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抽油机井生产实际,开展了抽油机井合理平衡度界限研究及现场试验,确定不同类型抽油机的最佳平衡度值以及合理平衡度区间;并针对供采协调井及供采不协调井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通过合理调整举升系统参数,在提高单井平衡度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能耗,为提高抽油机井整体平衡度合格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抽油机井是油田广泛应用的传统抽油设备,其耗电占油田用电负荷的30%以上,因此,降低抽油机井用电负荷,对降低油田能源的消耗有重大意义。通过现场试验,总结出抽油机井加盘跟、换皮带操作规程的最佳调整实施界限和方法,实施后既提高了抽油机井管理水平,又实现了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适当提高油气集输系统压力后,辽河牛青油田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并着重分析了提高集输系统压力后对油井产生的影响:对自喷井来说,只要油嘴两侧的压力比小于0.5不会影响油井产量,但对流量小、油压低的井必须提前转抽;对抽油机井来说,能充分挖掘抽油机井的设备潜力,且不改变深井泵的检修等级以及不影响深井泵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影响聚驱抽油机井作业的主要原因为抽油机井杆断,占聚驱抽油机井作业总井数的68.7%.从聚驱抽油机井的运行载荷、生产参数、回油压力、见聚浓度等方面深层分析抽油杆杆体断的主要原因,从问题出现的源头开始,提出防止抽油机井杆断的可行性建议及相应措施,降低抽油机井运行载荷,降低油井检泵率,最终实现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5.
有杆抽油系统效率的高低,对能耗影响较大,获得较高的系统效率可起到节约能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通过对抽油设备、抽汲参数及技术管理等影响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因素的分析,结合实际提出整改措施,从优化抽油机井参数设计、优化管杆组合、应用低转速电动机及变频调速装置,以及进行稀土永磁电动机改造试验等方面进行降低能耗、提高系统效率的试验,见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方面总结了现场比较实用的方法,为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抽油机井智能控制平台是实现井用户、井信息、井服务三者互联互通的知识库系统.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抽油机井用户服务互联知识库的构建中,提出了一套智能分析引擎,包括产液量预测模型、泵效计算模型和工况诊断模型,以及一种具有自寻优的电机变速控制方法,解决了关键生产参数在线预测及系统自适应提效等实际问题,并采用JavaWeb实现了...  相似文献   

7.
针对稠油井井筒流体流动条件和举升效果差的问题,研究了抽油机井空心杆中管掺热液体闭式循环举升工艺,建立了抽油机井空心杆中管掺热液体闭武正循环和闭式反循环的井筒流体温度计算模型,并分析了掺入热液体的温度和质量流率对井筒中地层产出流体的温度分布和抽油机井的悬点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掺入热液体的温度和质量流率,井筒中地层产出流体的温度升高;正循环和反循环方式分别有利干提高热交换井段下部和上部的地层产出流体的温度;反循环方式时地层产出流体在井口温度较高,更有利于地面集输;抽油机井的最大悬点载荷减小,最小悬点载荷增加,载荷差降低,举升效果得到改善,且正循环方式的举升效果优于反循环方式.  相似文献   

8.
抽油机井井下故障的主要形式为抽油杆断脱,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对抽油杆承载的应力幅进行计算.运用修正古德曼图校核抽油杆实际承受的应力幅,对超应力幅运行的抽油机井及时进行参数优化;并对要调整参数的抽油机井提前预测调整后抽油杆可能承受的应力幅,预测超应力幅的抽油机井不进行参数调整.对上产井应用抽油机泵况图、修正古德曼图,共上调参数67井次,调参后平均理论排量由107.5 m<,'3>/d调到138.4 m<'3>/d,日产液由62 t升至73 t,日产油由3.9 t升至4.7 t.  相似文献   

9.
沙埝油田集输系统实施了优化改造,管线保温采用中频电加热技术,用井口电加热单管集输流程替代传统三管伴热流程,一级布站替代原有二级布站,井口自动测控系统(功图计量法)计量代替传统的计量罐计量.优化改造后,提高了边远井井口集输油温,降低了干线和井口回压,减轻了沙埝联合站的供热负荷,满足了区块液量生产需要;在实现油井生产的自动化、数字化管理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水平和管理效率.2010年集输系统优化改造后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为110万元.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油气损耗,增加轻烃产量,简化工艺流程,冀东油田对转油站、联合站内密闭集输工艺流程进行了改造,并采用了液位自控及变频调速平稳榆油技术、高效三相分离器技术、JDY系列原油含水含气分析仪计量技术等配套技术,使全油田油气集输密闭率达100%.文章总结了冀东油田地面工程集输系统密闭改造的成功经验,介绍了转油站、联合站密闭改造前存在问题及改造措施,概括了配套技术的先进性和应用效果,并根据油田实际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