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长期无约束、无限制的人类开发行为下,人地和谐共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而构建集约高效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便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国土空间适宜性分析评估过程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体系的基奠,文章以优化瑞安市国土空间格局为最终目标,基于农业生产保障、建设发展潜力、生态屏障约束三方面的辨析,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特色化发展为主要导向,进行三生适宜区的划分与界定,旨在为构建可持续的国土空间格局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于“三生”功能的柳州市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是空间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国土资源现状为本底,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气候、灾害和区位等资源环境要素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本底和土地利用现状两方面分别对柳州市开展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及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并将生态、农业和城镇综合评价结果在空间上进行叠加分析,逐块分析每个网格单元需要的生态保护、利于农业生产与适宜城镇开发建设的功能等级,确定各图斑单元的功能属性,划分形成以生态保护、农业发展和城镇开发为主导功能的三类国土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9,(4)
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城市拓展与城市更新的重要依据,对于地形条件较为复杂的山地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更为重要。本文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选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汇水线、保护范围、地铁线等评价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最后运用ArcGIS工具的空间分析以及叠加分析功能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案例研究结果定量化反映了各块城市用地的建设适宜性,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选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南大街街道2006—2012年和2012—2018年2个时段的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数据资料,通过ENVI、GIS等软件采集其特征要素并进行量化,运用Geo SOS软件并根据MCE-CA模型进行演变过程模拟分析。根据整个时段模拟结果,预测南大街2024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其用地拓展方向主要是城区部分南部和东南2个方向,对比南大街最新版规划发现,模型对于区域中心村和城区部分的发展态势模拟较准确,对于规划编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安县晓坝镇的选址的研究,发现晓坝镇原址的选择,缺乏科学、合理、综合性的考虑,这也是目前在村镇选址中所忽视的。在晓坝镇重新选址时提出一些评价措施,探讨村镇选址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邹玥虹 《城市建筑》2023,(8):109-112
在当前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挖掘城镇空间土地资源的潜力成为缓解用地粗放低效、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县域城镇空间对于优化国土资源配置、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也起着直接作用。结合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确定用地结构、空间效率、空间品质三个维度的指标,创新构建县域城镇空间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体系。并以黄梅县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筛选出用地结构与人口规模、经济支撑基础、城镇化水平三类主要指标,结果表明黄梅县城和小池滨江新区土地利用潜力最大。针对黄梅县城、滨江新区、依山滨湖型乡镇三类城镇空间,分别提出优化用地结构、集聚产业空间、提升空间品质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伴随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城乡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乡村空间在此期间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类空间成为城乡工作的总要求。"三生空间"的协同布局是乡村空间充分发挥功能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以乡村空间优化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庐江县汤池镇为案例,对三类空间的发展进行了现状梳理与总结,分析"三生空间"的协同程度,最后对三类空间的优化以及"三生空间"如何协同发展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技术在规划领域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本文从实例应用角度,对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利用适宜性分析中的应用原理、方法和过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通过单因素评价方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准确快捷地获取了案例地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结果,为案例地旅游开发建设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在规划领域引入地理信息技术,为规划师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式解决复杂的规划问题,为规划决策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9.
基于土地适宜性分区的空间发展研究——以泰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俊宴  杨扬  陈雯 《规划师》2008,24(11):66-70
通过地域开发适宜性评价和空间分区,能够合理地引导尽可能多的经济社会活动配置在低成本、高需求的地域,约束和控制生态价值高、开发难度大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均衡。以泰州市为例,根据其生态保护价值和经济开发需求,对市域100个基本空间评价单元进行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划分优先开发区、适度开发区、控制开发区、适度保护区和战略储备区,不同分区的发展方向和管制要求不同,为泰州市域空间的利用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评价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应充分考量其适宜性。本文以武汉长江新城为例,先提出了“适宜性=资源质量×开发需求”的适宜性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地下空间资源质量和开发需求的评价方法以及指标体系;然后,结合长江新城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和总体规划的成果,开展了地下空间资源质量、开发需求和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得到了相应的分层评价分区图;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阐述了长江新城地下空间资源质量、开发需求及适宜性特征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有效地服务于长江新城地下空间规划建设,而且建立了完整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风景道受国土空间规划的影响因素较多,应结合生态、生活与生产空间发展需求,提出适应国家发展要求的定量评价方法.在梳理风景道内涵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三生空间视角下的生态风景道功能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思路与方法.应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张家口市崇礼区冬奥生态风景道进行功能适宜性评价,并提出景观规划策略.研究结果作为冬奥...  相似文献   

12.
