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山水城市"理念引入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中,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发展活力、提升城市整体特色风貌具有积极意义。以此为背景,文章通过对"山水城市"概念的解读,提出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具体思路,并以南平市站片区城市设计为例,从河岸生态空间、陆域活力空间和山水特色风貌等3个方面提出具体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很多城市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水在城市中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和景观价值,本文以霍邱县城市设计为例,以"水核心的生态环境重构"为核心切入点,提出生态导向下城市设计的系统思路,即构建"水+"战略体系,以新视角去审视用地与空间、功能与生态、产业与文化的关系,探索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地域文化、风貌特色之间的最佳平衡关系,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三亚"城市双修"的项目实践,探讨城市滨水绿色空间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忽视绿色发展、忽视生态价值、忽视民生需求等问题,提出以生态修复为切入点的城市滨水绿色空间建设的策略与方法,强调构建尊重自然规律、彰显地域特色、与城市有机互动的复合型滨水绿色空间体系。本文通过对三亚两河及丰兴隆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分析,为城市滨水绿色空间的生态治理、功能提升、景观营造提供经验,以期为城市生态修复工作的全面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规划师》2018,(10)
近郊的环城区域是城市由人工生态环境向自然生态环境的过渡联结区,治理与保护好该空间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济宁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长期的煤炭资源开采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为加快治理好济宁市中心城区外围环城分布的大面积塌陷地,文章以《济宁环城生态带规划研究》《济宁市环城生态带总体概念规划》为依托,梳理总结了国内外典型实践案例,针对济宁市问题特征,提出以"环城生态带"为空间抓手,按照"+生态"与"生态+"的思路,统筹治理好城市外围的河、湖、林、田、湿地等生态要素,以更好地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并重点就环城生态带的空间划定、用地布局和支撑体系构建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润朋  马向明 《规划师》2009,25(8):49-53
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产业转移、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当前珠三角地区发展最为重要的特征.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应抓住珠三角区域转型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自身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在总体规划中重点处理好工业发展与城市服务业发展空间、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区域一体化和城市特色保持的关系,通过实施"精明增长"策略、产业的"平行推进"策略和"特色提升"策略,克服区域转型发展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城市特色同质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滨水空间是城市水陆界面交汇的活动空间,从不同层面给公众营造了一个多元且独特的互动区域,在规划设计中要根据地域文化与历史文脉运用生态技术塑造特色空间来体现。本文主要以陶子湖片区项目为例阐述设计理念与方法,为城市滨水空间整体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策略。  相似文献   

7.
慈溪市"川"形水系是城市重要的生态特色,灶江肌理体现真实的地脉形态特征。慈溪新城河区块是慈溪未来发展的中心区,承担实现城市"蝶变"的重要功能。灶江南北贯穿整个新城河区块,形成了连续的滨水空间带,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慈溪特色的地域景观。文章以处于新城河区块的核心区域滨水空间为主要研究范围,立足灶江现状及水系规划,从新城河区块在未来承担的城市功能出发,在新城河区块的整体规划结构中,确立核心区域作为滨水商业核的功能,通过新城河拓疏、四灶江环流和多元亲水体验等策略,提升滨水区域空间品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塑造核心区域特色形象,从而在整个新城河区块作为中央活力区的活力集聚上发挥"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8.
