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油脂氧化酸败测定仪的操作参数温度、空气流速、样品量对油茶籽油化稳定指数(Oxidative Stability Index),温度系数,Q10的测定及货架期预测的影响。为了这个目的,试验数据建立了完全二次模型并且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空气流速对OSI的影响显著(P0.01)。此外,通过简化的线性模型检测表明在温度占主导效应的同时,与样品量相比,空气流速对油茶籽油OSI的测定也有较大的影响(P0.05)。此项研究获得的油茶籽油温度系数平均值为-3.02×10-2。Q10的计算平均值为2.02,表明温度每升高10℃油茶籽油的OSI减半。计算出的20℃下的OSI表现出明显不同,说明空气流量和样品量对油茶籽油货架期的预测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在油脂氧化酸败测定过程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操作参数水平会降低长期室温贮藏和加速氧化对货架期预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蔬菜品种多样.可分叶菜、根茎.花菜、瓜茄等.菜中除70%-90%的水分及少量蛋白质、脂肪外.主要含有一定的糖和丰富的维生素及无机盐。蔬菜若与动物性食品配菜.营养会更为全面.如肉片烩西兰菜、花菜、胡萝卜片等,营养搭配就很合理。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A等营养素,这些营养素与蔬菜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搭配。  相似文献   

3.
于杰 《中国油脂》2022,47(1):36-42
在不同温度(90、110、130、150、170 ℃)下红外焙炒油菜籽,经液压压榨制备菜籽油,通过油脂氧化、硫苷化合物降解反应和美拉德反应研究红外焙炒对菜籽油风味的影响机制,并与传统炒籽(170 ℃)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红外焙炒的菜籽油较传统炒籽的菜籽油风味有显著改善,油脂味和辛辣刺激味较后者更轻,而烤香味相对更浓,同时多环芳烃种类和含量也较少。对冷榨菜籽油(由未经任何处理的油菜籽压榨制得)加热3 h,油脂热降解的标志性化合物(E,E)-2,4-庚二烯醛和(E,E)-2,4-癸二烯醛的含量分别增加3.86倍和6.28倍。随着焙炒温度的升高,红外焙炒处理的脱脂油菜籽中硫苷化合物含量从30.73 mg/kg减少至15.23 mg/kg,游离氨基酸总量从未处理的25.61 mg/100 g减少至15.82 mg/100 g,还原糖含量从7.61 mg/g减少至2.29 mg/g。红外焙炒对菜籽油风味的影响机制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降解成为中短链醛与烯醛类化合物,硫苷化合物降解生成异硫氰酸和腈类化合物,以及美拉德反应生成吡嗪、呋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UPFA)的核桃油为油相,采用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制备油包水(W/O)乳液,分别添加非极性抗氧化剂α-生育酚及其极性对应物—6-羟基-2,5,7,8-四甲基色烷-2-羧酸(Trolox)于乳液中,45℃避光保存,检测乳液初级氧化产物—脂质氢过氧化物与次级氧化产物-顶空己醛含量,探究抗氧化剂极性对W/O乳液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10~1000μM,α-生育酚与Trolox对W/O乳液脂质氢过氧化物和己醛的形成都具有抑制作用,其中Trolox抗氧化性随浓度的增大而提升,而较高浓度的α-生育酚(500~1000μM)反而降低其对脂质氢过氧化物的抑制作用;α-生育酚分布于乳液油水界面浓度小于极性抗氧化剂Trolox,导致非极性抗氧化剂α-生育酚活性低于极性抗氧化剂Trolox;乳液水相pH 3.0时,Trolox抗氧化性高于水相pH 7.0,水相pH通过影响Trolox在W/O乳液各相分布,从而影响其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对小鼠肠道功能的作用。将动物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5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每天测定各组体重和进食量,最后测定食物利用系数、小肠推进率、小肠吸收等评价指标。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组食物利用系数和小肠推进率均有明显增加,低剂量组木糖浓度明显增高。可见,牡蛎肽肠内营养制剂能促进小肠推进和消化吸收,可以作为肠内营养制剂应用于临床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6.
荞麦又名三角麦、乌麦,是一种生育期短,耐冷冻瘠薄的短季蓼科(Polugonaceac)作物,是粮食作物中比较理想的填闲补种作物。荞麦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大米、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并且含有其他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叶绿素和芦丁(维生素P)。荞麦籽粒中粗脂肪含量在1%~3%左右,荞麦脂肪在常温下为固形物,呈黄绿色,其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约占75%~80%。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提油方法对香椿籽油理化特性、维生素E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提油方法制备的香椿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提油方法对香椿籽油的酸值、皂化值、过氧化值影响较大,超临界CO2法提取的香椿籽油色泽淡黄,香味浓郁,酸值、皂化值、过氧化值均最低;以压榨香椿籽油VE含量最高,超临界CO2法提取的油脂次之,而超临界CO2法提取的香椿籽油α-VE含量最高;不同提油方法得到的香椿籽油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提取方法对香椿籽油氧化稳定性有显著影响,以超临界CO2萃取的香椿籽油在有光条件下氧化稳定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8.
