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获得电力”是衡量营商环境水平的重要标尺。目前,各级电网公司正在逐步引入“获得电力”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以衡量提升效果。因此,首先详细介绍“获得电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介绍由各指标实际值转化为得分值的评分规则及各指标的测算方法,然后介绍国内外提升“获得电力”水平的先进经验,提出各指标的提升建议。所介绍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提升举措对各级电网公司提升自我评价效果,提高“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最后对比我国和世界银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差异点,提出后续“获得电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建议,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3.
4.
5.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革,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实需求,电力企业需要充分推动“互联网+”,运用新技术,打造“小前端、大后台”的电力营销服务新模式,探索提高供电营业厅电力营销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最终实现电力营销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供电营业厅是电力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能够在客户心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电力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供电营业厅的各项电力营销服务工作,高质量的供电服务水平有利于满足客户基本需求,提高企业品牌传播力, 相似文献
6.
7.
为深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树立良好企业社会形象,2011年12月20日,南方电网公司正式发布《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服务承诺》、《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员工服务准则》、《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三公"调度措施》(以下简称"三项承诺"),服务标准向国际先进电力企业看齐,服务硬指标高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9.
江西省公司服务年活动办公室 《江西电力》2013,37(1):16-17
当前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公司认真践行四个服务宗旨,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初步建成三集五大体系,大幅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江西绿色崛起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公司服务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公共服务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突出表现在:内部服务方面,长期条块管理的模式和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造成对内部服务的忽略;相当部分干部员工内部服务意识淡薄,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专业之间横向协同存在壁垒,优质服务还没有成为全员自觉行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还未实现全覆盖,已经建成的单位新体系运转仍需不断磨合,业务流程、制度标准纵向贯通不够,以客户为导向、后台服务前台、全员服务客户的服务机制有待健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0月26~27日,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家用电器维修协会联合主办的“‘金刚钻·海尔流媒体电视杯’全国家用电子产品维修服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电视维修大赛)总决赛在北京举行。据 相似文献
11.
了解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温度情况是保证其运行稳定性的关键,也是当前针对油浸式变压器数字孪生分析的必然需求。为了快速地获得变压器绕组的稳态温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和包含线性多项式的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法(radial basis fun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including linear polynomial,RBFLP)的降阶计算模型。首先,讨论POD方法的降阶特性,并设计一种基于留一法交叉验证的自适应获得快照矩阵方法,以提高计算精度及效率;其次,采用响应面方法建立POD模态系数与绕组工况的相关关系,旨在实现通过绕组工况快速获得POD模态系数,从而跳过对降阶模型的复杂非线性计算,进而高效重构绕组温度场。相关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在50组测试工况下,与全阶计算相比,误差不超过2.5 K,且总计算时间仅为1.45 s;最后,基于110 kV变压器绕组搭建温升试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降阶计算结果相较于试验结果,平均计算误差不超过2 K,且单步计算时间仅为0.03 s,相较于同等规模的全阶计算,计算效率有较大幅度地提升。
相似文献12.
随着浙江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的普及和深化应用,原有的运维模式迎来了新挑战,浙江省电力信息技术中心秉承"核心技术掌控于我"的指导思想,在运维管理和运维工作上变被动为主动,建立了"主动式"营销运维的结构体系,在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成效显著,对相关系统运维体系建设具有良好的借鉴与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1月26日,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的第二届"ABB电力世界"上,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以"绿色电力,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丰富的产品和系统展览及60多场技术讲座全面展示ABB在数字化发电、特高压直流输电、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等领域的领先技术,以及应用在石油石化、半导体、有色金属、轻工业、铁路、商业楼宇以及数据中心等行业的用电解决方案,持续推动本土研发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安徽电力科技信息》2007,(5):36-37
由北京电力公司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定制电力(Custom Power)技术措施研究及示范工程的实施——提高特定用户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研究”,在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获得了重大突破。项目成功研制了10kV、300A的固态快速切换开关(SSTS)和10kV、1MVA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这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国内属于首创。 相似文献
15.
电力光纤作为智能电网建设发展中最重要的通信传输介质,承载了大量的业务。针对目前电力光缆运维中管理问题,设计了一种大规模光纤监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扩展为一种具备切换保护功能的电力光纤智能监控方案,为电力通信光纤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光传输业务的正常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17.
18.
针对传统定值运维工作中存在的工作量大、效率低、准确率差等问题,研究基于电力物联网的继电保护定值智能运维系统。首先,以定值智能运维系统为核心,以运维终端为载体,构建电力物联网定值智能运维架构;在此基础上,基于边缘计算研发便携式定值运维终端,实现比对结果就地响应分析,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多源异构定值数据识别;最后,制定定值比对及下装策略,形成继电保护定值智能运维流程,建立云-边-端一体化定值数据闭环管控模式。工程应用表明,所研究的系统有效提高了继电保护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介绍了电力物联网系统构成和特点,进一步介绍了智能配电台区的技术、结构及功能等;通过泛在感知,可靠通信、高性能信息处理和高级用能服务,提出基于电力物联网的智能配电台架实施方案,并将相关技术应用于目前存量台区的应用改造案例,解决了新旧两种物联网系统平台不兼容的问题;并基于大数据应用提出智能配电台区智能性维护概念及算法等,对大数据在主动维护应用方面进行初步探索,能体现电力物联网在数字配电网末端智能配电台区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