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形位误差测量的复杂性和测量结果评定的多样性,使形位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较为困难。因此,探索一种准确、高效的形位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具有实际的意义。目前,主要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指南》进行形位误差不确定度评定,评定过程需要计算出误差模型中的传递系数。当误差模型复杂或者参数之间存在非线性时,评定结果准确性差。为解决该问题,在分析形位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和评定原理之后,提出了采用蒙特卡罗法评定形位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该方法利用计算机产生伪随机数来模拟圆度误差的实际测量值,将其代入误差模型中,构成圆度误差的概率分布,并求出其期望值和方差,从而得出圆度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试验数据显示,蒙特卡罗法评定圆度不确定度结果可靠、高效快捷,为几何量测量领域、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领域提供了新的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应基于误差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不确定度指南》(GUM)因免用真值、不涉及误差等原因,曾导致一些学者将不确定度与误差对立起来,捋清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误差理论的关系,仍是当前值得论述的问题。本文从测量不确定度与真值和测量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与误差分类、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概率分布、合成不确定度与误差合成理论这几方面论述了二者间的重要关系,并根据误差理论发展情况,指出GUM应予扩展应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动态测量在测试领域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动态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应用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不确定度理论的核心。当前,学界对于静态不确定度的研究趋于成熟,但关于动态不确定度的评定与应用仍有待研究。针对常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不适用于在线测量应用、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尚未达成统一的现状,研究了测量系统相频特性对动态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对测量系统的模型进行了阐述。从二阶系统入手,通过仿真分析,比较了不同频率信号和混合信号作为激励的情况下,线性相位与非线性相位测量系统的响应。对比结果表明,非线性相位是动态测量不确定度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导致测量系统延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该研究结果对于降低测量系统动态测量误差、提高动态测量可信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集中了诸多难点,由于方法和计算的困难,其数据处理缺乏合适的解决方案。基于LabVIEW的集成化间接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处理系统,可在虚拟仪器环境下独立地实现直接测量和直线拟合的不确定度评定与数据处理,又可综合应用给出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及相关结果。系统处理问题全面,通用性和适应性好,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部队高频电磁镜面TEM室的镜面板平面度误差测量与评定任务,从测量仪器的选择、测量误差的评定等方面解决镜面板平面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问题。与传统的平面度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案不同,重点针对高频电磁镜面TEM室的超大镜面板平面度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测量方法采用相对测量法,从测量便利性方面选择合像水平仪,误差评定选择最小二乘法,基于MATLAB融入蒙特卡罗方法对其进行平面度误差评定,评定结果为4μm,解决了高频电磁镜面板的平面度误差评定问题,保证了高频电磁信号的高保真传递,实现了大型TEM喇叭、D-dot等电磁传感器的精确校准。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动态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准确度,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动态测量不确定度的灰色加权评定新方法.此方法通过灰色加权序列体现动态测量序列不同采样点的分散性,采用最大残差区间来表征数据的最大分散区间,再利用灰色加权序列对最大残差区间进行概率加权,将加权结果作为标准动态测量不确定度.经试验分析,灰色加权评定方法可较好地评定动态测量数据的不确定度,且计算量小、评定准确度高,适合处理小样本动态测量数据不确定度评定问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文给出了用于评定测量模型中包含复数变量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该方法基于现行有效的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JJF 1059.2‐2012《用蒙特卡洛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通过将复数转换为实部和虚部表示的形式,使得复数变量可以按照现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进行评定,并且给出了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不确定度的研究意义、不确定度和误差的区别、不确定度的分类、来源、评定方法和测量结果的表达作了综合叙述,特别是不确定度面临问题的提出为进一步研究不确定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不确定度的研究意义、不确定度和误差的区别、不确定度的分类、来源、评定方法和测量结果的表达作了综合叙述,特别是不确定度面临问题的提出为进一步研究不确定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戴妙妙  奚迪 《自动化仪表》2010,31(6):21-23,26
针对最新电池指令2006/66/EC禁止销售某些含汞等有害物质的电池的要求,采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直接测汞仪对样品电池进行了检验和测定.为了提高测最结果精确度并解决临界结果值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标准曲线的不确定度评定理论.通过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和评定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出合成标准的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大量实测结果表明,此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符合环保监测结果分析,在未来的实际检测中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对电子证据确定性认定的基础上,从电子证据生命周期的角度提出并介绍了电子证据确定性指标体系方案,从技术层面分析了模糊多层次综合评判算法,并列举了相关算法和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电子证据确定性进行了评判研究,实现了对电子证据的确定性的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对加速度传感器动态校准获取其工作频带的过程中,因校准系统存在测试不确定度导致传感器校准不准确的问题,设计了某型号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校准试验,以试验数据为依据提出了系统不确定度评估方法。通过对冲击试验台为冲击激励源构成的动态校准系统测试过程中几个主要误差源的分析,结合文中提出的系统不确定度评估方法计算出校准系统的测试标准不确定为1.77%,扩展不确定度为3.54%。对比测量仪器特性评定相关指标可知该校准系统符合工程校准需要,而该评估方法的提出对校准系统的不确定度评估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沈昱明  陆峰 《测控技术》2021,40(8):7-11
