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张凌  陈东 《华中电力》2006,19(4):22-25
高海拔地区的直流换流站外绝缘问题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综合性问题,结合位于高海拔地区的兴仁换流站的外绝缘设计对高海拔地区的耐受电压修正、设备外绝缘、空气净距、爬距计算及污秽影响等多个层面对高海拔地区换流站的外绝缘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外绝缘海拔修正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800 kV直流输电工程中,新的换流站将位于海拔1 000 m以上的地区,为保证上述设备可靠运行,需对设备的外绝缘水平进行海拔修正。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采用的海拔修正方法,详细比较了各种修正方法对设备绝缘水平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对海拔超过1 000 m地区的设备外绝缘耐受电压和污闪电压进行修正的方法,并通过比较分析给出了适于对特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外绝缘水平进行海拔修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直流设备爬距、外绝缘水平、空气净距等多方面,结合国内第一个直流输电高海拔换流站的科研情况和工程设计情况,对高海拔直流输电设备的外绝缘设计进行探讨,同时提出部分修正方法,以供今后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海拔直流场设备污秽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直流设备的污闪问题已很突出,而高海拔地区因空气密度低而导致绝缘子污闪电压进一步下降,因此对高海拔低气压条件下直流设备的污秽外绝缘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很有必要。章给出了污秽绝缘子污闪电压和大气压的关系及直流电压下的特性指数n,介绍了原有低海拔人工污秽试验和新近在不同气压下完成的直流支柱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结果.提出了对高海拔换流站直流场户外设备外绝缘进行海拔修正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合理设计高海拔地区特高压换流站均压屏蔽装置能够有效避免站内电晕放电,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实现高海拔地区均压屏蔽金具的可靠应用,文中在平原地区(平顶山)和高海拔地区(羊八井)进行了特高压换流站典型电极的起晕试验,计算获得了不同尺寸典型电极的起晕场强,并提出了海拔4300 m金具的控制场强值.仿真分析了球形、鼓形电极表...  相似文献   

6.
当高压设备位于海拔1 000 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时,就会引起电气设备外绝缘强度的降低。为了解决高海拔地区换流阀的外绝缘设计问题,文中结合云南永仁站(站址海拔1 800 m)±500 k V光触发晶闸管换流阀的外绝缘设计,采用g参数法计算了换流阀组件和阀塔内关键位置的最小空气净距,同时用Ansys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研究结果对换流阀的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表明,永仁站换流阀的外绝缘设计合理,能够满足高海拔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金沙江中游电站送电广西的±500 kV直流工程线路路经4 000 m高海拔地区,需要确定合理的电力设备外绝缘水平和空气放电电压海拔修正方法。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电力设备外绝缘和空气放电电压海拔修正方法,并根据以往工程的应用经验,得出如下结论: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水平海拔修正可使用GB 311.1和GB/T 20635规定的方法,这两个方法分别适用于4 000 m以下和5 000 m以下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8.
高海拔换流站相间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晶  万启发  张勤  陈勇  周文俊  霍峰  胡伟  孟可风  康钧 《高电压技术》2010,36(12):2896-2901
相间操作冲击放电特性是影响换流站设计尺寸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正在设计建设的青藏高海拔直流联网工程拉萨换流站即将建在约4000m左右的高海拔地区,随着海拔的增加,空气间隙放电电压将明显下降。为解决青藏换流站空气间隙选择和海拔校正问题,首次在平原地区以及近4000m高海拔地区,利用升降法开展换流站真型构架典型电极相间操作冲击试验研究,得到典型电极相间操作冲击放电特性曲线。结合现有标准中海拔及气象校正公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并给出校正因数,同时,基于不同海拔点试验数据拟合出线性形式的海拔校正算式。研究结果表明,受到海拔高度影响后,高海拔换流站典型电极相间操作冲击平均击穿场强比低海拔低近40%,提出线性形式校正方法的校正误差小于现有标准中推荐方法,其校正误差绝对值可以控制在4%。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对高海拔外绝缘特性的研究需要积极进行。目前国内对35千伏及以下的电气设备外绝缘海拔修正问题的看法已比较一致,而对110、220千伏及以上的海拔修正问题,由于试验设备的限制,数据不够充分,尚不能得出一致结论。为此,我们搜集了国内有关试验资料,结合我们自己的试验结果,研究计算了气压 P、温度 t 和湿度 e 对110、220千伏外绝缘的综合影响,提出了该电压等级外绝缘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定量性有效数据,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电力电容器是高压直流换流站中的重要噪声源。在换流站设计阶段,必须对电力电容器塔的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准确的预测计算。本文在相干声源的叠加原理和声波传播衰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公式推导,提出一种计算电容器塔远场噪声辐射指向性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对典型的电容器塔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使用简化的相干声源叠加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的指向性可以很好地模拟计算电容器塔架装置的噪声辐射特性。  相似文献   

