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1):137-140
针对室内行人定位的运动特征和惯性器件MPU6050每次固定位置的水平差异所造成的定位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偏置校正算法。利用惯性器件在行人静态时所测得的数据,将行人动态行走的数据减去静态时的均值数据,减小了水平位置误差。针对惯性器件本身的漂移误差在二重积分导航算法中因积累而导致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零速度修正算法和频域积分算法。根据手机电子罗盘和惯性器件内置陀螺仪的优缺点,将其数据进行融合,由滑动均值滤波和角度补偿算法得到更准确的行人的航向角。将位移数据与方向数据进行结合得到行人运动轨迹,并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室内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3.
4.
《电子技术应用》2017,(5):25-28
针对目前移动机器人室内定位方式灵活性差和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超宽带(UWB)的高精度移动机器人室内定位系统。系统以UWB射频模块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包括基站(Anchor)和安装在移动机器人顶端的标签(Tag)。采用非对称双边双向测距技术(ADS-TWR)获得标签到各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无需基站与标签、基站与基站之间的时钟同步。距离信息通过Wi Fi由基站传输到上位机,利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距离信息进行优化后进行定位。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布设简单、高精度、高实时性的特点,定点定位误差在13 cm以内,动态点定位误差小于20 cm。 相似文献
5.
6.
7.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时近海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近海环境监测手段实时性差、监测范围小、成本高、可扩展性差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Arduino开放平台与XBee Pro增强通信距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对近海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的系统。考虑到海洋特殊环境的需求,首先给出实时近海环境监测系统的总体框架,然后对节点硬软件设计中涉及的长距离通信、多种通信机制的融合、节点供电优化等关键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该系统设计能够实现全面、高效、低成本的海洋环境信息采集,较传统方法更具有科研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超声波传感器在感知环境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和在定位过程中存在的噪音,以Pioneer 3-AT机器人为实验平台,运用概率算法解决对象本身和对象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理出各种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算法作了相关分析与研究,并利用Mobilesim平台在自建的现场全局地图上进行实验。实验表明:使用改进蒙特—卡罗算法的移动机器人有着较好的定位效果,能够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基于Arduino的GPS定位系统,该系统以Arduino作为主控制器,结合实现定位功能的GPS模块和数据传送的GSM模块,将位置信息传送到服务器端,实现定位功能,同时可以发送短信到用户智能终端.该系统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包括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服务器传送模块、用户智能终端模块.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的硬件主要由单片机、GPS模块、GPRS模块和 GSM模块等构成.该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地传送地理位置信息,可应用于火灾、抢劫、迷路、车祸、失踪、急性疾病等方面的报警. 相似文献
10.
11.
设计了一套基于粒子群算法的ZigBee无线传感网络3D定位算法。采用ZigBee节点JN5148进行测距,并对测距效果和误差进行分析。在设计粒子群算法目标函数时,根据测距距离远近赋予数据不同权重。仿真实验证明,本文定位算法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定位节点是室内定位系统中的关键模块,其性能对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等关键指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基于ZigBee的定位网络的架构,阐述了定位节点硬件和软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和设计方法,对定位节点主要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定位节点能够满足室内定位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移动机器人传统路径规划算法效率不高、寻优能力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采用神经网络训练碰撞罚函数,得到无碰撞路径,然后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解决路径的最优问题。利用神经网络实现大量的并行和分布计算,发挥PSO简单、容易实现的优点,提高了路径规划的计算效率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路径规划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数据传输速率、低功耗、低复杂度、低成本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本文应用ZigBee技术设计了一个适用于足球机器人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数据传输速率、低功耗、低复杂度、低成本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本文应用ZigBee技术设计了一个适用于足球机器人系统的无线通信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无线传感网络移动节点位置并行微粒群优化策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网络节点位置优化是无线传感网络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无线传感网络通常由固定节点和少量移动节点构成,传统的虚拟力导向算法无法解决固定节点对移动节点优化的约束.该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并行微粒群算法的优化策略.微粒群算法具有适于解决连续空间多维函数优化问题、能快速收敛至全局最优解的特点.并行框架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降低了算法的运算复杂度,使算法能够满足无线传感网络的需求.通过并行微粒群算法搜索不同状态下无线传感节点的最优位置,使无线传感网络能够利用移动节点实现网络结构的动态重组,最大化网络覆盖范围,提高网络测量可靠性.实验证明,并行微粒群优化策略能快速有效地实现无线传感网络移动节点位置优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CC2430的无线传感网络自动滴灌系统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设计基于CC2430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动控制滴灌系统,实施高效、精确的节水灌溉措施;深入研究系统的硬件构成,软件设计和工作过程,通过田间实验观测通讯质量和滴灌效果;开启时间设定为滴灌后20min能保证数据准确性及实时性;田间实验期间测得土壤湿度最小值24%,最大值为49%,在理想范围内,在作物缺水时,系统能及时灌溉,当湿度达到作物要求上限时则适时停止灌溉,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该系统能够监测植物土壤湿度,环境温度和光照的变化,通过无线网络将传感器信号反馈,结合传感器融合技术对滴灌动作做出精确判断.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Arduino平台的基础上详细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型的IoT网关,它使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式屏蔽了与感知层、网络接入层以及和云平台交互的细节,并提供了通用的交互接口和互操作协议.本文在最后,利用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感知层,YeeLink云平台作为服务器,使用设计的IoT网关搭建了一个具体的IoT系统,并通过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验证了IoT网关的可用性,其中丢包率为0.2%,平均时延为9.906 ms,可以很好满足多种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神经网络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动态避障路径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动态避障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用神经网络模型描述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动态环境信息,并建立起机器人动态避障与网络输出间的关系,然后将需规划路径的二维编码简化为一维编码,最后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得最优无碰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动态路径规划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