Jingqing Lu  冯杰  余畅 《园林》2020,(7):87-93
文章以海拉尔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景观规划设计师在面对区域特色景观的保护和营构时,运用城市规划、区域规划设计为媒介,以保护和尊重区域特色生态基底为原则,为特色景观生态修复和人类使用间的平衡提出差异化、渐进式的针对性策略,最终达到区域环境优化、区域特色景观营构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共生共美的目标,并引起大众对于区域风景营建和保护的思考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生态激励的核心环节:"生态资源化"的关键技术,结合池州实际,以不损害区域生态环境为前提,基于城市整体生态格局与现有生态结构的优化,提出"生态交融区"空间优化策略,构建城市与生态双向激励下的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模式、路径与方法,目的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郭小仪  戴彦 《城市住宅》2021,28(4):66-69
"公园城市"理念旨在以"人民为中心"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发展和转型,建设人、城市、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目前,景城关系的发展逐渐成为部分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城市建设进程中景城空间融合协调发展成为新的机遇与挑战.以达州市犀牛山景城融合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为例,从物质供给、生态安全、风貌传承等角度,提出区域联赢——空间与功能一体化、生态引领——保护犀牛山特色与基底、文景交织——建构犀牛山特色景观体系的景城融合发展策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期为新时代新理念下景城空间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河道作为城市中难得的滨水绿色资源,既是一条独特的城市风景线,又是生态景观、休闲娱乐及生态旅游重要的景观环境承载面。当前,在全球倡导生态建设理念及我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下,城市河道区域成为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热点,修复城市河道生态、改善河道景观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泸州渔子溪河道景观提升规划以南寿山为背景,结合区域景观资源特色,从功能、交通及生态方面提出景观空间提升策略,通过营造功能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便捷的慢行空间系统、通透的景观视廊及人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构建自然休闲廊道,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以生态游憩和主题文化体验为内涵,实现"山、水、城、人、文"的有机共生。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南山地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滨水区域开发迅猛、生态脆弱、特色衰退等问题,本文以重庆市茶园新区苦溪河流域城市片区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景观生态、触媒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以河流水系生态安全策略为触媒,引导滨水区域城市骨架的调整,催化滨水区域高效的生态修复进程。此外,该触媒效应能进而引发亲水活力水岸的规划设计策略,并据此营造特色鲜明的滨水空间,最终达到该城市片区内景观生态和景观文化双赢的城市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3.
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实践——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为例,在城市已建成区中通过资源整合、生态维育、产业升级、功能优化、空间优化、文化提升等策略,探索当前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建设以花城、绿城、水城为特点的岭南特色生态城市,实现"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4.
城市运河滨水空间的活力复兴能整体提升城市区域的空间品质特色。为有效提高滨水空间品质,将秦淮新河的空间功能向生态休闲、旅游的公共空间转型。在该滨水空间设计,建立以实施为导向,包括功能定位和时序开发设定的时空整合发展策略。两大维度的整合设计,较完善地解决了城市运河滨水空间的设计难点,有效地融生态、人文特色于空间品质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城镇特色消逝、千城一面等问题的突显,使得现代城市越发地沦为一个没有意义的纯粹空间,产生诸多"无场所"现象。在今后的城市设计实践中,如何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公共环境品质、延续地域文脉,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场所理论与城市设计实践相结合,从注重"空间创造"转化为强调"场所营造",在城市设计中体现场所感。文章以贵州省金沙县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实践为例,从空间到场所,从宏观到微观,对体现场所感的城市设计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16.
区域生态格局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在中方新城"旺市融城"的战略实践中,始终立足特色生态资源本底,以生态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要素在融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通过对区域城市空间格局、产业布局、功能优化以及支撑设施的生态引导,形成了极具区域特色的融城发展模式,对当前生态导向下的城市发展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旅游+"和"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动物主题乐园逐步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抚远黑瞎子岛探秘野熊园以"生态活力体验游"为核心内涵,以还原黑熊真实生境为依托,以黑熊自驾体验为特色,以穿越探秘为主题,采用生态为核、多元体验和区域联动开发的设计策略,重点从园区的总体规划布局、分区功能安排、交通规划与游线设计、生态景观规划、园区风貌设计等方面提升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并以旅游为引擎,带动区域联动发展,希望能为同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构成某个城市地域特色的要素涉及区位、气候、地形、地貌、水资源、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历史人文、产业特点、物质空间环境等方面,总体城市设计是地域特色与城市空间得以联系的重要纽带。文章以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城总体城市设计为例,通过对岳西县地域特色要素的梳理与提炼,概括出岳西的城市总体特色为:山水环城、生态红都、度假胜地,并系统地落实在城市空间中。  相似文献   

19.
金垠秀 《江西建材》2023,(1):115-117
城市道路绿化是展示城市特色风貌的直接途径之一,而城市立交桥桥区绿化作为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城市区域生态水平和风貌特色。文中以北京市五环路杏石口桥为例,浅析了城市立交桥桥区绿化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现存问题和设计难点,提出设计策略并总结经验,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设计实践中,如何避免"千城一面",营造有城市特色、延续地域文脉的建筑成为当今研究界的重要课题。因此,提出将场所理论与城市设计相结合,注重将纯粹的空间提升为具有魅力的场所,使城市的公共空间具有场所感。文章以梁平双桂湖城市设计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与总结在城市设计中场所感体现的设计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