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希文 《中外建筑》2009,(11):60-62
本文探讨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工业遗产通过保护、更新、改造,赋予新的功能,与周围不同性质的城市组成部分加以整合,可以完善、提升、创建高品质的新型社区,获得可持续发展效果,结合广州工业遗产的社区化转型的几个实例,探求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新型社区环境的创建改造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一些存在着严重污染的工厂被迫外迁,遗留下了众多的工业废弃地。以工业废弃地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和改造设计的基础上,运用分析法和归纳法,提出了工业废弃地及其工业建筑遗产的有机更新和活化利用的模式、方法和准则,对今后我国城市工业废弃地面临类似问题的解决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吉林市作为我国最早一批的工业基地,创造了我国辉煌的重工业历史,而代表工业文化的工业建筑是现代时期宝贵的工业遗产,深入挖掘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有利于更好传承城市文脉。本文简述吉林市工业遗产现况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案例,对吉林市工业建筑遗产进行分类,并提出改造方法,以期能够延续旧工业建筑的"建筑寿命",并且由此带动旧工厂、旧工业区的更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工业建筑遗产由于具备人类历史的物质承载性和城市发展的见证作用,已成为当今城市存量更新阶段中的重点改造对象,如何对其进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延续城市文脉,推动城市发展,已成为我国遗产保护和城市建设事业中的重要课题.文章从"保护性改造再利用"的观点出发,总结了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不同价值认知,探讨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策略,为其他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时代变化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工业不断萎缩。在城市更新中工业遗产的更新利用面临着多重困境,该文基于长沙市工业遗产现状,将“城市触媒”理论引入到工业遗产改造更新当中,对城市文化、市民记忆、建筑遗存等元素进行提取,打造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触媒,以曙光电子管厂为例提出改造策略。构建“点—线—面”多层次触媒系统,并将其与湖湘文化相融合,打造公共开放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为工业遗产的更新利用提供新的尝试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工业遗产见证了我国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城市发展,也反映了我国工业变迁的缩影。我国拥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其改造、利用、更新是当今对工业遗产保护的一大课题。论文对工业遗产改造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工业遗产改造的技术要点,并对工业遗产形式风格和物理环境的改造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工业遗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保护性更新研究已引起全世界关注.其中,如何在赋予工业遗产新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保持原有城市文脉的延续,是工业遗产改造的重要问题.通过青岛国棉六厂的改造设计,探究了在城市文脉延续背景之下,工业遗产的保护更新应该遵循的设计策略以及可采用的设计方法,以期实现功能更新与文脉传承的良好融合.  相似文献   

8.
<正>工业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的改造不仅局限于物质空间的改造,还涉及到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结构的更新,这大大提高了工业遗产改造的难度,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城市建设的急功近利和片面追求经济上的短视效益,大量的工业遗产改造都采取了整体拆除的改造方式,造成了历史文化价值的丧失。如何统筹遗产保护、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等多元目标,实现多方共赢,决定了工业遗产改  相似文献   

9.
城市工业遗产往往占据城市中优越的区位。在当前城市发展规划中,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时常使决策者陷入两难的困境:拆除这些建筑不符合当前尊重遗产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大量的投入往往并没有带来遗产活力的再现。通过对无锡两个工业遗产社区化转型案例的分析,发现工业遗产的社区化、商业化转型改造,既是当前更新模式的拓展,又可以丰富城市社区空间环境、改善城市界面,并依托社区保持遗产项目的长久活力,从而推动社区与城市的互动发展。在案例研究基础上,探讨无锡工业遗产社区化改造的可能性、意义、原则及策略,从城市街区的角度讨论城市工业遗产的更新方式,赋予工业遗产长久的自我更新机制,从而使其能长久地"活"在城市之中。  相似文献   