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核桃油为油相,于水相添加大豆分离蛋白(SPI),采用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制备油包水(W/O)乳液,乳液于45 ℃避光保存,每隔1 d测定乳液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等物理特性,同时检测乳液初级及其次级氧化产物—脂质氢过氧化物与己醛,探究SPI对W/O乳液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SPI应用于W/O乳液,乳液水滴粒径降低,乳液物理稳定性增大,SPI同时具有抗氧化活性。0.1%~0.4% SPI,蛋白质浓度的增大对乳液物理稳定性无显著性影响;SPI浓度增大(0.1%~0.2%)延长了脂质氢过氧化物与己醛形成延迟期,而浓度进一步增大(0.4%)乳液脂质氧化稳定性影响不显著。乳液水相pH对SPI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水相pH7.0,SPI抗氧化活性高于水相pH3.0。研究同时表明,水相钙离子强度0~200 mM CaCl2,钙离子引入提高了乳液物理稳定性;乳液水相钙离子强度较低时(≤10 mMCaCl2),离子强度的增大降低了SPI抗氧化活性,较高离子强度(100~200 mM CaCl2)加速了乳液脂质氧化。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交变电场处理对食用毛油氧化的影响规律以及潜在的内在因素,采用交变电场处理大豆和菜籽毛油,研究其储藏期间的主要酚酸含量变化及其与氧化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交变电场处理可显著抑制油脂POV升高,减缓氧化;在储藏期间电场处理 大豆和菜籽毛油的主要酚酸总量显著降低了20.1%和25.2%;大豆毛油中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香草醛和芥子酸显著降低了18.4%、6.5%、46.8%和21.4%,菜籽毛油分别降低了56.0%、42.5%、3.0%和23.6%。对照组大豆和菜籽毛油POV与各酚酸组分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而电场处理几乎相反,尤其是大豆毛油POV与芥子酸和香草醛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菜籽毛油POV与芥子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交变电场处理促进了毛油中酚酸的消耗,延缓了油脂的氧化。本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电场对油脂氧化的影响机理和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了解维生素A强化燕麦饮品对儿童血清视黄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郊区某小学一、二年级6~8岁学生294名,男女各半,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年的营养干预,两组保持日常饮食,干预组每日补充维生素A强化燕麦饮品250 ml。采用连续3日24小时膳食回顾法调查学生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检测学生血清视黄醇水平。结果 干预后男、女干预组及对照组维生素A的摄入量均低于国家推荐标准。干预后干预组维生素A摄入量增加(P<0.05)。干预前,男、女干预组和对照组间血清视黄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北京市郊区6~8岁小学生维生素A营养素的摄入量不足。补充维生素A强化燕麦饮品,提高了儿童血清视黄醇水平。  相似文献   

11.
胡萝卜是一种肥嫩的蔬菜肉质根,有黄、橙、橙红、紫等不同颜色,是一种质脆味美、营养丰富的家常蔬菜,富含糖类、脂肪、挥发油、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花青素、钙、铁等营养成分,素有“小人参”之称。最重要的营养成分当然还是丰富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进人我们的消化道后,在肝脏及小肠粘膜内经过酶的作用,高达50%变成维生素A,可补肝明目,还可治疗夜盲症;维生素A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2.
酥油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氧化酸败。为了避免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实验借助OXITEST油脂氧化分析仪,对酥油进行加速氧化,研究了6种天然精油、维生素E和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在酥油中的抗氧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丁香精油的抗氧化性优于其他精油和维生素E,丁香精油的最佳添加剂量为0.08%,几种添加剂的抗氧化能力依次为:0.020%BHT>0.08%丁香>0.005%BHT>0.03%维生素E。   相似文献   

13.
