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柳泉构造带是廊固凹陷的大型鼻状构造带,其中部的旧州断层控制了该地区的油气运移和分布。依据断层活动性、断层两盘的岩性配置关系、断层泥比率、断裂充填物泥质含量和断面力学特征等指标,对旧州断层的封闭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旧州断层沙三中到东营期活动强烈,与研究区的油气运移成藏期相匹配,为沙三中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运移通道,整体上具"下好上差"的特征,且北部地区封闭性要好于南部,从而造成了南北成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沔阳凹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根据沔阳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分析沔阳凹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认为白庙生烃中心控制油气藏分布总体格局,储集层质量影响油气藏的形成,油源断层沟通烃源岩有利于油气运移聚集成藏,中始新世-中新世喜山活动控制构造圈闭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油气充注,圈闭发育带的分布决定油气藏的具体分布。研究认为,烃源岩、储层质量、油源断层及其构造带分布是沔阳凹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杨林尾-汊河口油气成藏组合体系断阶带西南部周家湾断鼻群和彭场-白庙油气成藏体系组合开先台地区是勘探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
根据沔阳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分析沔阳凹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认为白庙生烃中心控制油气藏分布总体格局,储集层质量影响油气藏的形成,油源断层沟通烃源岩有利于油气运移聚集成藏,中始新世-中新世喜山活动控制构造圈闭的形成和发展及其油气充注,圈闭发育带的分布决定油气藏的具体分布。研究认为,烃源岩、储层质量、油源断层及其构造带分布是沔阳凹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杨林尾-汊河口油气成藏组合体系断阶带西南部周家湾断鼻群和彭场-白庙油气成藏体系组合开先台地区是勘探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小尺度走滑断层在空间上具有“位移小、延伸长、平面分段、纵向分层”的复杂地质结构,其纵向空间结构的变化对流体成矿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近年来,顺北油田的断控缝洞型油气藏勘探表明,走滑断层带在油气成藏过程中具有“控储、控藏、控富”的特点,但走滑断层在油气成藏过程中控制作用尚不清楚。选取顺北5号断层中、北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钻井、钻录井等实物资料和井动态产能资料,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断层解析和立体评价技术,首次从油气成藏体系中的通源性、输导性、成储性、封闭性、储改性以及成藏性等方面对走滑断层进行垂向立体评价。研究成果表明,走滑断层在不同的构造层具有“垂向分层变形、平面分段演化”的特征,不同的构造层中构造响应特征差异明显,由下向上表现为直立走滑、膏盐岩滑脱构造、花状构造、右行雁列正断层、左行雁列正断层、继承性左行雁列正断层的垂向结构序列;走滑断层在不同构造层中的结构样式决定了走滑断层对油气成藏不同要素的控制作用,断层的垂向立体评价有利于查明油气成藏富集过程,优选油气富集目标,为今后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江汉盆地西南缘万城断层的封闭性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万城断层是江汉盆地的主要控洼断层,不仅控制梅槐桥洼陷的沉积特征,同时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利用断层泥岩比率(SGR)等参数对万城断层的封闭性研究发现,万城断层的封闭性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特征,纵向上以新沟嘴组上段为拐点,断层上部封闭性好,下部封闭性差或不封闭;横向上断层封闭性由南向北封堵性逐渐增强,同时从潜江组沉积以来断层封闭性在构造演化中没有明显的变化。由于梅槐桥洼陷是该地区主要的生油洼陷,油气沿万城断层向上运移时,其封闭性对油气的运移方向存在明显的影响,控制着沿断层分布的断鼻构造的油气成藏,谢凤桥构造与丁家湖构造含油气的差异性就是封闭性非均质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由于构造的复杂性和多物源等条件 ,中央隆起带西端勘探难度较大。运用三维地震资料 ,结合临区地质分层 ,对该区进行了综合地质研究 ,详细分析了该区的地层和沉积特征 ,构造面貌和油气成藏条件。研究表明 ,该区发育背斜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构造 -岩性油气藏及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等多种油气藏 ;油藏纵向上从沙三段—沙一段都有分布 ,平面上由南向北油气藏的层位依次抬高 ,全区各层位油气藏叠合连片构成复式油气藏。并指出下一步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定量分析济阳坳陷馆陶组断层活动强度和总结断层活动规律的前提下,系统研究了该时期断层活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研究结果表明,馆陶组沉积期继承性活动的主干断层和馆陶组内部活动的次级小断层是油气纵向运移的主要通道;断层活动通过对油气纵向运移的控制来控制油气的垂向和平面分布,主干断层和次级断层的活动时期以及活动强度决定了馆陶组沉积期油气藏的垂向分布和平面分布的差异。并预测济阳坳陷下一步油气勘探的主战场应在沾化凹陷和滩海地区。  相似文献   

