介绍分布式电源类型,并分析了电力系统运行中分布式电源产生的影响,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保证电力系统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0.
微电网对传统的电网单一供电方式进行了改进,采用分布式电源供电,有利于提升电力体系的供电效率以及可靠性,对未来能源问题的解决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微电网里面主要是将逆变器作为接口的发电单元,这和之前同步发电机上有着许多不相同之处,采用适合的控制策略来对逆变电源的输出功率进行有效的掌控,以此来对整个体系的频率、电压以及其他电能质量的水平进行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李剑 《中国新通信》2023,(24):25-26+24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进一步加速了分布式发电的发展。分布式电源并网可以提升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优化电力分配、降低投资成本、改善生态环境。鉴于此,本文研究了分布式电源并网条件下配电网继电保护技术,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双 《通讯世界》2016,(11):124-12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分布式电源就是在这种需求的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兴技术.但是分布式电源入网给电能的设计方案也提出了新的难题.本文就将对几种常见的分布式电源进行讲解,对分布式电源的运行形式以及运行情况进行阐述,对分布式电源入网电能计量设计方案进行重点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微电网作为一种可靠的、高质量的配供电网受到广泛关注。文中基于经济效益、环境污染、提高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规划管理。一方面优化分布式电源以及存储设备的容量和类型。另一方面提出一个基于NPV(一个经济指标)的目标函数,考虑各单元的初始成本、发电成本、环境成本和维护成本,并满足微电网运行的约束条件。基于MATLAB运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目标函数,确定各单元最优的容量,最后通过实例比较,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配电系统终端负荷的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微电网作为发挥分布式电源效能的具体形式,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现实意义。由于微电网与传统配电网组网及运行方式的差异,使得微电网必须同时满足并网和孤岛两种模式运行。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的研究围绕并网中的微电网展开,而孤岛模式下的微电网多讨论其控制策略问题。文中阐述了孤岛模式下微电网的基本情况,从孤岛产生的原因出发,分析了不同类型孤岛的组成和转换条件,以满足不同区域的各类负荷供电,并指出了如何实现两种模式间的平滑过渡,为日后孤岛微电网的故障重构和暂稳研究等系列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2017,(4):104-109
海岛微电网是解决离岸岛屿自主供电的重要途径,海岛微电网的优化运行是提高海岛供电能力的重要保障。基于海岛的实际情况,分析海岛微电网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运行特性,综合考虑海岛微电网运行的经济成本、环境折算成本等多个系统运行指标,区别于传统的海岛微电网构成,构建基于光伏发电、柴油机发电和潮流能发电的海岛智能微电网优化模型。由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提出的微电网多目标多约束问题进行优化计算,形成海岛微电网系统的协调优化调度策略,从而提高系统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方案的可靠性和合理性,为海岛微电网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通信电源分布式监控系统中应用网络远程控制技术,便于分析该系统的复杂性和运行稳定性.在技术手段方面创新,改变传统化管控模式,可对分散的通信电源设备进行统一化和智能化管控.实时掌控与分析通信电源分布式监控系统及内部各设备运行实况,在信息化技术影响下增强通信电源分布式监控系统稳定性,强化系统功能,满足通信设备运行需求,保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分布式发电的普及,为了保证分布式电源接入后保护装置能准确、快速地反应,必须对原有保护的配置做出适当的更新和调整,以确保用户安全用电。文中主要对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故障定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徐岳  孙振 《电子世界》2014,(9):40-40
分布式(DG)电源接入电网后,配电网的结构和运行方式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影响整个配电网的运行,本文主要研究并论述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自愈控制的影响,主要包括对配电网故障恢复的影响,对继电保护的影响,以及对供电质量的影响等,这其中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通信电源是铁路运行的重要基础系统,对其管理是保证稳定运行与故障排除的关键,利用分布式采集系统构成一个自下而上的监控网络有助于电源监控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持续增加,微电网不断地接入电力系统。微电网将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装置、能量变换设施和控制装置集成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控制。由于其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运行难度也在不断增加,难以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PSO算法的逆变器接口分布式电源控制方法,通过优化逆变器输出控制器参数,能够有效抑制存在于微电网中的电压、频率、操作模式转换等干扰。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智能控制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