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并发低钠血症的病因,并探讨治疗措施。方法收集40例恶性肿瘤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病机制进行分类。结果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低钠血症,多为混合类型。结论应全面分析患者病因,特别是病因较复杂的低钠血症,应寻求恰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肝性脑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氨的含量,并观察纳洛酮对肝性脑病疗效。结果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含量明显增加,且与肝性脑病程度相关。纳洛酮治疗后血氨含量下降程度和肝性脑病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对肝性脑病具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病理变化和CT诊断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间收治的29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9例CT表现为脑室周围及中央半卵园区脑白质内低密度灶,边缘模糊不清。病例均为两侧性,对称或基本对称者25例,占86%,仅有4例不对称。腔隙性脑梗死27例占总数的93%,其中基底节区23例,丘脑区4例。脑萎缩26例,占89%,其中有16例侧脑室明显扩大。1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可合并出血,占3.4%。结论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诊断的主要依据就是双侧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脑白质对称性斑片状或弥漫性低密度改变,多伴有腔隙性脑梗死及脑萎缩,而无症状的脑白质稀疏是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早期征象。CT检查可早期发现该病,并且是诊断该病的可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性脑病的前驱期症状特点和预见性护理对策。方法分析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内二科2005年至2010年期间收治的肝性脑病58例的临床特点及诱发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0%。结论肝性脑病的早期症状观察和预见性护理,是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对2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76.9%,死亡率23%。结论积极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是抢救肺性脑病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魏进  迟明美 《化工之友》2008,27(9):39-39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台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时限以24h为标准.治疗组给予纳洛酮2mg加到500ml,液体中维持静滴.对照组给予可拉明1.875g 洛贝林15mg加到500mL,液体中维持静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无副作用发生.结论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安全、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2例慢性心力衰竭并低钠血症的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部分轻度低钠者予食物补充氯化钠,中、重度低钠给予3%氯化钠静脉滴注及呋塞米静脉注射。结果治愈40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92.3%。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应在纠正心功能的同时适当补充高盐,以维持正常血钠水平,可使低钠血症和心功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对本院近4年收治慢性肺心病合并意识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意识障碍病例中,由肺性脑病引起者26例,占61.9%;低渗性脑病11例,占26.2%;脑梗死2例,占4.8%;感染中毒性脑病2例,占4.8%;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者1例,占2.3%。结论多种病因可致慢性肺心病患者合并意识障碍,需要鉴别诊断,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9.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又称Binswanger`s病,是一种发生于脑动脉硬化基础上的老年性脑血管疾病,主要病因为高血压。临床上以脑深部小动脉硬化、皮质下白质变性、进行性痴呆为特征。1894年Binswanger首先报道该病例,过去的诊断均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故认为是一种少见病。随着CT、MRI的广泛应用,临床对此病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目前认为该病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本文就46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及CT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症。  相似文献   

11.
我集团中心实验室通过对铁质原料的易烧性试验,得出了不同铁质原料的易烧性顺序。为进一步改善生料易烧性,在本次试验中对页岩、粉煤灰、煤矸石、铝矾土、黄石渣、炉渣和铜矿尾矿7种黏土质原料的易烧性和易磨性等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其中除铜矿尾矿外,其余6种均已在各子公司配料中使用。通过对各种物料的分析和排序,为企业节能降耗提供参考,同时也避免盲目地更换原料品种,造成产质量的波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整体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1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进行全面有效的整体护理。结果经过精心、细致的整体护理,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无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结论积极掌握发生原因,观察患者性格、行为改变,熟练掌握抢救和操作技术,合理安排饮食,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在各类型工程施工中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较高。但水泥原料却存在着易磨性特征,如果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就会对水泥使用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将通过对原料易磨性表征方法的介绍,对水泥原料易磨性影响以及改善措施展开全面论述,期望能够为水泥原料易磨性控制措施发展,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脏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实验研究了磷渣、萤石、钢渣复合对水泥生料易烧性的影响、结合XRD图谱分析了该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结果表明,磷渣、钢渣与萤石的复合矿化剂对煅烧温度的适应性较好,可以有效地改善易烧性,有利于促进C3 S的形成;钢渣与萤石的复合,在煅烧温度为1250℃,保温时间为30min时对易烧性的改善不明显,但可稳定β-C2S.  相似文献   

16.
回转窑的提产降耗和产品质量提升是水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点。优化前,熟料质量出现了几次较大波动,进而导致水泥性能出现波动。分析生料及其不同尺寸筛余物的成分,对比各原料易磨性,研究不同石灰石质量和硅质配比方案下的易烧性,再结合原燃材料性价比、供应量和有害元素控制等因素,研究提升生料易烧性又能降低成本的生料配料方案。试验和实践证明:硅质原料的矿物特性对其配制的生料的易烧性有重要影响,原料的易磨性和易烧性成一定的关系,易磨性好的原料一般易烧性好,易磨性差的原料可能会导致易烧性变差,配料要尽量减少高硬度、高结晶原料的使用;配料方案还要综合考虑质量、成本和保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该公司针对用硅砂配料易磨性、易烧性差的问题,确定采用板岩尾矿代替硅砂配料,并进行了原料易磨性、易烧性实验,通过优化配料方案和强化工序质量控制,加强工艺管理等手段,用板岩尾矿等多种工业废渣生产优质环保水泥熟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熟料的各个率值对阿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生料易烧性的影响,得出易烧性较好的率值控制范围。试验结果表明,在石灰饱和比KH=0.94~0.96、铝率IM3.09、硫铝比Pm=0.65~0.75的率值范围内熟料中fCaO含量少,生料易烧性较好。虽然fCaO含量在硅率SM=2.02时出现极小值,但生料易烧性受SM的影响不明显,所以SM值可以在适当大的范围内波动。XRD分析显示熟料的最佳煅烧温度为1350℃。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发生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肝硬化病人亦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危对象,应注意定期检查。  相似文献   

20.
赵莉  王永志 《广州化工》2013,(14):111-113
对吉尔吉斯斯坦A厂的白垩100%代替石灰石配制生料的易磨性进行研究,在我国水泥生产和工艺设计中主要以粉磨功指数来表征物料易磨性。本文通过对配制生料的邦德指数的测定,得知白垩100%代替石灰石配制生料的的易磨性比石灰石煅烧水泥生料的易磨性更好,邦德功指数为:9.71 kWh/t(P80=90.2μm)。有利于降低水泥生料粉磨过程中的电耗,经济有效的提高水泥生料的粉磨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