8.
莱州湾凹陷层序地层格架及幕式油气成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莱州湾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典型的断陷湖盆之一,由于受构造升降、古地貌和古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其层序地层格架由低位、湖侵、高位和河流体系域组成。构造升降不仅是莱州湾凹陷油气成藏具有幕式成藏特点的直接原因,而且晚期构造活动是影响该区早期形成的油藏最终能否保存下来的关键因素。古近纪晚期济阳坳陷的区域性地壳抬升,使莱州湾凹陷走滑构造带的主断层上升盘东营组顶部沉积盖层遭受剥蚀,使早期运聚形成的油藏中的部分原油被生物降解,新近纪充注的油气因上覆地层加厚而得以成藏。从而可以预测,该凹陷周缘走滑构造带的主断层下降盘和中央隆起构造带是其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  相似文献   

9.
黄河口凹陷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口凹陷是一个富生烃凹陷,目前已发现的油气藏及含油气构造大多具有埋深中浅层、原油密度中等、油质好、产能高等特点。纵向上发育多套含油层系,油气主要分布于新近系中。新近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近源、晚期快速成藏;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优质油气藏形成提供了空间;晚期走滑伴生断层是中央构造带油气富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断层分类、断层活动史分析、油藏充注史分析等方法,对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地区断层与油气成藏关系进行了研究。该区发育两种类型断层:长期活动断层及晚期断层,这两种断层活动期与油气充注期匹配关系均较好,推断二者在油气充注史中起了相似的作用。勘探实践和各种证据表明,该区断层是油气垂向输导的主要通道,现今的静态的断层封闭作用控制了新近系目的层的油气成藏,而岩性对接情况是该区断层静态封闭性的主要控制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建议该区勘探应加强目的层顶面演化特征研究、落实圈闭和断层封闭性,位于油气运移路径上且断层封闭性有效的圈闭,勘探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图8表1参11  相似文献   

11.
断陷盆地总体构造活动强烈,断裂带、褶皱带、背斜带等强构造区十分发育,是断陷盆地中主要的油气富集区,也是早期勘探的主要对象。但随着强构造区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已很难再有大的发现,油气勘探必须向弱构造区转移。通过对断层落差面密度、地层曲率、地层厚度变化率导数3个表征构造活动强度指标的统计、分析,划分出冀中坳陷的弱构造区,并分析其地质特征。通过对比强、弱构造区成藏条件的差异性,解剖油气成藏实例,总结弱构造区的油气成藏特征及富集规律。发现弱构造区主要分布在洼槽和斜坡地区,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烃源岩、输导体系等,以发育岩性油气藏为主,在油气源充足条件下具有大面积、连片含油的成藏特点,可形成规模油气富集。以冀中坳陷蠡县斜坡为例,北部油源充足,且具有有效的输导体系,发育大面积多源供烃、断—砂输导的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八区—百口泉区夏子街组和风城组断层油气藏油气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断层的封闭性与开启性。对于断层油气藏来说,油气特征在平面上的差异与断层封闭性有密切关系。封闭性好的断层油气藏由于油气重力分异作用,从油气藏底部到顶部,原油溶解气和天然气中甲烷等轻组分含量将不断升高,原油密度和粘度会逐渐降低。而封闭性差的断层油气藏越靠近断层,轻组分越容易散失,从油气藏底部到顶部,原油溶解气和天然气中甲烷等轻组分含量将不断降低,原油密度和粘度逐渐升高。不同断层油气藏的各种成藏条件相同时,由于断层封闭性不同,油气总体特征发生变化。研究区断层油气藏上倾部位的断层在不同部位封闭性有差异,断层基本都有不同程度的绝对开启性,而封闭性是相对的。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八区夏子街组和风城组油气藏的断层封闭性要好于百口泉区。  相似文献   

13.
充足的气源、多种类型圈闭及优质的区域盖层和局部盖层构成研究区天然气成藏的有利地质条件。研究表明 ,温压场直接控制了天然气的分异和聚集 ,埋深处于 2 0 0 0m以上的圈闭有利于天然气成藏 ;断层不仅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垂向运移通道 ,而且为油气成藏提供了遮挡条件 ;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元结构与生烃、运移和圈闭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断裂带天然气成藏模式揭示 ,油气聚集从洼陷中心到边缘呈油藏—气顶油藏—纯气藏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基岩油气藏多分布在盆缘山前带,其形成与山前带隆升和断裂活动息息相关,具有差异成藏的特点。通过系统梳理阿尔金山山前带基岩油气成藏要素,结合国内外基岩油气勘探情况,总结了阿尔金山山前带基岩气藏差异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阿尔金山山前带基岩油气成藏具有4大主控因素,一是存在多个侏罗系局部生烃中心,控制了阿尔金山山前带基岩气藏分布和丰度;二是阿尔金山山前带具有“隆起区、斜坡区、坳陷区”三大构造台阶,靠近生烃凹陷斜坡区的基岩圈闭油气优先充注、保存完整,对成藏有利;三是阿尔金山山前带优质基岩储集层分布影响了基岩气藏的局部富集,其分布受基岩岩性、风化淋滤强度等多因素控制;四是受多期构造运动控制,阿尔金山山前带断裂形成期次、活动性各有不同,起着控制基岩圈闭形成和油气差异成藏的重要作用。烃源岩分布差异、储集层发育差异、构造格局差异和断层活动性差异等多重因素共同控制了阿尔金山山前带基岩气藏的差异富集。  相似文献   

