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鼓泡填料塔中水与餐厅污水氧传递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华生  陈焕钦 《化工学报》2003,54(8):1049-1054
用不稳定传质模型对鼓泡填料塔中水和污水氧传递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定义表面更新速率和含气率导出了鼓泡填料塔中水和污水中氧传递系数与操作条件和填料特征之间的关系式,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关系式中特征参数.用关系式计算得到的氧传递系数与实测值基本吻合,最大偏差为20%.结果表明:采用的组合型填料具有优良的氧传递性能;在相同操作条件下餐厅污水中的氧传递系数小于清水中的数值.  相似文献   

2.
生物填料塔处理餐厅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自行开发的组合型填料和焦炭作为生物载体构成的生物填料塔对餐厅污水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考察了污水入塔COD值对塔中DO的影响 ,观察到的结果表明 :长期在高入塔COD下运行对生物膜系统的持久、稳定不利 ;水力停留时间取 3~ 4h ,COD的容积去除负荷约为 4kg/ (m3 ·h)时 ,出水既可达标又可保持较高的处理能力 ;鼓风曝气时 ,气水比取 8~ 12可使出水达标 ,而功耗较低 ;在相同的微生物系统和操作条件下 ,布水布气性好的组合填料处理效果高于布水布气性差的焦炭  相似文献   

3.
填料塔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介绍了填料塔和塔填料的发展史、现状和工业应用情况;分析了填料塔内流体流动与分布、传质过程中的返混现象和传质动力学等理论研究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型填料塔内液相分布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孝竞  李富生 《化工学报》1989,40(6):686-692
本文针对填料塔内液体运动的分散方程,提出了新的边界条件,并得到描述填料塔内液体运动规律的新模型.通过实验确定了模型中的各参数.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的比较,两者吻合较好.用激光- 光导纤维测试系统测定了液体在填料层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分布,作出了塔内液体的等平均停留时间曲线,并进一步分析了液体在填料塔内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5.
板波纹填料塔中的液体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透明有机波纹填料片内染色液体流动分布的实验研究 ,提出了板波纹填料塔内液体流动模型 ,并对真实填料塔进行了实例计算 ,所得结果对于填料塔实际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型板网填料传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0m m 冷模实验塔内对250 Y 型填料进行氧解吸试验,结果表明三层板网复合填料的分离效率明显高于单层板网填料,尤其在液气比低的工况下,效率可以倍增,和广泛应用的金属 Mellapac填料相比,板网复合填料的分离效率能高30% 左右。  相似文献   

7.
刘放  姜建 《化工机械》2011,38(6):683-686
在内径为100mm的填料塔内,以空气-水为物系,对新开发的塑料星形填料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进行了测定.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推出了其填料层压降、液泛气速和液相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8.
塔填料和塔内件分析及其标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抚华 《化工设计》1997,7(1):14-18
概述了塔填料的开发现状和新型高效填料的应用,分析了填料塔内件中主要构件液体分布器的性能要求及研究动向;介绍了化工部化学工程中心站在塔填料和塔内件方面开展的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填料塔的设计过程中,必须正确选择好填料支承装置。因为支承装置的好坏对保证填料塔的操作性能具有重大作用。假如选择的填料本身性能很好,它的通过能力很大,然而由于支承装置设计不当,造成塔内液泛提前到达,则会降低塔的生产能力,影响到整个工业生产中。本文对填料塔中填料支承装置的选择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规整填料塔的壁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新的观点分析了填料塔内壁流产生、发展且最终达到平衡的过程。通过数学推导,得到了一个三参数壁流模型,并在实验基础上,进行模型的参数估计,从而求得了八种规整填料的壁流曲线。研究认为,壁流量的大小是填料塔内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最终结果,而填料自身的几何形状和加工精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实验,测取了这些填料的平衡壁流量,其中某些大于48%。  相似文献   