对变水头流量标准装置不确定度评定结果产生影响的液位开关动态响应做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分别针对电容式和导纳式两种常见液位开关的工作原理,推导建立了其动态响应理论模型,建立了液位开关的传递函数,从理论参数得出:被测电容式和导纳式液位开关的动态响应不确定度基本相当,并对变水头装置液位开关的动态响应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做了讨论.根据所提出的评定方法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电容式液位开关的动态响应不确定度可以达到0.034%,且随着液面下降速度增加,其不确定度也有增加的趋势,为变水头流量标准装置的工程实践和不确定度评定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PE Lambda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在环保监测中的应用,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了检验和测定.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运用不确定度评定理论,分析评定了不确定度的来源及其分量,计算出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大量实测结果表明,此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符合环保监测要求,在未来的实际检测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形位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是目前测量领域研究的热点;但由于其测量的复杂性和测量结果评定的多样性,导致在实际测量结果中形位误差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成了难题;为此,根据形状误差评定准则,选取最小二乘法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形状误差数学模型中各参数值的传递系数和单点不确定度,并分析具体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根据传统的GUM法对其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然后采用蒙特卡罗伪随机数的方法来模拟实际测量数据,从而得到平面度误差的不确定度;通过设置实验对比,验证了蒙特卡罗法评定平面度不确定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该方法不需要求出数学模型中的传递系数,利用MATLAB软件很容易实现,为平面度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提供了更加简便的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故障树的等级测评专家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等级测评、风险评估和专家系统的相关技术,提出了一种将故障树和专家系统技术用于等级测评结果的综合分析模型。该模型通过将评价标准转换成规则固化在知识库中,利用故障树对知识进行展示和分析,并利用不确定推理方法对评估事实进行推理,得到该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可能会发生什么安全事件,从而紧密地将等级保护要求和用户安全需求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用户实践等级保护的积极性,并为等级测评与风险评估有机结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另外,本系统还利用粗糙集理论从信息安全事件中自动获取推理规则,使得推理规则能随着安全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We describe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two different dynamic student uncertainty adaptations in wizarded versions of a spoken dialogue tutoring system. The two adaptive systems adapt to each student turn based on its uncertainty, after an unseen human “wizard” performs speech recognition and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nd annotates the turn for uncertainty. The design of our two uncertainty adaptations is based on a hypothesis in the literature that uncertainty is an “opportunity to learn”; both adaptations use additional substantive content to respond to uncertain turns, but the two adaptations vary in the complexity of these responses. The evaluation of our two uncertainty adaptations represents one of the first controlled experiment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substantive dynamic responses to student affec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erformance in computer tutors. To our knowledge we are the first study to show that dynamically responding to uncertaint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learning during computer tutoring. We also highlight our ongoing evaluation of our uncertainty-adaptive systems with respect to other important performance metrics, and we discuss how our corpus can be used by the wider computer speech and language community as a linguistic resource supporting further research on effective affect-adaptive spoken dialogue systems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贝叶斯信息融合理论评定小样本自动测试系统(Automatic Test System,ATS)测量不确定度的新方法。该方法在已有测量不确定度灰色评定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灰色关联理论,建立新灰色评定模型,并引入贝叶斯信息融合思想,融合历史测量数据和当前测量数据的评定结果,得到最终测量不确定度。以某ATS测量链中具体的传递单元作为实例,按该方法计算测量不确定度,并将评定结果与其他常用方法评定结果进行比较,达到很好的一致性,且该方法评定小样本ATS静态测量得到的结果准确度高,评定小样本ATS动态测量,更符合其动态测量特性且计算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