15.
渤海湾盆地历经多期构造变动,断层圈闭发育普遍。断层作为断层圈闭的边界条件,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断层圈闭较发育的歧南斜坡区为例分析了同向断层和反向断层控制油气垂向富集的差异,基于三维地震资料,从断层形成过程和断层圈闭分布出发,剖析了断层遮挡圈闭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结合油水分布规律,基于油藏解剖并应用储层定量荧光技术明确了不同类型断层控藏的差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断层分段生长作用和断层上盘与下盘的差异活动是同向断层控制下断层遮挡圈闭形成的主要原因,斜坡区反向断层控制形成的断层圈闭则是断块掀斜翘倾作用所致;②同向断层圈闭发育在断层上盘分段点位置,只有当同向断层进入"硬连接"阶段方可形成断层圈闭,反向断层圈闭形成在断层下盘,在反向断层活动初期便可形成;③同向断层既可以控制油气在多套含油气系统中聚集成藏,也可在一套含油气系统中富集,而反向断层往往控制油气在一套含油气系统中富集;④不同类型断层控制油气垂向聚集的差异与圈闭发育位置以及断-盖配置有关。采用泥岩涂抹系数对沙河街组一段中部盖层控制的含油气系统的垂向调整进行定量评价,泥岩涂抹系数低于3.5时油气保存,泥岩涂抹系数高于3.5时油气垂向渗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生储盖组合中油气分布规律,在油气成藏过程及模式研究基础上,对油源断裂与其他成藏要素的空间匹配关系及控藏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断—源空间匹配关系控制着油气成藏的平面分布范围,其中断—多源空间匹配关系油气最富集,其次是断—单源空间匹配关系,最差为断—无源空间匹配关系;断—盖空间匹配关系控制着油气成藏的纵向分布范围,断接厚度大于封油气所需的最小断接厚度,油气在其下成藏,反之油气在其上、下均有成藏;断—砂空间匹配关系控制着油气成藏的层位,高砂地比地层是油气侧向分流运移和成藏的有利位置;断—圈空间匹配关系控制着油气聚集的部位,油源断裂附近的圈闭易于形成油气藏。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北地区断裂系统及其控藏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群 《石油实验地质》2010,32(3):205-210
由于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应力条件的不同,中国东北地区存在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特征不同的断裂系统,导致其成盆、成烃和成藏的巨大差异,控制了西部海—塔盆地、中部松辽盆地、东部佳—伊地堑及周边盆地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通过剖析和比较海—塔盆地、松辽盆地和佳—伊地堑油气藏分布与断裂关系、断裂活动与油气藏成藏特征,指出了不同地区油气成藏与富集差异的原因是断裂系统及其控制作用不同,并提出东北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嘴油田地层水平面分布特征和垂向变化规律的研究,揭示了该油田油气运移、聚集规律。红山嘴油田原油来自二叠系风城组和乌尔禾组,原油沿着不整合面和燕山期构造运动形成的近南北向断裂带,从东南向西北方向运移。从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和地层水的化学特征对比中得出,地层水的保存环境直接指示了油气藏的成藏环境;地层水所指示的封闭环境,均有良好的油气藏发现。燕山期构造运动断开了红山嘴油田石炭系至白垩系。通过断层两盘的地层水特征对比,发现燕山期运动后所形成的南北向断裂带处于开启状态,红车断裂带北段油气藏封闭性差,出现油气散失;通过原油密度分布与饱和烃气相色谱关系研究,得出红车断裂带北段经过水洗和生物降解后形成红山嘴稠油区。红车断裂带南段,由于白碱滩组巨厚层泥岩盖层的封盖作用,油气藏保存条件较好;在近东西向断层遮挡等情况下,形成了良好的断块油气藏。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断裂控烃理论实现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大突破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罗群  庞雄奇 《石油学报》2003,24(2):24-29
断裂控烃理论指出:“断裂是陆相盆地控制油气生、运、聚、散和分布的根本原因;断裂与油气藏的关系是枝与果、藤与瓜的关系;科学的勘探思路是以断裂为基本线索,沿枝(断裂)摘果(油气藏),顺藤(断裂)摸瓜(油气藏)。对柴达木盆地的断裂控烃特征研究表明,断裂对油气的生、运、聚、散和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盆地腹地控烃断裂发育,资源潜力巨大,具备形成大型、特大型油气藏的地质条件,是最有利取得油气勘探大突破的重要地区,其中牛东—一里坪凹陷的鄂博梁Ⅲ号—伊克雅乌汝—鸭湖—台吉乃尔构造带、中南隆起区的碱石山—落雁山—船形丘、大风山—红三旱三—四号构造带应成为取得油气勘探大突破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20.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断层封闭性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裂带对油气成藏和分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作为油气聚集过程的遮挡物形成油气藏,而且可以作为连接烃源岩与圈闭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但同时又可以对早期形成的油气藏起到破坏作用.因此,断裂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断层的封闭性.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琼东南盆地2号断裂带的乐东段、陵水段和松南-宝岛段进行了断层封闭性的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