将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A+E喷涂在延边黄牛肉表面,通过对贮藏期间pH、牛肉颜色、TBARS值的测定,并与对照组相比较,以研究其抗氧化效果.由实验结果得知:维生素A+E组在第7d仍能保持较好状态,CIE a*值、CIE c值分别比对照组高15.51%、19.75%(P<0.05),CIE h0值、TBARS值分剐比对照组低5.57%、12.87%(P<0.05).结果表明,维生素A、维生素E联合使用对牛肉的护色、抗氧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将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A+E喷涂在延边黄牛肉表面,通过对贮藏期间pH、牛肉颜色、TBARS值的测定,并与对照组相比较,以研究其抗氧化效果。由实验结果得知:维生素A+E组在第7d仍能保持较好状态,CIEa*值、CIEc*值分别比对照组高15.51%、19.75%(P<0.05),CIEh0值、TBARS值分别比对照组低5.57%、12.87%(P<0.05)。结果表明,维生素A、维生素E联合使用对牛肉的护色、抗氧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分析4种不同抗氧化剂对山桐子油的抗氧化效果,筛选山桐子油脂抗氧化剂。方法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析山桐子油的矿物质元素及脂肪酸组成,了解山桐子油的主要成分,采用Schaal烘箱加速氧化法以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 POV)、p-茴香胺值(p-anisidine value, PAV)、2-硫代巴比妥酸值(2-thiobarbituricacidvalue,TBA)为指标,对比分析不同抗氧化剂对山桐子油脂抗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 山桐子油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分别为:51.0392 mg/kg钙、39.7858 mg/kg镁、24.9281 mg/kg铁、16.5453 mg/kg钠、0.8787 mg/kg钾、0.7916μg/kg铜、0.5765μg/kg锰、0.2269μg/kg锌;脂肪酸比例为:饱和脂肪酸16.75%(以棕榈酸为主),单不饱和脂肪酸9.56%(以油酸为主),多不饱和脂肪酸73.69%(以亚油酸为主)。没食子酸丙脂(propyl gallate, PG)和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TP)在单抗氧化剂组中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预期通过添加蓝莓皮提取物和油脂凝胶化来提高水飞蓟油的氧化稳定性,基于过氧化值(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等化学方法与电子鼻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1H NMR)相结合,监测水飞蓟油氧化稳定性、气味和脂肪酸、色泽等变化。结果表明,蓝莓皮提取物能够有效的抑制水飞蓟油的氧化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0.06%的蓝莓皮提取物对水飞蓟油的氧化抑制作用最佳;蓝莓皮提取物会影响水飞蓟油的气味但不影响其色泽;蓝莓皮提取物对水飞蓟油凝胶的色泽和气味均无影响,但制备成水飞蓟油脂凝胶明显提高了水飞蓟油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核桃油为油相,于水相添加桃仁分离蛋白(PKPI),采用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制备油包水(W/O)乳液,乳液于45℃避光保存,每隔1 day测定乳液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等物理特性,同时检测乳液初级氧化产物—脂质氢过氧化物与次级氧化产物-己醛,探究PKPI对W/O乳液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PKPI应用于W/O乳液,可以降低乳液油滴粒径,提升乳液物理稳定性,PKPI同时具有抗氧化活性;PKPI浓度0.1~0.4%,乳液物理及氧化稳定性随PKPI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水相p H对PKPI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水相p H 7.0,PKPI抗氧化活性高于水相p H 3.0。水相钙离子强度同时影响PKPI乳液的稳定性,100~200 Ca Cl2m M,乳液物理稳定性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增强;乳液水相钙离子强度较低时(≤10 m M),增大离子强度将降低PKPI抗氧化活性,钙离子强度较高时(≥100 m M),增大离子强度加速乳液脂质氧化。  相似文献   

18.
吕兵  陈洁  夏文水 《粮油加工》2007,(3):53-55,58
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了乳化剂类型、油浓度及油滴粒径对O/W乳状液中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以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Tween-80为乳化剂制备的含红花籽油的乳状液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乳化剂类型和油浓度对乳状液体系中油脂氧化有较显著的影响.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稳定的乳状液中的油脂氧化速率明显大于用非离子型Tween-80稳定的乳状液;随着油浓度下降,油脂氧化速率增大.油滴粒径和油脂氧化速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考察立地(不同坡向以及坡度因子)对油茶籽油抗氧化性、氧化稳定性、紫外吸收能力的影响.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油茶籽油的抗氧化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油茶籽油的紫外吸收能力,利用油脂氧化分析仪测定油茶籽油的氧化诱导时间.结果 表明:抗氧化能力以南中坡最强;南下坡的氧化诱导时间最长,为286.2 h,西下坡的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杜仲籽油的开发利用,研究了精炼过程对杜仲籽油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VE含量以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精炼过程的进行,杜仲籽油的折光指数、酸值、过氧化值、VE含量、磷脂含量以及氧化稳定性均呈降低趋势,碘值、皂化值变化不显著;精炼后,酸值(KOH)由6.33 mg/g降低到0.24 mg/g,过氧化值由9.12 mmol/kg降低到2.51 mmol/kg,达到了GB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要求;杜仲籽油中的脂肪酸主要为亚麻酸、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精炼过程对杜仲籽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不显著;脱臭油中VE含量为1 191.77 mg/kg,与杜仲籽毛油(VE含量2 353.98 mg/kg)相比减少了49.37%;精炼过程对杜仲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具有显著的影响,氧化诱导时间由毛油的5.03 h缩短到脱臭油的0.17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