10.
面对城市与社会更新中的大量工业遗产,应当依据适合的空间改造原则进行合理的再利用,以彰显城市文化特色、体现城市文脉。通过对保定百年工业遗产的调研,选取乾义面粉厂进行改造,在保留老工业建筑原始外立面形态与承重结构体系的同时,将工业遗产与体验型空间结合,对厂房内部空间进行全新的改造,为保定的工业遗产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近年来已经完成改造更新的国内纺织厂工业遗产案例进行了搜集和研究,旨在理清纺织厂工业遗产改造的特点和方法。通过对案例的综合比较,以及对北京、天津、上海、苏州4个城市的典型案例深入分析,归纳纺织厂老厂房在改造更新过程中所受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依据案例加以概括和分类,为纺织厂类工业遗产的改造更新提供一些初步的研究,也为国内其他类型的工业遗产的再利用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宋世华  沈一  陈一 《风景园林》2020,27(7):36-41
随着城市存量资源的内涵式更新发展,工业遗产景观更新成为传承工业文化、挖掘城市特色的重要一环。基于对成都工业文化和工业遗产景观的特征分析,从工业文化传承的语境切入,对典型工业景观更新实践进行研究,归纳了成都工业景观更新的4种典型模式:遗址模式、主题博物馆模式、创意产业园模式及综合利用模式。继而从景观空间改造、功能转型、元素再造3个层面解析具体的更新实施路径。并进一步从成都工业遗产景观更新模式的成效与困境、适宜性应用和未来方向3方面总结相关启示,为其他城市工业景观更新提供研究视角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工业遗产作为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的特殊遗存,是了解城市文化的重要物质凭证。该文通过对有机更新理念进行解读,以重庆鹅岭二厂为案例,分析鹅岭二厂在文化地域意义上的改造价值,并探讨有机更新理念在工业遗产改造策略及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加快了城市更新的脚步。主城区工业遗产的改造和再利用已经成为近年来各大城市更新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以北京798艺术区、南昌699文化创意园和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为例,通过对比分析探索了它们共性和特性的改造策略,以此来研究主城区工业遗产的地域性改造问题,希望能为其他城市主城区工业遗产的地域性改造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上海工业遗产的保护是作为上海历史风貌保护的一部分来进行研究梳理与保护的,而非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独立的体系,在城市历史风貌与工业遗产的理念与界限关系中也是模糊不清,大多数工业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保护困境。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背景下,从空间、文化、经济不同层面探讨构建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体系的目标;并以上海为例,阐述了上海历史风貌保护中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以及上海工业遗产再利用实践案例,在上海工业遗产如何保护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工业转型更新的发展趋势与建议;最后,结合城市风貌保护体系,以上海英雄金笔厂为例,拓展工业遗产的保护对象,进一步构建上海市工业遗产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青岛四方机车厂改造为例,探讨了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下普遍性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途径,提出面向市民生活,强调再利用,促进社区发展的老工厂改造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鑫 《工业建筑》2014,(2):21-25
以青岛四方机车厂改造为例,探讨了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下普遍性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途径,提出面向市民生活,强调再利用,促进社区发展的老工厂改造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建筑是一项使时间和岁月凝固的艺术,记录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也记录着城市中人们的生活.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历史建筑和历史地区的保护,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认同,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中期就开始了对产业类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近20年内经历了经济转型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成为了城市建设的牺牲品.随着北京大山子工业区、上海苏州河沿岸工业遗产的改造和再利用,人们对工业遗产的改造和再利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工业遗产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和文化价值开始被人们津津乐道.目前,北京有多个老工业区面临着改造,反思过去城市建设中对工业遗产的破坏,如何合理保护工业建筑并使其焕发新的生机,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新课题.当然,对于不同的工业区应该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造和再利用方案.北京西二环外的北京第二热电厂(简称"二热")也即将面临改造,关于"二热"及其周边地区改造的研究也已经开始,下面我就结合着这项研究,谈谈对于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大运河逐渐成为城中河,因此其沿岸的工业遗产改造也迫在眉睫。在呼吁城市个性化的今天,将工业区改造成城市公园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文以扬州东区运河公园设计为例,在运河活态的保护原则下,提出"四化"改造原则,围绕"运河——工业遗产"双重城市记忆特质进行场地景观改造,使场地在运河和城市之间寻求平衡再利用的交汇点,从而保留城市记忆和运河精神,为以后的城市工业遗产景观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工业遗产保护是近年来城乡规划的研究与实践热点之一。国内外工业遗产已有的更新模式适合人口基数多的大型城市,对于中小城市不够适用,如艺术博物馆、文创园区、工业遗产旅游等。本文基于我国城市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研究更适用于中国中小城市工业遗产片区的更新策略与改造利用模式。以浙江省龙泉东风厂工业遗产的研究与实践为例,探索更符合美好人居环境要求的工业遗产更新模式,提出以高质量"创新型复合街区"为更新目标,关注社区环境品质提升,兼顾完善城市综合设施,形成促进中小城市工业遗产区可持续利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