11.
国产脉冲填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直径为262 mm有机玻璃塔内,用空气一水体系对国产50 mm陶瓷脉冲填料进行了流体力学性能的测试,得出了干、湿填料压降,载、泛点气速关联式。以Na_2SO_3溶液在钻离子催化下用空气氧化法测定了液相传质系数和有效表面,并对有效表面、载点气速提出了新的关联式。试验结果表明,国产脉冲填料与西德产脉冲填料一样,具有良好的流体力学性能和传质性能。  相似文献   

12.
QH-1型扁环填料用于高液气比操作时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径186mm有机玻璃塔中 ,对16和2 5QH 1型扁环填料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计算其压降、液泛气速、泛点填料因子、湿填料因子和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的关联式。并与16鲍尔环填料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QH 1具有优良的流体力学和传质特性。  相似文献   

13.
复合板网填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新型的金属复合板网填料进行了研究,它是由三层板网贴合为复合基材后加工成波纹填料。在500冷模实验塔内对250Y型填料的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板网填料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三层复合板网填料的压降比常用的金属板波纹填料低60%以上,通量大20%~40%。氧解吸实验结果表明三层复合板网填料的分离效率明显高于单层板网填料,尤其在液气比低的工况下,效率可以倍增,和广泛应用的金属Mellapac填料相比,复合板网填料的分离效率能高30%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从传质和生化反应基本过程出发,将复杂的生物填料塔中三相传质-生化反应综合简化为一个有效生化反应过程,并得到其数学模型,模型综合参数———总传质有效因数ηt可通过容易测定的本征反应和实际反应速率来确定;实验研究了入塔污水CODC r和入塔水量对总传质有效因数影响,结果表明,入塔污水CODC r较高时,有较大的总传质有效因数;当入塔水量增大,传质效果增加,总传质有效因数增大。  相似文献   

15.
聚丙烯孔板波纹填料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张近  王黎 《化学工程》1999,27(1):19-21
采用液相化学法对聚丙烯孔板波纹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并对改性后的填料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丙烯填料表面粗糙度增大并引入含氧极性基团,其表面水接触角从88°降低至45°,临界表面张力由28×-3N/m提高到55×10-3N/m,气相总传质单元数平均增加24%,传质性能大为改善。  相似文献   

16.
以正戊烷-水为物系,进行了采用填料强化的鼓泡塔直接接触蒸发换热实验。实验采用顺流操作,考察了分散相流量、温差以及分布器孔径对体积换热系数和汽化高度的影响。实验得出:在戊烷流量为23.868 L/h,分布器孔径为2.5 mm时加填料的鼓泡塔的体积换热系数约为未加填料的2倍;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加填料的鼓泡塔中汽化高度随分散相流量和分布器孔径的增大而增加,随温差的增大而减小;加填料的鼓泡塔中体积换热系数随分散相流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分布器孔径的增大而减小,与温差成负幂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微量醇及电解质强化气液传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考察了微量醇类物质(乙醇、叔丁醇、季戊四醇)及电解质(CaCl2)对氧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和气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向空气-水体系中添加微量醇类物质可以明显改善气液传质性能,同时醇类物质强化气-液传质存在一极限浓度,超过此浓度后,氧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略有降低;当表观气速增加时,去离子水体系和含醇体系的气含率都增加,但醇体系的气含率明显高于去离子水体系。此外,添加电解质CaCl2也会使氧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有所提高,并从离子强度的角度对其抑制气泡聚并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很多废水处理装置涉及非牛顿型流体中的多相流动和传质问题,研究其中的气液传质过程有助于实现装置的优化设计和高效节能运行。以鼓泡反应器内清水和不同质量分数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为实验对象,分别研究气相表观气速和液相流变特性对气泡尺寸分布、全局气含率和体积氧传质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液相的流变特性对其传质特性参数均有较大影响。与清水相比,CMC水溶液中气泡平均直径和分布范围更大;清水和CMC水溶液的全局气含率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CMC水溶液的体积氧传质系数随CMC水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基于实验研究,得出修正的体积氧传质系数公式和适用于幂律型非牛顿流体流动体系氧传递过程的无量纲关联式,可很好地实现非牛顿流体流动的废水处理装置中气液传质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