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个人通信PCN的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国际上存在着各种观点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我们对各种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为江苏省研究并最终建立PCN提供依据.本文首先提出了个人通信网PCN发展战略的设想,然后分析了PCN频率配置、微区划分、多址方式、无线入网技术、智能管理、交换技术和PCN的安全通信.最后我们提出了江苏省研究和建立PCN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
陈倩 《通信技术》1993,(4):64-68
介绍了目前可行的一种PCN实现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PCN蜂房结构和网络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3.
目前,作为移动通信发展的一个新的目标——个人通信网(PCN)的研究正在世界发达国家兴起。本文主要介绍了PCN的概念、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比较了PCN系统与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特性,并由此说明了建立PCN系统的必要性。本文还论述了PCN系统将要采用的一些新技术并预测了PCN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周炯pan 《电信科学》1991,7(4):11-15
1989年英国给予三家国际财团建立个人通信网(PCN)的许可证,这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学术界和企业家的极大兴趣,各种学术会议和技术杂志都提到PCN。其实,上述许可证中的PCN 不过是欧洲GSM 泛欧数字汽车电话网的一种变化,并无多少新奇之处,但是它提出的前景是相当诱人的。PCN 虽尚无权威性的定义,一般认为应是这样一个网,即每个人有一个号码与—个可随身携带的手持机。当已知另一个人的号码时,就可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与这个人通话和传送低中速数据。这样一个通信网,在当前流动性日益增加的社会中,对每个人、尤其是业务交流比较繁重的人,是十分需要的;对于社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价值。PCN 实质上是—个移动通信网,为了进一步说明它,应先从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说起。  相似文献   

5.
简要论述了个人通信网(PCN)的网络结构、功能及实现PCN的几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1993年9月,英国Mercury个人通信(MPC)公司的个人通信网(PCN)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使用的PCN网,它是个人通信发展史上的一次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以无线ATM技术为基础提出了采用信元中继作为无线传输基础的PCN的结构,即利用ATM交换网络来互联PCN小区,ATM信元作为网络的有线和无线部分中协议处理和交换的基本单元,然后逐层分析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电信日新月异的今天,移动通信的发展更加令人振奋,它以通信质量高,容量大和使用方便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七届世界电信展览会上,移动通信产品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从个人通信,卫星移动通信,蜂窝移动电话到寻呼业务;从GSM、DCS 1800,PCS、PCN,DECT、PHS、CDMA技术产品到Iridium Inmarsat-P、Odyssey卫星系统,再到FLEX、APOC、ERMES、高速寻呼产品,无不使人感到世界移动通信发展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个人电话号码体制(PTN)的概念和实现方法,然后重点描述了PTN的无线接入形式,如TelePoint、GSM、PCN等。并从PSTN和ISDN的角度分析了PTN的有线接入的可能方案。最后结合金卡工程提出了一点设想。  相似文献   

10.
4 个人通信实现的可能途径 由于个人通信网是能满足用户多种业务需求、以面向个人服务为特色的覆盖全球的海、陆、空三维综合系统,并基于移动方式,故其实现途径必然涉及通信中的诸多主要领域: (1)建设全球性光纤传输为主体的信息高速公路,以适应PCN宽频带、大容量、高速度发展的需要。 (2)实现个人通信的关键是实现自由移动,因此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成为研究的中心。  相似文献   

11.
无线ATM通信网的关键技术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晓文  吴诗其 《电信科学》1996,12(11):39-46
本文介绍支持多媒体业务的无线ATM通信网的关键技术,如协议分层模型与网络结构、物理层技术、多址访问控制协议、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和网络管理与控制技术等,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网络流量预测技术可以帮助运营商准确预估网络的使用情况,合理分配并高效利用网络资源,以满足日益增长且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大量研究表明,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高于其他经典预测方法,在网络流量预测中的应用潜力巨大。总结网络流量预测的一些关键因素和预测误差评判方法,重点介绍近年提出的可用于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原理、相关预测方法及其属性比较,旨在为包括流量在内的各种网络参数预测技术的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是以用户为中心和异构的,不仅支持网络的自动配置和适应性,而且使用扩展多跳的无线个域网(WPAN)。与此同时,它将以一种透明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多种类型的服务,这就需要有效地把异构网络技术与不同类型的协议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网络整合的关键是通过IP技术来达到协议的整合。文中介绍一种新的适用于目前和未来无线个人通信及相关服务的无线个人通信网络架构及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技术成熟度的基础上,从技术层面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执行所需要的信息采集系统设计、网络服务支持和网络通信协议设计等关键技术,说明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自组织网络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自组织网络是一种移动、多跳、自律式系统,两者均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传感器网络和自组织网络的概念、特征和发展动态等问题进行了介绍,重点分析了目前这两种网络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文章认为:传感器网络在特殊领域有着传统技术不可比拟的优势,而无线自组织网络通过临时组网的方式在恶劣环境中支持移动节点之间的无线传输,应用范围广阔.对这些网络的研究是中国未来高技术民用和军事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对电信网中的核心网、城域网和接入网这三个部分的能耗进行了调研和总结,并对这三个网络部分的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光网络的节能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给后续B5G核心网技术研究和标准化提供思路,首先介绍了5G核心网的服务化架构,描述了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关键技术;然后介绍了3GPP R15核心网标准化成果,提出了5G核心网系统架构,并介绍了R16在固移融合、5G LAN、TSN等方向的核心网标准化进展;其次介绍了ITU IMT-2020核心网标准化进展,包括IMT-2020核心网架构,给出了B5G核心网演进思路分析,提出网络极简化、行业专网增强、网络智能化、uRLLC、mMTC、天地一体化等5G核心网演进方向,并提供了3GPP、ITU的B5G核心网标准化最新进展;最后提出B5G核心网技术方案研究和标准化应覆盖全部的主流技术方向,面向未来做好技术能力储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各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急剧增长以及5G网络标准和技术的逐渐成熟,5G行业专网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在分析了5G核心网的架构、网元功能和关键技术后,提出了5G轻量化核心网总体方案的设计,为全面赋能垂直行业,定制部署资源专用、安全可靠的本地化5G专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无线个人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和网络结构,讨论了实现无线个人通信的3种方案,并指出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As vehicle complexity and road congestion increase, combin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electric vehicles, the need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o improve on-road safety and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using vehicular networks has become essential. The evolution of high mobility wireless networks will provide improved support for connected vehicles through highly dynamic heterogeneous networks. Particularly, 5G deployment introduces new features and technologies that enable operators to capitalize on emerging infrastructure capabilities. Machine Learning (ML), a powerful methodology for adaptive and predictive system development, has emerged in both vehicular and conventional wireless networks. Adopting data-centric methods enables ML to address highly dynamic vehicular network issues faced by conventional solutions, such as traditional control loop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short survey of ML applications in vehicular networks from the networking aspect. Research topics covered in this article include network control containing handover management and routing decision making,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energy efficiency in vehicular networks.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sugges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network forming/deforming decision making. ML applications in vehicular networks should focus on researching multi-agent cooperated oriented methods and overall complexity reduction while utilizing enabl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mobile edge computing for real-world deployment. Research datasets, simulation environment standardization, and method interpretability also require more research atten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