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九江化纤厂的水厂为例,采用接触絮凝斜管沉淀技术对脉冲澄清池进行改造,使产水量从7×104m3/d提高到9.1×104m3/d。从改造后的运行效果看,在确保出水水质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改造可使脉冲澄清池产水量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2.
根据强化絮凝过程的高密度微分场理论,将微分旋流絮凝技术应用于水厂沉淀池的改造实践。在不增加构筑物占地面积的情况下,生产能力由2×104m3/d增加为3.5×104m3/d,沉淀池出水浊度下降了64%,增加水量的单位投资为95.7元。该技术投资省、效果好,适于在小城镇水厂扩建改造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某自来水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9×104 m3/d,建于1995年,采用平流沉淀池工艺,2010年改造为平流斜管复合沉淀池。由于絮凝效果差、斜管沉淀区底部排泥不彻底“、跑矾”等原因导致实际产水量仅为7×104 m3/d,亟需进行优化改造,以提高产水量。采取延长絮凝时间、将机械+网格絮凝改为网格絮凝并优化布置、用桁架式吸泥机替代穿孔管排泥、增加配水区高度等技术改造措施后,产水量提高至10.5×104 m3/d。  相似文献   

4.
针对斜管沉淀池出水浊度高、跑矾的问题,采用专利技术"高效絮凝塔"改善反应絮凝效果,采用专利技术"水平管沉淀技术"改造斜管沉淀池,成功地将淮安市东方自来水公司三期老水厂的处理水量由2.0×104m3/d提升到4.5×104m3/d,沉淀池出水浊度<3 NTU,降低了滤池的过滤负荷,改善了出厂水水质。该工程应用是老水厂改造方式的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为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出水水质,重庆市某工业给水厂对原处理工艺进行了改造,采用网格絮凝/平流沉淀/斜管沉淀工艺处理长江原水。实践结果表明,该厂制水能力增加了7.5×104m3/d,出水浊度3 NTU,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措施选择与工程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提标改造和扩建,某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从2.5×104 m3/d提高至5.0×104m3/d,出水水质由一级B标准提高至一级A标准。通过将常规A2/O工艺改造为倒置A2/O工艺、优化工艺运行、局部改造和增加深度处理设施等措施,对BOD5、SS、NH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0%、96.2%、82.1%和90.4%,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详细介绍了提标改造内容及采取的措施,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济南市某水厂设计处理规模为5×104 m3/d,原采用微絮凝+砂滤+消毒短流程处理工艺,为适应原水水质变化,并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将砂滤池改造为浸没式超滤膜池,并新建高密度沉淀池及污泥处理设施,改造后处理规模达到7×104 m3/d。介绍了技术改造的设计思路和经验,并分析了改造前后净水效果。运行数据表明,调试运行投产以来,出水水质稳定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出厂水浊度、菌落总数等指标较改造前有较大提升,可为传统快滤池改造成浸没式超滤膜池提供技术借鉴。该改造工程投资约6 500万元,单位经营成本仅增加0.57元/m3。  相似文献   

8.
天津双林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为4.0×104m3/d,再生水规模为0.5×104m3/d。污水处理采用Carrousel 2000型氧化沟/机械絮凝/斜管沉淀/纤维转盘过滤工艺,再生水处理采用超滤膜/臭氧/消毒工艺。经过几年运行,污水处理厂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设计标准,结合天津市发布的污水厂类Ⅳ类水体排放标准,提出本工程进一步提升改造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实施规模为40×104m3/d,采用分段进水AAO和Verticel处理工艺。通过升级和新建二级生物处理系统、新增深度处理和污泥水处理系统等改造措施,使出水水质达到设计要求,其中12×104m3/d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剩余28×104m3/d出水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介绍了工程背景、改造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单元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效果等。  相似文献   

10.
深圳市滨河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深圳市滨河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的特点和要求.该厂降低了原有三期工程的处理规模并对部分构筑物进行改造,新建18×104m3/d的常规处理构筑物及30×104m3/d的深度处理工程.工程改造后出水水质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1.
张轶伟 《山西建筑》2012,(31):19-21
从中日传统建筑的构成差异出发,将这种差异概括为围合与分隔,秩序与自由,内向与外向,装饰与内涵四部分,通过对这些构成差异的研究,便于把握中日两种建筑文化的不同的空间观与建筑观。  相似文献   

12.
刘珩 《时代建筑》2005,(3):28-33
文章指出,建筑从根本上说是“想”与“造”的事情,这决定建筑师应具备双重身份:“艺术家”和“营造师”,一方是建筑理想,另一方面是营造现实。建筑师得在两个角色和两个阶段之间做出选择,找到适当的方法去实现两者平衡,而建筑实践的先锋性和实验性就在于建筑师能否在当下突破自己,却又总能找到另一种平衡的可能性。作者以在南沙的建筑实践表达了这种立场。  相似文献   

13.
此文根据1999年北京UIA大会学术主题“21世纪的建筑学”,对其四个分题“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文化”、“建筑与科技”、“建筑与城市”的内容,提出12点需要侧重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提出了这12点和合关系的内容,阐述了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和合观。  相似文献   

14.
陈晓  欧洋  李刚 《中外建筑》2007,(8):33-35
历史文化名城是祖先赐予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华夏古老城市文明的生动见证。在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是一个十分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论文以济南市为例,通过阐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济南经济发展的非矛盾关系,借鉴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例,运用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前沿的理论、原则及科学的保护方法,探讨对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及其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建筑其建筑形态当能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其室内外空间环境当能营造出文化氛围以及对公众的亲和力,其建筑功能的设计当有一个较为长 的眼光以满足广播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本文通过回顾上视大厦的设计过程,总结了对以上问题的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安徽省淮南技工学校异地重建项目设计为例,探索了应对当代职业教育模式与建筑创作语境转变,以"集约高效、适技生态、健康活力、平实适用"为原则的当代职业技术学校设计。  相似文献   

17.
陈中月  朱俊  朱永红 《安徽建筑》2009,16(6):87-88,92
中小桥涵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分析计算关系到中小桥涵跨径及总体方案的拟定,对保障公路安全、节省公路造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公路中小桥涵水文分析计算的内容和方法,并通过介绍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公路中小桥涵水文分析计算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绿色低碳技术对于节能减碳有关键作用。通过绿色低碳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可有效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能源消费的低碳化。但目前国内缺少明确统一的绿色低碳技术评价标准和交易转化机制,不利于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本文对国内绿色技术验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绿色低碳技术验证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公共服务“双碳”平台可为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转化与推广机制的赋能方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章海斌 《华中建筑》2001,19(2):60-61
设计是一种迷人的事业,同时又极富挑战性,该文就如何科学地把握设计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设计过程可分为分解提纯和组织复合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20.
杨舢 《华中建筑》2003,21(2):23-27
受到西方先锋艺术的影响,以赫佐格和德. 默隆(H&deM)与卒姆索托(Peter. Zumthor)为代表的瑞士建筑师开始重新审视建筑本体,面对材料和建造的真实,探询它们所隐含的情感意义与矛盾冲突.然而在具体的探索道路上,他们之间各有差异也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本文试图对他们的建筑艺术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