11.
800 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阀厅和直流场空气净距设计是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海南±800 kV换流站位于青海省海南州,站址海拔2880 m,为确保换流站电气布置的合理性和安全运行,需要确定合理的直流空气净距取值,作为换流站的设计依据。由于换流站阀厅内部有空调系统调节,大气密度、温度、湿度等都不同于户外的气象温度,需特殊考虑。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g参数法的换流站阀厅空气净距计算原理及方法,并强调阀厅空气间隙计算应避免大气密度的重复修正。直流场布置于户外,其空气温度及湿度不受空调控制,推荐采用GB311.1-2012的方法进行修正。将两种方法分别应用在海南±800 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空气净距设计中,推荐了阀厅和直流场±800 kV典型间隙的最小空气净距。  相似文献   

12.
±800 kV直流输电工程空气间隙海拔校正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别在0、1 970、2 245和3 723 m海拔地区开展了±800 kV直流输电线路真型尺寸模拟杆塔和换流站极母线空气间隙50%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对比试验研究。通过分析计算,给出了±800 kV高压直流工程高海拔地区直流线路和换流站典型空气间隙操作冲击放电电压的海拔校正系数;并讨论了高海拔地区空气间隙放电特性的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支柱绝缘子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外绝缘设计是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文章主要讨论特高压换流站支柱绝缘子的选型和设计。首先统计了 我国±500 kV换流站外绝缘的运行情况,总结了±500 kV换流站加强外绝缘和防污闪的主要措施,并分析了室温硫化硅橡胶(room temperature vulcanized silicone rubber,RTV)和长效室温硫化硅橡胶涂料的性能特点。然后根据积污站测试结果对特高压换流站站址的污秽水平进行了预测,根据预测的污秽水平和实验室污耐压试验结果推导出其所需的爬电比距。最后,分析了不同型式支柱绝缘子的经济技术特点,以及国内外厂家的制造能力,推荐瓷涂RTV方案作为特高压直流换流站外绝缘的首选方案,并对瓷涂RTV绝缘子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零电流零电压开关功率因数校正全桥变换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介绍一种单级式零电流和零电压开关功率因数校正全桥变换器,利用变压器的漏感和输出电容的储能,在很宽的负载范围内实现了超前管的零电流开关;而通过移相控制方式,利用开关管的结电容则实现了滞后管的零电压开关。由于软开关的实现不需要任何其它的辅助元件,所以与通常的零电流开关PWM Boost全桥变换器相比,该变换器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通过对电路的运行机理和工作模态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变换器能同时实现功率因数校正、AC/DC转换、输出电压调节和电气隔离,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变换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主要对向家坝—上海±800 kV特高压直流(UHVDC)工程复龙换流站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的研发、设计、配平、组装进行了总结。通过对装置的结构分析、特点介绍、抗风抗震的理论分析、配平组装等,说明复龙换流站电容器成套装置的结构设计合理,绝缘配合安全系数大,组架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该地区的抗风抗震要求。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保证了并联电容器的产品质量。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使产品在降噪方面取得了进步。灵活有效的配平方法使生产组装更加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6.
高海拔直流设备可见电晕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整理和分析了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与云南电力试验研究所有关换流站阀厅内典型屏蔽环和母线的可见电晕试验数据,讨论了不同海拔高度下起始电晕电压的校正方法(如不同海拔高度直流设备起晕电压校正方法和高海拔直流设备屏蔽环及母线起晕电压的海拔校正方法),认为目前低海拔换流站阀厅使用的电气设备的电晕性能可以满足海拔2000m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