以南京市金陵监狱地区为例,以GIS分析技术为手段,选取影响该地区土地开发和城乡建设的高程、坡度、坡向、洪水、地质、水域、植被七个因子作为衡量指标,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土地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将该地区划分为规划调控区,引导开发区和严格保护区,制定了相应的土地开发策略,对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空间快速增长背景下,开展城市空间增长效应评价研究,有助于解决城市空间增长中出现的问题,可为确定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制定空间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城市空间增长效应评价方法旨在定量、客观地判断城市空间增长过程中要素配置与运行是否合理、高效和公平。笔者建立了结构配置效应、经济配置效应和公平配置效应3个方面的评价体系,通过目标法对城市空间增长效应进行评价,得出空间增长效应评价函数。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2004—2013年间的城市空间增长效应总体呈上升发展趋势,结构性、公平性趋好;合理配置效应和经济配置效应波动显著,反映出城市建设面临的用地结构优化、用地效率提升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兴国  田玲  崔巍 《重庆建筑》2010,9(12):11-13
本文对宜居城市的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按照宜居重庆建设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对重庆市民的主观评价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中发现,主观指标的评价满意度不高,而且与客观指标评价结果有一定偏差,从而得出主观指标对城市宜居性的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较大的结论。因此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要充分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制定合理、适量的主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江苏省各地级市人地系统耦合协调度,从功能视角分析“三生”空间配置,并探索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人系统得分呈上升趋势,且空间差异明显;地系统得分的规律性差;人系统得分高于地系统,且两者变化趋势不一致。(2)耦合协调度呈现空间梯度分级,苏南基本处于高度耦合协调等级,苏中处于中度耦合协调等级,苏北处于低度耦合协调等级。(3)高度耦合协调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比例约为1.2:1.0:2.0;中度耦合协调区,比例约为2.0:1.0:2.8;低度耦合协调区,比例约为2.8:1.0:3.8。研究结果可以为江苏省各地级市制定差别化的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祝仲文  莫滨  谢芙蓉 《规划师》2009,25(11):40-44
2006年颁布实施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要求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用以限制城市发展规模和划定城市建设范围,但当前国内尚未有成熟和统一的划定方法。防城港市尝试采用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运用GIS技术对规划范围区内的土地生态适宜程度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划定中心城建设用地的刚性增长边界和弹性增长边界,并提出相应的空间管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空间发展基础。本次研究在构建天津市蓟州区穿芳峪镇三生空间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定量测度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耦合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穿芳峪镇乡村三生空间发展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大部分村庄仍未完成从高耦合向高协调的转变,乡村三生空间整体呈现高耦合低协调的发展状态。由三生空间评价分析可知,乡村旅游业是推动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本研究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镇域乡村三生空间协调发展,优化三生空间格局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蛟河市作为吉林省内的资源型中小城市,受山水资源影响较大,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本研究通过传统密度制图的方式对蛟河市聚落点的密度、聚散性进行研究,得出蛟河市聚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聚集特征的结论并初步确定了高程、坡度、河流、道路和铁路五个影响因素。研究引入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从数理统计的角度对这蛟河市聚落空间的制约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量化并确立了蛟河市聚落空间分布适宜性方程,一方面验证了蛟河市聚落空间分布的环境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为蛟河市聚落空间格局的优化提供了精确的依据,为用地布局、新农村建设、生态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唐惜之  雷舒涵 《城市建筑》2023,(4):21-23+53
乡村规划是近年来我国规划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对农村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下文简称“三生空间”)的优化研究,对农村生态保护与空间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乡村高效、高质地发展。本研究以商南县花园村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生空间”的特点,以现状问题为导向,提出优化策略,以协调生活、生态和生产空间,使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九大将"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城乡发展的重要结构性转变。鉴于此,文章以重庆南岸区为例,运用"三生"空间(生态-生产-生活)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重庆市南岸区乡村生态空间脆弱、生产空间受限、生活空间不便三个关键问题;构建以乡村振兴目标为导向的"三生"空间规划研究体系;提出具体乡村生态空间开发保护与空间管制方法、产业组合模式选择与构建、乡村居民点体系完善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三位一体的乡村空间规划策略,以期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